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來安中學 李 明
隨著我國現代教育教學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更加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成就和文化。通過借助歷史故事,讓高中歷史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除此之外,歷史故事和教學內容之間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可以有效推動高中歷史教學的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有些高中歷史教師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教學,會讓學生反復地背誦知識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直接影響,甚至還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影響。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融入歷史故事輔助教學,就能夠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全方位地應用歷史故事,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tǒng)高中歷史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很少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只能跟隨教師的腳步進行學習,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沉悶,無法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將歷史故事融入高中歷史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更好地記憶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輔助講解知識。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歷史故事,不僅可以活躍教學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講解課本內容,在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點的同時,加深學生的印象,進而有效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例如,在講解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將哥倫布的相關影視資料呈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fā)出來。教師可以將航海家的故事作為線索,鼓勵學生分析航海路線圖,有效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記憶。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記憶效率。
2.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有些教師使用的專業(yè)術語較多,導致學生在理解和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長此以往,就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將歷史故事和教學內容充分結合起來,讓學生對中國的發(fā)展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進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高中歷史教師在講解絲綢之路的相關內容時,可以引入相關的歷史故事。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深入了解絲綢之路的發(fā)展現狀。
3.設置懸念。
高中歷史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就可以充分結合歷史故事給學生設置懸念。通過這種方式,就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期待下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西安事變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張學良軟禁蔣介石這一事件,向學生進行提問:如果你是張學良,你會對蔣介石怎么做?中央是如何正確解決西安事變的?利用以上問題設置懸念導入新課。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與張學良有關的故事,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歷史人物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尋找相關素材,做好預習工作,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緊跟教師的步伐,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本節(jié)課內容。
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地融入歷史故事,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講解相關知識,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因此,這就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改變教學模式,采用全新的教學策略。充分借助歷史故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能拓寬學生知識面,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