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桃花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提到:“教師要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與分享交流,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嘗試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體驗合作探究和發(fā)現的樂趣?!睂Υ擞^念進行整理和分析不難發(fā)現,《指南》強調了游戲活動中“分享”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幼兒教師應開展專門的游戲分享活動,為幼兒的表達與交流提供空間。
游戲分享活動,即游戲活動中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它在以往的幼兒教育體系中被稱為“游戲講評”或“游戲點評”環(huán)節(jié),意在推動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讓他們在集中的空間內分享游戲經驗、抒發(fā)主觀情感。在現階段的幼兒園游戲分享活動中,活動的內容、組織方式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教師應全面認知不足,并以科學合理的對策彌補不足。而為了契合《指南》的要求,教師要將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品質作為游戲分享活動的目標,細致規(guī)劃活動的方案、精選活動內容、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
一、游戲分享活動的重要價值
在幼兒園中組織游戲分享活動,對幼兒的成長和幼師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皆有重要價值。首先,有助于幫助幼兒積累游戲經驗。在分享活動中,幼兒與同伴之間展開互動和交流,他們就游戲中遇到的問題、取得的成果等進行溝通,在探討中明確解決問題的路徑,長此以往,他們的游戲經驗愈加豐富,也能夠獨立面對和解決游戲中出現的突發(fā)情況。其次,有助于提升幼兒園活動的有效性。在幼兒分享經驗、提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擔當觀察者和引領者的角色,及時記錄下幼兒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對策,并在后續(xù)的游戲活動中規(guī)避不良現象的發(fā)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幼兒園活動的整體開展情況會逐漸向好。最后,有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與發(fā)展。教師是游戲分享活動的組織者、觀察者和引導者,活動是否成功舉辦與教師的組織能力、是否全面了解幼兒的興趣、是否及時介入活動等息息相關,所以,為了增強游戲分享活動的實際效果,教師自然會努力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個人的專業(yè)能力、增強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久而久之,教師的綜合實力逐漸增強,其專業(yè)成長與發(fā)展之路也會更為順暢。
二、幼兒園游戲分享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良好品質的具體措施
游戲分享是我國在幼兒園游戲活動長期發(fā)展的進程中塑造出的獨特活動形式,它的前身為“游戲評價”和“游戲講評”等,指的是在幼兒結束自主游戲后,主動與其他同伴展開討論、分析和述評,其價值和意義不容小覷。鑒于其價值和作用,在幼兒園游戲課程體系中,教師可開展專門的游戲分享活動,讓幼兒在分享經驗、交流心得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增強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成長為具備綜合實力和健全品質的兒童,為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做好準備。
(一)于對話中分享,培養(yǎng)幼兒的衛(wèi)生習慣
在《指南》的“健康”領域中,對幼兒園和教師明確提出了“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衛(wèi)生習慣”的要求,不僅強調了衛(wèi)生和生活習慣的重要性,也對幼兒園教育提供了針對性的建議。在《指南》的啟示下,教師要將培養(yǎng)幼兒衛(wèi)生習慣作為主要教育目標之一,于游戲分享活動中啟發(fā)幼兒的健康意識。從這一訴求出發(fā),教師可以采用對話分享的方式,借助簡單易懂且具有口語化特征的問題,將幼兒的關注點集中在衛(wèi)生習慣中,讓他們在分享游戲經驗、交流游戲感悟的過程中,也能產生衛(wèi)生健康意識,從而挖掘出游戲分享活動的教育價值,為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品質助力。
當幼兒在對話中分享游戲經驗時,教師要在恰當的時機介入,及時引進具有探討價值的話題,讓他們養(yǎng)成勤洗手、愛整理、不亂丟垃圾等習慣,體現出游戲分享活動在幼兒成長和發(fā)展道路上的警示價值。比如,在戶外建構游戲“神奇的城堡”中,幼兒需徒手搬運沙土、木板、小石塊等材料,當完成建構任務后,游戲區(qū)中素材和資源的擺放順序被打亂,一些邊角余料也可能被隨意地擺放在地上,同時,幼兒在搬運材料的過程中,很容易弄臟衣服和手部皮膚。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建構游戲對應的游戲分享活動中,可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幼兒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上,讓他們養(yǎng)成及時洗手、有序擺放和主動整理的良好習慣。
而如何才能讓幼兒在分享活動中關注衛(wèi)生情況呢?這必然離不開教師的語言引導和點撥,教師要以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展開對話,互相分享游戲經驗,在互享經驗的基礎上形成健康生活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分享活動的初期,教師可按照以下語言方式推動幼兒展開對話。
教師:“神奇的城堡在你們的雙手下誕生,小朋友們真是心靈手巧的工匠。但是,老師剛剛經過城堡時發(fā)現,在它的周圍橫七豎八地躺著碎木塊、使用了一半的泡沫板,這座美麗的城堡仿佛失去了光彩,你們覺得怎樣才能使城堡重煥光彩呢?”
教師以一種巧妙的方式,將幼兒的關注點集中在建構游戲的善后任務上。經過教師的語言點撥,幼兒隨即在小組內展開對話分享活動,通過互享游戲經驗的方式,明確了建構活動的要點,即創(chuàng)建專門的清潔小組,負責回收使用過的材料,并將其分類擺放在游戲區(qū),規(guī)避游戲素材隨意擺放的現象,讓幼兒養(yǎng)成及時整理和正確分類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同時,在培養(yǎng)幼兒公共衛(wèi)生習慣的基礎上,教師也要引導幼兒在分享活動上認識到個人衛(wèi)生習慣的重要性,通過故事化和生活化的對話方式,啟發(fā)幼兒的衛(wèi)生健康意識,如下。
教師:“從前有一位小女孩,她非常不喜歡洗手,無論是畫完畫,還是摸完小動物,她都不去洗手,反而直接拿起東西放到嘴巴里。直到有一天,小女孩大聲哭起來,身旁的媽媽急忙詢問原因,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小女孩肚子疼,你們知道她為什么會肚子疼嗎?”幼兒:“因為她不愛洗手!”教師:“對!那么你們是愛洗手的好孩子嗎?在建構美麗的城堡時,你們搬運沙子、木塊,手上一定沾滿了細菌,如果這時直接吃東西、揉眼睛,是不是也會肚子疼、眼睛紅紅的呢?”
在上述對話中,教師以故事化的口吻,從“不愛洗手的小女孩”的視角出發(fā),將小女孩的經歷與幼兒的真實經驗做對比,以此為基礎,教師將游戲分享活動的主場交給幼兒,讓他們在討論、對話和溝通的過程中鏈接生活經驗,通過講述生活中的真實經歷,明確在游戲活動結束后“及時洗手,主動清理現場”的道理。經過一系列的對話和交流,幼兒不僅能夠及時總結經驗、明確建構游戲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也能在對話分享中意識到公共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的重要性,從而在游戲分享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二)于繪畫中分享,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幼兒以視覺思維為主要思維模式,他們擅長視覺感官體驗和感受外部世界,也擅長用視覺形式表達內心想法、抒發(fā)內心情感。在游戲分享活動中,教師若能認識到幼兒的思維特征,給予他們利用視覺感官表達想法的機會,他們表達和分享欲望也能更加強烈。對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游戲分享活動的方式,引導幼兒通過繪制簡筆圖畫和卡通符號,分享個人游戲體驗和小組游戲經驗,在對比圖畫和分析圖畫的過程中,達成信息共享、經驗互通的效果,以此增強幼兒的表達欲望和表達能力。
以“我們的小花園”的種植游戲為例,在游戲結束后,教師組織專門的游戲分享活動,為幼兒提供交流和溝通的平臺。而為了鼓勵幼兒積極表達,可采用繪畫的形式分享本小組的種植體驗,將本組種植區(qū)域的劃分情況、對“小花園”的期望等紛紛呈現在平面圖畫中,讓幼兒在尊重客觀現實的基礎上,適當地添加主觀想象和期冀,從而在分享活動中調動幼兒的積極情緒。例如,下圖1和圖2為某組幼兒根據本組的實際種植情況以及對花草等植物長勢的期待所繪制的簡潔圖形。
圖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2
在繪圖的過程中,幼兒將本組的種植情況以簡潔的圖形展示出來,用圓形表示花壇,用簡單的箭頭表明花壇內部為“花種”,外圈則鋪上草坪,以此種方式介紹了本組的種植區(qū)。而后,通過“?”“?”兩個卡通符號,表達了幼兒對本組種植花草長勢的期待,展現了一幅“花團錦簇”的美好畫面。通過此種方式,幼兒互相分享經驗,他們以直觀形象的圖畫作為載體,呈現出游戲活動的基本情況,有助于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也能使他們在繪制和觀賞圖畫的過程中,積極借鑒他組的游戲經驗。
(三)于演示中分享,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是幼兒必備的素養(yǎng),也是他們適應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種思維形態(tài),在幼兒園的游戲活動中,應將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作為主要目標之一,以手工創(chuàng)作為載體,將幼兒的力量集中起來,則是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為此,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利用手工藝術作品展開分享,通過演示作品和游戲過程將游戲中取得的成果展現出來,在口頭敘述和集體觀賞的過程中,分享游戲中的真實經驗,并在教師的精準指導下,明確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重要性。
以“齊心協力賽龍舟”的美工和體育游戲活動為例,在游戲活動結束之后,教師組織專門的分享活動,引導幼兒從兩個方面分享游戲經驗和心得體會。一方面,從制作龍舟的角度展開分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幼兒帶領到美工區(qū),引導幼兒與小組中的成員一邊制作龍舟,一邊口述本組的制作思路,讓其他幼兒從多角度觀察他們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促進不同小組幼兒之間的互動,從而在動手演示的過程中分享經驗。另一方面,從體育游戲的角度展開分享,引導幼兒在臺前還原賽龍舟的具體動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重點啟發(fā)幼兒的合作意識,以“怎樣才能使龍舟跑得又順又快呢?”等極具啟發(fā)性的問題,驅動幼兒將關注點放在“與小伙伴同時滑動雙槳”“小組口號整齊響亮”等方面,從而讓幼兒意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四)于實踐中分享,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
實踐是幼兒積累經驗、開闊視野的主要途徑,在幼兒園的游戲分享活動中,教師應指導幼兒在實踐中分享幼兒的經驗,將分享活動與建構、美工、種植等游戲有機結合起來,讓幼兒在種植花草、建構建筑物和制作美工藝術品的過程中,同步分享和交流經驗,這樣不僅可以驅動幼兒及時糾正自身的錯誤,還能激活和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他們收獲更為豐富的靈感。
以“娃娃家的小菜園”的種植游戲為例,在游戲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混齡編班的方式,將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幼兒集合在同一空間內,借助“以大帶小”的形式,引導大班幼兒向小班和中班幼兒傳遞種植經驗,如“何時澆水”“發(fā)現蟲子應怎樣處理”“不同蔬菜應放多少肥料”等等,鼓勵不同年齡段幼兒在實踐的過程中互相交流經驗、學習知識,并通過示范操作的方式,糾正自身的錯誤,隨著幼兒經驗的愈漸豐富,他們自身也會產生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這便能為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供助力。
三、游戲分享活動的實施建議
從幼兒園游戲分享活動的現實情況出發(fā),筆者針對活動的時間、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總結了一些實用性的建議。從活動時間來看,應根據大、中、小班幼兒的年齡差異,合理地分配活動的時長,保證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能在活動中保持專注力,同時,教師也要合理調控每一個話題的時間長度,突出重點游戲話題,促使幼兒將自身在游戲中積累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等分享出來,這樣方可體現出游戲分享活動的價值。從活動內容來看,教師選定的內容應與角色、結構、美工等游戲相關,圍繞幼兒的社會經驗展開,引導幼兒重點敘述和解決游戲中遇到的困難,并在探討和互動的過程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策略。從活動形式來看,教師要秉承因勢利導和因地制宜的原則,依據不同類型的游戲,合理地選擇游戲分享活動的形式,并結合分享活動的真實情況,及時調整分享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和形式,讓幼兒產生新奇感和強烈的分享欲望。
四、結語
幼兒園中開展游戲分享活動中,教師需要在充分認知分享活動重要價值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在對話、繪畫、創(chuàng)作和實踐中分享游戲經驗、探究成果,不僅可以加強幼兒的游戲體驗感和滿足感,還能為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表達能力、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等提供助力,在分享活動的驅動下,幼兒的意志品質、道德素養(yǎng)和綜合實力皆能得到明顯提升。在分享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及時給予幼兒點撥和指導,讓他們能夠將自身積累的經驗和遇到的困難展現和表達出來,從而順利解決問題、渡過難關,以此強化游戲分享活動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