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綺華
(臺山市育英中學,廣東江門 529200)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管理理念和文化,其剛開始是應用在企業(yè)管理等領域,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班級管理的要求變得更為嚴謹,精細化管理放在班級管理領域同樣有效。有人說過:“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韁繩,任何功課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這句話道出了班級管理精細化的關鍵。班級精細化管理有利于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和性格的養(yǎng)成,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形成的。因此,班主任必須在管理中做大量精致細微的工作。有句話說得好:“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做“精”、做“細”,班級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實效。
“外因必須通過內(nèi)因才能起作用”。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管理者和策劃者,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嚴抓學生的思想建設,發(fā)揮班干部的核心力量。
七年級開學之初,筆者每個星期都抽出一節(jié)課對自愿報名的班干部進行思想灌輸和技術培訓。每個班干部必須意識到:作為班干部要有服務精神、責任意識和榜樣魅力,才能在班級建設中站穩(wěn)腳跟。筆者還針對班干部的職務和崗位,教導他們不同的管理技能。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和實踐,這些班干部的工作能夠上軌道了,能夠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有些還成了學生會的骨干。十個班干部中有九人曾獲得臺山市級別和江門市級別的榮譽稱號,其中陳芷茵同學獲得學校唯一的一項“江門市優(yōu)秀學生”殊榮。
每個星期,筆者都會召開班干部會議,在會議中針對一個星期以來班中存在的問題,同大家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一起提出解決方法。通過常規(guī)會議,我們找出班中的不良風氣,將它扼殺在萌芽之中,比如早戀、偷帶手機進校園、抽煙、沉迷網(wǎng)絡、無心向?qū)W等。通過家庭調(diào)訪和日常交流,筆者掌握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和特殊學生的心理狀況,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幫助,對有心理狀況的學生給予人文關懷,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班干部的監(jiān)督管理和榜樣引領下,班級的班風、學風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形成良好的氛圍。同學們在學習之余也能發(fā)揮所長,積極參加各項競技,既能給自己爭取榮譽,也能給班集體爭取榮譽。到目前為止,我們班共有21人曾獲得臺山市級別以上的獎勵,包括書法、文藝、體育、征文等,我班每個學期都獲得學校文明班級稱號,在七年級下學期,我班被評為“臺山市學雷鋒先進集體”。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擁有一個堅強的核心,擁有一支強而有力的、能夠獨當一面的班干部隊伍,擁有一批團結(jié)在班干部周圍的積極分子,有了這些才能帶動全班同學去實現(xiàn)集體目標。
班級管理的精細化是一種更為嚴格細致的管理模式,即以“班主任—班委會—值日班干部—小組長—各同學”為模式的管理網(wǎng)絡。
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班級內(nèi)部就要設立各種工作表,如:環(huán)境區(qū)值日工作表、班級拿早餐工作表、擦黑板工作表、衛(wèi)生值日工作表、體育鍛煉分組表、晚自修紀律執(zhí)行表、外出實踐分組表、學習分組表等。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如班長、副班長是班級管理體制的二把手,學習委員、各科代表主管學習等。此外,還要發(fā)揮團支書、勞動委員和文體委員在班級中的管理作用。這樣一來,班級中的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成為其中一項工作的管理者,學習成績好的是學習小組長、體育有特長的是體育小組長、愛調(diào)皮搗蛋的是外出實踐小組長、謹慎認真的是衛(wèi)生小組長等。這樣,把班內(nèi)大而瑣碎的工作分配到每個人,使每個人都是其中小組的負責人,同時接受值日班干部和班委會的監(jiān)督,形成一種相互促進、相互融合、責任到戶的良好機制。這樣既避免了班主任一手抓的煩惱,又避免了什么都不管的放任自流?!鞍嘀魅巍?班委會— 值日班干部— 小組長— 各同學”為模式的管理網(wǎng)絡是以班主任為核心指導,班委會牽頭,各班干部和小組長配合、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管理模式,它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起同學們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使每一個同學都能發(fā)揮所長,達到培養(yǎng)班干部、轉(zhuǎn)化后進生的目的。
因為有這樣的網(wǎng)絡化體系,每次班里有什么任務要執(zhí)行的時候,如考場試室布置,筆者總能第一時間將任務傳達給主管班務和考務的班干部,讓他們安排工作小組去落實,檢查完后沒問題,再由筆者去確認。這樣既提高工作效率,又提高了同學們參與班務的積極性,增強班級責任感。
另外,班級管理的精細化還要有后續(xù)的監(jiān)督評價作支撐才會出現(xiàn)成效。每次任務都要做好登記,通過班會或者家長群及時進行表揚和鞭策,以考核分數(shù)為依據(jù),并與期末德育考核評定與推優(yōu)評比相掛鉤。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因此,參照《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以及各班級管理條例,并結(jié)合本班具體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班規(guī),顯得尤為重要。班規(guī)使班級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推優(yōu)有據(jù)可循、獎懲有規(guī)可依。如何制定班規(guī)、如何實施、如何監(jiān)督、如何評價,都應有規(guī)范,班主任應指導班委會根據(jù)具體情況制定出班規(guī),修訂評分標準,推舉執(zhí)行人員,簽訂獎懲協(xié)議等,這一系列工作下來,至少一個學期才趨向成熟。班規(guī)一旦落實,就不能因個人原因而修改,公正地對待評價每個學生,無論品學兼優(yōu),還是品學均差,做到不偏信不偏愛,這是班規(guī)的精髓所在[1]。
我們班的班規(guī)在七年級第一學期就著手準備,經(jīng)過半個學期班委會及同學代表的修改,終于塵埃落定,由學生和家長簽名確認才開始實施,它以30分為基礎,0分為下限。學生可以通過爭當班干部和班務小組長來獲得常規(guī)加分,堅持鍛煉身體、主動幫助老師、好人好事、學習進步、單科狀元、小測優(yōu)秀等都能加分。學生違反學校紀律和課堂紀律、欠交作業(yè)、頂撞老師、儀容儀表不及格、值日工作不認真等都要被扣分。一個月統(tǒng)計一次,分數(shù)最高的前8人獲獎,有機會學期末評先進,分數(shù)低于30分的,要寫反思書,列舉這個月的不足(為什么被扣那么多分),家長簽名,上交班主任存檔。工作由各小組長整理,每天交由值日班干部登記,由兩名副班長交叉統(tǒng)計分數(shù),每個月公布一次。三年來,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有條不紊地開展著,班規(guī)的存在為班中成員的獎懲、評優(yōu)提供了相對公平和有力的支撐,得到了同學和家長的認可,讓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班務中來,為爭當先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或許,學生的努力放在平時是微不足道的,但經(jīng)過三年的醞釀,終會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就如我們班在初三畢業(yè)那年,有八位同學被推薦到省一級中學臺山一中,有一位同學獲得全市第九名,這些同學平時都是班里的先進,另有20多位同學被推薦到省重點中學臺山僑中,這些同學一開始并不是學習的尖子,但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進步,慢慢成長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他們的成長是跟班規(guī)分不開的,可以說,班規(guī)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標桿,規(guī)范著一言一行,引領著他們前進的方向。
三年磨一劍,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一點不為過。學生從七年級行為習慣的形成到八年級的叛逆期,再到九年級的成熟穩(wěn)重,當中的點點滴滴,凝聚著班主任的心血和智慧。一顆種子由發(fā)芽到成長,再到碩果累累,寒來暑往,周而復始,當中有很多值得借鑒的方法和經(jīng)驗,為了提高班級精細化管理效益,班主任就要不定期進行經(jīng)驗總結(jié)和班級材料分類。我們熟悉的魏書生先生就是在邊教學邊管理中總結(jié)集成了他的《班主任兵法》。我們也不妨邊工作邊整理,將那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瑣碎的表格集中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舉個例子,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廣東有幸復課了。但隨之而來的各種表格和記錄讓人應接不暇,可以說,非常時期,班主任精細化管理工作是非常艱巨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復學初期,學校下達教育局任務,要求所有班主任在幾天內(nèi)完成全班50多個學生的談心記錄和家訪記錄,還有重點幫扶對象記錄等,表格加起來一共有110多張。里面還有零零碎碎的學生家庭地址、父母姓名及聯(lián)系號碼等信息。內(nèi)容多、信息量大、時間緊,是這個任務的特點,不過這項工作,筆者只用了三個工作日就完成了,就是星期一發(fā)下表格,我星期四早上就弄好了,當中還要正常上課,管理早午讀、帶隊早晚鍛煉等。為什么這么高效呢?有賴于在網(wǎng)課期間,我提前做了這些記錄。我們一共上了十周網(wǎng)課,每到周末,我都會撰寫班會課教案和家長會教案,分別在家長群和學生群開會,會議主要是關于如何學習、自律性的培養(yǎng)、理想前途的教育、親子關系的建立等內(nèi)容。這些會議,家長們還是挺受用的,每次開完會都有一些家長跟我私聊,反映孩子在家的情況。而筆者也根據(jù)家長反映的情況,單獨找這些同學聊天,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為避免重復做工,筆者將聊天記錄和教育策略記錄下來,整理成冊,本打算將這些作為教育學生的經(jīng)驗成果進行積累,卻不料也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方便。
尤其記得網(wǎng)課期間有一個學生,他平時在學校學習是挺用功的,成績也挺好的。有一天,他媽媽很著急地給我打電話對我說,他在家里學習不太用心,經(jīng)常寫作業(yè)磨磨蹭蹭的,我也留意到,他經(jīng)常欠交作業(yè)。我給他打電話,問他,你怎么啦?他說,上網(wǎng)課沒意思,在家里沒意思,學習真沒意思,我覺得很不開心。那時候我也嚇了一跳,這個同學平時沉默寡言,張嘴就用排比句很順溜地說了三個沒意思,是不是下一句就說做人沒意思呢?問他為什么不開心,他又說不上來。從他媽媽口中了解到,他平時也愛上網(wǎng),刷一下朋友圈之類的,但并不是很沉迷游戲。我就初步判斷他是得了焦慮癥,因為網(wǎng)課期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種非常緊張的氛圍,感染、擴散、死亡等字眼鋪天蓋地地撲來,感染人數(shù)的上升、死亡人數(shù)的增長,一個個數(shù)字背后是一個個灰色的符號,讓人焦慮看不到出路,所以對人生也產(chǎn)生了懷疑。我就經(jīng)常推送一些正能量的文章給他看,同時,我和他媽媽每天輪流給他打電話聊天。因為有家人的關心,有老師的疏導,這個學生后來復課之后就好了,比之前更認真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中考時超常發(fā)揮,順利考入臺山一中。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將之記錄在冊,有利于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成效的提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并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達到應有的高度”。教書育人是一名人民教師的基本職責,而“美的教育”是筆者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標。在管理中,要做到張弛有度,用愛美化學生的心靈。
現(xiàn)在的初中生都討厭老師的說教,卻喜歡聽老師講與他們生活相關的事情,或者老師們的親身經(jīng)歷。于是筆者就時時和他們多交談,來掌握他們的心態(tài),以同理心達到情感的共鳴。對于學生喜歡的、正確的、利于他們發(fā)展的活動,筆者會最大限度地給予支持,相反,如果學生的想法過于偏激或錯誤,筆者便用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糾正。如校運會到來之際,為了最大程度拿到分數(shù),筆者要求全班無論男女,要將所有項目報滿。但是發(fā)動學生積極報名,是件很艱難的事,他們一是怕辛苦,二是怕丟臉。于是,筆者就和他們講起讀書時代的愿望就是能參加一次校運會,讓同學們?yōu)樽约杭佑汀sw育不好的自己,在大學最后一年,終于鼓起勇氣報了3 000米的比賽項目。為了準備比賽,筆者每天黃昏跟著班里的長跑冠軍跑八圈操場,準備得也算充分了。比賽那天,剛開始跑,還能勉強跟在冠軍的后面,后來幾圈,完全靠毅力支撐了,跑到終點差點接不上氣。雖然最終沒有拿到名次,但卻完成了任務,也算是對自己學習生涯的交代了。對于老師讀書時代的往事,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我趁機對他們說,你看,連我都敢報名了,又不是一定要追求名次,你們還有什么好擔心的呢?這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挑戰(zhàn)。在筆者的鼓勵下,很多對體育沒自信的同學也紛紛報名,在校運會中積極打拼,最終獲得團體第三名。
對學生的管理要張弛有度,這個尺度就需要掌握好。孩子們雖有時會叛逆,但也還是會喜歡那些真心對他們好的老師。所以,既為人師,就該盡自己的一份力,讓他們健康成長,用愛心去美化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懂得人生的真善美,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班級精細化管理“路漫漫其修遠兮”,但也不是可遇不可求的,它就存在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藝術與智慧當中。強化管理意識、明確分工、行事有據(jù)可依、隨時整理班級成長檔案、管理張弛有度,就能將班級管理工作做“精”、做“細”,實現(xiàn)班級管理水平穩(wěn)定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