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珺
有一首歌,叫《紅梅贊》,里面如是唱道: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唱的是《紅巖》,贊的是紅梅。
梅,自古以來,便有自己的意象?!皦菙?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是梅的堅忍;“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是梅的悠遠;“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是梅的高潔。梅蘭竹菊,“梅”作為四君子之首,總要被人們感嘆:幾生修得到梅花?
紅巖里,有梅花。飽受酷刑,然則仍樂觀向上、積極斗爭,怎能不算堅忍?身處牢籠,然則仍剛?cè)嵯酀㈠浂簧?,怎么不算悠遠?陷于淤泥,然則仍毫無所懼、寧難不茍,怎能不算高潔?
梅花里,有信仰。一切的堅忍、一切的悠遠、一切的高潔,從來不是憑空而至。怒放于寒冬,漫天飛雪不掩其俏,凜冽寒風不損其骨,冷酷冰雪不摧其志。于是,品格成了信仰本身。
蘇東坡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梅花,是堅忍不拔的永恒意象。紅巖,是逆境奮斗的永恒信仰。
在信仰下,總有人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