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煥梅
(山東建筑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25001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圍繞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地位、價值導向、根本任務、工作重點、根本保障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新要求,形成了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論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 “新時代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網絡生態(tài)持續(xù)向好,意識形態(tài)領域形勢發(fā)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這一歷史性成就的取得,關鍵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科學指導。因此,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論述的現實邏輯、核心要義與價值意義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任何偉大思想的產生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烙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論述緣起于對當今我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面臨風險挑戰(zhàn)的清醒認知,基于對蘇聯解體、蘇共垮臺意識形態(tài)領域教訓的深刻反思,產生于我們黨解決意識形態(tài)工作中各種現實難題的實踐。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論述的現實邏輯。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觀念的交流交融交鋒提供了便利,造成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的斗爭愈發(fā)尖銳復雜,我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一是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加劇滲透。西方敵對勢力慣用意識形態(tài)滲透達到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的目的。在國際局勢的深刻變革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進程中,那些處心積慮要遏制中國發(fā)展的西方敵對勢力加大了通過意識形態(tài)滲透遏制中國發(fā)展的力度。二是西方敵對勢力制造和鼓吹關于中國的負面輿論。隨著近些年中國的發(fā)展,國際上出現了一些所謂“中國掠奪論”“中國不負責任論”等論調,對中國的發(fā)展造成極為不利的國際輿論環(huán)境。鑒于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解決“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印象的‘反差’、軟實力和硬實力的‘落差’”(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212頁。等問題。2022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要求中外記者朋友要“客觀真實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我們正在經歷的新時代故事”(3)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求是》2022年第22期。。三是國內多元社會思潮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挑戰(zhàn)。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變化,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和利益團體,形成了多種社會思潮并存的局面,給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
改革開放以來,相較于經濟上的飛速發(fā)展,我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一些地方曾經一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集中表現為三個“不到位”。一是理論武裝不到位。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理論武裝的重要性,理論武裝工作形式主義問題嚴重,這就容易喪失思想上的主動權、領導權和指揮權,使意識形態(tài)工作、甚至整個黨的工作陷入被動局面。二是責任落實不到位。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被嚴重弱化、虛化,對違反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的現象不糾正、不追責,致使意識形態(tài)建設相關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三是陣地管理不到位。重要的意識形態(tài)陣地管不嚴、管不好,使這些陣地成為錯誤思潮的集散地、污染源。
導致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出現了問題。蘇聯解體始于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所作的“秘密報告”,他借此全盤否定斯大林,全盤否定蘇聯的歷史和蘇共的歷史。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提出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模式”,其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放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實行指導思想多元化。意識形態(tài)領域出現混亂,最終導致蘇聯解體、蘇共垮臺。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一個月內兩次總結蘇聯亡國亡黨的經驗教訓。2013年1月5日,他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講話中指出:“蘇聯為什么解體?蘇共為什么垮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否定斯大林,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搞亂了,各級黨組織幾乎沒任何作用了,軍隊都不在黨的領導之下了。最后,蘇聯共產黨偌大一個黨就作鳥獸散了,蘇聯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是前車之鑒啊!”(4)習近平:《關于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求是》2019年第7期。這是今天我們特別強調黨對全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對軍隊工作的絕對領導、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高度重視的原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意識形態(tài)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構成一個內涵豐富、邏輯嚴密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思想體系。其中,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地位“極端重要”,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要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問題;堅持以“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為價值導向、以“兩個鞏固”為根本任務、以“網上輿論工作”為重點內容、以“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為根本保障,回答了新時代怎樣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問題。
科學準確定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地位,是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前提條件。只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黨的事業(yè)中的重要性,才能在實踐中切實處理好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風險挑戰(zhàn),發(fā)揮意識形態(tài)凝聚人心、引領發(fā)展的重要作用?;仡櫚倌陙碇袊伯a黨的光輝歷程,中國共產黨人一貫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毛澤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5)《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頁。,強調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全黨全國所有工作中的核心地位,要求黨必須承擔起、承擔好抓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任。鄧小平在總結改革開放實踐的基礎上提醒全黨,“在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以后,全黨要研究如何適應新的條件,加強黨的思想工作,防止埋頭經濟工作、忽視思想工作的傾向”(6)《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7頁。。江澤民認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事關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成敗,要求“各級黨委要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7)《江澤民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0頁。。胡錦濤明確將意識形態(tài)工作上升到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戰(zhàn)略高度,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8)《胡錦濤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527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挥形镔|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才能順利向前推進?!?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頁。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用“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1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 年10月26日。來闡述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首先,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是由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與功能決定的。從本質上來說,意識形態(tài)是一定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系統化理論化的階級意識,是“階級意志的思想表達”(11)侯惠勤:《意識形態(tài)的歷史轉型及其當代挑戰(zhàn)》,《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12期。。作為思想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既產生于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又服務于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對政治、經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從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與功能可以看出,它直接關聯著國家的經濟發(fā)展與政治安全。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實現長期執(zhí)政,首要因素是我們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在全社會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追求與共同的理想目標。其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決定的。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自覺地承擔起了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使命。在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和億萬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不可逆轉之勢。但也應該看到,復興中華民族的征途并非一帆風順。就意識形態(tài)領域而言,存在兩個方面的風險挑戰(zhàn)。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利益和社會階層的分化出現了一些非主流社會思潮;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妄圖通過向中國輸入各種錯誤社會思潮,制造思想混亂,從而達到對中國“和平演變”的目的。這種風險挑戰(zhàn)具有消解人們的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稀釋全國各族人民復興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消極作用,使中國共產黨肩負的復興任務更加艱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統一思想、堅定信仰,團結帶領全體人民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
明確了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原因之后,還要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根本任務作出精準判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現在,宣傳思想工作的環(huán)境、對象、范圍、方式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沒有變,也不能變。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22頁。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強調指出,堅持思想工作“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fā)展”(1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1頁。。宣傳思想工作的本質就是意識形態(tài)。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根本任務。對于如何實現“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都作了深刻論述。
首先,實現“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要充分發(fā)揮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作用。哲學社會科學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建設和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2016 年 5 月 1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面對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活躍、主流和非主流同時并存、社會思潮紛紜激蕩的新形勢,如何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更好發(fā)揮作用?!?14)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5月19日。2022年10月,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強調指出,要“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15)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 年10月26日。。
其次,實現“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要高度重視發(fā)揮宣傳思想工作的作用。重視和加強宣傳思想工作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和突出優(yōu)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發(fā)揮宣傳思想工作在實現“兩個鞏固”根本任務中的作用,并在不同場合進行了多次論述。2018年8月,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新形勢下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這里的“五項使命任務”就是“兩個鞏固”根本任務的展開。關于如何發(fā)揮好宣傳思想工作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宣傳引導,強調要通過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來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其三,實現“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要重視發(fā)揮“關鍵少數”的作用。這里所謂的“關鍵少數”,是指要重視發(fā)揮黨員領導干部的作用。政治的堅定,來源于理論的清醒。只有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推動者和踐行者的黨員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論修養(yǎng),才能夠更好地指導意識形態(tài)工作,實現“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正因為這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員、干部要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新干部、年輕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論學習,通過堅持不懈學習,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堅定理想信念”。(1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3、154頁。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互聯網領域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復雜性日益凸顯??v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論述,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點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論述的又一鮮明特色。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多次強調互聯網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主戰(zhàn)場、主陣地、最前沿,而且親自擔任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進行指揮、部署。針對我國輿論生態(tài)、意識形態(tài)傳播格局發(fā)生的深刻變化,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根據形勢發(fā)展需要,我看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17)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29頁。
其一,適應輿論生態(tài)變化,積極搶占新興輿論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問題曾作過多次論述。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敏銳地指出:“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基本不看主流媒體,大部分信息都從網上獲取。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加大力量投入,盡快掌握這個輿論戰(zhàn)場上的主動權,不能被邊緣化了?!?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29頁。2015年5月,在中央統戰(zhàn)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是當前宣傳思想工作的主陣地。這個陣地我們不去占領,人家就會去占領;這部分人我們不去團結,人家就會去拉攏?!?1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5頁。其二,攻破核心技術,建設網絡強國。目前我國已成為網絡大國,但還不是網絡強國。要建成網絡強國,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對如何建設網絡強國作過多次論述。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建設網絡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2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98頁。。2016年4月,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21)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4月26日。。其三,加強網絡虛擬空間治理,引導網絡輿論走向。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維護國家安全的高度,對如何加強網絡虛擬空間治理,正確引導網絡輿論走向多次加以論述。一是強調要做強網上正面宣傳。2016年4月,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tài)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2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37頁。二是要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guī)律。在2018年8月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guī)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增量?!?2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1頁。三是要加強新興媒體管理。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再次指出:“主管部門要履行好監(jiān)管責任,依法加強新興媒體管理,使我們的網絡空間更加清朗。”(2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8頁。
意識形態(tài)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具有價值導向性。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關乎輿論導向的重大問題。鑒于此,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在意識形態(tài)工作中“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統一的”(2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4頁。。
其一,把“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價值導向,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目的在于“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2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11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最本質特征。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聯結黨和人民的重要工作,旗幟鮮明地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是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應當恪守的基本立場。其二,把“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價值導向,是對一些重大問題正本清源的需要。譬如如何正確認識黨性和人民性之間的關系問題,是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和新聞宣傳工作中的一個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在以往的歷史上,我國對此問題曾有過多次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黨性人民性統一論”,澄清了以往對黨性和人民性問題的認識誤區(qū),為我們全面理解、把握和踐行“黨性人民性統一論”指明了正確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將意識形態(tài)工作視為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使這項工作真正得到重視并落實到位。鑒于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對這個問題都有深刻闡釋,要求各級黨委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負總責,切實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qū)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27)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28)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 年10月26日。。
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作為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根本保障,是基于歷史和現實需要作出的科學決策。其一,實行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yōu)良傳統。中國共產黨是以信仰立黨、以意識形態(tài)立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自建黨以來就高度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其二,實行意識形態(tài)責任制是解決意識形態(tài)領域突出問題的客觀需要。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的上指出,宣傳思想部門在意識形態(tài)工作中不僅承擔著十分重要的職責,必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而且要求“各級黨委要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2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6頁。。正是解決意識形態(tài)領域突出問題的客觀需要,推動了意識形態(tài)責任制的制定出臺。除了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外,責任制的“制度屬性”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視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的重要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論述,內容豐富深邃,意義深遠重大。理論上,它是黨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新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豐富和發(fā)展作出了新貢獻;實踐上,為在新時代開創(chuàng)意識形態(tài)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
其一,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是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理論源頭。習近平總書記正是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與新時代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意識形態(tài)工作重要論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一是論述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與經濟工作作為中心工作的辯證關系,明確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作為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二是把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看作是當今世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兩種制度在思想文化層面的較量,是對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認識的繼承與發(fā)展。除此之外,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把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價值導向,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點內容,把“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根本保障,等等。這些重要思想極大地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開辟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新局面。
其二,深化了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科學認識。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首先要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本質和內涵有一個清晰準確的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要論述從四個方面深化了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把握。一是明確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作為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深化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什么”的問題。二是首次把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價值導向,深化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為什么”的問題。三是明確把“兩個鞏固”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根本任務,把“網上輿論工作”首次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點內容,深化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干什么”的問題。四是首次把“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作為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根本保障,深化了意識形態(tài)工作“怎么干”的認識。
其三,從根本上扭轉了意識形態(tài)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意識形態(tài)領域尖銳復雜的斗爭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將意識形態(tài)工作擺在極端重要位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偉大的斗爭精神,毫不松懈地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全面領導,意識形態(tài)領域一度出現的被動局面從根本上得到了扭轉,“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形勢發(fā)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為新時代開創(chuàng)黨和國家事業(yè)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30)《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人民日報》2021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