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予
佛祖釋迦牟尼曾問他的徒弟們:“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徒弟們都搖頭,他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笔前?,一滴水的力量是極其微小的,但若將它與江河湖海匯集,力量將是強大的。釋迦牟尼借一滴水,向世人闡述了這樣一個不爭的事實:個體的生命只有在集體中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只有把自己自覺融入集體中,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光與熱;而獨立于集體之外的人,終究是走不遠的。
自古以來,偉人們就意識到其中的哲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就在于大禹那無私的品格,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正是大禹一直把自己放在“人民”當中,人民才始終把他放在自己心上?!白砦獭睔W陽修也深得其中“真味”,盡管他屢遭貶謫,卻仍堅韌不拔。被貶到滁州后,他站在當?shù)匕傩盏牧?,為滁州做出重大貢獻。正是他將自己完完全全地融入滁州百姓之中去,滁州才被他治理得和諧安寧、百姓安居樂業(yè)。如果他孤高自傲、一意孤行、脫離百姓,那么就將不會有《醉翁亭記》的傳世了。
這樣的道理在全世界都是相通的。居里夫人在發(fā)現(xiàn)鐳后,本可以用它來賺取巨額財富,但是她卻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無償?shù)貙㈣D貢獻給世人。她心系全人類,將自己的畢生心血用來為人類謀福祉,自始至終在人類的星空發(fā)光、發(fā)熱。
一個好的集體對個人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像是一個平臺,為我們提供途徑,讓我們向更高的舞臺邁進?!叭诵校赜形?guī)熝?。”孔子告訴我們,在集體中,可以通過向他人學習來增長才干。而一個融入集體、不斷學習的人,終有一天,累積的進步會讓他光芒四射。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這個英雄集體里,默默奉獻、無私付出二十多年的航天英雄鄧清明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飛天夢”?!拔乙兄x這個偉大的時代,感謝航天員大隊這個英雄集體!”鄧清明用自己一輩子的堅守,詮釋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反之,那些遠離集體,只為滿足一己私欲的人容易迷失。沒有集體的支持,失敗是必然的。商末的紂王性格暴戾,完全不為百姓考慮,奢靡享樂而施行暴政。他對百姓的漠視,導致了王位的覆滅。他把自己這滴“水”自“絕”于人民的“江河湖海”,干涸、消失、泯滅是可想而知的下場。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令人動容。一個人價值的密碼就藏于集體之中。是集體,給予我們勇氣;是集體,給予我們力量。我們中學生要勤奮刻苦,學好本領,把自己自覺地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才能在集體中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本文從一滴水不干涸談起,引出闡述的觀點——個體的生命只有在集體中才能體現(xiàn)自身價值。觀點鮮明,論述自然,顯示了作者積極上進的價值觀。接著列舉大禹、歐陽修、居里夫人、鄧清明等人物事跡加以論證,這些人物家喻戶曉,涵蓋古今中外,涉及不同領域,并引用孔子的名言來深化,大大增強了論證的效果。然后舉紂王遭顛覆失王位進行正反對比論證,引人深思。最后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名言,號召青少年自覺地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業(yè)中。全文旁征博引,一氣呵成,表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色,是一篇典型的“一事一議”論述文。
(指導教師:鄭湖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