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多情誰及青溪水
      ——1922 年,陳三立在南京

      2023-03-21 08:13:46王振羽
      雨花 2023年12期
      關(guān)鍵詞:鄭孝胥陳三立基博

      王振羽

      1922 年,民國十一年,南北對峙的中國在五四運(yùn)動(dòng)之后,看似風(fēng)平浪靜,實(shí)則暗流涌動(dòng),角力不斷,春潮帶雨晚來急。

      已經(jīng)年屆七旬的散原老人(陳三立,陳寅恪先生之父)在這一年曾三次自南京奔赴滬上,各有緣由,或因慶吊訪友,或因女兒患病。但此年人在南京,最為重要的是他的七十大壽,還有他與梁啟超在時(shí)隔二十五年后的南京會面,故人相見,物換星移,桑田滄海,太多話真是不知從何說起。

      此一年過后,散原老人家故連連。這一年逾古稀之人,喪妻亡子接踵而至,備受打擊。他凄然告別南京,移家西子湖畔,心境更為黯淡落寞,六代繁華春去也。

      此年正月八日(1922 年2 月4 日),陳三立次韻他人,有一首七律詠春言事,感慨時(shí)事,抑郁不平:

      春動(dòng)枝頭鳥語催,

      曉風(fēng)暖拆雪殘梅。

      九垓震蕩留吟幾,

      萬象低昂暎酒杯。

      藩鎮(zhèn)兵猶乘釁起,

      海邦使播歃盟回。

      腐儒把玩微陽復(fù),

      莫問饑腸破疾雷。

      春光明媚,萬物復(fù)蘇,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且把煩擾國事紛亂喧囂擱置一邊,賞春踏青,放目河山,舒緩情致,淺吟低唱。2 月5 日,陳三立與胡先骕、梁菼、柳詒徵等人相約來到南京東北一隅的太平門外看桃花初綻,草長鶯飛。事后,胡、柳二人皆作詩記錄此事。

      陳三立聳立文壇,引領(lǐng)風(fēng)騷,也不斷有人或致信或登門,求教請益。陳三立就當(dāng)代文派源流,曾寫一五言詩給袁樹勛之子袁思亮,他在這一題為《贈袁伯夔》的詩中說道:

      湘鄉(xiāng)接桐城,雄跨欲無對。

      羽翼郭與吳,云龍瞻進(jìn)退。

      ……

      袁子生其鄉(xiāng),霑被篤所愛。

      壯志逐時(shí)杰,從轡忘歷塊。

      桐城自然指桐城派,湘鄉(xiāng)則是說曾國藩。郭嵩燾與吳汝綸屬于桐城羽翼,王湘綺卻是獨(dú)樹一幟。詩中的袁子,自然是說袁思亮。袁思亮的父親袁樹勛做過山東巡撫、兩廣總督。甲午之戰(zhàn),他幫助劉坤一抗擊日軍時(shí),與陳寶箴有一定交集。御史胡思敬曾彈劾袁樹勛,御史饒芝祥亦奏稱袁樹勛“設(shè)門丁,屬僚晉見,‘未納門包’者‘逾日不面’;猶任用私人,虛報(bào)業(yè)績”。這兩位御史均言之鑿鑿要求查辦袁樹勛,以儆效尤,正風(fēng)肅紀(jì)。清廷以袁樹勛已于1910 年開缺為由“從寬免議”。袁思亮小陳三立26 歲,屬于晚輩,他們之間算是忘年之交。

      陳三立女兒在滬上生病,他放心不下,前往探視。女兒病愈后,他又去探望陳夔龍這一晚清名臣。不巧,陳夔龍閉門不在,外出去了。陳夔龍?jiān)谄洹痘ń鼧窃姶妗分杏衅呗梢皇渍f到此事:

      陳髯往日稱公子,

      老臥鐘山歲月深。

      過我適成交臂失,

      思君聊復(fù)撚髭吟。

      陳三立長子陳師曾的岳父是南通范當(dāng)世。陳三立與范當(dāng)世來往唱和,堪稱知音。范當(dāng)世的遺孀姚倚云央請陳三立為范當(dāng)世文集作序,對于親家的這一盛情要求,散原老人當(dāng)然不能拒絕。他欣然從命,用心為文。他如此開門見山地寫道:

      ……今歲君配姚夫人始為錄副,將授刊,寄余卒讀,且以君親友如馬通伯、姚叔節(jié)輩皆絕推隆君詩,而未及論列其文,欲余頗加月旦一言綴其后。

      該如何評說親家翁的文字經(jīng)營呢?既要中肯切當(dāng)、恰如其分,又不能給人以故意拔高、信口雌黃之感,陳三立頗費(fèi)斟酌,深思熟慮,沉吟再三。他并沒有云山霧罩地說太多的廢話套話,而是這樣評價(jià)道:

      蓋君之文……終以出熙甫,上毗習(xí)之、子固者為尤美,此可久而俟論定者也。

      君始從武昌張先生受文法,尋與桐城吳先生講肄,求之益深……以故終不第,漂泊南北,獨(dú)名在士大夫間而已。

      馬通伯即馬其昶,被譽(yù)為“孤桐絕響”,曾參與修撰《清史稿》。姚叔節(jié)就是姚永概,是姚倚云的哥哥。陳三立曾有《雨中過安慶有懷姚叔節(jié)》:

      斬新春樹鷺邊城,

      千里寒江澀不晴。

      中國少年姚叔子,

      為誰費(fèi)盡短燈檠。

      熙甫是說歸有光,子固當(dāng)指曾鞏。武昌張先生是指張?jiān)a?,桐城吳先生則是吳汝綸,張、吳都是范當(dāng)世的老師。正是吳汝綸從中穿針引線,范當(dāng)世續(xù)娶了姚瑩的侄孫女姚倚云,兩人婦唱夫隨,舉案齊眉,琴瑟和鳴,感情甚篤。陳三立對范當(dāng)世如此要言不煩的中肯評價(jià),得到了錢基博的呼應(yīng)與肯定。

      錢基博不大同意說范當(dāng)世是桐城一脈,但特別認(rèn)可陳三立評說范當(dāng)世的觀點(diǎn)。他縱論曾國藩與張?jiān)a?、韓愈與王安石,也說到了張謇與范當(dāng)世的異同,還把陳三立與范當(dāng)世比較了一番。范當(dāng)世天不假年,在1905 年就去世了,年僅五十余歲。錢基博說到的盧冀野借書給他,盧冀野就是盧前,他會譜曲,又能寫白話詩,是吳梅的弟子,《夢里花落知多少》曾被誤認(rèn)為是臺灣一女作家作品,實(shí)際上為盧前原創(chuàng)。他著有《中國戲劇概論》《明清戲曲史》等,病逝于1951 年,年僅四十六歲。錢基博在《復(fù)陳灨一先生論文書》中又說及陳三立對于范當(dāng)世的評價(jià):

      伯子先生則問學(xué)于張武昌,而得其辭句之廉勁。散原老人序所謂“長于控搏旋盤、綿邈而往復(fù)”者也。然綿邈而往復(fù),桐城意境之所有也;至控搏而旋盤,則非桐城意境之所有也。

      錢基博說到的陳灨一小錢基博五歲,此人與楊士燮、楊士驤、楊士琦兄弟有親戚關(guān)系,他跟隨楊家兄弟左右,多有見聞,后與張學(xué)良也有交集,著有《睇向齋聞見錄》等。楊家后人有翻譯家楊憲益、楊苡等。對錢鐘書父親錢基博的宏論滔滔、直言不諱,陳三立自然知曉。大致在此年的七八月間,散原老人致信錢基博,并回復(fù)他應(yīng)錢基博之請為其祖父所做傳記(《錢榕初先生家傳》)一事,全文簡略明了,摘錄如下:“余獲誦先生之孫基博所屬文,通才宏識,條適而上遂……或吾前哲未及窺,然必當(dāng)有所據(jù)依以成其變化。語曰: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若先生其人者,愈悟垂范詒謀之匪偶然矣?!?/p>

      陳三立有《簡錢子泉》,錢子泉就是錢基博,散原老人話說得很客氣謙和:

      屢讀大著,瑰異優(yōu)渥,不僅三吳之文士,抑亦海內(nèi)之通人也。并世有此才,足警老眼……

      不佞學(xué)殖荒落,偶于文字有所嬉弄,亦等諸塵糞污人……不意又承續(xù)教,殷拳之意,有加無已。遂忘其丑,倉促綴就,繕呈審定。終恐貽議大雅,不可用耳。伏乞亮鑒。

      錢基博《先大父述略》細(xì)說拜托陳三立為其祖父留下文字的大致經(jīng)過,還有他對散原老人的推許:“獨(dú)念并吾世,不乏雄駿魁宿,而文章高世,私衷服膺者,莫如義寧陳散原先生三立……自以末學(xué)小生,幸見稱于當(dāng)世賢豪長者,其忻榮為何如也!謹(jǐn)乞以傳吾大父?!?/p>

      陳三立的《散原精舍詩》要出版刊行,應(yīng)該也是對他七十大壽的一種總結(jié)回顧,一種真切慶賀。他央請鄭孝胥作序。鄭孝胥在此年9 月23 日把詩序寄到石城南京。鄭孝胥的序文如下:

      處亂世而有重名,則其言論予奪,將為天下視聽之所系……

      散原使余刪其詩,余謂散原:既有重名于天下,七十老翁何所畏懼?豈能以山川風(fēng)月之辭與后生小子爭輕重哉?使天下議散原之詩非詩而類于《春秋》,乃余之所樂聞也。鄭孝胥書,壬戌八月。

      此前,在1910 年,宣統(tǒng)二年,陳三立移家南京十余載之后,鄭孝胥就曾為《散原精舍詩》作序。序文不長,再做文抄公:

      伯嚴(yán)詩……己酉春始欲刊行,又以稿本授余曰:子其為我擇而存之。

      余雖亦喜為詩,顧不能為伯嚴(yán)之詩……大抵伯嚴(yán)之作,至辛丑以后,尤有不可一世之概……

      ……并世而有此作,吾安得謂之非真詩也哉?噫嘻!微伯嚴(yán),孰足以語此?宣統(tǒng)元年五月,鄭孝胥。

      鄭孝胥的這兩篇序文言簡意賅,無浮語虛辭,切中肯綮,堪稱序文典范。1933 年,鄭孝胥前往山海關(guān)外,落水附逆,成一跳梁小丑。陳三立與之絕交,再版自己的詩文集時(shí),他要求刪除鄭的序文,耿介不茍,大義凜然,令人肅穆。

      11 月9 日,散原老人七十壽辰,子女、孫輩、諸多好友齊聚南京;未趕來金陵者也多有賀壽詩章,聯(lián)篇而來,盛情高義,其樂融融,并非全是言不及義的無端吹噓,自我陶醉?,F(xiàn)摘錄一二,一斑窺豹。

      沈曾植《祝陳散原七旬壽詩》:

      望望鐘陵幕阜云,

      六朝山色接繽紛。

      列仙姑射冰雪杳,

      丈室維摩金粟芬。

      詩句流傳十洲遍,

      文心不立一言云。

      病夫病榻神游去,

      來后諸公介雅勤。

      詩人李宣龔是沈葆楨的外祖孫,他字拔可,與陳三立交往頗多。他的《贈散原丈》清新好讀,朗朗上口:

      東野高寒未是窮,

      斜川況有老坡風(fēng)。

      卅年負(fù)謗關(guān)人望,

      萬口言詩掩此翁。

      入夜星辰應(yīng)繞座,

      平居節(jié)義自稱雄。

      多情誰及青溪水,

      長照樽前菊與楓。

      周達(dá),字梅泉,是周馥、周學(xué)熙之后,他詩學(xué)鄭孝胥,在上海與鄭孝胥的海藏樓比鄰而居,稱作鷦寄廬。鄭孝胥曾作有《周梅泉五十詩》送給他。注意到周達(dá)的《壽陳散原丈七十》,也是因?yàn)樗诓粺o應(yīng)景的詩中巧妙化用散原、鄭孝胥的序文要義而了無痕跡,毫不生硬:“恂恂元季盡儒脩,奧廣平生見太邱。早羨拂衣除世網(wǎng),真成袖手看神州。甘陵鉤黨余殘籍,寶祐登科屬俊流。亂世重名誰得似,直將詩筆作春秋?!?/p>

      正在東南大學(xué)擔(dān)任教職的吳宓《讀散原精舍詩筆記》載:“一九二二年秋在南京叩祝七十壽。”當(dāng)時(shí)的南京與滬上媒體有報(bào)道說:“寓公陳伯延前日七十壽辰,京滬遺老詩人,均聯(lián)袂來寧祝賀?!?/p>

      11 月18 日,陳三立赴梁啟超等人在中國科學(xué)社所備壽宴,以新印《散原精舍詩》及《續(xù)集》贈梁。梁啟超《散原精舍詩手記》載:“與伯嚴(yán)別二十五年,今歲講學(xué)秣陵,始復(fù)合并。吾年五十而伯嚴(yán)且七十矣。九月晦,同人集科學(xué)社為伯嚴(yán)壽,而滬上適以此書至。俯仰離合,不能已于懷。壬戌十月一日,啟超手記?!?/p>

      來而不往非禮也。陳三立在11月21 日席設(shè)散原精舍,宴請梁啟超、王敬芳等。梁啟超大名鼎鼎,為人熟知。王敬芳是何許人也?王敬芳,字摶沙,河南鞏縣人,光緒壬寅科舉人,1904 年留學(xué)日本,1907 年與秋瑾、姚宏業(yè)、于右任等在上?;I辦中國公學(xué),1919 年又任中國公學(xué)校長。他在1922 年任中州大學(xué)董事,同年任陜西宣撫使。他還曾擔(dān)任中原煤礦公司和福中公司經(jīng)理,也是河南福中礦務(wù)學(xué)校的主要?jiǎng)?chuàng)辦人。陳三立的《與梁啟超書》如此說道:“摶沙明日下午即行,只得于今夕六鐘,乞代約偕臨小飲,外梅、柳、馬、蕭、楊、胡、熊諸君,并煩飭紀(jì)走邀作陪,無任幸禱。任公吾兄先生。三立。初三日。”摶沙,說的就是王敬芳。其他人則是梅光迪、柳詒徵、馬承堃、蕭純錦、楊銓、胡先骕、熊慶來。此次雅集,在《梁啟超家書》中,任公向梁思成、梁思永、梁思順等如此說道:“前晚陳老伯請吃飯,開五十年陳酒相與痛飲,我大醉而歸。(到南京唯此一次耳,常日一滴未入口。)翌晨六點(diǎn)半,坐洋車往聽歐陽先生講佛學(xué)(吾日日往聽),稍感風(fēng)寒,歸而昏睡。”梁啟超說到的歐陽先生是歐陽漸,陳三立這一晚上的雅集他似乎并不在現(xiàn)場,但他有《散原居士事略》提及此事:壬戌,梁任公研唯識學(xué)來,嘗相聚于散原別墅。

      梁啟超離開南京已經(jīng)是百年前的1 月25 日,他乘車返回天津,行前向散原老人索要詩句。陳三立寫就《任公講學(xué)白下及北還索句贈別》:

      辟地貪逢隔世人,

      照星酒坐滿酸辛。

      舊游莫問長埋骨,

      大患依然有此身。

      開物精魂余強(qiáng)聒,

      著書歲月托孤呻。

      六家要指藏禪窟,

      待臥西山訪隱淪。

      陳三立還就此詩有一說明:任公大師講學(xué)白下,及北還,寫句為別,乞教之。陳三立。他們兩人共同提到的蔡松坡就是蔡鍔將軍,年僅三十四歲就赍志而歿。當(dāng)年都是變法維新中的風(fēng)云人物,如今也都身處邊緣,只能是心有不甘的看客而已。

      1929 年1 月19 日,梁啟超病逝,年僅五十六歲。正在上海的陳三立聯(lián)名張?jiān)獫?jì)在2 月14 日的《申報(bào)》刊出《公祭梁任公先生啟事》。三日后,陳三立與張?jiān)獫?jì)在上海靜安寺主持梁啟超公祭典禮。有一《靜安寺路公祭梁任公先生記》刊于《新聞報(bào)》,文字簡略,要言不煩,如同時(shí)下流行的新華體:“任公之喪,海內(nèi)同志痛悼。昨日十七日上午,旅滬寓公與任公雅故者,設(shè)奠于靜安寺,舉公祭之典。由陳散原、張菊生二君主祭,陳叔通、李拔可等分任招待?!倍肚叭丈虒W(xué)界公祭梁任公》一文則較為詳細(xì),刊于《申報(bào)》,提到了不少人的名字,尤其是一些挽聯(lián)內(nèi)容,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就在陳三立、梁啟超把酒暢談回首往事之際,沈曾植在上海病逝,得年七十二歲。陳三立聞聽噩耗,送一挽聯(lián):稱雄儒佛護(hù)微言,薪盡火傳,道術(shù)未裂;下鑒星辰接孤憤,??帐?,魂魄猶飛。僅送一挽聯(lián)還不足以寄托哀思,陳三立又有一七律《哭沈乙庵翁》:臥疴傳句寵稱觥,歸序仍能腹稿成。十日死生逢絕筆,萬流依倚失長城。亂離殘客元同命,博大真人不可名。留詠荊軻一樓影,哀應(yīng)終古海濤聲。

      這一年,陳三立還應(yīng)他人請求,為《萍鄉(xiāng)文氏四修族譜》作序,為盛宣懷作墓志銘。說到萍鄉(xiāng)文氏,自然不能不提文廷式,而文廷式已經(jīng)辭世近二十載。文廷式號云閣,是光緒十六年榜眼,所謂翁門六子之一。文廷式的弟弟文廷楷找到陳三立,陳三立盛情難卻,提筆寫道:余友云閣同年,嘗為余稱述其祖壯烈公死事狀,節(jié)概凜凜,追文山矣……與余交尤篤。雖不竟用以死,然固奇杰非常人也。國變后十有一年,其弟法和、頌平及祖孫詔云,以四修族譜成,征序于余。

      金壇人馮煦年屆八旬,實(shí)屬高壽。他是光緒十二年進(jìn)士,曾任安徽巡撫,頗有文名,他題成都武侯祠一聯(lián)流傳很廣:此老不攻畫,不善書,不精雜詩,壓倒蜀吳魏中幾多偽士;其人可托孤,可寄命,可臨大節(jié),算來夏商周后一個(gè)純臣。且看陳三立的《馮蒿庵同年八十生日詩》:江海蛉迎蓋世翁,十年長我氣如虹。獨(dú)憐夙夜回天原,移誦尪羸續(xù)命功。不朽揚(yáng)云垂絕業(yè),扶傾宗澤郁孤忠。列仙儒視人倫表,綽約飄髯酒頰紅。

      陳小從在《圖說義寧陳氏》中說,1922 年11 月9 日是祖父七旬大壽,“萬萬沒有料到,不到一年時(shí)間,祖母因病逝世,師曾大伯也遘疾誤醫(yī),遂至不起。散原精舍有如遭到一場折棟摧梁的巨型風(fēng)暴。六代豪華春去也,這個(gè)聚居了二十三年的大家庭也從此解散,親人們流轉(zhuǎn)于杭州、上海、廬山等地?!?/p>

      兩年后的1924 年夏,南京散原精舍出售他人。陳方恪還在蘇州開了一家“含光閣書肆”,開始售賣陳三立藏書。苦竹齋主《書林談屑》曾記錄其事:

      ……含光閣書肆,主人陳方恪彥通,江西義寧人,為宿儒陳三立前輩之哲嗣,家藏圖書千余箱,陳列店中……惟彥通出生望族,雅好儒素,不諳商情,店務(wù)悉交一伙計(jì)主持……不數(shù)年間,即行歇業(yè)。

      彥通是陳方恪的字,一伙計(jì)據(jù)說是陳家的親戚。如此看來,陳方恪也是不善經(jīng)營管理之人。胡先骕對陳方恪多有微詞,陳師曾的兒子陳封懷是胡先骕的學(xué)生,也是植物學(xué)家。

      百余年前的一個(gè)家族,在南京留下如此痕跡,徒留紙墨間,而地理空間上的散原精舍,早已灰飛煙滅蕩然無存了。

      猜你喜歡
      鄭孝胥陳三立基博
      陳三立三拒蔣介石
      文史博覽(2020年3期)2020-12-06 10:29:14
      陳三立三拒蔣介石
      陳三立三拒蔣介石
      華聲文萃(2020年7期)2020-07-30 13:55:56
      關(guān)于鄭孝胥的詩書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筆有干鈞任歙張一一鄭孝胥書法芻議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鄭孝胥的書法
      藝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錢基博 學(xué)不阿世
      《錢基博集》出版座談會觀感
      論抗戰(zhàn)時(shí)期錢基博的殉國情懷
      淺議國學(xué)大師錢基博論兵
      ——以《德國兵家克勞山維茲兵法精義》為例
      軍事歷史(2015年2期)2015-01-10 04:38:50
      横峰县| 英山县| 汉源县| 开阳县| 肥城市| 新绛县| 瑞安市| 巴马| 洱源县| 亳州市| 勐海县| 寻甸| 桦川县| 虞城县| 库伦旗| 宜城市| 湘潭市| 无锡市| 蛟河市| 禄丰县| 大关县| 辽宁省| 岚皋县| 博兴县| 卢龙县| 宁乡县| 云梦县| 阿城市| 邵阳县| 珲春市| 奎屯市| 大安市| 昌吉市| 闻喜县| 宁明县| 酒泉市| 平谷区| 尤溪县| 伊川县| 台前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