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明集鄉(xiāng)中心學校 王 娜
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學生道德品質以及法治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筆者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出發(f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理解知識內涵,領會學科價值,獲得成長。本文將基于生活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詳細的闡述和說明。
豐富的課程資源能夠使課堂突破時空的限制,使學生更近距離地接觸生活。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呈現生活場景,讓學生在視覺沖擊下體會學科價值,增強學習情感,從而培養(yǎng)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的主觀意識,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一框“維護秩序”的教學為例。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現實生活中一些“找茬兒”的場景,讓學生初步認識到不良的社會秩序造成的影響。然后,我又利用多媒體播放良好的社會秩序對人們生活的影響,由此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使學生認識到社會生活是離不開規(guī)則的。之后,我通過不同的生活場景,引導學生分析社會規(guī)則是如何維護社會秩序的、自己能夠對維護社會秩序做出哪些努力,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升華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識。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一些社會規(guī)則,希望學生能夠自覺遵守。
通過道德與法治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許多方面的問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所以,我會基于實際,提出生活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使學生以活躍的思維理解所學內容,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
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三框“誠實守信”的教學為例。首先,我結合“烽火戲諸侯”的歷史故事對學生提問“周朝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從而引出了“誠實守信”的課題。然后,筆者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買賣關系,對學生提問:誠信能夠對人帶來哪些影響?我們要如何踐行誠信呢?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誠信的含義、講誠信的意義,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誠信的智慧,為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做了指引。最后,筆者對學生強調個人誠信記錄對自身成長的影響,希望學生能夠在課下搜集關于誠信的故事,通過閱讀將誠信的品質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些年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教師也逐漸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我結合教材融入生活情境,給學生探討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中進一步理解生活和道德與法治之間的緊密聯系,提升教學效率。
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一框“關愛他人”的教學為例。首先,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愛的奉獻》,觸動學生的心靈,又結合現實生活中各種溫暖的場景引入課題,感受關愛的力量。然后,筆者將學生分組,讓他們結合生活情境從對他人、對社會、對自己三個角度出發(fā),探討關愛他人的意義,分析關愛他人的策略。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又使學生能夠理解關愛是在傳遞美好的情感。最后,筆者引導學生歸納了關愛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學生關愛他人的同時,更能夠懂得尊重他人,深化了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內涵的理解。
實踐決定認識,將教學內容落實到生活實踐中,更有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從而培養(yǎng)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因此,我會從理論出發(fā),指導學生具體的行為,希望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進步與成長。
以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三框“善用法律”的教學為例。首先,筆者對學生說道:“隨著成長,你們會發(fā)現社會與法律之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所以善用法律與人打交道,能夠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比缓?筆者引入了生活實例,以學生易于理解的場景進行指導,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進而指導學生學習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依法維權的意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勇氣。最后,筆者引導學生歸納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法律常識,希望學生可以善于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總而言之,將生活融入實踐活動中,是落實立德樹人舉措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學生應用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基于此,筆者會繼續(xù)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基于生活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以求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