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評價標準改變之后,評價本身就暴露出了荒唐。
現(xiàn)代人大多是學校的產物,學校給人留下的烙印之一,是看重成績。千百萬次的大中小考試的錘煉,使我們反復認識到,就算卷不到優(yōu)秀線,至少也要爬到及格線,才能獲得人生安穩(wěn)的基本資格。英劇《珍的不一樣》的女主人公和千百萬的我們一樣,面臨著在考試中失利的危險,只不過她要面對的考試項目是超能力。在現(xiàn)實生活中,催婚往往令人尷尬或惱怒。而當超能力成為人生的及格線,事情就在讓人心煩意亂的同時,橫生出一絲古靈精怪的趣味來。
異類的成長困境故事已經屢見不鮮。小海怪要會生鱗,小狼人要會嗥叫,拖后腿的會被他們心急如焚的父母送進各種培訓班夏令營瘋狂惡補?!墩涞牟灰粯印繁兄∑乒奁扑さ囊回炘瓌t,一步跨出青少年時期的糾結,直接講述在人人都有超能力的世界里,一個遲遲沒有獲得超能力的成年人的故事。
在故事設定中,超能力是每個人伴隨成年而自動獲得的一項技能,具體是什么能力因人而異,從飛翔到噴火不一而足。珍是這個世界中的落后者,尷尬地扒住生存線,在失落的邊緣蕩悠悠。眼看著跟自己不對脾氣的妹妹順利取得超能力,父母為她歡呼雀躍,心中五味雜陳。家仿佛是不屬于自己的,世界似乎也是一樣。超能力成了面試時的必答題目,填表時的必然選項,以及不具備它的人諱莫如深的隱衷。我們當然可以說,這里的超能力是在隱喻或比附某些東西,某些被習俗視作伴隨著年齡成長所必然獲得、否則你就大有問題之物,比如婚姻,比如生育。但作為寓言故事的資深厭惡者,我一直不喜歡這種強作解人的思路。
《珍的不一樣》首先讓我想起《哆啦A夢》,同樣作為大世界中小loser的野比大雄,唯一擅長的事情是翻花繩,于是他通過萬能電話亭來到了只看重翻繩的世界。我永遠記得野比一進家門之時母親對他的迎頭痛斥:“你有看書的功夫,怎么不去翻繩?”令小孩子如芒在背的肅殺氣氛依然如故,只是評價標準改變之后,評價本身就暴露出了荒唐。我們習以為常的,未必是理所應當?shù)?,《珍的不一樣》也帶給我類似的感受。成見讓人便利,也讓人保守,哪怕在一個大家都有超能力的奇妙世界里也沒有什么改變。
故事本也可以向著軟科幻方向發(fā)展。不過《珍的不一樣》是個劇情片,風格有些類似稍早的著名作品《輪回派對》,表現(xiàn)手法盡管奇特詭譎,落腳點還是人物的性情和脾氣?!墩涞牟灰粯印肪劢褂谏鏍顩r不佳的年輕人,他們要面對的并不僅僅是超能力的問題。珍的朋友是讀法律出身,有超能力,然而她得到的和法律事務相關的工作機會,無一例外都是基于她通靈的超能力,而非她習得的知識儲備。珍的男朋友超能力是變身,他化身為一只貓之后卡住了3年,也因此丟失了之前的記憶和生活。超能力并不能一勞永逸地改變什么,但總還是有的好——非要比附的話,倒是很像大學文憑。
英劇很少會問“為什么”,一般就是平靜地把底層生活撕開個口子,打手電似的一瞥,照見其中的灰與紅。失落、嫉恨、反叛,友愛、善良、互助,女主人公一箭多雕地兼而有之。在影視作品中,小人物最容易塑造得復雜生動,從而令人可親。劇集的溫情向基調決定了人物性格和境遇不會有大裂變,哪怕有一天真的取得了超能力,只怕女主角仍然通不過人生測試。畢竟最終考驗她的并不是某項客觀標準,而是她心底里糾纏不清的荊棘和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