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家長來說,怎么知道孩子感覺痛苦呢?當孩子感到壓抑時,他們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表現(xiàn):
哭泣:當孩子受到太強的刺激,不知如何放松時,很多就垮了下來,然后大聲啼哭,這就是為什么總會有很多哭成淚人的孩子。眼淚是孩子們在情緒激動時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不要阻止孩子哭泣,也不要忽視他們的哭泣,應該充滿愛意,心平氣和地對待。
不安的睡眠:如果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在睡覺前和孩子聊聊天,給他機會說出心里話,可能會改善他的睡眠不佳。
疾病反復:如果孩子叫嚷不舒服,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不要因為檢查無果就覺得孩子是“謊話精”,忽略孩子真正的“心病”。作為家長,即使懷疑孩子在裝病,也應該帶他去看醫(yī)生,讓他感覺到父母是值得信賴的。
攻擊性行為:孩子無故或因為一點小事發(fā)脾氣、攻擊他人,可能是壓抑了過多負面情緒需要發(fā)泄。
過度憂慮:孩子還怕災難和考試等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專家建議,孩子減輕恐懼和憂慮的方法就是正視它們,讓孩子集中精力應付他們控制范圍內(nèi)的事。
說謊和欺騙:四五歲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后果。孩子在已經(jīng)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還會撒謊,大多數(shù)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想取悅于家長,擔心會辜負他們的期望。家長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后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經(jīng)成了他的一種習慣,就應該帶他求助醫(yī)生了。
拒絕吃飯:如果孩子出現(xiàn)厭食或?qū)M食表示不滿,過度克制飲食或過量運動,可能意味著孩子在通過一種不健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身體,從而達到控制壓力的目的。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幫忙做飯,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