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生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北京 100080)
中國共產黨黨綱是黨的政治主張的集中反映,規(guī)定著黨的奮斗目標,是指引中國共產黨前進方向的一面鮮明的旗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為偉大的工人階級政黨,就在于其在創(chuàng)建過程中非常重視黨綱的制定。目前學術界對黨的創(chuàng)建時期甚為關注,在這一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對于黨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黨綱制定問題的研究尚不多見。本文對這個問題進行初步探討,以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引玉之磚。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就取名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它在成立后通過寫信、派人指導或具體組織等方式積極推動其他地方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實際上起著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的作用。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對黨綱的討論和制定對其他地方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發(fā)展及活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首先對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對黨綱問題的討論及其制定的黨綱的作用進行探討。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在醞釀成立時,就很重視黨綱的制定。李達回憶,當時起草了一個黨章①當時常把黨章和黨綱混用。草案,約有六七條,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中國共產黨用下列的手段,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一、勞工專政,二、生產合作。”由于李達對“生產合作”一項表示異議,陳獨秀說:“等起草黨綱時再改?!盵1]7-8施存統(tǒng)回憶說,當時參與起草黨綱的有陳獨秀、俞秀松、李漢俊、施存統(tǒng)、陳公培五人,內容共十余條,“大概提到:用勞農專政和生產合作為革命手段等”。關于黨綱條文的依據,施存統(tǒng)說:“那時我們沒有看到蘇共黨章,我們的綱領,只是根據很有限的幾本馬克思主義著作擬訂出來的,帶有相當濃厚的社會民主黨色彩,個別同志還有幾分無政府主義色彩?!盵2]36包惠僧回憶,黨綱草案中有一條規(guī)定:“共產黨員不能做資產階級政府的官吏,不加入資產階級的政黨?!盵3]438
三個人關于黨綱草案的回憶盡管簡單,也有不盡一致的地方,但可以看出這樣幾個特點:其一,贊同社會革命;其二,主張勞農專政;其三,反對到資產階級政府中做官;其四,沒有參照的藍本,是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根據讀過的馬克思主義書籍,按照自己對共產黨的理解討論制定的。
據此,可以這樣認定,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的黨綱草案,盡管帶有某種社會民主黨和無政府主義色彩,但在主體上具有無產階級政黨的特征。正因為如此,所以一些思想模糊的投機分子望而卻步。如戴季陶,他看到黨綱草案中規(guī)定,“共產黨員不能做資產階級政府的官吏,不加入資產階級的政黨”,便借口他不能同國民黨斷絕關系,沒有加入共產黨早期組織。這說明,這個最初的黨綱保證了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朝著健康純潔的道路發(fā)展。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制定的黨綱草案,對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和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
先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1920年2月李大釗送陳獨秀離開北京時,兩人就商談過建立共產黨的問題。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醞釀成立時,陳獨秀對黨的名稱叫什么拿不準,征求過李大釗的意見。張申府回憶:“關于黨的名稱叫什么,是叫社會黨,還是叫共產黨,陳獨秀自己不能決定,就寫信給我,并要我告訴李守常?!薄拔液褪爻Q芯浚徒泄伯a黨。這才是第三國際的意思,我們回了信?!盵4]220,221黨的名稱是黨綱的最重要的一條規(guī)定。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定名為“共產黨”,是陳獨秀與李大釗商定的結果。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的9月中旬,張申府到上海迎接英國哲學家羅素來中國講學,住在陳獨秀處。陳獨秀給他講了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的經過,希望他回到北京后轉告李大釗,在北京趕快建立共產黨組織。張申府于9月下旬回到北京后,把陳獨秀與他談的情況轉達給李大釗。另據張國燾回憶,他在7月中下旬為躲避軍閥段祺瑞的迫害到上海,住在陳獨秀家。陳獨秀告訴他:“現在需要立即組織一個中國共產黨?!彼麄儭霸務摰街袊伯a黨的黨綱和政綱”。[5]133,136張國燾回到北京后,也把陳獨秀同他的談話匯報給李大釗。10月,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李大釗辦公室成立,定名為“共產黨小組”,成員為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三人。
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與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聯系緊密,從李大釗與陳獨秀的建黨戰(zhàn)友關系,以及張申府、張國燾回憶在上海陳獨秀與他們交談建立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情況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采用的應是上海組織制定的黨綱。11月發(fā)生的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內部共產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的意見分歧就說明了這一點。
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不久,張申府應聘到法國中法里昂大學教書。為了發(fā)展黨員,李大釗做黃凌霜、陳德榮、袁明熊、張伯根、華林、王竟林等六名無政府主義者的工作,吸收他們加入共產黨早期組織。接著,又發(fā)展劉仁靜、羅章龍等人加入共產黨早期組織。無政府主義者黃凌霜等人,五四運動后對俄國十月革命表示同情,也常發(fā)表一些與馬克思主義者合作組成中國共產黨的論調。當李大釗發(fā)展他們的時候,他們表示無政府主義者對無產階級專政這一點,雖抱有不同意見,但對無產階級革命則是贊同的,因而他們愿意參加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然而,隨著工作的開展,共產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的分歧日益擴大,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組織問題。無政府主義者根據他們自由聯合的觀點,不贊成所謂全國性的和地方性的領導,以及職務銜名和紀律等等。這點在實際工作中引起許多不方便。二是無政府主義者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在一次解決爭端的會議上,劉仁靜特別強調無產階級專政是馬克思主義的精義,如果不承認這一點,現在就無法一致進行宣傳工作。李大釗對無政府主義者做了耐心的說服工作,但他們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很快退出了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
這一史實印證了施存統(tǒng)在回憶中說的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制定的黨綱中“有幾分無政府主義色彩”,也印證了這個黨綱的主體是無產階級政黨,保證了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純潔性,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再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湖北籍的李漢俊從上海寫信給董必武和張國恩,商議在武漢建立共產黨組織的問題。同時,陳獨秀也派劉伯垂到武漢籌建共產黨組織。包惠僧回憶:“劉伯垂帶來了一個抄寫的中國共產黨綱領草案,詳細內容記不清楚,大體不出《共產黨宣言》的范圍,對黨員政治活動規(guī)定很嚴格,如不做資產階級政府的官吏,不加入資產階級的政黨等,并帶來一些新青年社出版的叢書及有關蘇俄革命的小冊子?!盵6]181920年10月底或11月初,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武昌撫院街董必武寓所內成立,取名為“武漢共產黨支部”,成員有劉伯垂、董必武、張國恩、陳潭秋、鄭凱卿、包惠僧、趙子健等??梢姡虾9伯a黨早期組織的黨綱對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及工作開展起了重要作用。
參與起草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黨綱的施存統(tǒng)回憶:“不久,我和陳公培出國。陳公培抄了一份黨綱去法國,我抄了一份去日本?!盵2]35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張申府到法國后,先后發(fā)展劉清揚、周恩來加入共產黨早期組織。不久,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趙世炎、陳公培也先后到達法國。張申府、周恩來、劉清揚、趙世炎、陳公培五人成立了旅法中國共產黨組織,并報告了陳獨秀。施存統(tǒng)到日本后,根據陳獨秀的要求,與在日本鹿兒島留學的周佛海取得聯系,成立旅日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可見,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制定的黨綱,對旅法、旅日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立發(fā)生了重要影響。
上述史實說明,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時制定的黨綱,盡管還不完善,有許多缺陷,但主體、本質上體現了無產階級政黨的特征,因而保證了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朝著無產階級政黨的方向發(fā)展,同時推動了北京、武漢、旅法、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及其工作的開展。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創(chuàng)辦了《共產黨》月刊,作為秘密宣傳刊物。1920年11月7日,《共產黨》月刊第一號出版,陳獨秀執(zhí)筆的《短言》鮮明地指出:“中國勞動者布滿了全地球,一日夜二十四小時中太陽都照著我們工作。……我們在外國的勞動者固然是他們資本家底奴隸,在本土的勞動者也都是本國資本家底奴隸或是外國資本家底直接的間接的奴隸。要想把我們的同胞從奴隸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產勞動者全體結合起來,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國外國一切資本階級,跟著俄國的共產黨一同試驗新的生產方法不可?!覀円映雠`的境遇,……我們只有用階級戰(zhàn)爭的手段,打倒一切資本階級,從他們手搶奪來政權;并且用勞動專政的制度,擁護勞動者底政權,建設勞動者的國家以至于無國家,使資本階級永遠不至發(fā)生?!盵7]76-77
陳獨秀的《短言》表示了這樣兩個意思:一是中國無產階級要想從奴隸地位解放出來,必須建立俄國式的共產黨,走俄國社會主義革命道路;二是用階級戰(zhàn)爭手段,推翻資本制度,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這表明了《共產黨》月刊的辦刊宗旨,是陳獨秀對共產黨的性質、任務理解的一大進步。根據這個宗旨,《共產黨》月刊登載的文章主要有這些內容:介紹俄國共產黨歷史和蘇維埃俄國的有關情況;列寧的生平及著作;共產黨建設知識;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有關情況和文獻資料;等等。
對俄國共產黨、列寧主義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進一步理解,使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制定了新的黨綱——《中國共產黨宣言》?!吨袊伯a黨宣言》明確指出:對于經濟方面的見解,“共產主義者主張將生產工具——機器工廠,原料,土地,交通機關等——收歸社會共有,社會共用”。對于政治方面的見解,“主張廢除政權”①原文如此。聯系全文看,這是指打碎舊的國家機器,經過無產階級專政,進入沒有政權、軍隊和法庭的共產主義社會。。對于社會方面的見解,“要使社會上只有一個階級(就是沒有階級)——就是勞動群眾的階級”。[8]48-49
關于共產黨的任務,《中國共產黨宣言》指出:“是要組織和集中這階級爭斗的勢力,使那攻打資本主義的勢力日增雄厚。”具體為:“共產黨將要引導革命的無產階級去向資本家爭斗,并要從資本家手里獲得政權”;“并要將這政權放在工人和農人的手里,正如一九一七年俄國共產黨所做的一樣”。方法為:“革命的無產階級的產業(yè)組合定要用大罷工”,“不斷的擾亂資本家的國家”?!耙堑搅丝梢詮馁Y本家手中奪得政權的最后爭斗的時機,由共產黨的號召,宣布總同盟罷工,這就是給資本制度一個致命的打擊?!盵8]50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之后,建立無產階級專政,“一面繼續(xù)用強力與資本主義的剩余勢力作戰(zhàn),一面要用革命的辦法造出許多共產主義的建設法”,“造出一條到共產主義的道路”。[8]51
《中國共產黨宣言》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共產黨的性質、任務的理論,表明中國共產黨以俄國共產黨為建黨樣板,以走俄國式革命道路作為自己的宗旨。這就將中國共產黨同奉行社會民主主義的政黨根本區(qū)別開來,為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繼續(xù)建立,排除非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流派的干擾,發(fā)展隊伍,起到了保障作用。
《中國共產黨宣言》制定后,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即將其寄送各地,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以此為收納黨員之標準”。[8]48
陳獨秀在建立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時,將長沙同北京、漢口、廣州等地一起,列入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計劃之中。張國燾在他的回憶中曾說:“陳先生與在湖南長沙主辦《湘江評論》的毛澤東等早有通信聯絡,他很賞識毛澤東的才干,準備去信說明原委,請他發(fā)動湖南的中共小組?!盵5]139
1920年11月,毛澤東接到了陳獨秀、李達的來信,他們委托他在長沙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陳獨秀、李達還將上海成立共產黨早期組織以及《中國共產黨宣言》起草的情況告訴毛澤東,并且寄來了《共產黨》月刊等宣傳品。11月中下旬,毛澤東和何叔衡、彭璜等六人建立了長沙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1月1日至3日,毛澤東、何叔衡等在潮宗街文化書社召開新民學會新年大會。會議在討論用何種辦法改造中國與世界時,毛澤東把世界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歸納為五種:“1.社會政策;2.社會民主主義;3.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列寧的主義);4.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羅素的主義);5.無政府主義?!焙问搴獾谝粋€發(fā)言,表示:“主張過激主義。一次的擾亂,抵得二十年的教育,我深信這些話?!泵珴蓶|接著說:“我的意見與何君大體相同。社會政策,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借議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產階級的。無政府主義否認權力,這種主義,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如羅素所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急(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盵9]553-554
毛澤東、何叔衡的意見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宣言》的精神,得到了與會多數人的贊同,會議表決結果是:毛澤東、何叔衡等12 人贊成布爾什維克主義,贊成社會民主主義者二人,贊成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者一人,棄權者三人。這次會議,為長沙共產黨組織的發(fā)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血液。74 名新民學會會員,先后有31 名加入共產黨組織。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后,維經斯基把與北大俄文系教授柏烈偉一起幫助北京馬克思主義者建立黨組織的俄共黨員米諾爾②K.A.斯托揚諾維奇在中國的化名。派到廣州,幫助建立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1920年9月,米諾爾與另一個俄國共產主義者別斯林由廣東臺山籍北大學生黃凌霜陪同前往廣州。如前所述,黃凌霜是無政府主義者,在陪同米諾爾和別斯林到廣州后,將他們引薦給曾是北大學生的區(qū)聲白以及梁冰弦、劉石心等無政府主義者。兩個俄國共產主義者在廣州并沒有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只是與無政府主義者合作辦了一個《勞動音》雜志。
由于米諾爾和別斯林沒有完成建立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任務,12月底,陳獨秀與維經斯基到廣州后,陳獨秀就找譚平山、譚植棠、陳公博等人,經過商議成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由于米諾爾和別斯林與無政府主義者有合作關系,且無政府主義者當時曾有揭露和批判封建軍閥專制統(tǒng)治的積極一面,陳獨秀曾找他們開過兩次會,爭取他們放棄無政府主義,加入共產黨早期組織。參加會議的有區(qū)聲白、梁冰弦、劉石心、譚祖蔭等五位無政府主義者,維經斯基也參加了會議。由于維經斯基對米諾爾和別斯林的工作不滿意,沒有讓他倆參加會議。
關于陳獨秀、維經斯基與無政府主義者開的兩次會議的情況,主要見諸參加會議的無政府主義者譚祖蔭和劉石心的回憶。譚祖蔭說:“第一次談在廣州開展工人、農民運動問題;第二次談到共產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的合作問題。陳獨秀說無政府主義者與共產主義者的目的不同,手段也不同。我們認為如果合作,我們可以跟你們做,革命成功后再分家。陳獨秀說這樣不對。我們知道合作不了,就分手了。”[10]763劉石心回憶,當時“陳獨秀來提出要組織廣東共產黨,要合作的人,要么加入共產黨,要么退出合作”。[11]768
盡管無政府主義者的回憶比較簡單,但也至少說明了兩點:第一,陳獨秀在同無政府主義者談合作問題時堅持以《中國共產黨宣言》的宗旨為準則,認為無政府主義與共產主義格格不入,要求他們放棄自己的主張,加入共產黨,開展工農運動。第二,無政府主義者愿意與共產主義者合作反對封建軍閥統(tǒng)治,但他們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反對共產黨的綱領,不愿加入共產黨受組織紀律約束,因而,遭到陳獨秀的拒絕。
鑒于無政府主義已經成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開展工作的嚴重障礙,此后,陳獨秀等同無政府主義者在報紙上展開激烈的論戰(zhàn),以至于包惠僧后來到廣州后,陳獨秀對他說:“無政府黨的一群青年,如區(qū)聲白、朱謙之等都是我們的敵人?!薄拔覀冊凇度簣蟆飞辖洺M瑹o政府黨打筆墨官司?!薄皡^(qū)聲白是個小鬼,朱謙之是個瘋子?!盵12]433,434
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后,陳獨秀曾給濟南的王樂平寫信,約其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王樂平是老同盟會會員,雖然他辦的齊魯書店銷售馬克思主義書籍,但他本人不是共產主義者。他向陳獨秀推薦了常到齊魯書店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的王盡美和鄧恩銘。王盡美、鄧恩銘在與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取得聯系后,于1921年春在濟南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盡管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現存的資料比較少,但從王盡美、鄧恩銘及濟南黨組織工作開展的情況看,應該是按照《中國共產黨宣言》的宗旨建立和發(fā)展成員的。
長沙、廣州、濟南按照《中國共產黨宣言》的宗旨建立起早期共產黨組織并以此為準則發(fā)展成員,擴大了全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數量、布局和成員隊伍,為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無產階級政黨創(chuàng)造了條件。
1921年春,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已經提上日程,為成立大會起草黨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籌備工作。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自然也很重視黨綱的起草。李達回憶:“一九二一年二月,陳獨秀起草了一個黨章,寄到上海,李漢俊看到草案上主張黨的組織采取中央集權制,對陳獨秀甚不滿意,說他要黨員擁護他個人獨裁,因此他也起草了一個黨章,主張地方分權,中央只不過是一個有職無權的機關。”[1]9李達的回憶說明,在起草黨綱時陳獨秀與李漢俊在規(guī)定黨的組織原則——中央與地方組織關系問題上存在分歧。
6月10日,張?zhí)自谙蚬伯a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提交的書面報告中曾說,3月間召開過一次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會議,“這次會議發(fā)表了關于我們的宗旨和原則的宣言,并制定了臨時性的綱領。這個綱領確定了我們組織的工作機構和工作計劃,表明了我們對社會主義青年團、同業(yè)公會、行會、文化教育團體和軍隊的態(tài)度,也表明了共產黨對工會的態(tài)度”。[13]24
除張?zhí)走@個報告外,目前沒有發(fā)現3月間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召開代表會議的其他有關資料。張?zhí)资鞘鼙本┕伯a黨早期組織派遣,作為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代表到伊爾庫茨克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的,并被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任命為中國科書記。他的報告說明兩個問題:其一,3月間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曾討論制定過一個臨時綱領。如果說從當時的交通條件、通信條件看,不一定所有的共產黨早期組織都參與討論制定臨時黨綱,但至少上海、北京、廣州三地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是有條件參與的。當時無論是交通條件還是通信條件,三地之間都是比較容易聯絡的。同時,三地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在已成立的共產黨早期組織中更為重要。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是發(fā)起組;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與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聯系最為緊密,許多建黨事情都是兩地組織商議著進行的;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雖然成立較晚,但是由陳獨秀親自指導成立的,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許多事情都要派人到廣州向陳獨秀請示。因而,張?zhí)讏蟾嬷姓f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3月制定過一個臨時綱領是可信的。其二,臨時綱領的主要內容是確定了籌備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機構和工作計劃,以及發(fā)揮社會主義青年團作用和在其他社會團體中開展工作,等等。臨時綱領為黨的一大制定正式綱領提供了基礎。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討論綱領和實際工作計劃是大會的主要內容。根據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的建議,會議選出一個由張國燾、董必武、李達等人組成的委員會,于25日、26日起草綱領和今后的實際工作計劃。7月27、28、29日,大會進行第三、第四、第五次會議,討論起草委員會提交的黨綱和今后的實際工作計劃。
由于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在成立時制定的黨綱及后來制定的《中國共產黨宣言》已經把走俄國式革命道路、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宗旨,代表們在討論黨的性質和奮斗目標時,沒有產生什么分歧,意見基本一致。但在討論黨當前的斗爭目標和手段、黨員是否可以在現政府做官問題時,卻發(fā)生了激烈的爭論。
1.關于黨在當前的斗爭目標和手段的討論
關于黨在當前的斗爭目標和手段,李漢俊認為,“無產階級尚很幼稚,不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需要長期的宣傳教育工作”。在這一基礎上,他認為,“無需建立真正無產階級政黨,反對專政,擁護資產階級民主”。他指出:“就是在資產階級民主范圍內,亦可以公開的組織和教育無產階級的,用不著組織職工會,最好還是用一切力量去發(fā)展學生運動和文化教育工作。”“首先應真正的組織知識分子,用馬克思理論給他們武裝起來,然后,當知識分子已掌握了馬克思主義時,才能有力組織和教育工人?!币虼?,他認為,“無產階級的黨,用不到有紀律的戰(zhàn)斗的黨”,主張“凡承認和宣傳馬克思原則的都可為黨員”,而“參加黨某一組織和在里面進行實際工作”“是不必要的”。[14]124劉仁靜則反對李漢俊的觀點,他“認為無產階級的專政是斗爭的直接目標,反對任何用公開的形式的工作,一切知識分子都為資產階級思想的代表者”,“應拒絕知識分子入黨”。[14]124他主張黨應該立即向產業(yè)工人進軍,在工人中發(fā)展黨員。
上述兩種觀點,都有正確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李漢俊重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重視學生運動和知識分子,有合理正確的成分;但輕視工人階級和開展工人運動,同時不主張黨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是錯誤的。他心目中的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是由知識分子組成的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組織。劉仁靜重視到工人階級中開展工人運動,主張在產業(yè)工人中發(fā)展黨員,是正確的;但把知識分子絕對化為資產階級思想的代表,一概加以排斥,則是不正確的。其實,在飽受帝國主義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救國救民成為時代主題的情況下,在由新式學校學生、教師和報紙雜志的記者形成的新知識群體中,不少先進分子在救國斗爭中經過比較選擇馬克思主義,由激進民主主義者轉變?yōu)楣伯a主義者。在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中,知識分子占了成員的大多數。參加黨的一大的13 名代表都是知識分子。劉仁靜的觀點反映了當時黨內多數人對如何看待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的困惑。
在討論時,上述兩種觀點都有支持者,但大多數人不同意李漢俊的意見。于是,大會通過的綱領寫道:“中國共產黨徹底斷絕同黃色知識分子階層及其他類似黨派的一切聯系?!盵15]3
2.關于黨員是否可以在資產階級議會中當議員和到現政府中做官的問題的討論
黨員是否可以在資產階級議會中當議員和到現政府中做官的問題,在會上引起了代表們更為激烈的爭論。
對于這個問題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黨員做官沒有任何危險,并建議挑選黨員到國會做議員,但他們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工作;另一種認為黨員不能到國會做議員和到現政府做官。在大會舉行的第三次會議上,代表們沒有得出結論。
在大會的第四次會議上,代表們對這個問題展開了更加激烈的辯論。反對黨員到國會做議員和到政府當官的一方認為:到國會當議員就會把我們的黨變成黃色的黨。他們以德國社會民主黨為例子說明如下事實:人們進入國會,就會放棄自己的原則,成為資本家階級的一部分,變成叛徒,并把國會制看成是斗爭和工作的唯一方式。為了不允許同資產階級采取任何聯合行動,為了集中我們的進攻力量,我們應當在國會外進行斗爭。況且,利用國會也不可能爭得任何改善,而進入國會,就會使人民有可能認為,利用國會且只有利用國會,我們才能改善自己的狀況和發(fā)展社會革命事業(yè)。主張黨員到國會當議員的一方認為:我們應當把公開工作和秘密工作結合起來,如果我們不相信在24 小時內就可以把國家消滅掉,或者說,如果我們不相信總罷工會被資本家鎮(zhèn)壓下去,那么,政治活動就是必要的。起義的機會不會常有,只是在極少數時候才會到來,但在和平時期,我們就應做好起義的準備。我們應該改善工人的狀況,應該開闊他們的眼界,應該引導他們參加革命斗爭和爭取出版自由、集會自由的斗爭,因為公開宣傳我們的理論,是取得成就的絕對必要條件。利用同其他被壓迫黨派在國會中的聯合行動,也可以部分地取得成就。但是,我們要向人民指出:想在舊制度范圍內建立新社會的企圖是無益的,即使我們試圖這樣做也是徒勞的。工人階級必須自己解放自己,因為不能強迫他們革命。否則,他們就會對國會抱有錯誤的看法,采取和平時期的方式,而不采取急進的手段。由于兩種意見相持不下,會后中共在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說:“這個問題我們還是不能作出結論。只好留到下次代表大會去解決。至于談到我們是否應該做官的問題,這個問題有意識地回避了,但是,我們一致認為不應該當部長、省長,一般說不應當擔任重要行政職務。在中國,‘官’這個詞普遍應用在所有這些職務上,不過,我們允許我們的同志當類似廠長這樣的官?!盵16]27
關于這個問題,大會通過的綱領這樣規(guī)定:“黨員除非迫于法律,不經黨的特許,不得擔任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士兵、警察和職員不受此限?!盵15]4但這條規(guī)定的英文稿又在括號中注明:“此條款引起激烈爭論,最后留至一九二二年第二次會議再作決定?!边@說明,盡管當時兩種相反意見相持不下,最后在綱領中還是同意了反對共產黨員到國會做議員和到現政府做官的意見。但同時又說明,這個規(guī)定是暫時的,在中共二大上仍可討論修改。
上述關于黨員參加國會的討論,已經沒有實際意義。因為中國長期實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沒有民主制度的基礎。辛亥革命后建立的國會,到中共一大召開為止,已經先后兩次被袁世凱、黎元洪廢除或解散;孫中山在廣州建立的“非常國會”也成為西南軍閥手中的工具。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象征國會在中國實際已經破產。然而,與之相關的共產黨員是否可以到現政府中做官卻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最能說明問題的是陳獨秀接受陳炯明的邀請,擔任廣東省教育委員會委員長。而陳獨秀擔任這個職務的確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開展工作帶來很大便利。一部分代表主張黨員可以到現政府當官的動因是為了開展黨的工作,但個別投機分子則是動機不純。陳公博就是堅持黨員可以到現政府做官的人。他回憶說:“當時有幾件提案竟把我氣的差不多退席,其中一件是禁止共黨人員參加政治,甚至乎不許當校長。我爭辯著,共產黨是應該斗爭的,為甚么連校長都不可干。”[17]420他是個政治投機分子,一心想當官,從他在黨的一大上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以后所走道路的苗頭。
3.關于對待其他政黨問題的討論
由于遭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會議最后一天在浙江嘉興南湖進行。會議在討論對待其他政黨的態(tài)度時,代表們又產生了爭論。一部分代表堅決主張,無產階級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應該始終與其他政黨作斗爭。因此,在對待孫中山問題上,包惠僧認為,“共黨與孫中山是代表兩個不同的階級,在中間不應有任何的妥協(xié)。因此對孫中山應對北洋軍閥一樣看待,甚至要更壞一些”。[14]125另一些代表主張,在行動上與其他政黨合作反對共同的敵人,同時又在我們的報紙上批評他們,這并不違背我們的原則。“即使無產階級現在不能取得政權,我們也應該聯合其他階級打倒共同的敵人,加強自己,使我們能夠領導以后的斗爭,推翻那個將要奪得政權的階級。這樣,我們聯合其他階級,僅僅是為了進行破壞性的斗爭?!盵16]27
會議接受了第一種意見,在通過的決議中寫道:“對現有其他政黨,應采取獨立的攻擊的政策。在政治斗爭中,在反對軍閥主義和官僚制度的斗爭中,在爭取言論、出版、集會自由的斗爭中,我們應始終站在完全獨立的立場上,只維護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其他黨派建立任何關系?!盵18]7-8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建立一個什么樣的無產階級政黨?怎樣建黨?對于參加黨的一大的代表來說,由于他們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水平不同、實踐情況不同、個人閱歷不同,在討論黨綱時產生爭論是必然的,反映了以下幾點:
第一,雖然個別代表,如李漢俊主張把中國共產黨建成一個沒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松散的沒有戰(zhàn)斗力的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但大多數代表從改變中國命運的迫切需要出發(fā),堅持要把中國共產黨建成一個像俄國布爾什維克黨那樣的有組織、有紀律、有戰(zhàn)斗力的無產階級政黨,并立即投入到開展工人運動的斗爭實踐中去。這種主張體現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屬性,保證了中國共產黨在今后的斗爭中雖屢遭挫折和慘痛失敗而仍保持頑強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
第二,在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統(tǒng)治下的中國,共產黨的生存及斗爭空間面臨著非常狹窄的局面。因此,黨要利用一切機會、一切條件為其所代表的人民的利益而斗爭。黨員能否到現政府去當官,取決于是否有利于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要看當時革命形勢和具體的條件,而不是簡單地否定和肯定。黨的一大關于這個問題的激烈爭論,一方面反映出他們看到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參加國會出現的問題,注意吸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歷史教訓;另一方面反映出年輕的中國共產黨人不但在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上非常稚嫩,而且十分缺乏實際斗爭經驗。黨員能否到現政府當官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對于即將誕生的中國共產黨來說,是很難正確解決的。這個問題曾困擾了中國共產黨數年,直到大革命后期才有清醒的認識。
第三,盡管這時代表們還沒有認識到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認為中國應像俄國十月革命那樣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但一些代表已經認識到軍閥是中國社會上一切其他階級的敵人,共產黨應該聯合其他政黨反對這個共同的敵人,因為這種聯合能夠加強無產階級的力量,有利于今后的斗爭。這個認識和主張盡管沒有被會議接受,但反映出一些代表已經敏銳地發(fā)現中國革命的敵人是強大的,而無產階級的力量不像西方工業(yè)發(fā)達國家那樣強大,有必要在同敵人的斗爭中同其他政黨聯合行動。這是很有價值和閃光的認識,說明中國共產黨自建立時就有一些同志開始認識到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必要性,這為此后中共二大認識中國社會的性質和與國民黨建立聯合戰(zhàn)線奠定了基礎。
4.《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是否以《美國共產黨黨綱》為“藍本”
對于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日本學者石川禎浩認為是以1920年12月《共產黨》月刊上翻譯發(fā)表的《美國共產黨黨綱》為“藍本”的。[19]277筆者將《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與《美國共產黨黨綱》對照,發(fā)現兩者的差別較大:
其一,形式不同。《美國共產黨黨綱》設有章、條,沒有款,共有九章43 條;《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沒有設章,有條和款,共有15 條,其中“綱領”一條之下有四款。
其二,內容不同?!睹绹伯a黨黨綱》第一章包含了名稱、宗旨、黨徽三條?!吨袊伯a黨第一個黨綱》第一條規(guī)定:“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15]3將綱領放在第二條中,沒有關于黨徽的規(guī)定?!睹绹伯a黨黨綱》關于綱領的規(guī)定是:“美國共產黨是有階級覺悟的勞工們中間的急進分子組成的。他的宗旨是要教育勞工們組織勞工們去推翻資本家的國家,建設勞工專斷的政治,廢除資本制度,發(fā)展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盵20]《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第二條規(guī)定的綱領有四款:“(1)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支援工人階級,直到社會的階級區(qū)分消除為止;(2)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階級斗爭結束,即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qū)分;(3)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公有;(4)聯合第三國際。”[15]3將兩者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美國共產黨黨綱》比較簡單,只有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內容相對比較多些,實際上既包含了黨的性質,在宗旨方面又包含了革命的方式、過程、過渡手段和共產主義目標,同時又規(guī)定了在革命過程中和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后同世界其他無產階級政黨的相互關系。因而,《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比《美國共產黨黨綱》關于綱領的規(guī)定更明確、更易于操作。另外,《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第三條還規(guī)定:“本黨承認蘇維埃管理制度,把工農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并承認黨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實行社會革命?!盵15]3這一條明確表示中國共產黨走俄國蘇維埃革命道路,是《美國共產黨黨綱》所沒有的。此外,《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在入黨資格、黨的組織、財務等方面,也與《美國共產黨黨綱》有很大不同,在此不一一列舉對比了。
其三,有創(chuàng)新。黨的一大在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的同時,還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這個決議,以筆者之見,可視為黨綱的補充或附件。在《美國共產黨黨綱》中,關于宣傳方面,第五章“文字聯合”第五條規(guī)定:“各種文字寫的出版物或黨中公報應由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印刷出版”;關于與共產國際的關系,在第九章“國際”中規(guī)定:“派赴國際共產黨國際大會的代表和代理人應由常年大會時選出,并選出國際秘書一人。”[20]《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中沒有關于宣傳方面和與共產國際關系方面的具體規(guī)定,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第二條為“宣傳”,詳細規(guī)定:“一切書籍、日報、標語和傳單的出版工作,均應受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或臨時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的監(jiān)督”;“每個地方組織均有權出版地方的通報、日報、周刊、傳單和通告。不論中央或地方出版的一切出版物,其出版工作均應受黨員的領導”;“任何出版物,無論是中央的或地方的,均不得刊登違背黨的原則、政策和決議的文章”。[18]7第六條為“黨與第三國際的聯系”,明確規(guī)定:“黨中央委員會應每月向第三國際報告工作?!薄霸诒匾獣r,應派一特命全權代表前往設在伊爾庫次克的第三國際遠東書記處。此外,應派代表赴遠東各國,以便商討發(fā)展和配合今后階級斗爭的進程?!盵18]8可以明顯地看到,《美國共產黨黨綱》中雖然有關于宣傳工作和同共產國際的關系的內容,但都非常簡單,表述不清晰,不易操作。在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中雖然沒有這兩項內容,但在黨的第一個決議中有,而且表述清晰、明確,可操作性比較強,顯然對于黨成立后開展宣傳工作和處理與共產國際的關系是有指導意義的。
上述分析說明,盡管《共產黨》月刊登載過《美國共產黨黨綱》,中國各地早期共產黨組織看過這個黨綱,黨的一大代表在起草、討論、通過自己的黨綱時會借鑒它的某一點,但總體上來看,《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是根據當時代表們自己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結合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以來的工作情況和經驗制定的,《美國共產黨黨綱》并非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的“藍本”。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從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到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制定黨綱一直是黨的最重要的問題。黨的創(chuàng)建者陳獨秀和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的主要成員以及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對黨綱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二,中國共產黨黨綱經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展完善的過程。從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制定第一個只有若干條的簡單黨綱,到《中國共產黨宣言》的制定,再到有15 條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的制定,形成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黨綱。
第三,無論是黨綱簡單形式還是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形式,主張通過社會革命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勞農專政始終是其宗旨,體現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本質、主體。正因為如此,保證了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不斷純潔隊伍、健康發(fā)展,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全國統(tǒng)一的中國共產黨,以及此后中國共產黨在斗爭中不斷發(fā)展和強大。
第四,中國共產黨在創(chuàng)建時期的黨綱制定及發(fā)展過程,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學說與中國建黨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創(chuàng)建黨的過程中,早期中國共產黨人根據自己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解、認識,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最初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內容,進而在中共一大制定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學說與中國建黨實際相結合結出的第一個碩果。盡管這個綱領還很粗糙,還需要在此后的斗爭中不斷豐富、完善,但其歷史意義卻是非常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