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縣第二中學默深文學社 李依諾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這些詩句常掛在外公嘴邊,外公今年70多歲了,是退伍老兵,每天干完活回來都會看戰(zhàn)爭片,還會唱戰(zhàn)歌,給我們講戰(zhàn)爭故事……
聽外公講戰(zhàn)爭故事,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硝煙彌漫,生靈涂炭的場景。外公說“戰(zhàn)爭從來都不會讓正常而富有正義感的人們感到愉悅,只會使他們在驚心動魄之余承受巨大的苦難。”是啊,不管輸贏,戰(zhàn)爭從來都是悲壯的,都是以生命的逝去為代價的??谷諔?zhàn)爭的勝利何嘗不是如此,正是因為有無數(shù)仁人志士的舍生取義,有無數(shù)知名的不知名的英雄前仆后繼,有著“打不死,拖不垮,生就鐵腳板,山川任我行”的精神,才有了如今的新中國。
從1931年到1945年期間,涌現(xiàn)了無數(shù)抗日英雄,他們有著大勇、大智、大義、大仁精神。國難當頭,他們挺身而出,不畏犧牲,奮勇抗戰(zhàn),用血與肉鑄就了民族魂,英雄事跡可歌可泣。
有個對我很好的爺爺,跟我外公一樣也當過兵,住在我家隔壁,胸前總是佩戴著徽章,五顆星星在太陽下格外耀眼。他說自己8歲時被日本人追殺,被毛主席的軍隊救了,因此特別敬佩毛主席。外公和他一樣,珍藏著抗戰(zhàn)時期的記憶,他把一沓一沓的榮譽證書鎖在柜子里,像鎖住了永久的誓言——勿忘國恥!
著名抗日英雄如楊靖宇等,無名的抗日英雄如鄰居爺爺、我外公等,不管身份地位如何,在那個年代,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有著同樣的信仰,他們都在為中國的明天而奮戰(zhàn),燃燒在他們心中的是黨的圣火,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