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第十八屆全國民間讀書年會在成都舉行,我接到組委會邀請,卻因故未能參加。眾多師友參加了此次年會,陳克希先生即是其中之一。陳先生是上海圖書公司古舊書刊首席拍賣師、藏書家,書香世家。其祖父陳慈銘曾創(chuàng)辦上海戲學書局(1956年公私合營并入上海圖書發(fā)行公司,民國時期滬上唯一專業(yè)出版、經銷戲劇書籍的特色書店)。其父親陳偉侖是文藝出版社編輯。陳家有祭書的傳統(tǒng),自祖父至父親至他,除夕必捧出珍愛的書籍,請上祭案作恭恭敬敬禮拜,除“文革”期間外,延續(xù)至今沒有間斷??讼O壬恰袄先龑谩?,曾經“北大荒”,1979年返城進入上海圖書公司工作至退休,之后返聘至今。到店里淘書的施蟄存、范泉、魏紹昌、陳學昭、趙家璧、周愣伽、黃裳等,先生都曾聯(lián)系請教過。
網上購得先生著作三本,寄來時發(fā)現兩本是復印本,其中有內蒙古教育出版社《海上舊書鬼瑣話》,跟此叢書主編黃妙軒說到購得復印本的事,他即回復送我一本正版毛邊本,幾天后書就寄到了。
《海上舊書鬼瑣話》毛邊本(陳克希著,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黃妙軒扉頁題跋:“書友胡春暉來信說,購得克希先生舊書《海上舊書鬼瑣話》是復印本,我即答應替克希兄贈一本正版,并附上幾句說明,算是對得起愛舊書鬼的朋友。黃妙軒草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三日?!?/p>
《做書半輩子》硬面精裝毛邊本(黃妙軒著,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作者扉頁題跋:“胡春暉先生說,購得陳克希先生《海上舊書鬼瑣話》是復印本,我即答應贈他一本正版,并搭上我的這本小冊子,算是我代克希兄向書友致敬。這是我送出的第一本毛邊。黃妙軒草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三日?!?/p>
陳克希先生在正版《海上舊書鬼瑣話》扉頁背面題跋:“感謝妙軒兄美意玉成,替我了卻書友春暉兄之憾事。庚子于古籍書店? 陳克希。”復制本扉頁題跋:“春暉兄,此冊為復制本,雖書影模糊,閱讀倒無大礙。庚子? 陳克希?!?/p>
陳先生還贈送他編輯的《博古》創(chuàng)刊號、終刊號:“春暉兄:《博古》為上海圖書公司以內部準印證出版,自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六年共十期。當年,由總經理彭衛(wèi)國主持,前輩俞子林與我二人實施組稿、編輯,刊物性質為收藏文化類,收入文章多為名家所撰。而今,在舊書市場,《博古》已不易尋覓,現將創(chuàng)刊號與終刊號二冊相贈,還望你喜歡。致? 禮? 陳克希敬上? 庚子上海古籍書店?!扁j印“虎闈”。
《博古》毛邊本,2003年7月創(chuàng)刊號,上海圖書公司主辦,上海市連續(xù)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第033號,主編彭衛(wèi)國,執(zhí)行主編俞子林,編輯部主任虞豪,編輯俞子林、虞豪、陳克希??讼O壬诎l(fā)刊詞頁下端空白處簽名:“春暉兄惠存? 陳克希?!逼浒l(fā)刊詞中說:“我們給《博古》的定位是以古舊書刊、字畫為核心的文化收藏類刊物;它應當具有知識性、資料性和可讀性;它面向群眾,面向市場;盡可能做到文圖并茂,雅俗共賞......《博古》剛剛創(chuàng)刊,我們希望它能在傳播收藏知識、指導收藏實踐、推動收藏事業(yè)興旺發(fā)達方面,起到一定作用?!?/p>
《博古叢刊》第十期出版于2006年12月,廣陵書社出版,上海圖書公司主辦,主編彭衛(wèi)國,執(zhí)行主編俞子林,副主編葉孝慎,編輯部主任陸國強,副主任陳克希??讼O壬轫摵灻骸啊恫┕拧方K刊號? 春暉兄惠存? 陳克希?!扁j印“虎闈”。開篇告讀者《將變臉進行到底》中說:“置身于投資時代、理財時代,我們怎能再香茗綸巾,坐而論道,四平八穩(wěn),超然物外?變臉后的《博古》還將顯著增大信息量,還將整合資源,激發(fā)潛能??傊恫┕拧返淖兡樉褪且獙⒆约旱哪樧兊酶哟蟊娀?,更加平民化,更加市場化?!钡恢裁丛?,變著變著終刊了。
《海上舊書鬼瑣話》中透露了一件陳家與中國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啟蒙刊物《新青年》有關的大事。早期的《新青年》就是在他們家印的。克希祖籍湖南長沙,祖父的堂兄陳子美,1899年與同鄉(xiāng)陳子沛、陳子壽一起東渡日本留學。1901年,陳子美出資創(chuàng)辦群益書社于日本,1907年,陳子沛、陳子壽在上海創(chuàng)辦群益分社,1908年,克希祖父慈銘來上海,在群益做事。1915年夏,陳獨秀自日本回上海后,籌備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被介紹到群益書社出版發(fā)行,之后由雜志社自己出版發(fā)行。陳獨秀編《新體英文教科書》、周氏兄弟合譯《域外小說集》都由群益書社聯(lián)系出版發(fā)行。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毛澤東在滬期間,書社陳子壽的老同學、同鄉(xiāng)王季范介紹表弟毛澤東到群益看書,偶爾楊開慧也隨同前往。1917年4月,毛澤東以“二十八畫生”筆名在第三卷第二號《新青年》發(fā)表論文《體育之研究》。《新青年》四十二期紙型,群益書社一直小心維護,悉心保存,1951年書社向毛澤東報告紙型事,毛批示出版總署聯(lián)系,書社派人攜紙型進京呈獻,受到嘉獎。在一本先生家珍藏的《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上,克希父親偉侖先生題跋如下:“克希:《新青年》系由舊民主主義革命發(fā)展為促進新民主主義革命之月刊。日前,偶于地攤購得,宜珍藏留念。當年,無人愿意為其出版,汝族祖欣然為之。陳氏為革命作此貢獻,實為無上光榮!父聲諤(偉侖)一九八〇。”確實,這是陳家世代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