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畫箋的藝術語言

      2023-03-07 14:58:25戴童歐陽紅
      大觀 2023年11期
      關鍵詞:箋紙藝術語言

      戴童 歐陽紅

      摘 要:《蘿軒變古箋譜》的詩畫箋以其獨特的彩色套印方式呈現(xiàn)山水題材,這對于《蘿軒變古箋譜》的個案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詩畫箋作為傳統(tǒng)版畫圖像所承載的文獻價值與文化意義,值得在題材選擇和畫面表達上詳盡分析,以此窺見晚明文人的風尚與趣味。從版畫制作的角度而言,《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的獨特藝術語言,及其與其他版畫創(chuàng)作在藝術表現(xiàn)上的區(qū)別都值得深入研究。

      關鍵詞:《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箋紙;藝術語言;《十竹齋箋譜》

      一、《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的畫面構圖研究

      《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相較于以前多邊框裝飾的箋紙,采用部分留白且圖像居中的表現(xiàn)形式。清綺齋藏本版心框高21厘米,寬14.5厘米,而畫心高、寬分別達到17厘米和6.5厘米。由此可見,《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雖然化繁至簡地去除邊框花紋,以留給文字更多的創(chuàng)作空間,但其藝術性與觀賞性是遠遠大于實用性的。因此,圖像往往精美且占據(jù)較大面積。

      《蘿軒變古箋譜》由于箋紙圖示的特殊性,圖像居中表現(xiàn),四周留白,故畫面多為截取,并不完整。如圖1所示,可以明顯看出左側山石是截取,但吳發(fā)祥利用截取后留下的線條,形成看不見的左邊框(1),牢牢控制住畫面。再觀右側,因為要突出松樹,故隱去松樹后的山石,以留白突出作為畫面中心的松樹。但山石趨向外擴(2),無法收緊右側形成隱形的“框”,故用題款(3)將視覺趨向拉回,形成無形的“框”(4)?!短}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利用畫面的不完整性形成“框”,使整幅箋紙如同托裱完整的小品。

      二、《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的分版與畫面語言

      《蘿軒變古箋譜》的“畫詩”二十篇中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套印手法,一種是墨色塊與拱花套印,另一種則是彩色線刻饾版套印,兩種都為饾版套印但有巨大的差別。其中,用墨色塊、墨線和拱花版套印的詩畫箋有八幅,其余皆為彩色線刻饾版套印。箋紙“竹密山齋冷”為表現(xiàn)素色的云紋拱花,將畫面做了以下安排。單線是無法在畫面上突出留白素色的,因而為表現(xiàn)“云間山”的意境,山巖都為墨色色塊版與墨色線版的套印,一方面使山巖的整體性加強,與細密的竹林形成對比;另一方面,墨色的山巖用負形留白,將繚繞的云霧與山間的意趣表達出來。此時再加以拱花的云紋,使箋紙的雅趣更上一層樓。在使用拱花技法時,吳發(fā)祥用這種強烈的黑白對比來凸顯拱花的精巧。

      箋紙“樓閣倚山巔”則是彩色線刻饾版套印,圖中以赭石、花青、藤黃、墨綠、墨藍與墨色六種顏色的線版套印呈現(xiàn),并以疏密與色彩的對比完善畫面。首先為突出山巖的剛勁,山體刻畫的主線條采用墨色并且相較其他線條略粗。其次,為表現(xiàn)空間遠近的變化,采用墨藍色單鉤山形輪廓的手法來描繪遠山。并用深遠法,自山前而窺山后,來表現(xiàn)“樓閣倚山巔”。吳發(fā)祥以S形取勢構成基本的構圖形式,以重復的山嶺與疊加的密林交替出現(xiàn),增加山勢的深度與遠度。臺階作為動態(tài)變化的線索,幾經(jīng)曲折,加強S形的動勢趨向。最后,山坳的深處有一座樓閣,展現(xiàn)視覺中心。其中,密林通過不同的顏色和不同技法描繪的樹葉展現(xiàn)。與墨色塊與拱花套印相比,彩色線刻饾版套印更注重顏色的穿插對比關系與對畫面構成的考量。

      《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在藝術表現(xiàn)形式方面還有其特別之處。首先,在取景方面,以小景、中景為主,畫面元素雖不多卻足夠精巧。以截斷的山巖做無形的“框”不僅突出了畫面中心,而且保留了箋紙圖像在構圖上的特性。其次,在畫面構成上運用了大面積墨色塊與拱花的比較、墨色與彩色線條的比較、不同色彩和不同形制樹葉的比較、勾勒遠近景物線條的比較,形成了線與面、粗與細、黑與白、黑與彩、疏與密的對比。這眾多的對比使畫面和諧卻強烈,畫面中心突出而細節(jié)豐富。最后,在畫面布局上留有諸多巧思。比如,對畫面留白的考量,一方面加入了拱花技法以增加層次,另一方面考慮了留白形狀在畫面中的作用與占比,以達到突出畫面中心的目的。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套印手法形成了《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特殊的藝術語言。墨色塊與拱花的對比呈現(xiàn)了面與線、黑與白的強烈對比;套色線版展現(xiàn)了粗與細、強與弱、繁復與簡練、多彩與墨色的對比。彩色線刻饾版套印使畫面更加緊致、小巧,畫面構成上,更是運用截斷的山巖與題款的布排做“框”,既集中了畫面視覺焦點又給人留下無限遐想,最終使《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如精美小品般,展現(xiàn)了精致而絢爛的特殊藝術語言。

      三、《蘿軒變古箋譜》與《十竹齋箋譜》的

      畫詩箋

      與《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從南北朝至明的古詩名句中挑選出的“畫詩”聯(lián)句不同,《十竹齋箋譜》詩畫箋全是從唐詩中選取或改易的,二者各占一半,其詩文的題款、出處詳見表1。

      《十竹齋箋譜》詩畫箋與《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都以描繪詩句中“山水”為主題,但圖像造型與詩句內(nèi)容的表述上皆不相同。下文將舉例分析,二者在套印方式、畫面構成與布局上的差異。

      《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的第一圖“塔影入云藏”與《十竹齋箋譜》詩畫箋的最后一圖“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兩幅詩畫箋為同一題材,都以描繪塔為主題。

      在套印方式上,《十竹齋箋譜》詩畫箋采用饾版墨線套印,墨線以粗細變化為主,以兩塊不同深淺、粗細的線版套印,沒有采用彩色線版的套印,也沒有運用拱花技法。就此而言相較《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十竹齋箋譜》詩畫箋不夠精致與出彩。

      在畫面構成與布局上,《十竹齋箋譜》詩畫箋以線條粗細做遠近與前后關系的對比,沒有《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中線與面的對比,也沒有運用拱花技法,手段較為單一。在構圖方面采用平遠法和深遠法兩種方式,畫面場景都偏大,多為山石,且房屋與樹木的遮擋關系較為相似。同時,畫面囊括的信息量較多。與《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多取小景的深入細致刻畫不同。平遠法構圖中,大多為江邊兩岸,一側樹木房屋,一側遠山,十分典型,具有一定的程式化。而深遠法構圖中也多為溪流在前,小橋與蜿蜒小路通向屋舍,遠處為云霧遮蓋山腰的遠山。布局構圖相似、元素表現(xiàn)手法相似,導致畫面元素重疊,難以產(chǎn)生與眾不同之處。因此,八幅詩畫箋風格統(tǒng)一但難見精妙之處。

      四、具有裝飾性意味的線條

      通過上文的多種比較分析,可見《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相較于其他箋譜、畫譜加入了更多刊刻者的巧思與審美取向,畫面的布局安排都經(jīng)過刻意的經(jīng)營,利用線條的疏密變化豐富畫面表現(xiàn)空間關系。接下來,筆者以《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中的山巖、樹木、水紋、云紋為例,探尋其通過技法、風尚逐漸形成的具有一定裝飾性意味的獨特藝術語言。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丹樓望落潮”中對山巖的刻畫,與范寬《山水圖頁二》在筆法、布局以及山石氣韻表達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相比之下,可以明顯感受到畫面中的點經(jīng)過了有意的疏密布置與位置安排。在線條勾勒出山體結構后,以點來表現(xiàn)山巖的肌理,并且主要分布在山頭與山腳結構復雜處,使密的更密,疏的更疏,形成對比。點的排布在符合結構的同時分組、分區(qū)域散布,使山巖線條有其獨特的裝飾性。

      畫中的樹葉明顯經(jīng)過簡化歸納處理,一種歸納為三角形,不僅與相鄰的橢圓葉片形成對比,還以棱角分明又不過分突出的形態(tài),增加畫面的耐看度與裝飾性;另一種歸納為小扇形葉片,與左側的點狀樹葉與上側的松針形成了點、線、面的對比,使畫面產(chǎn)生更為豐富的細節(jié)。在看似陪襯的樹葉間都充滿著刊刻者的諸多巧思與考量,最終強化了裝飾性意味。

      再觀水紋部分,一種是崖腳旁的涌浪,一種是自上而下視角的湖面。翻滾的波浪一方面通過穿插關系,來表現(xiàn)扁舟與水的覆蓋關系,一方面成組排列,亂中有序,表現(xiàn)出浪的激蕩,展現(xiàn)出一定的裝飾性。而用直線排列的湖面裝飾性就更為強烈了,畫面簡單,就靠工整的線條與點狀的水草交映。點與線的強烈對比使元素簡單的畫面看起來十分精巧。

      通過多組例證的簡單分析可以了解到,《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中線條所具有的裝飾性意味。相比之下,《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中的線條刻畫更為精簡考究,不僅運用了不同色彩線條的對比,還在線條形態(tài)上多做變化,有意安排疏密層次的變化,仔細經(jīng)營布局,以達到最佳的畫面效果,概括提煉出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最終呈現(xiàn)出具有裝飾意味的線條。

      總之,通過對《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的詳細分析,并與《十竹齋箋譜》詩畫箋進行比較,可以看出,描繪山水風景的詩畫箋由于箋紙的版式特性,勾畫出“無形的框架”,線條的刻畫也以簡練精巧為主。相較于《十竹齋箋譜》詩畫箋的大遠景,《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首先在構圖和取景上以小范圍中景為主。中小景所描繪的景物更加細致、繁復,因此《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在畫面上更加精致且耐看。其次,《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在技術手段上運用了彩色線版套印與拱花技法,使呈現(xiàn)的畫面更為豐富。最后,在畫面安排方面,《蘿軒變古箋譜》詩畫箋在構建景物位置后,根據(jù)景物的刻畫規(guī)律,概括性地提煉元素,再加以利用重構。在線條與畫面布局上有意進行安排與取舍,運用不同程度的細致線條排列形成不同的組合,展現(xiàn)出裝飾性的特點。這使其描繪的景物既合情合理,又具有一定的裝飾性意味,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語言。

      參考文獻:

      [1]王伯敏.中國版畫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1.

      [2]鄭振鐸.中國木刻畫史略[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3]鄭振鐸.鄭振鐸藝術考古文集·訪箋雜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4]鄭振鐸.西諦書話·十竹齋箋譜初集[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3.

      [5]董捷.風格與風尚[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9.

      [6]張秀明.中國印刷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7]王伯敏.胡正言及其十竹齋的水印木刻[J].東南文化,1993(5):202-209.

      [8]蔣煒,李燁.晚明吳興刊彩色套印本《西廂記》版畫與《十竹齋書畫譜》《十竹齋箋譜》及《蘿軒變古箋譜》的關系[J].藝術探索,2021(6):20-29.

      [9]郭味.中國版畫史略[M].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1962.

      [10]王超.以版為鏡[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21.

      [11]王宇.明清箋紙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9.

      [12]韓曉月.陳洪綬“版畫”新探[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21.

      [13]王春娜.箋譜設計研究:以《十竹齋箋譜》為例[D].北京:北京服裝學院,2012.

      [14]劉總.南宗箋譜與文化呈現(xiàn)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4.

      作者簡介:

      戴童,中國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美術教育。

      歐陽紅,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美術教育。

      猜你喜歡
      箋紙藝術語言
      魯迅對箋紙情有獨鐘
      探尋古典藝術之美
      用手撕出來的建筑模型
      知識窗(2018年6期)2018-06-26 07:11:58
      略施粉黛
      中華手工(2017年8期)2017-08-15 20:28:20
      箋紙與箋譜中的文人志趣
      文教資料(2016年36期)2017-05-24 19:14:42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語言
      青年時代(2016年31期)2017-01-20 23:51:41
      關于當代繪畫藝術語言的相關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32:52
      尊重生活感受 豐富表現(xiàn)內(nèi)涵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1:26:21
      初探桂林本土畫家山水畫藝術語言的形成
      人間(2016年28期)2016-11-10 00:05:11
      民族地域性版畫的可行性發(fā)展
      通渭县| 元朗区| 板桥市| 阜平县| 福鼎市| 秀山| 铜陵市| 鄂尔多斯市| 和田市| 巨野县| 博野县| 连江县| 舟曲县| 邵武市| 鄂州市| 米泉市| 涿州市| 和顺县| 宜昌市| 浏阳市| 庆元县| 曲靖市| 武定县| 犍为县| 诏安县| 东明县| 万全县| 民权县| 雷州市| 射洪县| 新源县| 宿松县| 无锡市| 毕节市| 泸水县| 广德县| 本溪| 土默特右旗| 卢湾区| 泰兴市|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