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國
(浙江工商大學 體育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校園體育文化對學生的體育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如何避免同質(zhì)化,建設各具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是當下高校面臨的一個現(xiàn)實難題??v觀已有的有關校園體育文化研究,其基本的研究路數(shù)是從文化的三個層面(即:物質(zhì)、制度、精神價值)展開,從理論上闡述如何進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為多,這決定了難以克服同質(zhì)化與難以操作性之弊端。本研究認為各高校的校訓是校園文化的精髓,是學校辦學宗旨、辦學理念、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凝練,也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本研究試圖以校訓為切入口,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進行實踐探索,以構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園體育文化,進而對全校師生的體育教育、體育實踐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各大學都會在學校的最醒目處鐫刻或懸掛校訓,但對于校訓內(nèi)涵的理解并沒有一個權威的界定。199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辭?!穼πS柕慕忉尀椋骸皩W校為訓育之便利,選若干德目制成匾額,懸之校中公見之地,是為校訓,其目的在使個人隨時注意而實踐之。而《漢語大詞典》對校訓的解釋為“學校為達到特定的德育教育目的而選擇的,符合本校辦學理念與辦學宗旨的,學校人員共同遵守的準則與共同奮斗的目標?!憋@然,上述大學校訓的理解偏重于對德性的要求。原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認為:“所謂校訓,不過是一個大學對其文化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理性認同,不同的傳統(tǒng)、精神,不同的校訓、校風,是大學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學綿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構成了學生思想和行為的不同‘文化模式’?!表n延明教授認為:“大學校訓是一所大學所錘煉的對全體師生員工具有導向勝、規(guī)范性、勉勵性的訓示、號召與要求,是一種賦予大學以生命、品格與范型并深刻體現(xiàn)了其辦學旨歸、治學傳統(tǒng)、文化底蘊、團體精神、社會責任和學校個性化特色的校園精神文化形態(tài)?!泵绹叩冉逃龑W家布魯貝克認為,“大學存在著以政治論為基礎的哲學,和以認識論為基礎的哲學兩種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學,并藉此確定大學的地位”。參照這一觀點可以將高校的辦學理念劃分為兩類,即以政治論為哲學基礎和以認識論為哲學基礎的辦學理念。前者認為,大學應強調(diào)以治為學,學以致用,強調(diào)大學的社會責任,解決社會中存在的各類現(xiàn)實問題; 后者則強調(diào)“為學術而學術”,以追求客觀為唯一目標。綜上所述,大學校訓是一所大學的文化傳統(tǒng)、辦學宗旨、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的高度凝練與概括,是反映一所大學長久的辦學傳統(tǒng),辦學目標和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它無疑對人有一種巨大的感染作用,受其潛移默化的感染與影響,慢慢化為師生的內(nèi)在價值尺度,并以此來自覺地衡量自己的行為,直至最終依據(jù)這一價值尺度來及時調(diào)整和校正自己的行為。因此,校訓無論是內(nèi)化為一種自在的評價標準,還是內(nèi)化為一種自在的引導,最終都要落實到實實在在的激勵行為上來。因此,大學校訓的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①言簡意賅。②歷久彌新。③導向和激勵功能。④規(guī)約師生行為。
浙江工商大學前身杭州中等商業(yè)學堂創(chuàng)建于1911年,是浙江新式教育之先驅(qū),也是當時全國最早創(chuàng)辦的商業(yè)專門學校之一。1913年學校確立“誠、毅、勤、樸”為校訓,即以培養(yǎng)誠實、堅毅、勤奮、樸實的合格學生為己任。在一百多年來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培養(yǎng)了以愛國民主先驅(qū)、救國會 “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先生,著名經(jīng)濟學家駱耕漠先生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
“誠”,信也。是儒家文化最看重的立身處世之核心。以誠信為本,以誠待人,要求說真話,做實事,反欺詐與虛偽?!熬羽B(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唯仁之為守,唯義之為行”, “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茍》,荀子視誠為道德的最高準則,也是為政之根本。可見“誠”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對中國人的重要性。同樣,“誠”也是體育運動,體育競賽得以發(fā)展的前提條件。近代體育為何在國際范圍內(nèi)越來越盛行,讓不同語言、不同膚色、不同族群的人都樂意參與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際體育運動所堅持的第一原則,即:“Fair Play”(公平競賽原則)。公平競賽不僅僅是對競賽方式與評判尺度的要求,更是對所有體育競賽參與者(裁判員、運動員、教練員、工作人員)的要求。誠信參賽是運動員最基本的品質(zhì)要求。試想,如果失去了誠信,體育競賽還有什么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雖然,國際體育競賽中仍存在著腐敗問題、興奮劑問題、弄虛作假等諸多問題,對國際體育運動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但它動搖與改變不了體育運動公平競賽這一發(fā)展的主旋律。
“毅”,果決,志向堅定而不動搖?!皠傄隳驹G近仁”《論語》。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毅力就是堅持,就是努力。毅力是人們?yōu)檫_到預定的目標而自覺克服困難、努力實現(xiàn)的一種意志品質(zhì)。當毅力和人的期望與目標結合起來后,會發(fā)揮巨大的作用。毅力是一個人是不是自信、能不能果斷和敢不敢挑戰(zhàn)困難的寶貴品質(zhì)。體育運動與人類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體育運動是人以自身為改造對象,不斷挖掘人自身的生理與心理的潛力活動,是向著一個既定目標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過程。古今中外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正因為看到體育運動與競賽具有培養(yǎng)人的毅力與意志品質(zhì)的獨特作用,所以大力倡導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蔡元培先生于1917年在北京大學提出:“完全人格,首在體育?!蓖辏珴蓶|在《新青年》發(fā)表“體育之研究”,文中提出“體育能增知識、調(diào)感情、強意志”,呼吁中國的教育必須“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又提出了:“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zhì)、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要求。其實,都是強調(diào)了體育運動對人的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的獨特作用。
“勤”,勤奮。意思是不畏困難,不懈努力。古人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币环指乓环质斋@,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就是教人以勤奮向上?!扒凇钡牧硪粋€意思就是習慣之養(yǎng)成的意思。天下一切成功都是努力、勤奮的結果,勤奮是成功的必備條件。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體育運動對人自身的改造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要達到效果非勤奮與堅持進而養(yǎng)成體育運動習慣不可,尤其是體育運動不僅僅是一種認知活動,更是一個親力親為的實踐活動,不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不保持自覺勤奮的鍛煉,想取得理想的健身效果是萬萬不可能的。長期、系統(tǒng)、不間斷性正是體育鍛煉的重要原則之一。
“樸”,樸為專一,素為純粹,就是心境之淡定的意思。語出《莊子·天道》:“靜而圣,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睒闼丶磳R患兇?,是天下至純至精、至簡至美之道。“學有所長,術有專攻”告訴我們一個人成才過程中專注與純粹的重要性。同樣,體育運動與競賽的發(fā)展歷史也告訴我們體育運動中“通才”的不可得性。在現(xiàn)在體育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運動項目中選擇1~2項適合自身的鍛煉項目,保持經(jīng)常地練習,逐步掌握與提高運動技能,進而養(yǎng)成鍛煉習慣,正是“樸”的精神體現(xiàn),也是當下我國學校體育著力解決的根本問題。
學校把“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體質(zhì)、增進健康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健全完善學校體育工作機制和評估機制,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和競賽,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使每位學生學會至少2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生活方式”作為總的工作目標。把建立學校體育誠信系統(tǒng)作為體育工作評估機制中的重要內(nèi)容,實施體育誠信一票否決制。體育誠信系統(tǒng)涵蓋了對學校、學院、學生三個層面的要求。如:對學校、學院層面提出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學校面對上級的各種體育檢查、體育評估、體育評優(yōu)以及對外體育交流與競賽活動等,堅持實事求是,不造假。對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體育考試、體質(zhì)健康測試、課外鍛煉、陽光長跑、體育競賽中不作弊、不冒名頂替等。體育誠信系統(tǒng)的構建,通過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會議形成決議,進而成為全校師生員工的共識,有力推動學校健康的體育文化氛圍的形成。這在當下我國高校普標高度重視各種排名、各種評估的氛圍中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若干年前,前總理朱镕基為我們國家的三所會計學院制定“不做假賬”的校訓,與浙江工商大學校訓中對“誠”的特別強調(diào)是同出一轍的。
在國內(nèi)高校普遍實施體育教學選項課、興趣課的背景下,高度重視學生毅力的培養(yǎng)。針對學生普遍樂意選擇室內(nèi)體育課、運動量小的體育課等情況,對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以田徑、體操項目為主的健康體適能課程,構建技能等級評估標準,建立包括學生體育知識、運動經(jīng)歷、運動技能和運動效果在內(nèi)的綜合性的學生體育素養(yǎng)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機制,并把“12分鐘跑”作為每位學生必須通過的考試項目。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鑒于學校創(chuàng)辦于1911年,開展“1911”毅行活動,毅行線路全程為19.11公里。毅行者活動不是競技活動,更不是比賽,它是對每個參加者心理和生理上的一種考驗活動,你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走到終點,某種意義上你挑戰(zhàn)了自我,你就是一名勝利者。通過多年的堅持,毅行活動不但成為培養(yǎng)學生毅力的手段,也是學生了解學校辦學歷史,進行愛校教育的重要載體。目前,“1911”毅行已成為浙江工商大學校園體育文化品牌,其影響力已經(jīng)擴大的周邊高校與地區(qū)。
以“一流學校、一流體育”為目標,以“校園體育文化與學校整體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工作理念。推進全校師生的體育健身與運動競賽活動、拓展校園體育文化發(fā)展。學校構建由學校、學院、社團俱樂部三級課余體育競賽制度。學校每年舉辦的體育賽事活動有:校運會、新生杯、三大球聯(lián)賽、單項錦標賽、體能大賽、趣味運動會、陽光長跑等。各學院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學生課余體育活動與競賽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體育活動與運動競賽。體育部建立體育教師與院系工作聯(lián)系制度,各學院、系聘任1~2名體育專業(yè)教師,配合所在學院的分管體育領導開展學院體育工作,積極引導學生“走下網(wǎng)絡、走出寢室、走向操場”,促進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從“他律”逐步走向“自律”,逐步形成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院院有體育特色的新局面。于此同時,學校推出“體育振興計劃”,把各學院參加校內(nèi)體育競賽成績、開展課余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等納入對學院學生工作的考核與評價指標之中。校體育運動委員會開展年度“學校群體工作先進單位”、“學校體育之星”等評選與表彰活動。
以系統(tǒng)理念構建學校體育教育一體化,形成了體育課內(nèi)課外一體化,教學、課余鍛煉、課余訓練、體育競賽、體育社會服務一體化的學校體育運行機制,促進了學生體育能力、體育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目前,學校有學生、教師自發(fā)組織創(chuàng)建的體育社團與體育協(xié)會達30個,并在省內(nèi)成立首個大學生體育社團聯(lián)盟。各學生體育社團通過制度化、規(guī)范化、日?;亻_展各種裁判員培訓、課余訓練與競賽、校際體育交流等活動外,還協(xié)助學校體育部門開展全校性體育比賽的裁判、體育志愿者、體育社會服務各工作,協(xié)助體育部門的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與運行。一體化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體育教育僅僅局限在體育課內(nèi)的做法,把體育教育的目標從關注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拓展到學生體育能力與體育素養(yǎng)的培育上。
校訓是一所學校辦學特色凝練。通過校訓來構建校園體育文化,以學生體育能力為核心,構建課內(nèi)外一體化的體育教育制度,充分發(fā)揮學校體育的育人功能,無疑是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學校體育的一種有效的途徑。浙江工商大學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學校體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先后被浙江省教育廳授予參加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作出突出貢獻單位的稱號;榮獲全國學生運動會校長杯;獲得第22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賽全國總決賽冠軍;省籃球特色學校;浙江省優(yōu)秀學生體育社團等多種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