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徐天舒效方治驗
      ——舒筋止暈方(含穴)

      2023-01-06 01:20:07徐天舒
      江蘇中醫(yī)藥 2022年8期
      關(guān)鍵詞:川牛膝郁金夾脊

      徐天舒

      (南京鼓樓醫(yī)院,江蘇南京 210008)

      1 舒筋止暈方(含穴)

      組 成:葛根10 g,川芎8 g,赤芍10 g,川牛膝10 g,陳皮6 g,姜半夏6 g,郁金10 g,紫蘇梗10 g,合歡皮10 g,酸棗仁10 g,煅龍骨20 g,炙甘草5 g。

      取 穴:頸夾脊(據(jù)頸椎CT或MRI結(jié)果,選取2對夾脊穴)、內(nèi)關(guān)、合谷、豐隆、太沖。

      功 效:舒筋活血,理氣化痰。

      主 治:交感型頸椎病、后循環(huán)缺血(痰瘀阻絡(luò)、阻遏清陽證)。

      用 法:中藥湯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穴位予針刺,夾脊穴予電針刺激,2次/周。頸項部針刺后可適當(dāng)運用艾條懸灸。

      方 解:方中葛根舒筋活絡(luò),赤芍涼血活血,川芎化瘀通絡(luò),川牛膝引血下行,共為君藥;姜半夏燥濕化痰,陳皮、郁金、紫蘇梗理氣解郁,為臣藥;合歡皮、酸棗仁疏肝氣安神志,煅龍骨重鎮(zhèn)潛陽,為佐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針灸是局部針對性治療,以舒筋活絡(luò),減輕頸肌緊張,緩解頭痛和頭暈。

      加 減:血壓偏高者,加蒺藜、鉤藤、菊花,針刺加大椎、風(fēng)池;血壓偏低者,加黨參、白術(shù)、茯苓、桔梗,針刺加百會、關(guān)元;情緒低落者,加桂枝、茯神、石菖蒲,針刺加四神聰、足三里;易怒者,加生地黃、梔子,針刺加丘墟、陽陵泉。

      2 驗案舉隅

      馮某,男,70歲。初診日期:2019年9月10日。

      主訴:頭暈,轉(zhuǎn)頸時加重伴心慌3個月?;颊哳^暈,嚴(yán)重時伴惡心欲吐和耳鳴,閉目后癥狀稍安,睜眼活動或轉(zhuǎn)頸時癥狀加重。納食可,二便調(diào),夜寐早醒。舌暗紅、苔薄白膩,脈沉。頸椎X線攝片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C4-6 椎體后緣骨質(zhì)增生,椎間隙無明顯狹窄;腦MRI未見明顯異常;血脂正常;平素血壓水平在90~100/60~70 mmHg(1 mmHg≈0.133 kPa)。查體:前庭功能試驗正常,無眼震,聽力正常,四肢肌力及肌張力正常,兩側(cè)頸肌壓痛。近3個月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敏使朗)、三七制劑等癥狀有改善,但頭暈仍有發(fā)作。西醫(yī)診斷:頸椎病,后循環(huán)缺血可能;中醫(yī)診斷:眩暈(氣虛血瘀,風(fēng)痰上擾)。治法:舒筋活血,理氣化痰。治以舒筋止暈方化裁。處方:

      葛根10 g,川芎8 g,赤芍10 g,川牛膝10 g,陳皮6 g,姜半夏6 g,郁金10 g,紫蘇梗10 g,酸棗仁15 g,黨參15 g,白術(shù)10 g,茯苓10 g,炙甘草5 g。14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頸夾脊(C5、C6),百會,足三里,豐隆,合谷,太沖。針刺,手法得氣后,夾脊穴給予電針刺激,余穴平補平瀉,留針30 min,頸肌、斜方肌、岡上肌等處拔罐。1周2 次。

      囑頭暈癥狀明顯時可加服甲璜酸倍他司汀片改善癥狀,日常生活中注意頸姿,頸部保暖。

      9月24日二診:患者癥狀明顯改善。繼用六味地黃丸、歸脾丸、銀杏葉制劑2周,眩暈未作。

      2個月后隨訪,未見復(fù)發(fā)。

      按語:頸源性眩暈是椎動脈顱外段受頸部病變影響,導(dǎo)致血流障礙引起的以眩暈為主的臨床綜合征,可歸屬于中醫(yī)學(xué)“眩暈”范疇。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認為,頸源性眩暈系頸椎退行性改變、頸椎椎間盤突出、頸部肌肉緊張等局部壓迫,導(dǎo)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以及頸椎不穩(wěn)如寰樞關(guān)節(jié)的旋轉(zhuǎn)位移、椎動脈交感神經(jīng)受刺激、椎間盤炎性因子刺激、椎動脈內(nèi)膜損傷引起椎動脈狹窄等影響到椎動脈供血不足所致。

      本案患者自覺頭暈,轉(zhuǎn)頸時加重,伴心慌,嚴(yán)重時伴惡心欲吐和耳鳴,閉目癥狀稍安,結(jié)合舌脈,辨證以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為本,風(fēng)痰瘀血為標(biāo),為本虛標(biāo)實之證。氣虛血瘀、風(fēng)痰上擾,治以健脾補氣、息風(fēng)化痰活血。方中黨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益氣;川芎、赤芍、川牛膝、郁金、陳皮、姜半夏活血行氣、化痰息風(fēng),改善血管功能及后循環(huán);葛根舒筋、紫蘇梗理氣、酸棗仁安神。針刺加拔罐治療可減輕頸肌緊張,鎮(zhèn)靜安神。癥狀改善后繼以補腎健脾的六味地黃丸、歸脾丸、銀杏葉制劑序貫治療以改善腦循環(huán)。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化痰、舒筋止暈之效。治療中針?biāo)幗Y(jié)合,辨證與辨病并重,局部和整體兼顧,收效較好。

      猜你喜歡
      川牛膝郁金夾脊
      川牛膝對淡水石斑魚部分血清抗氧化指標(biāo)的影響
      夾脊穴考辨
      基于適應(yīng)證與解剖相關(guān)研究頸夾脊穴定位研究
      妙用川牛膝
      頸夾脊穴為主治療突發(fā)性耳聾驗案1則
      多基原郁金的性狀、顯微及氣味差異性研究
      “一指禪”爸爸
      郁金的品種規(guī)格與鑒別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揮發(fā)油成分的GC-MS分析
      “頸夾脊”源流考略
      河北省| 崇礼县| 裕民县| 三明市| 厦门市| 抚顺市| 洛隆县| 舟山市| 彭水| 靖西县| 徐汇区| 伊川县| 环江| 万山特区| 吉林市| 积石山| 普洱| 白沙| 沙雅县| 富宁县| 乌拉特中旗| 汝南县| 根河市| 乌恰县| 札达县| 灌阳县| 瓦房店市| 拜城县| 封开县| 会宁县| 阳新县| 嘉祥县| 台南市| 鄢陵县| 乌鲁木齐县| 郴州市| 望江县| 洛南县| 贺州市| 博白县|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