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曄
一早,發(fā)現(xiàn)“宜昌發(fā)布”有更新,點開一看,是早春“梅”訊——《“梅”好時光!出發(fā)!》。文中說雖然近日連綿陰雨,但沒有阻擋梅花開放,市區(qū)已有暗香浮動。市園林中心還發(fā)布了市區(qū)賞梅線路圖,排在第一的是城東公園。
城東公園是我家附近的山體公園,依山就勢,綿延幾座小山頭。最東邊的山坡有大片紅梅,公園建好后,每年春天我都會和朋友去賞梅。
想起有一年訪梅的趣事。
那年冬季連續(xù)氣溫攀升,我想著那個山頭是最向陽之處,梅花應(yīng)該如宋代女詞人朱淑真所寫那樣:“溫溫天氣似春和,試探寒梅已滿坡?!彼栽┘s了朋友去看梅花。二人乘興而去,卻不想枝頭只有褐色的花苞,不見一點顏色。朋友說:過些天再來應(yīng)該差不多吧。
過了十來天,一個晴好天氣,我們又去看梅花。滿懷希望而去,遠(yuǎn)遠(yuǎn)看到似乎有了隱隱的粉色,還有淡淡的梅香。走近一看,才知道全是自己一廂情愿,梅花還是保持自己的節(jié)奏,并沒有因為我們的急切而改變半分。
春節(jié)后陽光燦爛。再約看梅。半路看到一株不過半人高的紅梅已經(jīng)花滿枝頭,欣喜不已,期待轉(zhuǎn)過彎就能看到一片粉紅。不料那一片梅樹的枝頭大多還只是蓓蕾初綻。失望之余有驚喜,紅梅林中有一株白梅,潔白的花朵已綴滿枝頭,馨香馥郁,引來小小的蜜蜂穿梭其間。有攝影愛好者端著長槍短炮,選取不同角度拍著,贊嘆著。我們在一旁看著,也是滿心歡喜。
又過了些天,朋友問我:再去看那片紅梅吧?我想想,說:不去了,我早就看到它們怒放了。友人笑我“作”,獨自去了。她發(fā)來照片,我道:我看到的就是這個樣子啊。
今年正月初,女友又約訪梅。說氣溫高,太陽好,應(yīng)該差不多了。我笑她太心急,還是一起去了。果然來早了。
照舊去找那株白梅。和朋友在樹下變換著角度拍花,怎么也拍不夠。突然聽到有人問:不好意思,能不能讓我們也拍幾張?這才驚覺我們在樹下已流連多時。
我們盡興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