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qū)朱村中心小學 高 蕾
《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是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安排的習作話題,屬于寫人類習作。這一話題中的關(guān)鍵詞“有特點”為本次習作定下了基調(diào)。只是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在“身邊”的眾多表達對象中,與景物、動物、玩具等比較,人屬于難以表達的對象,再加上要求寫出“特點”,無形之中加大了習作難度。教師在本次習作中,如何指導學生寫出有特點的人,以突破教學難點,在寫人上實現(xiàn)有效發(fā)展呢?這需要教師認真研讀單元習作教材內(nèi)容,充分理解編寫理念,把握編者意圖,找準學生本次習作的抓手,精心設計教學支架,并精心組織和實施本次習作活動。
統(tǒng)編教材中單元習作的內(nèi)容呈現(xiàn),看上去是由不多的幾個自然段構(gòu)成,每個自然段中也只有一兩句話,但每句話都包含著本次習作的要求與提示,因而值得學生細細咀嚼。本單元習作教材的內(nèi)容是分成三個版塊呈現(xiàn)的,每個版塊都將相關(guān)習作要求與提示融在一起進行表述。
首先看第一板塊,由一個充滿表示人物“特點”的詞語氣球和一個問句組成。學生先要讀懂氣球中出現(xiàn)的眾多詞語(小書蟲、樂天派……小問號)指的都是什么特點,接著看問句提出的要求“上面的詞語讓你想到了誰”,二者結(jié)合就是讓學生根據(jù)提示找一找自己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學生的愛好不一樣,決定了他們生活中喜歡交往的人也不一樣,這樣讓他們想起的人自然也各異。在這一板塊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充分進行交流,以啟發(fā)和幫助他們初步確定自己要寫的人以及其具有的特點。
其次看第二板塊,它由兩個泡泡提示語和一個問句組成。兩個泡泡提示語是回答問句“為什么會想到他”的,以舉例的方式回答為什么,但重點內(nèi)容卻以“……”呈現(xiàn),意思是不能將詞語體現(xiàn)的特點作為標簽貼在人物上,而要用具體的事例來體現(xiàn)人物,與詞語表達的特點匹配。這一板塊對接的應是寫清楚的學段目標,重點是以人物的特點為“一個意思”,并用一段話把它寫清楚。對第二板塊的解讀,就是讓學生理解要想寫好有特點的人,需要寫相關(guān)的事例。
再次看第三板塊,由四句話組成,體現(xiàn)的是選材、習作、擬題、評價方面的任務與要求。其一是由兩個問號組成的問句,前一個問號需要學生在理解“這樣的詞語”是指上述氣球中能夠表達“特點”的詞語的基礎上,再說出一些類似的詞語(人物的昵稱):這一方面是進行拓展,有發(fā)散學生思維的功效;另一方面是考慮有些學生對氣球中安排的詞語不感興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個性化選擇,體現(xiàn)以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其二是學生確定表達的對象后擬寫初稿,并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擬寫題目,題目要求包含人物的特點。其三是習作完成后開展交流評價活動,重點關(guān)注習作有沒有通過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通過解讀教材明確本次習作是用一些(個)事例寫人物一個方面的特點,學生是不是就可以進行寫作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學生還有不少問題需要在教師引導下去一步步解決,如對“有特點的人”的認識,什么樣的事例能夠體現(xiàn)人物的特點等。只有進一步弄明白這些問題,學生才能完成本次習作的選材。
梳理統(tǒng)編教材習作內(nèi)容可以發(fā)現(xiàn),“有特點”的說法是第一次被提出。對于學生來說,在閱讀中或平時生活中接觸過類似的表述,但真讓學生說說什么是特點、什么是有特點的人,學生會一時難以說出自己的見解。這時教師就很有必要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特點”。首先需要讓學生認識到特點是通過比較體現(xiàn)出來的,一般是人或事物獨有的東西。如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語文要素是“關(guān)注有新鮮感的詞句”,這種新鮮感就是與平時學習過的詞句比較得來的,也就是過去沒有出現(xiàn)過的說法,這是抓住了課文語言上的一個特點。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所謂特點只是相對而言的,還以“新鮮感的詞句”為例,只要是自己覺得有新鮮感即可;也就是說只要在比較中能夠顯示出不同,都可以視為特點。這樣的認識,方便學生能夠比較多地找出人或事物的特點,不至于把特點看得過于神秘。畢竟寫出特點是后續(xù)許多寫作的共同要求,在起點上給予正確的啟蒙認識,有助于學生在后續(xù)學習中不僅懂得如何認識特點,而且學會深刻把握特點。
隨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什么是“有特點的人”。可以先讓學生從本單元課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中選擇最有特點的人并給出理由。教師注意從中引導學生在總結(jié)人的特點時可以進行外貌、語言、動作、愛好、才能、性格、品質(zhì)等多方面的比較,其中有一個方面很突出的也是有特點的人。接著,教師讓學生對習作材料中氣球內(nèi)的詞語進行分類,看看這些人的特點是從哪一方面體現(xiàn)出來的,在相關(guān)的詞語邊進行標注,如“幽默王子”可標注“才能”,“熱心腸”可標注“品質(zhì)”等;還可以把自己認可的有特點的詞語加進去,并進行標注。經(jīng)過兩輪交流,學生對如何認識“有特點的人”積累了初步的經(jīng)驗。最后教師讓學生進入習作對象的選定,在尋找身邊“有特點的人”時,激勵學生努力尋找身邊與所有人比都顯得很獨特的人,這樣的選材就是成功的;而當身邊找不到那種有明顯特點的人物時,就采用比較的方法從某一個方面去尋找有特點的人,只要是自己沒有而對方有的都可以算特點,能清楚地說出這一特點就好。
選定所寫的人和事后,處在習作起步階段的學生對于如何把有特點的人寫好還是有些茫然,不知從哪兒寫起,用什么樣的結(jié)構(gòu)表達。這就需要教師適時提供表達支架,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習作。
首先要提供結(jié)構(gòu)支架。教師在學生擬寫初稿前,需要搞清楚的是:身邊有特點的人是誰?他的哪方面特點很突出?這雖然是用兩句話就可解決的問題,但這是習作的開頭,決定了習作寫誰和重點寫什么的關(guān)鍵問題。還需要弄明白的是表達對象的特點在什么(哪些)事情中讓“我”有著很深的印象,這是習作的重點內(nèi)容,強調(diào)采用一定的順序?qū)懗鰜?,努力做到寫清楚。最后,可以寫寫人物的這個特點有什么影響等,也就是與開頭有個照應,體現(xiàn)特點很重要。這種圍繞有特點的人來寫的基本結(jié)構(gòu)可以概括為:開頭點出有特點的人是誰——中間寫清楚與特點有關(guān)的事情——結(jié)尾照應。
其次要提供例文支架。目的是向?qū)W生展示怎樣用具體事例把人物特點寫清楚。三年級下冊習作中有多次寫清楚的訓練,教師可選擇《剃頭大師》中10-13自然段內(nèi)容為范例,讓學生辨析所運用的寫清楚的方法:先寫像“剃頭大師”一樣剪頭發(fā)的情形,再揭示假“剃頭大師”的面目,寫出了“剃頭大師”不會剃頭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回憶寫作順序,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觀察順序、事情發(fā)展順序等,明確寫清楚需要按一定的順序來寫。最后確定自己要寫清楚人物的特點,需要采用的具體順序是什么,想清楚運用這樣的順序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有了上述兩個支架的幫助,學生擬寫時就比較順手了。
總之,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習作時,需要充分關(guān)注編者意圖和學生學情,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讓學生在寫出特點上練就扎實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