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凱
推開老舊卡頓的窗,我凝眸遠(yuǎn)望,對岸的青山依舊用它含笑的姿態(tài)靜默著。隨著微風(fēng)入耳、星河入眼,窗外的世界似一幅畫在我眼前徐徐展開。
那日繁花滿地,我邂逅了無數(shù)娉婷。百花爭芳斗艷,勝似丁立梅筆下的虞美人,那蔥白的手指,懷抱琵琶,輕攏慢捻,它們腰身纖細(xì),臉龐秀麗,在春風(fēng)搖曳下,曼妙起舞。
身在鋼筋水泥叢林中,我的心卻飄向那遠(yuǎn)山黛影——好一幅山水畫!倚靠窗欞,眼中是山水,是花草,是星河,是說不出口的情愫。
夜里,星星眨呀眨,閃爍著迷人的眼睛。
仰望星空,我迷戀它的美麗皎潔,享受它的柔美星光,讓我忘卻煩惱與憂愁。仰望星空,我迷戀它的深邃奇幻,那無限的美好神奇,讓人油然而生探索與憧憬之情。仰望星空,我迷戀它的寧靜安詳,讓尋找安慰的人兒,疲倦的心靈得以棲息與依傍。仰望星空,我迷戀它的光亮無私,奉獻(xiàn)點(diǎn)點(diǎn)光芒,讓夜行的人兒,不再孤獨(dú)與迷茫。仰望星空,我迷戀它的勇敢堅毅,不懼黑夜的恐嚇,讓星空下的人兒,自信與堅強(qiáng)。
窗外的星空啊,康·帕烏斯托夫斯基寫得那樣好:“夜里樹梢仿佛消失在空中,如果起了風(fēng),星星宛如螢火蟲在樹枝間飛來飛去?!?/p>
伸手、凝望、靜默,大地在轟鳴,花草在成長,星星在應(yīng)答。我深深迷戀著眼前窗外的世界,戀它的美、它的靜,更戀它與我多年的相依相伴。
世事無常,挖掘機(jī)、鏟車一輛輛駛向窗外,我將與那扇窗,那窗外的一切,永別……從此,一片廢墟。再遇見,它會是高樓,是水池,是失去自由生長權(quán)利的樹木。那山,將被高樓遮擋;那野花、野草,會被人連根鏟除;那大地,會澆上水泥,貼上地磚,再也回不到從前。
本文每一段都運(yùn)用了修辭手法:第一至第四段,或比喻,或排比,或擬人,第五段整個排比段,用五個“仰望星空”,從不同角度引出在窗口仰望星空的感受。第六段引用康·帕烏斯托夫斯基的話,突出星星富于靈性。尾段兩組排比句,寫出了擔(dān)憂自然環(huán)境遭到破壞后的情景。
全文描寫景物,或遠(yuǎn)望,或近觀,或凝視,或想象,有條不紊;妙用修辭,錘煉詞句,描寫生動傳神,語言文采斐然,情感寓于景中,主旨在描繪中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