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雷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識字,認識“詣、禽”等2個字;會寫“梁、詣、禽”等3個字。
2.通過朗讀吟誦活動,達到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背誦課文,并感受文言之美。
3.借助注釋,聯(lián)系經(jīng)驗,理解文意,感悟楊氏之子的聰明及禮貌,見賢思齊,提升自身言語表達與品行素養(yǎng)。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語:昨天,我們通過簡單學習,知曉了第八單元的單元主題是“風趣與幽默”,也了解了單元構(gòu)成,明白了單元語文要素。今天咱們就走進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楊氏之子》,去感受人物之“幽默”帶給我們的喜悅,體會文字之“風趣”帶給我們的快樂!我們將采取“闖關(guān)式”的學習方式,老師給它個美名——“過五關(guān),斬‘N’將”,敢不敢過關(guān)斬將,迎接各種挑戰(zhàn),做一名機智勇敢的闖關(guān)勇士?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新穎的學習方式,瞬間點燃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
一、預習闖關(guān)
(一)第一關(guān)是問答題:回答兩個問題。
1.請看題目:
作者是誰?選自哪本書?( ? ?)
2.揭曉答案:作者是劉義慶,選自《世說新語》。
3.簡介劉義慶和《世說新語》。
(二)第二關(guān)是書寫題:聽寫四個生字。
1.聽寫四個生字,全對者即可通關(guān)。請拿出課堂聽寫本。每個字報兩遍,開始。
梁 ? 惠 ? 詣 ? 禽
2.請同桌互相批閱,不僅要看是否正確,也要看是否規(guī)范美觀。
(錯的同學,請看清錯在哪里,訂正一遍。)
(三)第三關(guān)是解釋題:解釋三個詞語。
1. 出示詞語:詣、惠、示。
2.誰來試試?生回答,師相機出示:
詣:拜見?;荩和盎邸?,智慧。示:給……看。
(四)第四關(guān)是翻譯關(guān): 翻譯四句話。
1.出示:①甚聰惠。②孔君平詣其父。③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雹芪绰効兹甘欠蜃蛹仪?。
2. 回顧以前理解文言文意思的方法。
3. 師生梳理文意。
(設計意圖:五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其自主學習能力不可低估。無論是作者與出處,聽寫與解釋,還是理解文意,只要課前認真自學,相信學生能夠輕松闖關(guān)。)
二、朗讀PK
(一)朗讀PK規(guī)則:
1. 第一個敢于站起來朗讀的即為擂主。
2. 其他同學依次向其挑戰(zhàn),大家評判,勝者為新任擂主,敗者主動坐下。
3. 本次比拼限10人應戰(zhàn),最后勝利者為朗讀將軍。
(二)兩分鐘賽前自由練讀,教師可出示標有停頓、重音等的課文,適當就難讀的句子進行示范指導,比如“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賽正式開始,逐一進行,師生適度點評、評判。最后勝利者為朗讀將軍,其余為朗讀副將。
(設計意圖:摒棄課文為讀而讀的形式,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朗讀PK中,去鑒賞朗讀,品味語言,進而熟讀成誦。)
三、智力比拼
(一)學貴有疑,做個會提問的孩子。
同學們一定記得四年級閱讀策略單元里學到的提問單元吧?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問呢?(生簡單交流)好,接下來的智力比拼這一關(guān)就是比拼誰最善思考、最會提問。
(二)最佳問題獎。
讀罷此文,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
(預設:楊氏之子“甚聰惠”表現(xiàn)在哪里?楊氏之子僅僅是個聰明的孩子嗎?他的禮貌或者修養(yǎng)表現(xiàn)在哪里?……
(三)最佳答案獎。
選出體現(xiàn)語言特色及主人公品質(zhì)的問題,學生反復讀文思考,并進行討論,給出合理答案。(根據(jù)學生的提問和答題表現(xiàn)確定誰將獲得“最強大腦”稱號)
(設計意圖:問題來自學生,且令其自行解決,觸發(fā)學生進行深度思維,同時通過提問與解答,理解文章主旨也就水到渠成。)
第二課時
一、 劇情表演
(一)制訂競選規(guī)則。
通過小組合作、師生探討,梳理出評分標準:
臺詞熟練40分;表情到位30分;動作優(yōu)雅30分。
(二)師示范引領(lǐng)。
教師可從臺詞的情感、表情的變化、動作的優(yōu)雅等方面稍作指導。
(三)生合作練習。
1.同桌或小組進行練習。
2.自主或推選代表上臺展示。
(四)學生表演。
1.評委:可由本班戲劇社團的同學或聘請老師擔任(也可由本班同學擔任)。
2.依據(jù)競選規(guī)則進行公平公正評選。
3.教師或評委總結(jié)點評。
(設計意圖:劇情表演帶給學生的會是語言的內(nèi)化,肢體的舒展,情感的表達,心靈的交融,進而根植民族基因。)
二、吟誦品味
(一) 播放吟誦錄音,感知聲韻之美。
同學們,我們老祖先所謂的讀,其實就是吟誦,我們一起來走近古代讀書法。(播放吟誦錄音)請同學們認真聆聽,感受音韻之美。
(二) 簡單講解吟誦譜及吟誦規(guī)則。
1.這種讀書法,現(xiàn)在還可以學習嗎?當然可以,我們來看一下吟誦譜。(出示)
2.這就是古代讀書法的現(xiàn)代標記法,請同學們結(jié)合備注進行理解。
3.文章共五句話,吟誦時,第一句語速中等,但要讀重讀稍高,突出“楊氏”和“甚聰惠”,此句概括楊氏子聰惠的特質(zhì)貫穿全文。第二、三句平讀,敘述事件的起因。第四、五句為孔君平和楊氏子的對話,是故事的高潮,吟誦時較其他部分高些。孔君平的語氣較為輕快,為玩笑之語;而楊氏子的回答語氣委婉、較快,“未聞”二字可見一斑,表現(xiàn)了楊氏子應有的禮貌、機智和幽默。
(三)學生跟錄音學習吟誦,品味聲音高低變化所表達的涵義。
(設計意圖:吟誦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讀書方法,學習吟誦,在聲音的高低起伏、節(jié)奏的快慢變化中體會漢語的聲韻之美、節(jié)奏之美,對于學生學習并傳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 翻改文言
時空大挪移: 現(xiàn)在時光倒轉(zhuǎn),假定你現(xiàn)在就是古代人。請把下面這篇現(xiàn)代人寫的白話文《徐家的孩子》翻譯成文言文。(出示)時間10分鐘。聽課的老師都將是國子監(jiān)的博士、助教,你們答卷后,朗讀或吟誦給他們聽,由他們來確定誰是新科狀元。
徐家的孩子
徐家有個小男孩,年方九歲,曾經(jīng)①在月亮地里②玩耍③,有人對他說:“假如④讓⑤月亮中什么東西都沒有⑥,它是不是應該⑦更加⑧明亮呀⑨?”這個姓徐的孩子說:“不對⑩。比方說{11}人眼中都有瞳
仁{12},沒有{13}瞳仁就看不見光明了。”
注釋:
①曾經(jīng):嘗。②在月亮地里:月下。③玩耍:戲。④假如:若。⑤讓:令。⑥什么東西都沒有:無物。⑦是不是應該:當。⑧更加:極。⑨呀:邪。⑩不對:不然。{11}比方說:譬如。{12} 瞳仁:瞳子。{13}沒有:無。
(設計意圖:這種“時空倒轉(zhuǎn)”,白話文改文言文的創(chuàng)作實踐,充滿神秘,體驗感十足,學生覺得很是新奇,有著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經(jīng)過幾次研究課上學生呈現(xiàn)出的作品來看,寫得還是很棒的。)
(作者單位:人大附中亦莊新城學校)
責任編輯 郭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