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子
北疆札記
秦巴子專欄
北疆旅游中風景最密集的地區(qū),就是通常所稱的北疆小環(huán)線,地理位置在祖國版圖的最西北角。
從布爾津出來一路北行,海拔漸高,樹木漸多,雪山漸近,天也更藍,而草地上的花朵也更艷。黃、紫、粉色,就開在尚未化盡的積雪旁邊。如此多層次的色彩構成,令人陶醉。汽車拱過道旁的積雪之后,道路在前面出現(xiàn)了岔口,左行喀納斯,右行禾木。
禾木的全稱是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xiāng),位于阿爾泰山南麓群山環(huán)抱的一個小盆地中,布爾津河穿流其中。旅游未開發(fā)前,這里是個世外桃源般寧靜的自然村寨,村子里居住的圖瓦人是蒙古族的一支,周圍的山上則有游牧的哈薩克人生活。圖瓦人的木頭房子就搭建在盆地中的草地上,村子至今沒有任何工業(yè)。牛羊像人一樣自己早出晚歸地去村外的山坡草地上吃草,孩子和村人則聚集在木柵欄隔開的院子里的草地上玩耍嬉戲,張望遠方,思與天接。置身其中,風光秀麗,有起舞弄清影,不似在人間的清靜。
隨著旅游的開發(fā),更多的木頭房子在村里建了起來,我們?nèi)胱〉那嗄曷蒙峒词禽^早進入這里的旅游旅店。由于這里的旅游季節(jié)只有四個多月(6月1日到10月中旬),我們到達的時候,他們也才于前一天到達這里,正在收拾房間,而服務員要過兩天才到。但主人還是熱情地為我們收拾出了一間房子。
在這里,除了享受寧靜,感受圖瓦人的生活,再就是欣賞和拍攝美景。安頓好住處之后,挎著相機在村子里轉悠。孩子們很容易親近,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很愿意讓我們拍照、和我們溝通,但大人們卻大多不習慣與陌生人來往,看到拿著相機的游人,他們會遠遠地躲開去,而他們的狗,則會大聲地叫起來,仿佛對外人的到來表示著它們的不滿。但是,這里的寧靜卻已經(jīng)被打破了。奔騰的布爾津河,寧靜的白樺林,挺拔的松樹,別樣的木柵欄和小木屋,獨特的圖瓦人的生活,吸引著人們從全國來到這里。
圖瓦人是我國古老的民族,相傳為成吉思汗后裔。他們有自己的古老語言,信奉喇嘛教,同時又保持著薩滿教萬物有靈、圖騰崇拜的原始特征,以游牧、狩獵為生。近四百年來,定居喀納斯湖一帶的圖瓦人基本保持著比較原始的生活方式。禾木、喀納斯、白哈巴是典型的圖瓦人村寨。
喀納斯在禾木的西北方向,從禾木騎馬穿山而過,需要一天的時間,據(jù)說那一路的風光更是有著驚人之美??上覀冞@次無緣去走了。在禾木住一夜,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去后面的山坡上拍攝晨光中禾木村炊煙裊裊的晨景,然后告別了青年旅舍熱情的主人,原路返回到232省道,繼續(xù)北行向喀納斯而去。
就外界的知名度來說,喀納斯遠遠大于禾木,這當然是因其美麗,因那月亮灣的變幻的湖水,因那臥龍灣的特別的景致,因那湖光山色的小瑞士風光,也因其傳說中的“湖怪”的神秘,更因其領先一步的旅游開發(fā)。與禾木相比,喀納斯更像是一個潔凈的公園,旅游服務設施齊備,管理嚴格有序,當然也不虛“亞洲的瑞士風光”之稱。我覺得它是非常適合度假小住的一處仙蹤林式的地方。但是我們卻并沒有太多的時間流連,也許觀光式的走馬看花并不適合喀納斯,但我們在飯后還是踏上了去白哈巴村之路。
白哈巴位于喀納斯以西約三十公里,屬哈巴河縣。因旅游開發(fā),與喀納斯間有柏油路相通,開車不到一個小時便可抵達。同為圖瓦人村寨,但是相比禾木的整飭闊大,相比喀納斯的潔凈規(guī)范,白哈巴村更顯得自然和原生態(tài),雖然看上去有點臟亂,木頭房子也顯得破敗,卻沒有了旅游景點的商業(yè)氣??上覀儊淼貌皇菚r候,白哈巴最美的時節(jié)是秋天,那如畫的景色是只有在俄羅斯風景畫大師筆下才看得到的。
白哈巴村位于我國西北邊境,白哈巴河對面就是哈薩克斯坦,白哈巴因此被稱為“西北第一村”,村邊的邊防哨所,就是“西北第一哨”。出白哈巴村,沿顛簸的國防公路向南,接下來我們到達的則是“西北第一鄉(xiāng)”鐵熱克提。
鐵熱克提雖然也有不少的木頭房子,但街道上已經(jīng)可見更多的土木和磚木結構的房子。為了尋找可以蓋戳留念的郵局,我們在這條不長的,充滿塵土的小街上轉悠著,好不容易找到了掛著郵局牌子的房子,但卻是鐵將軍把門。時間不過下午五點多而已,不應該已經(jīng)下班。找到勉強可以說幾句漢話的老鄉(xiāng)打聽,才知道鐵熱克提郵政所的巴合提古麗是在自己的家里辦公的,于是按照指點,找到她家的院子。
在一間土屋中,擺著一張桌子算是營業(yè)柜臺,不多的報紙和雜志堆放在地上,巴合提古麗正在分揀。我們拿出旗子,說明來意,巴合提古麗很熱情地為我們蓋上郵戳。這時她忽然發(fā)現(xiàn)了我們胸前挎著的相機,于是急切地說了句什么,被我們誤聽為“喝茶”,但我們不想喝茶,我們要趕路。這時她有些急了,從旁邊的屋子里喊出兩個老人,并且打著手勢,我們這才明白,她是要我們給那兩個老人合影。她說兩個老太太,一個八十五,一個九十多了,沒有過合影。為老人照完相,留了巴合提古麗的地址,我們離開“西北第一鄉(xiāng)”鐵熱克提,繼續(xù)南下,向“西北第一縣”哈巴河縣城前行。
從白哈巴村到哈巴河縣,約一百二十公里,全部是沙石與泥土路面,穿行高山丘陵中,崎嶇而又曲折,是我們此行最難走的一段路。尋到縣政府招待所入住,從賓館的資料里知道,這個“西北第一縣”僅有七萬多人口,是人口最少的一個縣之一。賓館的房間并不便宜,熱水只供應到夜里十二點,唯一的好處是賓館的長途電話是免費的,可以隨便打。
第二天一早,為尋找奇特的沙漠湖泊白沙湖,我們由哈巴河縣西行,不承想剛出城外,就又再次遭遇到“西北第一”。在哈巴河縣約五公里的哈巴河沿岸,是號稱“西北第一”的白樺樹防護林帶。再次西行數(shù)十公里,是被稱為“西北第一團”的新疆建設兵團185團場,北行約三十公里,位于阿黑杜別克的185團三連,赫然寫著“西北第一連”。公路到此停止,調頭返回,繼續(xù)尋找白沙湖。而位于三連范圍的大片白樺林卻吸引了我們。不知它是不是也叫西北邊境第一白樺林?就在離白樺林不遠處,我們終于找到了去往白沙湖的路口,它沒有任何標志,如不向當?shù)貓F場職工打聽,是萬難找到的。但是車行不過百米,就已經(jīng)進入沙漠,無法再開,只好棄車徒步,在烈烈艷陽下穿行沙漠。好在不遠,三公里而已,白沙湖埋藏于沙漠中間,沿路觀察,少有人來。
白沙湖南北長約800米,東西寬約600米。形似豌豆莢,東面凹進,西面鼓起,是沙漠中獨生的一池深水,水源及成因頗受科學家關注,其湖心、湖岸、湖周生長的反差極大的氣候環(huán)境下的多種植被、半干旱灌木叢植被,也讓人不解,引人尋思。六月湖中蓮花盛開,野鴨嬉戲,十月紅黃樹葉招展,湖中波平如鏡,湖山映襯,猶如完美無缺的自然大盆景。
從白沙湖出來,再次經(jīng)過185團時,不經(jīng)意又被我發(fā)現(xiàn)到一處“西北第一”,原來是一個小小的道班,房頂上豎著半米大的幾個字:西北第一道班。
今天的計劃是在日落前趕到烏爾禾魔鬼城,晚上宿克拉瑪依。但因為尋找白沙湖耽誤了太多時間,只好改宿布爾津。于是一路放松地又游了未列入計劃的五彩灣,在哈巴哈至布爾津的227省道26公里處,有大片的濕地蘆葦蕩吸引了我們,于是停車。正當夕陽沒入地平線的時刻,如此景色絕佳的一個所在,竟未列入任何旅游手冊。而新疆之美,正在于處處風景,不由感嘆,唯有自駕,才能得享如此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