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夢心
走進祁向陽工作室,畫墻上一幅即將完成的“牡丹富貴吉祥圖”映入眼簾,它在向人們傳遞著作者的一種向往、一種情感,甚至在作者眼中,是一個社會時代的投影。
畫面上,枝繁葉茂、牡丹盛開,卻沒有大紅大紫的艷麗,而是用柔和的色彩,表現出一種安詳和諧的氣氛。祁向陽說,他把追求美好未來的一種愿望填進了這幅作品里。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物質生活上有了極大的豐富,而精神生活上卻存在著空虛。絕大多數人只能隨著時代的步伐,快步地奔走在現實之中。浮躁的社會,激烈的競爭,生活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有時會讓人感到疲倦,卻又不知應當如何去改變。祁向陽希望,人們能放下功利,放慢腳步,想想我們當初踏上征程的時候,是為什么而出發(fā),不忘初心,去發(fā)現心中的美。當一幅幅作品展現在觀眾面前時,應該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從寧靜之美得到心靈的感悟?!暗匆悦髦?,寧靜而致遠”。寧靜,是一種感悟、是一種境界;寧靜,更是一種平靜、安詳和悠遠……
祁向陽《春曲》
祁向陽花鳥作品
這也許正是祁向陽對“自己為什么喜歡國畫”的最佳解釋了。
他認為,國畫是能夠給予自己表達心境的最佳方式。當今時代賦予了畫家廣闊的創(chuàng)作空間,不論是傳統(tǒng)筆墨,還是現代技法,都可以把各個元素融合在一起,通過點、線、面,濃淡干濕,明暗、大小、粗細對比等,完整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懷,來愉悅自己和觀者的身心。
在國畫創(chuàng)作中,祁向陽感到滿足和幸福。不只是給心靈找到了歸宿,更學會了怎樣去發(fā)現美。這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課題。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美到處都有,我們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發(fā)現?!?/p>
祁向陽隨手打開電腦,興奮地給你翻看他不經意間捕捉的那些鏡頭,那一個個通過細節(jié)反映出來的美,其實都是一些隨處可見、卻不被人注意更不被認為是美的東西。但就是這些不起眼的花花點點在他的眼里變成了塵世間的紛亂中所蘊含的那種靜謐,并成為他筆下的靈感。每當發(fā)現這種美,祁向陽都壓抑不住內心的興奮。
祁向陽花鳥作品
祁向陽花鳥作品
祁向陽《花開富貴》
祁向陽花鳥作品
祁向陽花鳥作品
這種興奮與滿足讓一個外行人真正懂得了“藝術源于生活,卻又超越生活,還要當隨時代”的涵義。這似乎也是每個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一直追求達到的一種境界。
盡管在別人看來,53歲的他才華橫溢,但祁向陽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是一種完美?還是一種極致?似乎都不是。
他說,自己一直在尋找內心所期望的那種感覺,而這種感覺似乎只有托付到國畫中去。拋開世間繁雜,用心感受世界,感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一花一草。
祁向陽花鳥作品
祁向陽花鳥作品
祁向陽在深入研究傳統(tǒng)筆墨的同時,還做了大量的寫生。他深知一個優(yōu)秀的畫家必須要走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發(fā)現美,生活是一切藝術的源泉。如果畫家沒有生活的體驗,那他的作品就沒有時代性,沒有藝術感染力。
筆墨當隨時代。作為一名當代花鳥畫家,祁向陽既不脫離傳統(tǒng)藝術的神韻,同時又散發(fā)著現代審美意識的靜謐之美,不斷致力于用傳統(tǒng)的中國畫筆墨精髓來表現生活中的繁花世界。
他筆下的牡丹絢麗多彩、栩栩如生,雍容華貴中透露著清新高潔,魏紫姚黃、姹紫嫣紅中不失國色天香。沒有大紅大紫的艷麗,呈現出世外的寧靜和諧與安詳……
讓我們期待,祁向陽用他的作品為人們帶來發(fā)自內心的喜悅與感受,用心中的美和手中的畫筆去謳歌這個偉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