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靜 謝春樹
江蘇省灌云縣第二實驗小學(以下簡稱“灌云二實小”)堅持立德樹人,深化課程改革,構建“立人”課程體系。學校以《教育部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和《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的精神為指導,確立“立人”評價思想,制定評價量表,開展評價活動,運用評價結果,增值評價效益,促進兒童的生命成長。
評價結果的準確性依賴評價標準制定的科學規(guī)范性,學校根據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對學生學業(yè)的具體要求,制定具體的評價量表。
“立人”課程分為五大板塊。學校根據五大板塊相對應的學科,對照課程標準,制定各學科相對應的評價量表。比如語文學科,根據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要求從“書寫”“口語”“朗讀”“習作”“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制定評價總表。
每個學科對不同年級的學習要求是不同的,有些評價需要依靠平時的觀察、調查才能準確獲得,比如習慣、興趣等。因此還要根據學科特點、學段要求及學校學期測評計劃,研制不同學科不同年級測評分表及相應測評內容。測評分表要求服從于學科測評總表。測評內容來自所學教材,既是對學生的檢測,也是對教師的考核。
學校開展學生綜合評價活動,要根據具體情況安排,比如灌云二實小是六軌制,半天可以安排兩個年級進行。以一年級語文學科為例,可安排朗讀、背誦、書寫、口語、綜合實踐等評價點。安排專門教師制定評價內容、進行現(xiàn)場測評、觀察記錄測評過程,便于今后對測評方案的改進和測評現(xiàn)場的調控等。
根據測評內容安排不同的測評場地,讓測評同一內容的學生到同一測評場地進行。比如一年級音樂的練耳、視唱、韻律、演唱等就要四個測評場地。當然,學??梢愿鶕y評計劃將學生的測評內容在一學期內分階段測評完成。
對學生的評價有過程性、階段性和終結性評價。學校根據測評的數據統(tǒng)計,將學生獲得的葉子、花、果實貼到榮譽墻上。學生的平時行為儲值卡達到一定分值,就有獲得“明星臉”上榮譽墻的機會。學生每天看到自己在不斷生葉、開花、結果,自然形成向上向好的積極心態(tài)。
學校將學生測評結果以“學生綜合評價風采欄”形式展示在教室榮譽墻上。對于獲得“果實”和“明星臉”的學生,學校期末進行頒獎表彰,頒發(fā)榮譽證書,以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對學生進行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指向的是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的是學生生命成長。
在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校在作業(yè)、考試上采用無級差評價方式。比如,在作業(yè)上,采用分層次作業(yè),對不同學生提供難度系數不同的作業(yè),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體驗;考試時采用分層次檢測的方法,評價采用等第,而不是分數,使學生重拾自信,內心充盈成長的快樂。
學校不斷開發(fā)測評內容。例如,學校為運動會獲獎選手頒獎;“六一”兒童節(jié),讓學生展示精彩才藝;“書香引路,紅心向黨”讀書節(jié)講故事、寫故事、演故事活動;到實踐基地參加實踐周,評選實踐小能手活動;到科技館參觀科技模型展覽,嘗試科技模型操作活動……這些活動的評價都讓學生的生命不斷豐盈,使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奮斗的目標和方向,實現(xiàn)了增值性評價的功效。
兒童的教育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同樣,對兒童的成長評價也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學校從“學校好學生”“家庭好孩子”“社會好公民”三個維度來測評學生的學習能力、行為習慣、道德品質等,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在測評中,學校請家長、社區(qū)工作人員共同參與,以提升學生參與家庭、參與社會的責任擔當意識,培養(yǎng)合格的未來小公民。
灌云二實小探索“立人”評價,使兒童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感受到了來自他人的平等尊重,來自內心的向上努力。教師在評價探索中,自覺更新了理念,改變了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傲⑷恕痹u價,真正讓兒童以“人”的姿態(tài)“立”在課堂,“立”在童年,促進了兒童的生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