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瓊,何 軍,馬蕊燕,張 靜
(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煉油化工研究院,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礦物油的主要組成為各種烴類的混合物,礦物油中的白油為無色透明狀、相對分子量為300~400的烴類混合物[1~4]。硅油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是不同聚合度鏈狀結構的聚有機硅氧烷的混合物[5]。白油和硅油作為單獨的物料在工業(yè)上應用比較廣泛,但2者混合后的性質如何,文獻中較少提到[6~9]。
某設備儀器原先使用硅油,當油品更換為礦物油后,礦物油能否與儀器中殘留的硅油兼容,是應該探索的實際問題[10~13]。
此項研究進行了硅油和礦物油的混合試驗和2者混合液的分層試驗,考察了硅油和礦物油混合液分層速度的影響因素,目的在于對實際應用時提供指導性建議。
將硅油A跟礦物油B按不同比例混合,其中硅油A的比例分別為0.5%、1%、5%。
混合過程為:先向燒杯中加入硅油A,然后再加入礦物油B。硅油A跟礦物油B都加入后,先不攪拌,可以看到燒杯底部有非均勻現(xiàn)象,并隨著硅油比例的增加,非均勻現(xiàn)象越來越明顯。
將各比例的硅油A+礦物油B混合液不加熱攪拌,出現(xiàn)渾濁,即使硅油A的比例低至0.5%時,混合液攪拌后外觀也很渾濁,將該渾濁的混合液在60~70℃下加熱攪拌0.5 h后,渾濁程度有改善,但仍然不透亮。
將加熱后的混合液冷卻至室溫時,外觀渾濁程度恢復得跟沒加熱時一致。
當硅油A為1%、5%分別跟礦物油B混合時,不加熱攪拌時、加熱攪拌0.5 h后及冷卻至室溫后的外觀現(xiàn)象跟硅油A(0.5%)+礦物油B混合液的現(xiàn)象相同。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硅油和礦物油相互是不溶解的,即使升高溫度,也不能讓它們互溶。
硅油A和礦物油B的密度差別較大,依據(jù)SH/T 0604對2者進行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硅油A和礦物油B的密度
硅油A和礦物油B混合后渾濁,直接影響油品的使用,可以利用2者的密度差別較大這一特點讓混合液分層,將2者分開。
研究進行了硅油A和礦物油B混合液的分層試驗,從混合液中硅油比例、混合方式、混合液的總量、存放混合液的容器形狀、存放混合液的溫度等5個方面來考察單變量因素對分層速度的影響。
將硅油A和礦物油B按不同比例混兌,硅油A占總量的質量比分別為0.5%、1%、5%,3份混合液總量均為50 g,混合方式為60~70℃下以200 rpm的速度攪拌20 min,混合完成后3份混合液均存放于室溫下100 mL的燒杯中。
如前所述,剛混合完后,3份混合液均渾濁。存放過程中,每天觀察混合液的外觀,看其是否分層,存放240 h后,硅油5%的混合液整體變透亮,分成上下2層,下層占很小部分,而硅油1%、0.5%的混合液仍然渾濁,說明硅油占混合液的比例影響分層快慢,硅油比例越大,分層越快[14~16]。
混合液總量均為400 g,硅油比例均為5%,單變量為混合方式不同,1份混合液在60~70℃下以200 rpm的速度攪拌20 min,另1份混合液以200次/min的速度劇烈搖晃20 min,2混合液混合均勻后均在室溫下存放于500 mL燒杯中,剛混合完的外觀均很渾濁。
持續(xù)觀察2份混合液外觀,混合液存放240 h后,混合方式為“攪拌”的混合液整體變透亮,分成上下2層,下層硅油占很小部分,混合方式為“搖晃”的混合液仍然渾濁。
混合液存放480 h后,混合方式為“搖晃”的混合液也變透亮,分成2層,下層硅油占很小部分。因此,在60~70℃下以200 rpm速度攪拌20 min的混合液比以200次/min的速度劇烈搖晃20 min的混合液更容易分層,原因是,跟攪拌相比,搖晃的液體分子相互串動得更劇烈,導致混合液靜置分層時更不容易分開[17,18]。
1份混合液總量為400 g,另1份混合液總量為50 g,2份混合液的硅油比例均為5%,混合方式均為在60~70℃下以200 rpm的速度攪拌20 min,2份混合液混合均勻后均在室溫下存放于相應大小的燒杯中,剛混合完后2份混合液外觀均很渾濁。
每天觀察2份混合液外觀,混合液存放240 h后,總量不同的2份混合液均整體變透亮,分成上下2層,下層占很小部分,因此,混合液總量對混合液的分層速度沒有影響。
2份混合液總量均為400 g,硅油比例均為5%,混合方式均為200次/min的速度劇烈搖晃20 min,混合均勻后1份混合液于室溫下存放于分液漏斗中,另1份混合液于室溫下存放于500 mL燒杯中,剛混合完的2份混合液外觀均很渾濁。
每天觀察2份混合液外觀,存放容器形狀不同的2份混合液均在存放480 h后整體變透亮,分成上下2層,下層占很小部分,說明存放容器形狀不同對分層速度沒有影響。
3份混合液總量均為50 g,硅油比例均為5%,混合方式均為在60~70℃下以200 rpm的速度攪拌20 min,3份混合液混合均勻后均存放于100 mL燒杯中。
第1份混合液一直室溫存放;第2份混合液一直50℃存放;第3份混合液先室溫放20 h、后50℃存放。3份混合液混合均勻后的外觀均很渾濁。
每天觀察混合液外觀,先室溫放20 h后50℃存放的混合液于50℃存放2 h后,即總共存放22 h后整體變透亮,分成上下2層,下層占很小部分,將該分層的混合液冷至室溫后,混合液變渾濁,由此說明混合液沒有真正分層,只是稍高的溫度增加了硅油在礦物油中的溶解性/分散性,降至室溫后,溶解性/分散性降低,所以又變渾濁。
金日華和華幼卿認為[4],聚合物高分子的分子運動具有溫度依賴性,隨溫度升高,分子熱運動能量增加,分子鏈解纏,體積膨脹,活動空間加大;反之,則分子鏈收縮纏繞,運動減緩。當溫度升高時,硅油高分子鏈解纏舒展,活動空間變大,能使更多的小的礦物油分子進入,2者互溶性提高;反之,溫度降低時,硅油高分子鏈蜷縮重新纏結,白油分子被擠出,發(fā)生渾濁現(xiàn)象[5]。
先室溫放20 h后50℃存放的混合液于50℃存放240 h后的現(xiàn)象跟先室溫放20 h后50℃存放的混合液于50℃存放2 h后的現(xiàn)象相同,仍然沒有分層。
一直室溫存放的混合液和一直50℃存放的混合液存放240 h后的外觀為:一直室溫存放的混合液整體變透亮,分成上下2層,下層占很小部分,一直50℃存放的混合液仍然渾濁,說明室溫下存放的混合液比50℃存放的混合液分層更快。
硅油和礦物油相互是不溶解的,即使升高溫度,也不能讓它們互溶。此研究進行了硅油A和礦物油B混合液的分層試驗,從混合液中硅油比例、混合方式、混合液的總量、存放混合液的容器形狀、存放混合液的溫度等5個方面來考察單變量因素對分層速度的影響并得出結論。
(1)硅油占混合液的比例影響分層快慢,硅油比例越大,分層越快。
(2)在60~70℃下,以200 rpm的速度攪拌20 min的混合液比以200次/min的速度劇烈搖晃20 min的混合液更容易分層。原因是:跟攪拌相比,搖晃的液體分子相互串動得更劇烈,導致混合液靜置分層時更不容易分開。
(3)硅油A和礦物油B混合液總量對混合液的分層速度沒有影響。
(4)存放混合液的容器形狀不同對分層速度沒有影響。
(5)一直室溫存放的混合液的分層速度比先室溫后50℃存放、一直50℃存放的混合液的分層速度快。
實際應用時,當硅油和礦物油不可避免地混合后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影響使用時,可以根據(jù)此研究結論選擇適當?shù)臈l件讓混合液更快地分層,然后再讓硅油和礦物油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