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醫(yī)學工作為人民:一九五八年中國大規(guī)模篩查宮頸癌項目

      2023-01-08 07:21:59蔣菲婷TinaJohnson
      中共黨史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婦女宮頸癌篩查

      〔美〕蔣菲婷(Tina Johnson)

      促進現(xiàn)代醫(yī)學發(fā)展的巨大努力,是1958年至1960年“大躍進”運動一個鮮為人知的方面。1958年,大量醫(yī)生和研究者為了診斷和治療癌癥組織起來,對全國各地約1億人進行了癌癥調(diào)查。作為這項工作的一部分,超過100萬婦女接受了宮頸癌檢查。宮頸癌所具有的顯著特點——與其他癌癥相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沒有手術痛苦的診斷程序,以及良好的早期治療預后——使它成為最理想的篩查選項之一。這些先決條件符合“大躍進”期間中國共產(chǎn)黨實施一項宏偉科學研究規(guī)劃的意圖。

      背 景

      20世紀上半葉,宮頸癌是許多國家婦女癌癥死亡的罪魁禍首(1)Tone,A.(2012).“Medicalizing Reproduction:The Pill and Home Pregnancy Tests”.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49(4),p.323.。在中國,根據(jù)1959年全國范圍的調(diào)查,宮頸癌是所有癌癥中最常見的一種(2)Hu,Cheng-Hsiang and Yang,Chien(1959).“A Decade of Progress in Morphologic Path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79,p.420.。這種“高患病率”似乎與當時大范圍診斷篩查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病例有關。無論如何,這項統(tǒng)計被用于支撐如下斷言:宮頸癌是對婦女的一個顯著威脅,有必要進行診斷篩查。像乳腺癌一樣,宮頸癌在其生長階段具有明顯癥狀。正如洛伊(Ilana Lowy)所述:“對癌癥導致的乳房急劇病變,或者子宮癌晚期的大量失血和大量陰道分泌物,很難視而不見?!?3)參見Lowy,I.(2013).“The Gender of Cancer”.Clio.Women,Gender,History,37(62)。等到胸部的癌性腫瘤癥狀明顯時,治療辦法不多且結果不容樂觀。在細針抽吸活檢和核磁共振成像成為診斷手段之前的數(shù)十年間,早期乳腺癌缺乏有效的診斷方法。(4)參見Joe,B.and Sickles,E.(2014).“The Evolution of Breast Imaging:Past to Present”.Radiology,273(2),pp.23-44。而宮頸癌如果發(fā)現(xiàn)得早,是可以治療的。而且不像胸部腫瘤需要經(jīng)過手術活檢才能確診,子宮頸檢查無須侵入式手術。早在20世紀20年代,醫(yī)學研究者巴巴尼古拉(George Papanicolaou)已經(jīng)發(fā)明了細胞學技術,可以在腫瘤形成之前發(fā)現(xiàn)宮頸癌前病變細胞。到40年代,他在康奈爾大學醫(yī)學中心完善了可以捕捉和檢測宮頸癌前病變的宮頸涂片檢查規(guī)程。(5)Casper,M.and Clarke,A.(1998).“Making the Pap Smear into the‘Right Tool’for the Job: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USA,circa 1940-95”.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28(2),pp.258-259.子宮頸的癌性腫瘤和癌前病變比較容易去除,而且如果在腫瘤尚未擴散到其他器官時發(fā)現(xiàn)它,手術切除有很大的成功機會。50年代,宮頸癌的治療方法不斷增加,其中包括放射療法的不斷改進——這得益于二戰(zhàn)期間核反應堆的發(fā)明。

      作為研究和發(fā)展的優(yōu)先選項之一,癌癥被納入中國的十二年科技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根據(jù)王作躍的研究,這個規(guī)劃是此后十年中國發(fā)展核武器和太空探索項目的基礎,同時是中央政府制定的一個“計劃科學”(類似“計劃經(jīng)濟”的概念)藍圖,屬于冷戰(zhàn)時期中國與蘇聯(lián)、美國競賽的一部分(6)參見Wang,Zuoyue(2015).“The Chinese Developmental State During the Cold War:The Making of the 1956 Twelve-Y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History and Technology,31(3),pp.180-205。。其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關于癌性腫瘤及其治療的研究,尤其注重放射學、核醫(yī)學和傳統(tǒng)中醫(yī)的技術發(fā)展(7)參見《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綱要(修正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創(chuàng)新發(fā)展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1956—2000)》,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年,第31—33頁。。該規(guī)劃還強調(diào)預防醫(yī)學和初級保健對于促進群眾健康、工人生產(chǎn)力和婦女健康的重要性。

      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中國的病理學和細胞學及眾多附屬學科在20世紀50年代快速成長。早在20年代,在世界各國細胞學、病理學和外科學領域的科學發(fā)現(xiàn)激勵下,中國的醫(yī)學從業(yè)者和科學家們已經(jīng)開啟了癌癥研究項目。1932年,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當時中國最重要的醫(yī)學機構——開設了中國第一家癌癥診所。次年,中國醫(yī)學協(xié)會對住院病人進行了一次腫瘤調(diào)查。(8)King,H.“Cance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ive Program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pp.263-264.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在癌癥研究方面的龍頭地位一直持續(xù)到50年代。該校將陸續(xù)采集到的大量樣本玻片分發(fā)給許多研究機構用于培訓。同時,全國各地的醫(yī)學院和研究機構紛紛建立實驗室,培養(yǎng)了大量病理學家,其中包括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和廣州中山大學各150人。(9)參見Hu,Cheng-Hsiang and Yang,Chien(1959).“A Decade of Progress in Morphologic Path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79。這些病理學實驗室研究和分析各種腫瘤及其樣本,以及血吸蟲病、肺結核之類的傳染病。細胞學的發(fā)展還為分析懸浮細胞——如通過巴氏涂片技術采集到的細胞——提供了一種新方法,而此前病理學家主要依賴切片活檢。倡導醫(yī)學研究為改善大眾健康服務的運動為知識分子,尤其是那些在國外以及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這類西式研究機構接受西方生物醫(yī)學訓練的知識分子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表現(xiàn)自己對新政權的支持。1956年,周恩來在關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指示中提到,醫(yī)學工作要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醫(yī)生和科學家們要走出高高在上的實驗室,為人民的利益工作(10)參見周恩來:《關于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1956年1月14日),《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8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9—38頁。。

      醫(yī)學領域的“大躍進”

      在1958年醫(yī)學和相關科學領域“大躍進”期間,癌癥依然是中共關注的一個重點,因而醫(yī)生和研究者們組織起來,承擔了大規(guī)模的癌癥研究和預防項目(11)參見白希清等:《醫(yī)學科學躍進再躍進》,《人民日報》1959年4月29日;《向社會主義的醫(yī)療事業(yè)不斷躍進》,《人民日報》1958年7月10日。。在“五年內(nèi)制服癌癥”和“讓癌癥低頭”之類的口號下,宮頸癌被列為主要征服對象之一(12)參見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青年抗癌突擊隊等:《1895例宮頸癌的臨床病理形態(tài)學的研究》,《中華病理學雜志》1958年第4期;林巧稚:《為廣大婦女的健康服務》,《中國婦女》1960年第5期。。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與不同機構合作,在國內(nèi)一些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至少建立了十幾個癌癥研究委員會(13)King,H.“Cance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ive Program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p.277.。他們對各種腫瘤實驗模型展開研究,試圖確定它們的化學過程和新陳代謝、免疫機制、治療方法,以及荷爾蒙和化合物(包括傳統(tǒng)中草藥)的作用(14)Hu,Cheng-Hsiang and Yang,Chien(1959).“A Decade of Progress in Morphologic Path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79,p.415.。1958年8月,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領銜實施一項為期五年的大規(guī)模癌癥預防普查,打算在全國范圍調(diào)查1億人。第一階段原定為期三個月的調(diào)查,據(jù)說只用三周時間就完成了,這意味著大量基層保健人員被動員起來參加采樣工作,同時有一個能將樣本及時送到實驗室的運輸網(wǎng)絡,有一批病理學家能24小時不間斷地讀取實驗結果。(15)參見林巧稚:《為制服子宮頸癌而奮斗的第一步走出醫(yī)院大門深入地段開展普查》,全國醫(yī)藥衛(wèi)生技術革命經(jīng)驗交流大會秘書處編:《全國醫(yī)藥衛(wèi)生技術革命經(jīng)驗交流大會匯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8年,第326—329頁。另一項壯舉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青年抗癌突擊隊創(chuàng)造——他們從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病理學系40年來采集和保存的15萬個樣本中選取27149個腫瘤樣本,進行微觀數(shù)據(jù)分析(16)參見Hu,Cheng-Hsiang and Yang,Chien(1959).“A Decade of Progress in Morphologic Pathology”.Chinese Medical Journal,79。。據(jù)報道,在24小時不間斷工作機制下,研究者們只用八天時間就獲得了包含類型、性別和年齡指標的癌癥發(fā)病地點頻數(shù)分布結果(17)King,H.“Cance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ive Program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p.267.。

      作為這次征服癌癥總戰(zhàn)役的一部分,1958年至1960年,全國20個城市中有100多萬25歲以上的婦女接受了宮頸癌篩查(18)參見Lim Kha T’i(林巧稚)et al.(1962).“Mass Survey for Cancer of Cervix Uteri in China:Preliminary Report”.Chinese Medical Journal,81(11),pp.705-712。。5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中國單位制度已經(jīng)將婦女們編入各種各樣的勞動班組,女工的健康受到極大關注。在大規(guī)模宮頸癌篩查運動之前的幾年里,全國各城市的女工經(jīng)常接受各種婦科疾病篩查,包括滴蟲病、霉菌性陰道炎、子宮脫垂和尿道瘺(19)參見王同觀:《十年來我國對滴蟲性陰道炎的研究》,《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1959年第5期;《青島市志·衛(wèi)生志》,青島市情網(wǎng),http://qdsq.qingdao.gov.cn/n15752132/n20546827/n26325895/n26326082/190916133823067304.html;《上海衛(wèi)生志》第7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華嘉增:《婦科病普查普治的回顧與展望》(上),《中國婦幼保健》2001年第10期。。與此同時,一項涉及月經(jīng)周期跟蹤、經(jīng)期衛(wèi)生指導和經(jīng)期便利設施的制度,以及若干涉及孕期、產(chǎn)期、哺乳期保健的勞動保護法規(guī)得到實施,以確保生育的可持續(xù)和規(guī)范化。十年之前,北京市在1949年全面調(diào)查和關閉妓院期間,建立了許多性病診所,并對婦女患梅毒和淋病的情況進行了調(diào)查。(20)參見《北京衛(wèi)生志》,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第259—262頁。宮頸癌篩查運動與上述舉措一脈相承,北京有1.4萬多名婦女接受調(diào)查,試點工作由市衛(wèi)生局、居委會和婦聯(lián)地方分支聯(lián)合開展。在正式篩查之前,開展了大眾教育,鼓勵婦女接受檢查。密集的群眾集會和抗癌宣傳工作解釋了篩查的重要性。干部們還對思想保守、不愿參加篩查的婦女逐個進行勸說。(21)參見林巧稚:《為制服子宮頸癌而奮斗的第一步走出醫(yī)院大門深入地段開展普查》,《全國醫(yī)藥衛(wèi)生技術革命經(jīng)驗交流大會匯刊》,第326—329頁。由林巧稚等著名醫(yī)生撰寫的文章刊登在《中國婦女》和《知識就是力量》之類的大眾雜志上。他們用淺顯的文字解釋了癌癥的病征和早期篩查的好處,強調(diào)只要發(fā)現(xiàn)得早,宮頸癌是可以治療的。(22)參見楊大望:《女性生殖器癌瘤是可以早期防止的》,《中國婦女》1957年第4期;林巧稚:《讓癌癥低頭的第一步》,《知識就是力量》1959年第9期;林巧稚:《為廣大婦女的健康服務》,《中國婦女》1960年第5期?!度嗣袢請蟆愤€經(jīng)常發(fā)表通俗文章,大力宣傳世界各國癌癥研究和治療的新發(fā)現(xiàn)、新突破。

      簡單的巴氏涂片技術只需要一根棉簽、一塊玻璃片、一點固定劑、一架顯微鏡、少量的婦女宮頸細胞,以及幾位經(jīng)過訓練的采樣和檢驗人員。為了實施這次全國范圍的大規(guī)模調(diào)查,許多由護士、醫(yī)生、見習醫(yī)生和技師共同組成的醫(yī)學小組接受了骨盆檢查和宮頸涂片采集的專業(yè)培訓。婦女們在社區(qū)醫(yī)院和診所、城區(qū)健康中心、學校和工廠衛(wèi)生室,甚至在她們的家里接受檢查。需要承擔家務和照顧孩子的婦女可以到晚間門診接受檢查,由干部們臨時照管她們的家庭。(23)參見林巧稚:《為制服子宮頸癌而奮斗的第一步走出醫(yī)院大門深入地段開展普查》,《全國醫(yī)藥衛(wèi)生技術革命經(jīng)驗交流大會匯刊》,第326—329頁。全國各地適齡女性接受篩查的百分比在39%至69%之間——百分比的高低取決于城市地理位置。不同城市發(fā)現(xiàn)病人的比例差別很大,其中天津最低(0.9%),北京最高(3.47%)。(24)Lim Kha T’i et al.(1962).“Mass Survey for Cancer of Cervix Uteri in China:Preliminary Report”.Chinese Medical Journal,81(11),p.709.總的結果是,在1169949個25歲以上的婦女中,查出1693例宮頸癌(25)參見King,H.“Cance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ive Program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p.268;Lim Kha T’i et al.(1962).“Mass Survey for Cancer of Cervix Uteri in China:Preliminary Report”.Chinese Medical Journal,81(11),pp.705-706。。

      除了使那些接受宮頸癌篩查的婦女受益,這項工作還促進了中國數(shù)據(jù)采集基礎設施建設、陰道細胞采集方法,以及綜合運用生物醫(yī)學和傳統(tǒng)中國醫(yī)學研究癌癥事業(yè)的發(fā)展。它為培養(yǎng)細胞學家和病理學家提供了大量樣本,并使得用于科學分析的數(shù)據(jù)大量涌現(xiàn)。1959年,第一次全國癌癥會議(全國腫瘤學術座談會)在天津召開,參會論文接近800篇,其中67篇涉及宮頸癌(26)參見全國腫瘤學術座談會秘書處主編:《1959年全國腫瘤學術座談會資料匯編》,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0年。。1964年,中山大學主辦了一次癌癥會議,參會論文104篇。1965年,第二次全國癌癥會議召開。宮頸癌篩查中采集到的樣本被分發(fā)到全國各地至少20家研究所,用于腫瘤實驗和癌癥治療研究。(27)King,H.“Cance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ive Program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p.266.在十二年科技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指引下,天津醫(yī)學院及其下屬的工程系在1958年制造了中國第一臺鈷-60放射治療儀,這種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放射治療技術由此成為中國新的癌癥治療方法之一(28)《我國第一臺治癌瘤的鈷治療機》,《人民日報》1958年9月5日。。

      同樣重要的是響應毛澤東重視中醫(yī)藥的號召,研究如何利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偉大寶庫”(29)《中共中央批示衛(wèi)生部黨組報告:中國醫(y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組織西醫(yī)學習中醫(yī)是件大事》,《健康報》1958年11月22日。。在此之前,中國中醫(yī)研究院于1955年在北京成立。與那些專門從事西方生物醫(yī)學研究的機構一樣,該機構的研究項目也以助益社會主義大眾醫(yī)學為目標,同時就傳統(tǒng)藥物治療癌性腫瘤的效果展開大量研究(30)Suttmeier,R.“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p.177.。有關抗癌中藥合劑和草藥的研究成果宣稱其療效與放射療法類似,另有一些研究項目涉及如何綜合運用中西醫(yī)療法(31)參見King,H.“Cance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ive Program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p.276;Lim,Kha T’i(1959).“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in the Past Ten Years”.Chinese Medical Journal,79(5),pp.375-383。。當時,促進中西醫(yī)結合的舉措還包括讓許多西醫(yī)從業(yè)人員在傳統(tǒng)中醫(yī)研究院接受培訓。

      上述各項舉措和研究成果的影響范圍并不僅限于中文讀者。英文版《中華醫(yī)學雜志》的篇幅比前幾年增加了近一倍,刊登了數(shù)十篇分析癌癥調(diào)查結果的論文。1960年,一個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蘇聯(lián),考察該國癌癥研究和癌癥預防情況。1962年,中國的研究者向在莫斯科召開的第八次世界癌癥大會提交了33篇論文。(32)參見King,H.“Cancer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Preventive Programs,”in Quinn,J.and Fogarty,J.(eds.)(1972).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Public 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這些努力表明,中國的癌癥研究已經(jīng)達到世界水平,具有國際競爭力——這是“大躍進”期間弘揚中國醫(yī)學和科學成就的更偉大努力的一部分。癌癥研究彰顯了中國社會主義科技為人民服務的成就。

      結 語

      婦女宮頸的可及性以及宮頸癌的可見性和可治性,為中國發(fā)展醫(yī)療科技和促進大眾健康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突破口。中國的科學家們動員起來,利用陰道細胞采集和分析的新方法增進數(shù)百萬婦女的健康。他們還通過將生物醫(yī)學最先進的放射療法與中國醫(yī)學偉大寶庫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中國的科技實力。

      “給癌癥以致命一擊”是當時在中國農(nóng)村地區(qū)開展的聲勢浩大的血吸蟲病防治運動在都市中的一個姊妹運動(33)參見Gross,M.(2016).Farewell to the God of Plague:Chairman Mao’s Campaign to Deworm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盡管檢查本身并不復雜,但實施大規(guī)模宮頸癌篩查的必要前提是高效的組織工作和成熟的科技手段。它為知識分子提供了目標和方向,促使他們走出醫(yī)院和實驗室的大門,深入社區(qū)服務群眾(34)參見林巧稚:《為制服子宮頸癌而奮斗的第一步走出醫(yī)院大門深入地段開展普查》,《全國醫(yī)藥衛(wèi)生技術革命經(jīng)驗交流大會匯刊》,第326—329頁。。這次大規(guī)模抗癌運動取得了以下幾項成績:一是在醫(yī)治那些沒有定期健康篩查習慣的病人的同時,起到了教育作用,提高了公眾的防癌意識。二是培養(yǎng)了一大批專業(yè)人才,推動了數(shù)據(jù)采集和分析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為培訓和研究提供了1億多個實驗室樣本,還為群眾尤其是婦女提供了健康檢查。四是進一步便利了國家對身體的約束和訓導。

      1958年,歐洲和美國的生育問題已經(jīng)變得高度醫(yī)學化,但骨盆檢查并不普遍。1961年,美國調(diào)查了5600萬名婦女,其中只有一半人聽說過巴氏涂片檢查,而且這一半人中只有半數(shù)實際上接受過這項檢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甚至在1962年制定了一項居家采集宮頸涂片的方案,試圖提高美國婦女接受宮頸癌篩查的比例。孰料沒過幾年,口服避孕藥的廣泛使用就為婦女每年接受宮頸癌篩查鋪平了道路,因為醫(yī)生在開具避孕藥處方時會要求出示當年的骨盆檢查證明。巴氏涂片檢查由此變成“女性保健的法定要素”,而這項措施的結果,是由宮頸癌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在一些國家的降幅達到90%。(35)參見Tone,A.(2012).“Medicalizing Reproduction:The Pill and Home Pregnancy Tests”.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49(4),pp.323-324;Murphy,M.(2015).“Unsettling Care:Troubling Transnational Itineraries of Care in Feminist Health Practices”.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5(5),p.725。

      巴氏涂片檢查“為那些能夠得到健康保護的婦女提供了一個降低宮頸癌及其死亡風險的承諾”(36)Murphy,M.(2015).“Unsettling Care:Troubling Transnational Itineraries of Care in Feminist Health Practices”.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45(5),p.725.。中國的大規(guī)模癌癥調(diào)查則讓這項福利惠及那些通常無法得到同等程度健康保護的婦女。然而,21世紀的情況似乎不容樂觀。2010年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只有21%的中國婦女曾經(jīng)接受過一次巴氏涂片檢查。與此同時,宮頸癌的患病率不斷升高,而患病者的年齡不斷降低。(37)參見Wang,Baohua et al.(2015).“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Among Adult Women in China,2010”.The Oncologist,20,pp.627-634。因此,中國在2009年實施了全國農(nóng)村地區(qū)宮頸癌篩查項目并篩查了1000多萬婦女,但這只是風險人群數(shù)量的一個零頭(38)參見Bao,Heling et al.(2018).“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Rate in China by Individual-Level and Geographical Measure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A Multilevel Model Analysis of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Dataset”.Cancer Medicine,7(5),pp.2089-2100。。毋庸置疑,婦女們不太愿意接受檢查的主要原因是巴氏涂片檢查不夠便利而且不太舒服。醫(yī)學的不斷進步可能扭轉(zhuǎn)這種令人沮喪的趨勢。2020年,中國批準并開始生產(chǎn)一種國產(chǎn)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這種病毒被認定為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常規(guī)的巴氏涂片檢查作為一種診斷宮頸癌的方法可能很快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人乳頭狀瘤病毒疫苗。

      猜你喜歡
      婦女宮頸癌篩查
      點贊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體檢
      公民與法治(2022年1期)2022-07-26 05:57:48
      中老年女性的宮頸癌預防
      預防宮頸癌,篩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營養(yǎng)不良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比較
      智力篩查,靠不靠譜?
      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 02:27:40
      當代婦女的工作
      視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Hepsin及HMGB-1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與侵襲性相關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食管疾病(2015年3期)2015-12-05 01:45:07
      《婦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則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Survivin、NF-кB和STAT3 mRNA在宮頸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吉木乃县| 卓资县| 梁河县| 甘德县| 咸丰县| 中超| 缙云县| 柳江县| 佛冈县| 沈丘县| 开平市| 华宁县| 江津市| 藁城市| 茶陵县| 梅州市| 尼玛县| 郯城县| 益阳市| 富阳市| 惠来县| 调兵山市| 广州市| 浦东新区| 大田县| 永昌县| 离岛区| 嵊泗县| 义乌市| 栖霞市| 茶陵县| 田阳县| 沈阳市| 临沧市| 巴马| 获嘉县| 金寨县| 信阳市| 桦甸市| 当涂县| 大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