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惠
偉大建黨精神是對黨百年奮斗積淀的凝練升華,是黨開辟新征程的精神航標。進入新發(fā)展階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度交匯,深刻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意蘊內涵、鮮明特征和時代價值,對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堅持真理,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不動搖,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堅守理想,就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胸懷共產主義崇高理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是中國共產黨的靈魂和方向。百年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人不僅堅持了馬克思主義,而且與時俱進地推進理論創(chuàng)造,使馬克思主義生意蔥蘢、深入人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在百年奮斗進程中不斷探索、甄別、選擇、創(chuàng)新的產物,我們現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實實在在地邁向共產主義。
百年的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正因為始終堅守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黨才在風云變幻的形勢中始終把穩(wěn)正確的政治航向,構筑了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之基,形成了馳而不息的定力和持久強大的力量。新征程上,面對復雜嚴峻的環(huán)境和繁重艱巨的使命,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依然是共產黨人高歌猛進、勇毅前行的重要精神支撐。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就是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百年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始終為了守初心擔使命不懈奮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歷經千難萬險走出漫漫長夜,建立了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篳路藍縷,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著力發(fā)展經濟,完成從百廢待興的落后國家到世界經濟發(fā)展引擎的歷史轉變。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人民一道矢志不移、賡續(xù)前行,創(chuàng)造了諸多舉世矚目的人間奇跡。
“始終確守初心,纖毫物欲不相侵?!敝袊伯a黨從成立起,就把初心鑄入靈魂、把使命擔當在肩,團結全國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奮斗,飽經風雨而不倒,屢經滄桑而無悔,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新征程上,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秉持為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踐行為民之策,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就是始終保持不畏艱險、不屈不撓、勇于革命的風骨和品質。正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回首百年風華,我們黨是在內外交困中起步、在千磨萬擊中成長、在知難而進中發(fā)展的,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飽經滄桑、歷經磨難,在與各種挫折和艱險的較量中實現自身發(fā)展的奮斗史。
中國共產黨通過斗爭開創(chuàng)、發(fā)展、壯大,也必然要通過頑強斗爭揭開事業(yè)的全新篇章。當前國內外形勢變化多端,我國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空前未有,面臨的各種斗爭長期存在?!懊髡叻赖溣谖疵?智者圖患于將來?!毙抡鞒躺?,我們必須安不忘危、樂不忘憂,把握國內外大勢,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統(tǒng)籌兩個大局,保持革命斗志,準備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煉能力、壯筋骨。
對黨忠誠,就是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規(guī)矩,始終與黨和國家發(fā)展同向同行,不負人民,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1],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心同德。黨的百年奮斗征途中,無數舍生忘死的革命英烈、無數奮發(fā)不輟的志士仁人等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實績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我們黨才歷經百年依然欣欣向榮、生機勃發(fā)。
百年砥礪前行,百年風雨之途,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地堅持人民立場,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百年上下求索,努力贏得人民信賴和支持。新征途上,我們要始終堅持心中有黨,人民至上,賡續(xù)奮斗精神,厚植責任擔當,團結帶領人民譜寫絢麗新華章。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偉大建黨精神本質上是在黨的百年奮斗實踐中產生和進化的,同時又反作用于實踐的發(fā)展,具有以下鮮明特征。
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也是貫穿于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理論品質?!包h的百年奮斗成功道路是黨領導人民獨立自主探索開辟出來的。”共產黨人始終高擎馬克思主義真理旗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共產主義而踔厲奮發(fā);“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勉勵共產黨人始終以造福人民、振興中華為己任;“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提醒共產黨人堅持黨性原則,強化底線思維,發(fā)揚斗爭精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警示共產黨人把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落到行動上。生發(fā)于百年奮斗實踐,并指導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是偉大建黨精神最鮮明的特征。
偉大建黨精神閃耀著創(chuàng)造性的光芒,創(chuàng)造性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屬性。近代中國歷經坎坷磨難,民族危亡,無數仁人志士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嘗試和斗爭,但沒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有了主心骨。中國共產黨把初心使命銘記于心、外化于行,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堅持、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領導人民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在振興中華的征途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仡櫚倌陯槑V路,偉大建黨精神的創(chuàng)造性就在于中國共產黨勇于開辟一條真正符合時代要求、代表人民利益的正確道路,使中華民族由積貧積弱到扭轉乾坤,最終邁向興旺昌盛之途。
人民性是貫穿偉大建黨精神的底色和坐標。“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就是要為人民探尋真理,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帶領人民進行偉大實踐,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就是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為最廣大人民謀求幸福;“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就是要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是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這些內涵要素共同構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立場,揭示了偉大建黨精神深厚的人民情懷。
作為黨與人民血脈相連、團結奮斗的精神寫照,偉大建黨精神歷久彌新、長盛不衰,成為激勵黨、國家、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深刻領會偉大建黨精神的時代價值,對于新時代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充分吸收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內化于華夏大地,深深汲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積極的養(yǎng)分,承繼偉大民族精神中特有的氣魄,凝結鑄造了偉大建黨精神[2]。偉大建黨精神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百年風雨征程中孕育形成的具有家國情懷和民族氣節(jié)的先進文化,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征程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能夠涵養(yǎng)中國人民的志氣擔當、精神風骨和底氣自信,為文化自信自強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奠定強大的精神根基。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接續(xù)探索的精神內核,是中國共產黨不斷鞏固執(zhí)政地位的精神指南。正是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下,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征途中始終承繼光榮傳統(tǒng)、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增強斗爭意識,領導中國人民砥礪奮斗,錘煉出崇高的政治品格和精神風范,昂首闊步奮進新征程,不可逆轉地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必須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指引,傳承發(fā)揚自我革命的光榮傳統(tǒng),不斷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使黨永煥生機活力;不斷完善黨內制度規(guī)范體系,堅持制度治黨、依規(guī)治黨,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健全黨內監(jiān)督體系,敢于直面黨內存在的問題,自覺接受人民監(jiān)督,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堅實的主心骨。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恢弘史,就是一部黨領導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求索、持續(xù)變革、接力拼搏的歷史。新征程上,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為實現民族復興積蓄能量。然而,通往民族復興的征途上依舊存在各種相互交織的矛盾風險挑戰(zhàn)。一方面,我國進入新發(fā)展階段,發(fā)展?jié)摿ψ?、韌性大、活力強,但發(fā)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依舊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風譎云詭,不安全、不穩(wěn)定因素日益凸顯。“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面對新時代新任務,必須繼續(xù)傳承并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偉大建黨精神,進一步淬煉思想、強化責任,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攻堅克難,為實現民族復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能。中國軍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