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董恂《江北運程》的成書經(jīng)過與纂輯特點

      2023-03-07 12:14:41
      關(guān)鍵詞:運程治河江北

      李 強

      (淮陰師范學(xué)院 學(xué)報編輯部, 江蘇 淮安 223001)

      董恂(1807—1892),字忱甫,號醞卿,江蘇揚州甘泉縣(今揚州市江都區(qū))邵伯鎮(zhèn)人。他在道光二十年(1840)通過科舉考試步入仕途,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先后擔任過順天府尹、戶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等職。董恂深知遭運事務(wù)對清政府至關(guān)重要,故他在順天府尹任上著手纂輯了歷代有關(guān)運河的資料匯編,這就是《江北運程》。《江北運程》是董恂經(jīng)世致用精神的心血結(jié)晶,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我們今天考察和研究大運河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一、成書經(jīng)過及版本

      《江北運程》一書記述了自長江北岸瓜洲鎮(zhèn)至北京的各段運河的運程:“書所紀者,江北運程也,即所紀以為之名。”[1]311該書是一部150多萬字(1)關(guān)于《江北運程》的規(guī)模,蔣超認為“近百萬字”,王云、李泉認為“一百多萬字”,這兩種說法都與實際出入太大。據(jù)筆者點校該書時統(tǒng)計,該書有150多萬字。的有關(guān)京杭運河江北段運程的大型資料纂輯。大運河是董恂生命里的重要的一部分,董恂出生于坐落在運河邊的邵伯鎮(zhèn)舊宅,成長于邵伯鎮(zhèn),運河的繁忙運輸、運河的水患、運河的治理,都是他曾耳濡目染的。走上仕途以后,從京城出發(fā)去赴任、返京述職、回鄉(xiāng)等,運河也是他首選的交通方式。漕糧是皇族、中央官僚、拱衛(wèi)京師部隊、在京旗人等的糧食供應(yīng)來源,漕運之重要可以想見。董恂在論及漕運的重要性時說:“京師控天下上游,朝祭之需,官之祿,主之廩,兵之餉,咸于漕乎取給,而餉為最。綜材官、技擊、廝養(yǎng)、羨卒,名載餉冊者,十七萬人。家以八口計,則食餉者百有三十有六萬;即家五口,食餉者亦宜八十有五萬。此斷非糴數(shù)十百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糴數(shù)千百斛,所克濟。……微漕東南粟,蔑由職是故也。”[1]310-311而這個深刻認識,與董恂出仕以后的讀書、任職、治河、接收漕糧、實地考察運河等有關(guān)。道光二十二年(1842),董恂簽分戶部,公事之余,他讀了前代《漕運全書》,并以朱、紫、藍、墨四色筆作了標記;隨后,他又讀了治河名家張鵬翮、楊錫紱等人的治河著作。道光二十四年(1844),董恂被任命為漕運全書館總纂,他“揮汗如雨,連宵達旦,以速補遲”[2]216-217,這部官修大書終于得以迅速完成。該書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肯定,很快得以發(fā)刊。咸豐二年(1852),董恂曾驗收海運南糧,目睹了漕運的種種弊端。驗收事畢,董恂又被任命為湖南糧儲道,此次赴任,他“擬由水路查看運道”[2]233,并將“沿途目擊”寫成《轉(zhuǎn)漕衡湘筆記》。這是一次極為重要的考察。董恂后來在自編年譜中說:“后來纂輯《江北運程》一書及《楚漕江程》一書,皆本此筆記?!盵2]234

      《江北運程》是董恂在順天府尹官署空青水碧齋完成的,該書成書實屬不易。1860年,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戰(zhàn)禍之危,順天府首當其沖,戰(zhàn)火所到之處,處處人心惶惶,形勢異常艱難。但董恂和趙小山在混亂的局勢面前,臨危不亂,正常處理公務(wù);公務(wù)之余,堅持纂輯、校對《江北運程》不輟。董恂在年譜中說:“是夜(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二日),圓明園火。……是年,幕賓趙小山通家(熙和)以校對《江北運程》書,守不去,豫以遺言作札寄其家。次年,事大定,乃吿歸。”[2]263-265趙小山說:“其時幕僚星散,師昕夕籌軍國,神色自若。每從巡防處歸,茍片刻暇,即手操不律,纂輯如故。和無事,亦相從參校如故。”[3]805該書成書于咸豐十年(1860),“咸豐十年歲次庚申輯于京兆尹署空青水碧齋”[1]310。趙小山說:“于斯時(咸豐十年)也,校稿本訖,校初繕、清本亦先后訖?!盵3]805但董恂非常審慎,并未就此定稿。據(jù)年譜記載,咸豐十一年(1861)一月“月杪補纂《江北運程》初稿成”[2]266。同治二年(1863),“九月杪,《江北運程》稿第二次錄竣”[2]288。同治四年(1865),董恂在請趙小山作跋的信中說:“前書(《江北運程》)再繕清本,同門鐵嶺耀朗川、續(xù)熾庵(陳善昌)兩孝廉昆仲分校一過。……今三繕清本成矣。始終其事,繄惟足下是賴,足下其許我乎?”[3]805-806但是趙小山的《跋》并未立即完成。同治五年(1866),公子劍秋(疑為董恂子董蓮)“南來,復(fù)將師意”[3]806。同年,趙小山和董蓮一同返京,董恂在年譜中寫道:“八月十九日子蓮歸自邵,女蘭同來寧,趙小山亦偕來,有《喜晤小山西席入都詩》。”[2]304至此,趙小山才又“出前后稿本、清本,字梳句比?!彩喸?綜校畢”[3]806。這是趙小山最后一次校對《江北運程》。10個月后,校對完成,《江北運程》終于定稿,而趙小山的跋也在《江北運程》校對“蕆事”的同治六年(1867)六月完成。

      目前,國家圖書館和天津圖書館等圖書館所藏的線裝古籍《江北運程》都沒有標明刻印的具體時間,只在卷四十“江北運程卷四十終”欄下雙列標有“京都琉璃廠龍文齋陳恭超刊”[3]804字樣。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刊刻該書的書坊是北京琉璃廠龍文齋,刊刻人是陳恭超(陳恭超資料不詳),但具體刊刻時間現(xiàn)在還無法確定。雖然現(xiàn)在有“于咸豐十年刻印成書”“流傳下來的只有咸豐十年刻本”,[4]“清咸豐刻本”[1]309,有“清咸豐十年刻本”和“清同治六年刻本”[5],“流傳下來的版本有咸豐十年(1860)刻本”[6]等說法,但是毫無疑問,這些說法都不正確。

      董恂曾將此書作為禮物送給丁韙良,“董恂著作等身,他的主要作品都曾贈送給我,其中一本是關(guān)于大運河的地形史”[7]。

      二、編撰體例與特點

      該書正文四十卷,卷首一卷,共四十一卷。卷首前有董恂用他最擅長的隸書作的序。序后有“江北運程并有漕諸省圖”一幅,“江北運程河湖閘壩全圖”一幅。卷首由“總略”和“綱匯”兩部分組成?!翱偮浴庇脴O凝練的文字分卷介紹了每一卷所記述的運河起訖地點及這一區(qū)間河道的長度。全書所記運河歷經(jīng)順天、直隸、山東、江蘇等地的四十五個州縣,河道全長“共二千九百二十七里四分”[1]319。“綱匯”的內(nèi)容是“總略”的子目,分卷簡要介紹了各河段的行政機構(gòu)設(shè)置、運河兩岸的城市村鎮(zhèn)、倉儲數(shù)目、每年入倉漕糧數(shù)額、閘壩名、橋梁名稱,河流湖泊的交匯情形等。

      《江北運程》正文以運河為經(jīng),詳細記述了自北京開始南至長江北岸瓜洲鎮(zhèn)各段運河的里程;以運河流經(jīng)區(qū)域為緯,分別記述左右兩岸的城鎮(zhèn)、村莊、沿線閘壩、減河、運河沿線貯存漕糧的倉庫數(shù)目及各倉的容量、從古至今有關(guān)的水利工程、歷代河道治理與變遷等,還介紹了匯入運河的自然河流的源頭、流經(jīng)區(qū)域、匯入運河的情況,湖泊的形成與變遷。全書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董恂在書中闡明了自己的治河思想。董恂的治河思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治河要看大局和通達,要追求長遠利益。董恂在書中一再告誡治河人員,治河不能滿足于一時、一隅的平安與穩(wěn)妥。治河不能“泥于名稱,拘于今古”,“或暫免一方之害,或微規(guī)目前之利,而不知統(tǒng)計全局之利害,其貽患不僅在一時也,故謹著之”[1]548。二是不懂治河,不可妄言治河。治理運河是一項耗費巨大且難度大的工程,貿(mào)然治理,或者說方法不當,不但白白耗費了國家財力和民力,而且水患問題依然肆虐,危害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影響國家的穩(wěn)定。三是評價古人治河的優(yōu)劣得失。比如,董恂這樣評價朱衡和盛應(yīng)期:“衡廬河傍晝夜調(diào)度,與應(yīng)期日夜止宿水次同一勞勚。乃一則求緩一月畢功而不能,一則朝議方讙而已報蕆事,遂使成敗殊途,黜陟異報,益以知應(yīng)期急欲成功以杜眾口之良非得已也。然而衡則又有幸功欲速之劾,部議所謂非常之功,怨謗易起,不其然耶!”[3]142又比如,“竊惟張(張伯行)作籌因時補救之方,葉(葉方恒)作敘歷代經(jīng)營之跡,均留心運道者,所宜詳繹也,爰并識之?!盵1]554四是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治河官員鳴不平;也以此委婉地向統(tǒng)治者進言,應(yīng)當給予治河官員更多的信任,不該輕信言官。為了避黃利運,朱衡主持開挖了新河,可謂功勞巨大。在治理和疏浚新河方面,盛應(yīng)期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但疏治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應(yīng)期日夜止宿水次,益卒數(shù)萬治之,百姓滋怨,言者謂糜財用勞民力,功必不可成。上怒,奪應(yīng)期官歸田里,而新渠之議寢焉?!倍u論道:“應(yīng)期果毅任事,日夜止宿水次,求緩期一月畢功不許,嗚呼!勞人力而役諸河,言者坐而論諸國,千古同慨矣!”[3]138

      第二,董恂是本著經(jīng)世致用的精神纂輯《江北運程》的。首先,董恂深刻認識到漕運暢通對京師的重要性。正如趙小山在《跋》中所說:“師念京儲未裕,而運道弗講,以江之南之不靖,田疇之不易,固無粟可漕也。即有粟,而江以北無程以運,奈何?師于是乎搜討舊聞、表章、成憲,備采疏、牘、箋、啟,旁及詩、古文、詞,又成是書?!盵3]805正因為董恂看到了運河暢通的重要性,所以他希望運河不暢的現(xiàn)狀得到改善,他在交代纂輯《江北運程》的緣起也說:“臣恂受命入尹京兆之三載,距道光之季粵西隍池弄兵之始,一星終矣。荊、揚、徐、豫、青、兗之漕之不達于冀者,若七八稔,若五六稔,若四三稔。運道久荒,弗之治?!盵1]311其次,董恂有驗收漕糧和治理運河的經(jīng)歷,深知運河與漕運的弊端。因此,他在書中不但考證了列朝列代對運河的利用、治理以及運河的變遷,還以加按語的形式深刻總結(jié)了列朝列代利用和治理運河的得失。再次,他所援引的文獻也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魏源和包世臣等改革派曾改革漕運弊政,且成效顯著。魏源還編有《皇朝經(jīng)世文編》一書,該書所選文章但求“致用”,故有清一代的作者不論“碩公龐儒,俊士畸民”,盡皆囊括;文章按重要性排序,而非作者的官銜和社會地位。該書的卷四十六至卷四十八講漕運,卷九十六至卷一百二十講河防、運河、水利。因此,可以說魏源是一位在漕運、運河治理等方面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jīng)驗的人。這一點也為董恂所看重,《江北運程》中的很多資料就直接引自《皇朝經(jīng)世文編》,甚至連魏源的評語也一并引用。

      第三,重點突出,主次分明。長江以北的運河有兩個重要的水利樞紐工程,二是清口水利樞紐,一是南旺水利樞紐。這兩個水利樞紐是明清兩代運河治理的重要工程,也是大難題?!督边\程》以這兩個水利樞紐工程為中心謀篇布局,相對于其他河段而言,董恂對這兩個水利樞紐工程文獻的羅列尤為翔實。以清口水利樞紐為例,該水利樞紐工程坐落在淮安府。徐仰庭《河口灌塘渡運說》:“清河縣河口,為漕運咽喉?!盵3]538“國朝踵明制,定鼎燕京,漕挽東南數(shù)百萬粟,勢不得不資黃濟運,則黃不可使之北;不得不用淮刷黃,則淮又不可使之東。故治淮所以治黃,治黃、淮即所以治運。而淮郡實為其扼束,故治河之法,較之他處,其難百倍云?!盵3]438董恂僅敘述淮安府境內(nèi)的運河就用了十卷的篇幅,可見董恂對該段運河的重視程度。

      第四,董恂視野開闊,實事求是,所引用的文獻廣博,詳略得當,對文獻作了精心的考辨。該書大量引用了正史、文集、方志、檔案文書、奏稿,以及詩詞歌賦等文學(xué)作品,堪稱運河百科全書。董恂深受揚州學(xué)派的影響,“尤講求考據(jù)之學(xué)”[2]469,故《江北運程》“或所引兩書同載一事,而字句不同,有可折衷者,折衷之;不,則各存其舊,以附疑事毋質(zhì)之義”[3]806。他在書中的具體做法是,在考證文獻之舛訛、錯誤之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于已經(jīng)湮滅無聞或者不可能查考到的地名,他干脆書以“其地無考”;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則以“并錄備考”的方式標出,留待將來解決或把問題留給后人。例如,在卷十二中說:“此錄戴氏震校本(指水經(jīng)注)。戴氏以原本經(jīng)注互淆,重加厘定,注有誤為經(jīng)者仍降為注,經(jīng)有誤為注者仍升為經(jīng)?!盵1]654

      第五,為我們留下了他直觀考察到的運河沿岸的情形。董恂在該書中引用了自己關(guān)于運河的筆記,一是《轉(zhuǎn)漕衡湘筆記》,一是《魏闕重瞻筆記》,可謂是神來之筆。兩筆記以白描的筆法記述了董恂在考察運河時一路行來的所見所聞,猶如影像、照片一般,極具畫面感,讀時令人對當時的歷史社會場景和畫面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董恂還引用了麟慶《鴻雪因緣圖記》中有關(guān)河防、水利的內(nèi)容。麟慶也是一位治水名臣,他在《鴻雪因緣圖記》中以圖文相輔相成的形式,如實記錄了他為官以后所至所聞的各地山川、古跡、風土、民俗、河防、水利、鹽務(wù)等,保存和反映了道光年間廣闊的社會風貌。該書中保留的河防、水利資料,是今人研究運河不可多得的寶貴史料,與董恂的筆記可以互相參證,可謂是相得益彰。

      結(jié)語

      《江北運程》是董恂本著恢復(fù)運河漕運宏愿并多次實地考察運河之后的心血結(jié)晶,他博采諸書,旁征博引,精心纂輯,保留和使用了大量史料,應(yīng)該說是一座寶庫。趙小山說:“是書為經(jīng)世遠猷?!盵3]806徐珂說,董恂“自幼至老,手不釋卷,汗牛充棟,著述等身,輿地一科,尤為精闡。所著有《江北運程記》《楚漕江程記》為生平心力所注,尤稗國計”[8]?!肚迨犯濉に囄闹尽穼⒅畾w入“政書類邦計之屬”[9]4310。京杭大運河是清王朝的政治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的生命線[10],它深刻的影響了清王朝社會的方方面面,而《江北運程》則是我們今天整理運河與漕運文化遺產(chǎn),保護開發(fā)利用運河與漕運文化遺產(chǎn)的寶貴資料。

      此外,董恂曾任湖南糧儲道,他還據(jù)其親歷行程,纂輯了另一部關(guān)于運河的著作《楚漕江程》。該書主要講述湖南、湖北、江西等長江以南各省漕運水道、里程及有關(guān)工程等,其體例結(jié)構(gòu)、纂輯方式等都與《江北運程》相似。

      猜你喜歡
      運程治河江北
      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篇比較全面的治河方策是什么?
      A Finite-Time Convergent Analysis of Continuous Action Iterated Dilemma
      江北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
      石油瀝青(2022年3期)2022-08-26 09:13:12
      古運河旁的江北水城
      旅游世界(2017年11期)2017-11-29 09:57:33
      《治河論》淺談
      5月星座運程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4:01
      4月星座運程
      都市麗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29
      江南的水與江北的沙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6
      湘江北去
      藝海(2014年5期)2014-07-05 00:21:08
      保留至今的我國最早的一篇比較全面的治河文獻是什么?
      山西水利(2012年11期)2012-04-14 08:10:05
      浦城县| 黄平县| 浦县| 绩溪县| 泗洪县| 电白县| 乳源| 施秉县| 旬阳县| 班戈县| 镇原县| 花垣县| 夹江县| 乳山市| 成武县| 五华县| 赞皇县| 公安县| 鸡泽县| 西青区| 梁山县| 恩平市| 浦东新区| 南陵县| 夏津县| 林甸县| 行唐县| 屏东市| 林口县| 界首市| 平和县| 合作市| 罗田县| 湄潭县| 镇江市| 阳朔县| 虞城县| 炉霍县| 罗江县| 湖南省|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