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刑制度是世界范圍內(nèi)執(zhí)行時間最長的酷刑制度。歷史上,《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受到的宮刑,戰(zhàn)國時期軍事家孫臏受到的臏刑,《水滸傳》中林沖、武松等人遭受的發(fā)配等,都是中國古代五刑制度中的刑罰。
中國傳統(tǒng)的刑罰制度中,最核心的就是五刑制度。這也是世界范圍內(nèi)執(zhí)行時間最長的酷刑制度。
五刑制度從三皇五帝時代產(chǎn)生,隨著中華文化的發(fā)展而變化。歷史上,《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受到的宮刑,戰(zhàn)國時期軍事家孫臏受到的臏刑,《水滸傳》中林沖、武松等人遭受的發(fā)配等,都是中國古代五刑制度中的刑罰。
直到1905 年(清光緒三十一年),清末法學家沈家本上奏《刪除律例內(nèi)重法折》,酷刑才在中國法律中被廢除。1909 年,《大清現(xiàn)行刑律》頒行后,五刑的制度與形式徹底終結。
我國最早的以肉刑為主的五刑制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沈家本所著《歷代刑法考·五刑》一節(jié),研究了五刑制度的源流,也解釋了五刑與象刑的關系。
在《五刑》一章,沈家本首先引《書·舜典》有“流宥五刑”的記載。又錄《史記集解》所引用馬融的解釋說:“五刑,墨、劓、剕、宮、大辟?!睂Υ?,沈家本按語考證說:“有虞氏五刑,他無明文?!秱慰讉鳌芬嗤R融之說,故《疏》(《尚書注疏》)謂準《呂刑》文?!遏斦Z》刑五而已,大刑甲兵,次刑斧鉞,中刑刀鋸,其次鉆筰,薄刑鞭撲?!庇终f,“《呂刑》言:苗民習蚩尤之惡淫,為劓、刵、椓、黥,知五刑由來久矣”。
司馬遷曾遭受宮刑
周王室為了維護統(tǒng)治地位,周穆王命呂侯制定《呂刑》?!秴涡獭啡l,其中,五刑為墨、劓、剕、宮、大辟五刑。沈家本文中“準《呂刑》文”,所指即此。
《書·舜典》就是《尚書·舜典》。學界習慣將《尚書》簡稱為《書》或《書經(jīng)》?!傲麇段逍獭本褪怯昧餍檀嫖逍虒捤》缸镏恕I蚣冶疽眠@句話的意思是,《尚書·舜典》記載舜時代五刑是存在的,不過是用“流宥五刑”罷了。
當時的五刑,按馬融的解釋就是“墨、劓、剕、宮、大辟”。對這種說法,沈家本給了一個“有虞氏五刑,他無明文”的中性結論。這說明,五刑的起源不是一個可以確認的歷史定論,但既然《呂刑》認為,“苗民習蚩尤之惡淫,為劓、刵、椓、黥”,所以沈家本確認“知五刑由來久矣”。
為了進一步闡明“五刑由來久矣”的觀點,沈家本又引用了《通典》?!锻ǖ洹吩疲骸皳?jù)《左氏》(即《左氏春秋》)載叔向(春秋時期晉國賢臣)所言,‘夏亂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刑興,皆叔世(叔世即末世)也?!?/p>
對此,沈家本解釋說:“言九刑,以墨一、劓二、剕三、宮四、大辟五,又流六、贖七、鞭八、撲九,故曰九刑也。三辟者,言三王始用五刑之法,故謂之三辟也?!?/p>
接著,他又舉了班固(《漢書》的作者)的說法:“五帝畫象而人知禁,禹承堯、舜之后,自以德衰,始制肉刑,湯、武順而行之,以俗薄于唐、虞故也。”意思是說,五帝時代均用象刑,百姓就知道自我約制,而到了大禹的時代,大禹王認為社會道德衰弱,于是制定了肉刑。商湯、周武王繼續(xù)執(zhí)行肉刑制度,也是因為民俗道德比唐虞時代薄弱。
而《孝經(jīng)緯》(漢代流傳下來的讖緯類典籍,以占卜征驗為特征的神學著作。因該書是承《孝經(jīng)》而作的儒術與神學相結合的作品,故名《孝經(jīng)緯》)中也有同樣的記錄:“五帝畫象,三王肉刑。畫象者,上罪黑蒙赭衣,中罪赭衣雜屨,下罪雜屨而已?!?/p>
沈家本設問:按照這三家的言論,則前面說五帝都是用象刑,不用肉刑,后面又以為不然,是何原因呢?他論證說:按照《尚書·舜典》的記錄,舜時是“流宥五刑”,而五刑就是傷刻肌肉,也就是肉刑??梢姟渡袝返挠涗?,是溢美大舜以流放代替五刑的仁愛寬宥精神。如若以三家之言,五帝不用五刑,那么舜何必要說以流放代替呢?這就足以證明,帝舜以前就已經(jīng)施行了五刑制度。
所以后來,舜又贊美皋陶說:“你作士(管理刑法),執(zhí)行五刑,處置得當,使百姓都很誠服?!笨梢娝闯醯峭跷粫r,暫廢五刑,后又啟用了。沈家本用荀子的話“肉刑蓋百王之所同,未有知其所由來者矣”重申了自己“知五刑由來久矣”的觀點。
沈家本最后總結說:舜時五刑、象刑是并行的。舜命令皋陶說:蠻夷部族侵擾華夏,寇賊們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你負責司法,實施五刑要使百姓誠服。這就證明五刑是用來對付蠻夷者的。
《史記·五帝紀》又有“怙終賊刑”的記載。鄭玄解釋說:“怙其奸邪,終身以為殘賊,則用刑之。”也就是說,堅持作惡的奸邪人等,因為被處刑罰,成為終身殘廢,這就是五刑。而象刑,是用來對待普通百姓的刑罰。
所以,五刑、象刑是并行的。只有與五刑對比,才能顯示出象刑的仁愛與寬宥,也才使得象刑具有德化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