文 沈玟伊
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近視人口已高達6億,近視的發(fā)生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且呈逐年增長和低齡化的趨勢。近視度數高于600度的屈光不正狀態(tài)稱為高度近視,很多人認為高度近視只是“度數高一點,鏡片厚一點”而已,殊不知高度近視的加深會引發(fā)諸多的眼部并發(fā)癥。筆者希望通過本文讓更多的人了解高度近視,保護眼睛。
醫(yī)學界普遍認為高度近視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父母雙方中如有一方是高度近視或為高度近視基因的攜帶者,誘發(fā)孩子近視的幾率為40%~60%,如父母雙方均為高度近視或攜帶高度近視基因,那孩子近視的幾率更大,而且攜帶高度近視基因的孩子,在后天的發(fā)育過程中形成高度近視的幾率更高。
一方面,高輻射電子產品的使用:電子屏幕能發(fā)出能量較高的400nm~440nm短波藍光,在對人體有害的藍光波長(400nm~450nm)范圍內,能夠穿透角膜以及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萎縮甚至死亡,給視力帶來極大的危害;另一方面,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看近時,睫狀肌緊張、懸韌帶松弛、晶狀體變凸。持續(xù)長時間的近距用眼,易出現(xiàn)調節(jié)問題,引起視覺疲勞。而且睫狀肌和眼外肌共同作用于鞏膜會導致眼內壓升高,使鞏膜像皮球一樣不斷擴張,也使得眼軸拉長形成近視的屈光狀態(tài)。
高度近視的致盲性主要是指高度近視導致的一些眼部致盲并發(fā)癥。度數增長、眼軸拉長等眼部結構參數的改變,會引起如青光眼、視網膜脫落等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發(fā)生,對眼睛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a.視網膜脫落:高度近視患者由于眼軸過長,容易使視網膜牽拉變薄進而出現(xiàn)裂孔,導致玻璃體腔內液體通過視網膜的裂孔進入視網膜下,引起神經上皮和色素上皮的分離,從而形成視網膜脫落。
b.黃斑部病變:黃斑部是人眼辨別物像形狀、大小、顏色的重點區(qū)域,是視覺系統(tǒng)中感知最為敏銳的部位。高度近視眼軸拉長,會引起黃斑部不規(guī)則白色萎縮斑、黃斑出血以及視網膜色素上皮層變薄等,有時甚至可見黃斑部圓孔,導致遠近視力都明顯下降。
c.豹紋狀眼底:豹紋狀眼底是典型的高度近視眼底,形成原因為眼軸拉長使得視網膜被拉薄,導致視網膜色素上皮的色素較少,脈絡膜血管透過視網膜變得清晰可見。
d.早發(fā)性白內障:高度近視眼部參數的變化會出現(xiàn)眼球壁、血管壁變薄等問題,導致眼球新陳代謝出現(xiàn)問題,眼部營養(yǎng)無法正常供給。晶狀體在營養(yǎng)不良環(huán)境下,會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fā)生混濁,進而出現(xiàn)早發(fā)性白內障。
e.青光眼:高度近視患者眼軸長、眼球壁薄、小梁網結構發(fā)生改變,易引起房水堵塞,使眼內壓升高,誘發(fā)青光眼,引起視神經不可逆損傷。
高度近視也是引起老年低視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北京同仁醫(yī)院對低視力門診的1500例病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高度近視占20%。老年患者隨著年齡增長,眼部組織的功能退化,眼部疾病也隨之而來,且由于自身是高度近視,發(fā)展為老年低視力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視覺感知力下降表現(xiàn)在對明暗的適應能力、夜視力、閃光感、顏色分辨能力、雙眼立體視覺、對坡度梯階等有幅度的三維立體物體分辨能力以及黃斑部光敏感度等方面,度數越高、增長速度越快,視功能越差。
高度近視由于眼部參數發(fā)生變化,更容易出現(xiàn)視網膜脫落、裂孔以及黃斑出血等疾病。因此高度近視患者不宜進行劇烈運動,還應避免激烈的碰撞,很多運動項目都因此受到限制,如:跳傘、蹦極、跳水、拳擊、打球等。此外,高度近視患者的眼底相比正常人眼脆弱很多,需謹慎獻血,因為在較短的時間里失去數百毫升的血液可能導致視網膜供血供氧量不足、血壓波動等,嚴重者可能出現(xiàn)視網膜裂孔甚至視網膜脫落。
高度近視患者可以通過配戴框架眼鏡來達到視物舒適清晰的視覺效果。折射率較高的鏡片光學變形減少,邊緣像差下降,透光率更好,鏡片更加輕薄美觀,因此,建議高度近視患者選擇折射率較高的鏡片。
角膜接觸鏡,即隱形眼鏡,與框架眼鏡的矯正原理基本相同,但不同之處是角膜接觸鏡直接與角膜接觸,縮短了鏡片與角膜頂點之間的距離,減少了鏡眼距帶來的誤差,使得成像更加清晰,像跳以及棱鏡現(xiàn)象減少。配戴角膜接觸鏡的患者需要注重鏡片的清潔和護理,遵循醫(yī)囑,定期去醫(yī)院復查,做好配適評估檢查。
目前較成熟的高度近視矯正手術方案為源于傳統(tǒng)LASIK手術的飛秒準分子激光手術和ICL(可植入式隱形眼鏡)。與切削眼角膜組織的近視矯正手術不同,ICL不切削角膜,而是將晶體植入眼內,對角膜無損傷且可逆。有些高度近視患者存在角膜厚度不足、度數過高等問題,不能進行準分子激光手術,ICL則彌補了這一空白,為這部分患者帶去了近視矯正的新希望。但無論是準分子激光手術還是ICL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嚴格的術前檢查是重中之重。需要注意的是,矯正近視的屈光手術并不能逆轉眼底的情況,因此,高度近視患者仍然需要定期去醫(yī)院檢查眼底。
高度近視患者眼軸被拉長,眼球像充氣球一樣不斷被撐大,各個參數也隨之改變,眼底病變也可能因此發(fā)生。所以,做好定期眼科檢查有助于防患于未然,盡早預防眼底病的發(fā)生。
a.飲食習慣:無論是高度近視患者還是普通人群,過多糖的攝入,都會加快鈣的流失,使鞏膜的彈性減弱,穩(wěn)定性降低,而肉、蛋、奶、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等優(yōu)質蛋白質和重要元素的攝入,可以促進鞏膜的堅韌性,預防干眼癥。因此,生活中應增加飲食的多樣性,控制糖的攝入,為眼睛提供營養(yǎng)保障;
b.生活用眼習慣:國際上公認行之有效的“20-20-20”法則,即每看電子屏幕20min,眼睛則需要離開屏幕,看至少20英尺遠的地方,不低于20s。閱讀時應保持35cm左右的用眼距離,閱讀30~40min,眼睛就要休息10min左右,無論是對于兒童還是成年人,增加戶外運動、多看綠色的植物和遠眺可以讓眼睛得到充分休息,緩解視覺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