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氓》中的衛(wèi)女,將癡情交付,誰知遇人不淑,最后痛定思痛,“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決然放下。《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聰明美麗,自尊自愛,卻走投無路,只能“舉身赴清池”,以死抗爭。即使是在戰(zhàn)場叱咤風云的花木蘭,也有人為之遺憾:“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苯üαI(yè)之后,只能回復女兒身,回歸平常女性的家庭生活。
現代女性無疑幸運得多,有了更多的權利,有了更好的選擇。但人生帶給女性的挑戰(zhàn)并不因此減少,生活工作不如意,悲劇依然在不斷上演。作為男性,你是旁觀者;作為女性,你是體驗者。你是否可以從衛(wèi)女、劉蘭芝、花木蘭的身上得到啟發(fā),為女性找到更為理想的生活,展現更為美好的姿態(tài)?
請你根據上文的材料和提示,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字數800以上。
寫作指導
要注意結合材料中女性的品質(勤勞、賢惠、熱情、自尊、敢愛敢恨、具有反抗精神等)及弱點(盲目、感性、有依靠依附心理等)展開論述。一定要觀照到現實:比如女性社會地位提高,對女性的尊重關愛達成普遍共識,但女性的生存生活及發(fā)展處境還比較艱難等。
記得要體現身份:男性、女性角度任擇其一。(文中要有“身為女性”或“身為男性”這樣的提示語。)
尤其要注意的是,文末要落腳到“解決問題”上?!叭绾握业礁鼮槔硐氲纳睿宫F更美好的姿態(tài)”這個問題要回答,而且要體現一定的辯證性,不可太過于偏頗極端,站在男性視角一味苛責批評不可取,站在女性視角一味抱怨也不可取。
素材及化用
江夢南——赤腳追光,用堅毅“聆聽”夢想
1992年出生的江夢南,幼時因病導致神經性耳聾。人生雖無常,但學業(yè)無止境。她不能像常人一樣交流,卻完成了學業(yè)并考上大學、研究生,后又考上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如今的江夢南是清華大學學生無障礙發(fā)展研究協(xié)會第五任會長,組織協(xié)會活動、無障礙論壇,舉辦無障礙理念體驗活動……在她看來,在看不見的地方“鏟平”障礙,這才是比較體面的幫助方式。
運用示例:女性應該要追求理想的生活,且應該憑借自身去獲得心中的理想?!皩τ谛枰獛椭娜?,不用刻意去問他們需要什么,就把他們當成普通人,這會讓他們沒那么大的心理壓力?!被贾囟嚷犝系慕瓑裟仙眢w力行地向公眾普及無障礙理念。作為新時代女性,她不但從自己的困境中掙扎了出來,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處在困境中的人們。
韋曉慧——不可估量的人生
韋曉慧本科就讀于南京大學,2000年畢業(yè)后就職深圳華為,任公司高級副總裁秘書、行政助理。2004年她以第一名的絕對優(yōu)勢,跨專業(yè)考上中山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碩士研究生。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韋曉慧參加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2008年8月,成為北京奧運會志愿者。2012年1月,韋曉慧入伍,成為遼寧艦一名女軍官。2016年,韋曉慧成為中國海軍第一位女副艦長。
運用示例:古有木蘭替父從軍,展現女性堅毅;今有韋艦長馳騁大海,書寫女性力量。她們擺脫了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在實現理想的途中,扎實自身綜合本領,提升綜合素質,用頑強拼搏的斗志去一次次頂高女性的天花板。強大的本領是女性立足社會獲取機會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它如堅實的海岸,能抵擋一次又一次海浪的襲擾。
例文
女性,應追求獨立
長沙市南雅中學? ?李欣穎
我惋惜劉蘭芝“舉身赴清池”的香消玉殞,嘆于衛(wèi)女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凹词箍梢源┰剑膊唤ㄗh女性穿越”從歷史教授口中說出,可見古代女性的命運凄慘。身為新時代女性,我們固然幸運得多,可或大或小的挑戰(zhàn)仍是橫跨于我們面前的大山。
即使如此,更多的選擇權利也被賦予現代女性。我們不屑于焦仲卿的“自掛東南枝”,不需要木蘭戰(zhàn)友“竟是女郎”的驚嘆,我們希望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選擇的空間,找到更為理想的生活,展現更為美好的姿態(tài)。
而獨立的前提是物質與精神雙重的富足?!睹穹ǖ洹分忻鞔_規(guī)定夫妻婚前財產歸夫妻一方個人所有,這是給那些企圖依附他人而獲得理想生活者敲響的警鐘。女性應該要追求理想的生活,且應該憑借自身去獲得心中的理想,不是每位女性生來便是劉蘭芝,擁有“我不要嫁妝,獨自回娘家”的底氣。而華坪女高的校長張桂梅便考慮到了這一點,她含辛茹苦培養(yǎng)出的女大學生應在社會上勇敢闖蕩,而非把“成為家庭主婦”當成最好出路。這不是對家庭主婦抱有偏見,而是物質上、經濟上的富足與獨立才能給予女性去自由選擇理想人生的底氣,尤其是她看到的,是那些貧困山區(qū)退無可退的女性。
張桂梅校長不只考慮到了物質對于女性的重要性,她更注重精神富足、思想獨立對于女性展現自我的意義?!坝弥R改變命運”是她對華坪女高的一種承諾。《氓》中的衛(wèi)女最終痛定思痛決然放下,也是當時的女性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種突破。對比物質富足與獨立來說,精神獨立更能讓女性有挺直腰板說理與競爭的底氣與本領。張幼儀從一位因為纏小腳被丈夫嫌棄到自卑的女孩,成長為親耳聽見他人議論她是“黃臉婆”也淡定自若的知識女性,這一過程便是知識富足、思想進步帶給她的蛻變與力量,使她擁有了追求理想生活、展現更好姿態(tài)的勇氣。
女性不是一味抗爭的斗士,而應是擁有獨立人格的戰(zhàn)士。女性有獨立的經濟基礎和思想,并非要沖破一切,重塑秩序,而是要學會打破眼前的偏見,敢于追求理想生活,即使路遇挫折仍有從頭再來的底氣。
身為新時代女性,我們應當擁有劉蘭芝的自尊自愛、花木蘭的打破偏見之勇氣,更應像《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那樣,擁有“去看看究竟是我對,還是這個社會與法律宗教正確”的能力與勇氣。
評點
文章一開篇,便寫到古代婦女命運之悲慘,與現代女性形成對比,自然引出話題——現代女性仍需要面對大大小小的挑戰(zhàn)。再抓住主體“身為女性”表明態(tài)度——“我們希望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選擇的空間”。
后文中,作者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來聊“獨立”,還有《民法典》的相關說明,內涵豐富。而引用了張桂梅校長的例子,更是有高度亦有情感。之后,進一步上升到“女性需要打破偏見,需要有勇氣”。最后回到材料中的例子,現代女性當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在新時代找到自我。首尾呼應,文脈相承,感情真摯!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