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qū)電報路小學中恒校區(qū) 張登慧
有幸參與了管老師團隊三年級單元作文任務單的研發(fā),從最初的六稿通過審核到后來兩稿基本符合要求,我體會到了任務單研發(fā)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也了解了作文教學要遵循的六個基本要點。
研發(fā)之前,聆聽了吳勇老師關于統(tǒng)編教材的習作專題講座《同類貫通,瞄準靶心,精準開發(fā)》,吳老師帶領我們梳理了三到六年級每個單元習作的精準教學點,并提示我們注意前后勾連,逐步訓練習作能力?;诖?,習課堂團隊深入研讀教材,對每個年級每個單元的習作,進行了目標定位,要求研發(fā)團隊以梳理好的各個單元的習作要點為依據(jù),設計任務單。在設計任務單之前,團隊匯聚集體智慧,精準定位了教學目標。
以我參與的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續(xù)寫故事》為例,習作要點指明,本次習作“要根據(jù)細節(jié)來推測情節(jié)”,我結合單元教材頁和小泡泡的提示語,研讀了教學參考,把本次習作目標定位為“仔細觀察,借助圖片和文字,續(xù)編故事;運用修改符號修改明顯錯誤”。這兩個目標的確立,都是參照單元語文要素、研讀教材,借助專家團隊的研究成果定位的,確保了教學目標沒有偏離。
目標確立了,我以為任務單研發(fā)起來就容易了,哪知道,這才是萬里長征走了第一步。為了完成“創(chuàng)編故事”這一教學目標,要選擇哪些教學內(nèi)容呢?審題?選材?如何續(xù)編?我再一次研讀了教參,參考了各種資料,將教學內(nèi)容確定為根據(jù)圖畫和文字內(nèi)容猜情節(jié),把故事寫完整。本次習作就重點教“如何寫完整”。
那么,“寫完整”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進行指導呢?結合教學參考,我選定了“借用插圖”續(xù)編“商量的話語”,借用“文字”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續(xù)編“過生日的情景”?!吧塘康脑捳Z”這部分,著力于指導寫好對話;“過生日的情景”著力于指導寫好動作。有了這個設想之后,我頗有些沾沾自喜——“情節(jié)”完整了,人物開口了,場景也寫好了。我信心滿滿地設計好了任務單發(fā)給習課堂單元作文任務單的總設計師管建剛老師,卻被“打回來了”,原因是:一節(jié)課四十分鐘,三年級的孩子既學習語言又學習動作,學不會。一句話點醒了我:作前指導的內(nèi)容要簡。于是我放棄了“教動作”這一教學內(nèi)容;就以語言為抓手,著力于解決“跟誰商量”“怎么商量”“商量的結果”?!斑^生日”的部分,依然以“語言”為抓手:“哪些人來了”“說了些什么話”“李小明會說些什么”“李小明的家人會怎么說”,一節(jié)課只以語言為抓手,把“語言”指導分解成幾個細小的落腳點,精準指導。內(nèi)容減了,內(nèi)容就“簡”了;內(nèi)容“簡”了,落點就小了;落點小了,指導就細了;指導細了,學習就實了;學習實了,難點就破了。
每一個單元作文任務單都要有四個例段。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學習例段中藏著的寫作密碼,學以致用??梢哉f例段是任務單的靈魂。例段集中體現(xiàn)了一節(jié)課要教的寫作技法,承擔著打開思路、素材引導、寫法指路等功能,它既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要不落俗套。
我在設計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作文任務單《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時,發(fā)現(xiàn)教材頁中出現(xiàn)的詞語有“小書蟲”“故事大王”“樂天派”“智多星”“運動健將”等詞語,它們能夠幫助學生“尋找特點”。我覺得“小書蟲”和“運動健將”這兩個特點最好寫,就選用了這兩個特點編寫例文。但管老師不同意,他給出修改意見:事例太普通,不利于打開學生的思路,建議換兩個事例;而任務二的“寫”,要舉兩個學生熟悉的事例,比如“愛運動”“愛讀書”“愛唱歌”等,讓學生練習。原來,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計編排例段,要選取新穎的例子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同時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選材去完成片段。新鮮的例文,讓孩子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寫!
每一個任務單中都有兩次片段寫作。從練習的次數(shù)可以看出習課堂的作文教學理念:作文不是“指導”出來的,是學生在一次一次的“寫”的實踐中練出來的。任務單嚴格控制老師的講,80%的時間還給學生讀例文、讀講義、寫片段,這就是為了落實訓練。訓練的落實,首先是時間上的保證,其次是有效的寫法指導。任務單給學生的“寫”搭建了很好的寫作支架:有例文引路,例文后有一讀就懂的寫法指導。任務二還特意提供了具體的“寫”的支架,幫助學生解決了“寫什么”“怎樣寫”的問題。
以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這兒真美》為例,任務二的設計如下:
先出示四幅圖片,分別為秋天的小樹林、夏天的西湖、春天的街道和校園后面的小公園,請學生仔細觀察。接著出示每幅圖的中心句:①秋天的小樹林真是一幅五彩繽紛的圖畫。②六月的西湖真是令人流連忘返。③春天的街道真美。④校園后面的小公園風景如畫。再布置任務:看圖,圍繞中心句,至少選擇三種景物,填寫在表格里,后面還設計了友情提示“可以多選幾個哦”。
在以上設計中,我們能夠看到具體可見的支架:圖片解決選材的問題,“要填寫的景物”解決寫作內(nèi)容的問題,給出“中心句”幫助解決“圍繞中心選材寫”的問題。有著這樣的支架,作文訓練既有了時間的保證,又有了“指導”的保證,實現(xiàn)了“實打實訓練”的目的。
習作指導課上要講“寫作技巧”。在第一次設計任務單之前,我參考了大量的習作教學課例,發(fā)現(xiàn)在常規(guī)的習作課上,很多老師都是通過小結的方式把“寫作技法”講出來,有些老師為了方便學生記憶,還精心設計了“兒歌”“順口溜”等??磥?,寫作方法的指導要力求“簡潔”。習課堂任務單上的“講義”,就是常規(guī)課堂上老師要講的“寫作技巧”。在編寫任務單講義的時候,我也力求“簡潔”,力求用最簡單的話語講清“寫作技巧”??稍趯嵺`過程中,我才真正明白,“想到”和“做到”之間隔著遙遠的距離。
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續(xù)寫故事》任務單的第一稿,我的講義是這樣的:①結合插圖跟文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可以幫助我們有根據(jù)地續(xù)編故事;②利用插圖和內(nèi)容,結合生活實際去推測,續(xù)編故事并不難;③把過生日的情景寫下來,就像真的在過生日一樣;④把人物的語言寫下來,就不用擔心字數(shù)不夠啦。管老師又提出了修改意見:作文任務單上的“講義”,力求簡潔,一是講義不要太多,多了學生記不住,每個任務單兩條講義即可;二是講義要讓學生一讀就懂,一懂就會。根據(jù)管老師指導,我一次又一次進行修改,最后還是管老師親自操刀,改為:①商量,讓人物開口說話;②過生日,讓人物開口說話。前后對比,我終于明白:講義,要把專業(yè)化的、術語化的知識變成學生易于接受的大白話,學生才能一聽就懂,一懂就會。習課堂的作文任務單中,每一處講義都是這樣精準簡單的大白話,如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的講義是:①用上“先、再、接著、然后、最后”,實驗過程更清楚;②把實驗對象當人寫,實驗更有趣。兩句話清楚明白地點出了寫好實驗的方法。學生一讀就明白,一明白就能用。習課堂作文任務單的講義告訴我,要精準指導,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寫作問題。這正是我一直以來求而不得的高效習作指導課。
課堂激勵是習課堂的顯著特點之一。習課堂單元作文課的激勵,在點評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得尤為突出。習課堂的點評主要是點贊。學生大聲朗讀自己寫的片段,讀到寫得好的地方停下來,老師點贊、表揚,其他學生齊讀。簡單的方式卻帶給了學生極大的榮譽感和尊嚴感,它激勵著學生在習作課上用學到的方法更加投入地寫作。怪不得有的老師稱這一時刻為“星耀時刻”,多貼切的稱呼呀。
習課堂作文片段的點贊,不是多點開花,不是見哪兒好就夸哪兒。習課堂的點贊,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即針對“寫作要點”點贊?!段易隽艘豁椥嶒灐芬笥蒙稀跋取薄霸佟薄敖又薄叭缓蟆薄白詈蟆睂懬宄嶒炦^程,那點贊就針對這一個寫作知識點進行,學生達到了這一目標,就要為他點贊。《學寫倡議書》的第一個寫作要點要求“寫清楚為什么倡議,倡議什么”,學生習作達到了這個要求,老師就要大張旗鼓地點贊。老師贊的,和課堂教的,要完全一致。學生知道該學習什么,該怎么練習,該怎么對照習作要點自評或者互評,真正體現(xiàn)了教、學、評的一致性。老師教得清楚,學生學得明白。這樣的點評,以“贊”為主,贊得真實,贊得客觀,贊得有理有據(jù)。我還要說明一點,習課堂倡導“點贊”,淡化“點評”,還有一個不得已的苦衷:當堂進行恰如其分又精準到位的點評,對大量的一線老師來講太難了。
一張小小的作文任務單,背后所呈現(xiàn)的作文教學理念,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實踐、揣摩、品味。感謝這樣一次研發(fā)帶給我理念上的沖擊和行動上的思考,也給了我一次自我反思、自我突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