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重審《婦人畫報》中的摩登女郎形象

      2023-04-06 17:32:38
      中華女子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關(guān)鍵詞:摩登女郎畫報婦人

      岳 穎

      一、引言

      近年來,“厭女癥”概念因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的研究而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受關(guān)注。然而,與“厭女”類似的概念早在國內(nèi)20世紀30年代初便已提出。穆時英在《被當做消遣品的男子》中開創(chuàng)了“女性嫌惡癥”一詞,這個詞包含的情緒后來成為國內(nèi)新感覺派小說的標簽。①國內(nèi)新感覺派小說又名“上?,F(xiàn)代派”,是20世紀30年代流行于上海的一種現(xiàn)代主義小說流派,主要作家有施蟄存、劉吶鷗、穆時英等。新感覺派的創(chuàng)作題材多取材于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病態(tài)生活,并通過描寫大都市生活中燈紅酒綠的生活和世態(tài)現(xiàn)象,來暴露剝削階級的墮落與空虛。參見王瓊、湯驛:《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賞析》,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110 頁。但該詞的提出并未引起學界的廣泛關(guān)注,關(guān)于“女性嫌惡癥”的學術(shù)研究較為有限。陳惠芬曾在研究中提到該詞,但未做過多的概念闡釋,基本以字面意思對其進行使用。[1]彭小妍將“女性嫌惡癥”作為一層意義來研究“浪蕩子美學”概念,將該詞的表現(xiàn)歸納為鄙薄女性的智識和感情忠誠。[2]李今將“女性嫌惡癥”視作海派文學的特有現(xiàn)象?,F(xiàn)有對該詞的研究也基本集中在新感覺派小說分析中。這使“女性嫌惡癥”概念的外延狹隘化,適用范圍局限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詞的討論張力,并低估了該本土詞匯的學術(shù)研究價值。

      學界關(guān)于近代上?!澳Φ桥伞钡纳虡I(yè)報刊形象研究常以《良友》《玲瓏》等為研究對象,它們具有典型代表性,資源也較易獲取。由于資料因素,學界關(guān)于《婦人畫報》的系統(tǒng)研究較少,但本文認為《婦人畫報》具有值得深挖的研究價值。第一,它發(fā)行量大,訂閱人數(shù)多,當時號稱自己為“我國女子刊物的最高權(quán)威”,具有研究的典型性?!秼D人畫報》創(chuàng)刊于1933年,1937年因日本全面侵華而停刊,共出版48 期,歷任4 任主編,雖然經(jīng)營期較短,卻不失為商業(yè)報刊的成功典范。第二,畫報形式的特殊性。吳靖認為,視覺文化是理解和剖析現(xiàn)代文化和現(xiàn)代主體形成的重要切入點,從某種意義而言“視覺文化”可以說是“現(xiàn)代文化”的同義詞。[3]1李康化稱“用圖片來開拓女性的公共空間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是一大突破”,因為一直以來,女性在中國社會不出閨閣,只有妓女相片才會在刊物中出現(xiàn)。[4]70

      摩登女郎的共性特征為,打扮潮流前衛(wèi),擅于交際,舉止圓滑逢迎,最好擁有一定的教育水準。以往學界關(guān)于“摩登女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身體、摩登女郎與消費文化、摩登女郎與城市空間的關(guān)系、女性身體與民族國家觀念等方面,雖角度各異,但總體而言普遍停留在海外漢學家李歐梵和史書美在21世紀初的論述框架中。[5]事實上,“摩登”既飽含西方的現(xiàn)代性觀念,又存在著古典意涵與現(xiàn)代觀念的糾葛與紛擾,而后者往往被忽略,造成追溯真實歷史過程中細節(jié)的缺失,易陷入現(xiàn)代性理論框架預設的桎梏。[6]有鑒于前文分析,本文以《婦人畫報》為研究對象,以文本分析和歷史社會學為研究方法,以“女性嫌惡癥”本土概念為切入視角,重新審視近代上海的“摩登女郎”形象,希望回答以下問題:《婦人畫報》如何體現(xiàn)“摩登女郎”的前衛(wèi)性?該刊中“女性嫌惡癥”如何具體表現(xiàn)?又該如何理解部分男性群體的“女性嫌惡癥”背后的深層原因?

      二、《婦人畫報》中“女性嫌惡癥”表現(xiàn)

      《婦人畫報》在第1 期扉頁便說明要做女性專屬的刊物,強調(diào)了社會性功能,不僅要擁有前沿的時尚定位,還要培養(yǎng)擁有解放思想、人格與美麗身體的國民女性,不過是以輕松消遣的視覺與語言形式傳達。[7]然而,該雜志的圖和文卻常常充斥著“女性嫌惡癥”。需指出的是,雖然《婦人畫報》是針對女性讀者的刊物,它也多次呼吁女性來稿,但由于知識水平與時政關(guān)懷度的差異,投稿者(包括攝影及漫畫投稿)絕大多數(shù)還是男性。

      如前文所述,國內(nèi)學界對“女性嫌惡癥”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內(nèi)新感覺派領域,常將弗洛伊德心理學、西方頹廢派文學和日本新感覺派文壇作為背景。國內(nèi)這些作家熟悉西方觀念與理念,連穆時英提出的“女性嫌惡癥”也證明了他與19世紀末西方特殊時期的精神文化的聯(lián)系。[8]110-111彭小妍在她的“浪蕩子”研究中,指出浪蕩子在“女性嫌惡癥”之外,還有自我矛盾,鄙視女性智識的同時又對她們的魅力毫無招架之力,半自愿地容忍她們的無知、善變及無理。[9]32

      然而,本文不將“女性嫌惡癥”局限在新感覺派文學中。事實上從《婦人畫報》可以看出,不同投稿者(新感覺派作家只占少數(shù))匯聚出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整個社會的“女性嫌惡癥”的風氣,這種風氣不再只停留在文學層面的精神現(xiàn)象領域,而關(guān)乎中國近代社會轉(zhuǎn)型中的政治、經(jīng)濟與思想維度的現(xiàn)代性與傳統(tǒng)性、中與西、性別博弈等。換言之,本文“女性嫌惡癥”的載體不只是該報刊所呈現(xiàn)出的男性投稿者觀念中的“摩登女郎”形象,還指向社會中真實存在的摩登女郎,從而剖析“女性嫌惡癥”表現(xiàn)背后的深層社會動因。

      (一)表面的前衛(wèi):男性作者對女性肉體的贊美與臆想

      《婦人畫報》中的摩登女郎形象是男性欲望的縮影。女子裸照不再被避諱,有時是世界攝影作品,有時是繪制的插圖。如果說前者尚有藝術(shù)審美旨趣,那么后者便是赤裸裸欲望的外化,這種漫畫遠比真人攝影來得大膽與熱切。除了裸圖,對女性的解剖物化更能體現(xiàn)男性的凝視欲望。例如題為《關(guān)于裸腿的出現(xiàn)》一文的配圖,漫畫主體部分是女子短裙下的腿,而一個跟高跟鞋差不多大的男人緊緊抱著女人的腳踝,小字注釋為“掙扎于裸腿之下的可憐蟲”。巨型腿與小型人的夸張對照,表面上展露的是男性拜倒在女性肉體下,而“可憐”一詞則映射出繪者對女性的不滿,是女性的裸露擾亂了男人心智,讓男人內(nèi)心罵罵咧咧但行動上趨之若鶩。夏日女子游泳版面的配圖則展現(xiàn)了男性對女性軀干的想象,如人頭蛇身的女性在水里游泳。“彎曲了的肉塊,充滿著性的誘惑,誰能抵抗它的,請舉手。”“長長的生長了的可愛的腳,不知道踢傷了哪個愚男人的心房?”[10]《婦人畫報》非常擅長用此類戲謔俏皮的話語博得女讀者的芳心,將男人塑造成被美色支配的傀儡,滿足了女性的虛榮心與自尊心。

      然而,這種男性凝視造就的女性虛榮并非沒有代價。想獲得誰的贊美,便要按照誰的尺度來。有文章用公式計算女性指數(shù),斷定美麗的女性必須擁有這些數(shù)字[11],又或是將嫵媚、情感、理解力、品性、裝扮分為百分率列在預算表內(nèi),稱這些因素共同構(gòu)成女性誘惑力[12]。

      (二)深層的枷鎖:“女性美”背后的嚴厲與矛盾標準

      《婦人畫報》的人物圖像大體分為兩種,人物攝影與簡筆漫畫??锾貏e強調(diào)女子的健康美,有大量運動場上的女子照片,她們的頭發(fā)多是酷似男士的利落掛耳短發(fā),短褲只到大腿,臉部也未涂抹脂粉。然而,若把視線放在男作者繪制的漫畫插圖上,女性生長在標尺度量下的規(guī)矩感從未遠離。插畫的簡筆性一方面帶來繪畫的現(xiàn)代感、流線美與象征義,另一方面畫出了女性理想的身材牢籠。這種簡筆漫畫傳達的刻板美與極端感貫穿《婦人畫報》始終,直觀表達了社會對女性嚴苛的容貌與身材期待。接下來將結(jié)合刊物文字進行剖析,總體而言,《婦人畫報》的主流觀點將當時中國女性的美視為對歐美女性的模仿復刻。

      首先,國內(nèi)女性應積極揣摩西方美的標準。美隨著時代變遷有不同標準,以往東西方的美的標準不同,而如今隨著交通的便利與地域間距的縮短,“巴黎的流行可以傳到東亞,好萊塢的風尚可以支配世界,女性美也漸漸有了統(tǒng)一的傾向”。[13]有作者總結(jié)了中國美女應學習的特質(zhì):健美的條件,超俗的特點,特殊的個性,內(nèi)在充沛的感情與充滿生命熱力,美應是天然的健康的。[14]人工的美是“效顰”,中國女人的節(jié)食細腰不僅不美還傷身。[15]此外,從運動健康的美生發(fā)出“流動之美”的概念。有文章指出:“過去的女性美大都是根基于靜止之美,現(xiàn)在的女性美卻是產(chǎn)生于流動之美……健康美是流動美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盵16]凡此種種,都體現(xiàn)出國人心目中外國女人之美在于運動的健美,故而刊登的外國女人照片大都是運動的女性——打網(wǎng)球、騎馬、游泳等,她們的肌肉展露在陽光下。

      其次,除了健康外,摩登女郎的時尚還在于妝容?!叭斯っ来媪俗匀幻赖默F(xiàn)代,黃黃的臉已不容許再出現(xiàn)在交際場所甚至在你們自己的私室里了?!盵17]有作者強調(diào),女性萬不能什么都不化就出門,從少女時代就要外出化妝。[18]《婦人畫報》中的許多作者認為,與歐美女人的化妝術(shù)相比,摩登女郎的妝容難以恭維。一是化妝技術(shù)欠妥,甚至還有人認為需要教育部下一道命令,讓化妝術(shù)成為各校女生的必修課;二是摩登女郎不夠時髦,在緊跟歐美風潮上沒有做到極致,讓人遺憾。故有時尚專欄作者給摩登女郎敲醒警鐘:你們的眉型已經(jīng)過時了,勾勒唇的形狀也過時了,不再流行“上電刑”的卷發(fā)了,巴黎的女人開始脫掉高跟鞋改換平底鞋了。[17]除了妝容比不上歐美女人,中國摩登女郎的神態(tài)也比不上她們,“現(xiàn)代中國女性的表情里,還不如歐美的女性,這是一個不能掩飾的事實”。[16]

      然而,摩登女郎也不能完全西洋化,還要保留一部分中國的傳統(tǒng)特質(zhì)。身材方面需要“小姐身型”與“古典美”。國內(nèi)女人不要學習歐美女人的頭發(fā),“黑發(fā)是東方的美和特征……何妨簪上大紅的山茶花呢?”作者給這種想象的妝容起了洋氣的名字,叫作“混合著古典的西班牙風味哪”。[17]近代西風東漸,國內(nèi)開始宣揚外國崇尚的肌肉美感。但有作者尖銳地指出,這只是一種口號,表面上新時代的中國女性提倡健康美,但社會還是偏愛林黛玉式的弱不禁風。從《婦人畫報》的漫畫中可以看出,骨瘦如柴、沒有贅肉的女性最受青睞??镆环矫娣胖鴼W美女明星的健美體格照,另一方面教摩登女郎減肥。

      在中西方對立審美的博弈中,摩登女郎成為犧牲品。她們既是社會期許的時髦先鋒,又是喪失自主審美的消費機器,引得眾多男作者的不屑。有男作者把西洋女人的腿稱作“火腿”,把中國女人的腿稱作“燒炙的赤肉”,鄙夷中國女子因崇尚歐美女性而給腿抹脂粉的行徑。當白人以健美的黑為美時,國內(nèi)女子又紛紛去游泳來曬黑,“昔日惟恐其不白者,今日卻惟恐其不黑”。[19]此外,該作者還認為女性裙子、褲子、旗袍越來越短有損禮教,從而搬出傳統(tǒng)人士來口誅筆伐,稱“這些野女人若在內(nèi)地,會被紳士和鄉(xiāng)長判投水或活埋的刑法”。[19]有趣的是,《婦人畫報》在刊登這篇文章的同時,又使用大量圖片介紹當年女子泳衣的流行款式。這說明了當時社會對摩登女郎并存的嫌惡與期待的矛盾癥結(jié)。

      (三)矛盾的男主人公:對外憎惡女性與對內(nèi)自我批判

      有學者認為,《婦人畫報》中的“摩登”情味主要體現(xiàn)于“掌篇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的特點是短小精悍,著重寫都市愛情故事,心理刻畫直接細膩,語言時髦,不追求情節(jié)的完整性,青睞意識流的敘事方式。[20]在這些小說中,男主角對于愛戀對象愛恨交織,一方面因若即若離求而不得而日思夜想,另一方面又對女人視自己為掌中玩物而氣憤屈辱。他們既厭惡女人的拜金與多情,又厭惡自身沒有定力,做出愚蠢的飛蛾撲火行徑。不專一、撩男手段高明、流連交際圈是摩登女郎的典型做派,這點讓男主人公深惡痛絕。當時社會便存在著侮辱女性的詞匯,如“衣架子”“活動廣告”“花瓶”等,“花瓶”是指那些沒有工作技能,只會裝飾漂亮,做辦公室點綴品的女人。[21]在《婦人畫報》的小說中,有很多是淳樸深情男主被曖昧女郎拋棄的故事。有趣的是,作者筆下專一可愛的女性不是摩登女郎,而是社會底層的女性,比如為生活所迫的貧窮舞女和妓女,她們見慣了男性嘴臉,從而對偶爾示好的男主便交出了真心。

      此處用兩篇有代表意義的小說來舉例。第一篇中,阿惠是來自農(nóng)村的清貧大學生,他是都市小姐們的“工具人”,聽她們使喚去買票,和小姐去郊外時提很重的皮箱,看守游泳小姐的泳衣,替小姐寫作業(yè)。一個男生被一群小姐圍著轉(zhuǎn)是很有面子的事,因此阿惠也在男性群體中贏得關(guān)注。但他對男性坦言,自己對都市小姐們的情感是“50%之輕視,25%之便利感和25%之親愛感”。他打心里瞧不上這些城里小姐,對她們笑臉相迎不過是為了討生活。[22]第二篇中,女主人公菲是一個混跡于男人圈子而獲得不少好處的女作家,她一直靠男人尋找物質(zhì)和精神的雙重慰藉,這讓愛戀她的男主深陷痛苦。男主明知菲是在消遣他打發(fā)空虛寂寞,但還是忍不住對她順從,他覺得這個女人很有手段。“我是怎樣的愚笨??!被這樣玩弄著,永遠是俘虜!永遠是命運!永遠是屈服?!钡兄麟x開菲后難以忍耐,他要去找她,哪怕被羞辱也在所不惜,“去找她罷!去跪在她腳下說著那些給人笑著的話罷!去做俘虜罷!”[23]這種既讓男人欲罷不能,又讓男人恨得切齒的情緒,造成了他們自我嫌惡的反噬。

      嫌惡女性的情緒不僅表現(xiàn)在男性對未婚女性身上,也表現(xiàn)在丈夫?qū)ζ拮拥膽B(tài)度中?!秼D人畫報》作者經(jīng)常塑造這樣的丈夫形象:忍受妻子的吵鬧與老媽子式的嘮叨,做妻子的錢包,是妻子的奴隸。這種男性自我貶低式的寫作手法更是表現(xiàn)對女性的不屑,將自己描述成為得家庭清凈犧牲一切的“可憐蟲”。有作者直言婚姻至少有一部分是奴役,這奴隸是丈夫一方,“我以為一百個男人里有九十九個是為了結(jié)婚而犧牲的,而一切女人則毫無犧牲”。在他眼里,太太是一天天好吃懶做的人,家務交由仆人,自己則跟朋友購物打牌抽煙,浪跡在外。他還懼怕太太成為自己的物主,成為她財產(chǎn)的一部分。[24]

      三、從《婦人畫報》到社會語境:“女性嫌惡癥”原因分析

      新感覺派或是范圍更廣的海派文藝闡釋理論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女性嫌惡癥”,但難以避免理論遷移的局限性。如前文所言,“女性嫌惡癥”并非新感覺派作家的專屬,《婦人畫報》的眾多投稿者傳達了此種“病癥”,可以說是20世紀30年代整個上海社會的縮影。后文將采用歷史社會學的分析。歷史社會學看重個別歷史事件背后所抽離出的一般性規(guī)律和社會機制;[25]與此同時,又強調(diào)人的主觀能動性(代表理論有布爾迪厄及其場域理論),強調(diào)變革,在宏觀結(jié)構(gòu)中擴展微觀的歷史細節(jié)想象張力。

      (一)對女性社會角色的多維期待

      清末民初以來,女性群體逐漸取得政治關(guān)注,婦女解放運動如火如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新女性”“新婦女”等詞頻繁出現(xiàn)。政治家、知識分子紛紛表達對此類女性的角色期待。新女性沒有統(tǒng)一的定義,所指界域廣大。打扮時尚前衛(wèi)的摩登女郎,受過新式教育的女大學生,擁有職業(yè)的女性以及有獨立自由之思想的女性,都可以算作是新女性?!秼D人畫報》的雜文或時評大部分在揭露女性現(xiàn)狀,表達自己對新女性的期待。這些期待出現(xiàn)很多矛盾之處,矛盾地方常常流露出“女性嫌惡癥”的表現(xiàn)。

      男性投稿者們既期待女性職業(yè)獨立,又希望她們增強主婦與母親的角色光環(huán)。這體現(xiàn)的是晚清“國民之母”思想的延續(xù),婦女解放運動讓知識分子感到失控與于國不利的恐懼。保守作者批駁現(xiàn)代女性總想跑出去以求與男子平等的觀念,摩登女郎不是學習的楷模,深深嫌惡著摩登女郎?!凹彝ナ冀K是一般女性發(fā)展才能與個性的最佳環(huán)境”,家庭組織才是人類社會最珍貴的表現(xiàn),性格與生理因素要求女性必須擔起家庭責任。[26]甚至還有男性作者認為,現(xiàn)代女性的種種作為在導致人種倒退的悲劇。首先,女性挑對象全憑心意而沒有考慮到子孫,這樣會減少健康孩子的誕生。其次,現(xiàn)代女性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巴鼌s了自己的生存于世界的理由是做母親。如果女人不答允做母親,那么誰來做母親呢?”[27]做母親是女性的光榮與美德,新女性一心想像男人一樣生活是忘卻了自己生存的理由。此外,作者對職業(yè)女性也頗有微詞,母親投入工作大于孩子會造成人種的衰落,因為都不好好喂奶了。

      前文曾提到,《婦人畫報》強調(diào)女性的健壯美與體魄美,將標準的健體美視為女界新典型。在刊物中,有很多關(guān)于運動的文字與圖片,但是重視的原因也離不開“國民之母”思想的影響。許多地方政黨不贊成女性節(jié)食,因為弱不禁風難以打造健全的母親。有論者強調(diào),“女子既是國民之母,那么母性之健全與否豈不與國家之盛衰有至大之關(guān)系嗎”,母性健全得益于體育鍛煉。[28]此外,《婦人畫報》屢次引用當時德國的婦女觀,譬如“女子真實的希望是脫離了她們的職業(yè),而回到健全的母性,回到溫和的家庭生活”[29],“新的政府指導婦女結(jié)婚、組織家庭為人生的天職……勸導她們回家去,造賢妻良母……創(chuàng)設家庭的本能、兒童教育,高于一切婦女問題”[30],這些均是支持“婦女回家”論或“賢妻良母”主張的佐證。

      新女性的最突出代表“摩登女郎”是被嫌惡的頭號群體。時人尤其是男性知識分子既鼓勵又反對女性成為摩登女郎,即使是鼓勵者也難以掩蓋其輕蔑鄙視的情緒。在近代,摩登女郎的身份標簽飽受議論,初始頗受贊揚,視為婦女解放的成功產(chǎn)物,后逐漸變?yōu)榘萁鹋c責任感喪失的代名詞。她們不僅背離了男性希望女性受教育的初衷,也起了惡劣的表率作用,如從內(nèi)地來的女工也競相拋棄農(nóng)村家庭,將融入都市生活作為第一要義。

      對摩登女郎的批判是從多方面進行的。摩登女郎過度脂粉化、洋化、商品化,加深了男性對女性的歧視。追求洋貨的摩登女郎也打擊了民族工業(yè),妨礙內(nèi)地女性的職業(yè)。摩登女郎對美的追求也無益于自我解放,“女人手的唯一用處是保養(yǎng),用牛乳泡,指甲蔻丹,光滑來取悅男性”。[31]手本是反抗壓迫解放自己的最好武器,但摩登女郎將自己壓迫起來,這樣美的手還比不上農(nóng)婦粗糙的手。此外,西風東漸影響下,摩登女郎雖然從穿衣、教育、社交等方面變得前衛(wèi),但她們只學到了摩登的皮毛,思想上的解放不徹底,她們是“畸形社會里的可憐產(chǎn)物”。[26]在古今對比的視角下,摩登女郎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絕對服從到驕奢淫逸,這叫作“摩登的放縱主義”。[32]

      (二)保守勢力眼中近代女學的“失控”

      日本賢妻良母思想的產(chǎn)生與女子教育有著直接關(guān)聯(lián),女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賢妻良母。[33]19世紀末20世紀初,許多日本著作被譯介到中國,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歸國后也大力宣揚日本的近代先進思想,其中關(guān)于女學的文章與論述引起了中國大批知識分子的強烈關(guān)注?!秼D人畫報》也持這樣的觀點:讓女子受教育是為了讓她們擁有培養(yǎng)智識下一代的能力,那么學堂要教授的女子課程是家政、育兒與強健體魄等方面的知識。[34]111脫離這一初衷,女子教育別無所用,故而《婦人畫報》中經(jīng)常刊登批駁當下上海女子教育的文章,要么是男女同校敗壞風氣,要么是學校只教授女子社交禮儀、上層階級藝術(shù)等,女學生對女紅、家庭操持、持家算術(shù)、育兒等知識一竅不通。這一觀點的根源還是在于政治對女性權(quán)利的默然犧牲,女子的價值只在于做母親,解放女性是為了強國強種。承認女性地位的前提是母親身份的代入,改良國家才是解放女性的目的。

      女學生是《婦人畫報》的重要摩登群體,作為前衛(wèi)的女性群體,她們也難逃被嫌惡挑剔的命運。女學生身上有兩重厚望,二者彼此反向牽引,造成女學生形象在《婦人畫報》中褒貶不一,既被鄙視又被肯定。正向期望中,女學生被視為女子教育的產(chǎn)物,肩負移風易俗的使命,受過新式教育的她們主張戀愛自由,享有同男子一樣步入社會的權(quán)利,自己支配自己的身體(主要體現(xiàn)在裝扮自由)。反向期望中,這些女學生的最終歸宿是做“賢妻良母”,但學校的教育未曾教她們?nèi)绾吻趦€持家、養(yǎng)育嬰孩,而是教授社交知識、交際舞等,故而不少保守分子將她們等同于妓女。[34]122有學者指出,雖然“賢妻良母”與女子教育思想從日本傳入了中國,但中國的“賢妻良母”與日本的“良妻賢母”存在很大差異。前者沒有知識和教育的內(nèi)涵,在中國也沒有出現(xiàn)像日本那般推動女子教育迅速發(fā)展的盛況,而是很快成為被猛烈批判的對象。[35]

      《婦人畫報》中涉及了女性不能參政的原因,如教育水平不高、智識低下、過于感性淺薄、目光短淺、容易受到誘惑等。從封建社會以來,國家制度的建設便是建立在性別對立與剝削的基礎上。恩格斯指出:“最初的階級壓迫是同男性對女性的壓迫同時發(fā)生的……任何進步同時也是相對的退步,因為在這種進步中,一些人的幸福和發(fā)展是通過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壓抑而實現(xiàn)的?!盵36]78民初女子參政運動的失敗,除了歸咎于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封建專制勢力的阻礙與破壞,更不能忽視這是男性權(quán)勢對女性政治訴求的壓抑與排斥,體現(xiàn)了鮮明的性別歧視面相。[37]

      (三)男性知識分子的都市融入焦慮

      《婦人畫報》也彰顯了被審視的摩登女郎對男性的審視,體現(xiàn)她們熱衷投奔的優(yōu)秀男性的標準,這種“女性凝視”也會造成男性的“女性嫌惡癥”。場域、習性(亦慣習)和資本是場域理論中的三個主要概念。[38]166-168如果說場域是一場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游戲,那么習性和資本就是游戲中行動者的“王牌”。上海這座都市有趣的是,行動者的性別之分造成了重要的習性分別。在構(gòu)建對摩登女郎追捧與嫌惡的話語權(quán)中,男性知識分子利用封建傳統(tǒng)與生理差異贏得性別場域中的象征資本。男性知識分子是“女性嫌惡癥”風氣形成的主要行動者,而性情是知識分子區(qū)別于其他行動者的特質(zhì)之一。上海的知識分子一直受著資本主義的誘惑,他們認識到,無論從外地來的男大學生還是依附于男性的摩登女郎,都需要的游戲王牌是經(jīng)濟資本。

      在《婦人畫報》不同性別的作者筆下,男女主人公拋棄者與被拋棄者的角色設定是互換的。男作者筆下,女人多情;女作者筆下,女子深情專一,容易被時髦的男人欺騙。摩登女郎的刻板化乃至污名化,是男性作家的“杰作”。這種“女性嫌惡癥”是男性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他們將自己被拋棄的原因推諉到女郎身上,用男性防御機制來掩蓋內(nèi)心的失落感,實際上卻跟不上女郎的步伐。[39]359既然“嫌惡”,那么這些男性作家為何忠愛摩登女郎的情愛題材?這與作者本身與上海這座都市相關(guān)。當男性作家從外地進入這座城市,摩登女郎是這座城市誘惑性的最佳表征。在《婦人畫報》的小說中,男作家對女郎與都市的描寫密不可分,都市被擬人化了,二者特性相通。都市燈紅酒綠的生活靠錢維持,女郎對男性的簇擁也要靠錢維持。女郎是不可企及的“幻想”,男作者無錢享受都市文明,其筆下的男主人公也得到不到女郎的真心。比起摩登女郎,他們成為“摩登男郎”的成本更高,階層躍升的途徑更為有限。除了男性嫌惡憎恨摩登女郎的復雜情緒外,還有一層“嫉妒”,嫉妒她們利用性別優(yōu)勢獲得都市的入場券。男性作者群體若想寄希望于文字來重塑陽剛之氣,途徑之一便是通過筆下的男主人公形成女性嫌惡戰(zhàn)線。

      四、余論

      《婦人畫報》中摩登女郎的“前衛(wèi)”特征顯而易見。即使文化水平低的女性讀者也能從簡筆漫畫中看出刊物的時尚旨趣,而這些圖文大多是由男性作者產(chǎn)出。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刊物里以戲謔俏皮口吻傳達的“美”的標準并不容易企及,不僅嚴苛且無統(tǒng)一標準,導致每一標準均被強加到摩登女郎身上,讓她們無所適從。此外,“女性嫌惡癥”不能簡單從字面意義理解為男性對女性的“厭惡”,而是愛恨交織,既需要女性,又排斥這種強烈的需求,本質(zhì)上體現(xiàn)了男性情感上的矛盾。

      總結(jié)而言,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是一座繁華的“孤島”,新與舊,國內(nèi)與國外,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無不在此匯聚交織。在家國大任與國際局勢前,“督促女性解放”與“焦慮女性解放”催生出了一大批復雜的男性知識分子。將這些主體置于多維的近代女性社會定位、曲折發(fā)展的女權(quán)運動、性別沖突等歷史語境中來看,他們對女性的社會定位既多維又相互矛盾,既提倡女性解放和自由獨立,又對她們有著賢妻良母的期待;既不遺余力地刻畫摩登女郎的動人嫵媚,又流露出自己不愿承認甚或無意識的“女性嫌惡癥”。

      猜你喜歡
      摩登女郎畫報婦人
      遭遇“狗媽媽”
      摩登印花
      與幼兒畫報一起讀繪本
      家教世界(2020年35期)2021-01-07 09:08:06
      與幼兒畫報一起讀繪本
      家教世界(2020年32期)2020-12-01 02:12:00
      摩登都市
      銀幕外的“摩登女郎”與銀幕內(nèi)的“東方女性”
      電影評介(2017年24期)2018-02-02 19:01:21
      陜西畫報航拍
      陜西畫報(2017年1期)2017-02-11 05:49:48
      犬 人
      意林(2016年3期)2016-03-01 18:20:08
      多種方法解“婦人洗碗問題”
      讀寫算(下)(2015年6期)2015-08-22 05:57:54
      春的畫報
      上蔡县| 佛山市| 宜阳县| 门头沟区| 秀山| 墨江| 横峰县| 开鲁县| 惠东县| 大同县| 东山县| 广安市| 曲阳县| 四会市| 蒲江县| 平凉市| 锦州市| 瑞安市| 鹿邑县| 公安县| 洛阳市| 连江县| 全州县| 和平县| 宁河县| 手游| 定兴县| 运城市| 涿州市| 子长县| 博爱县| 宁陵县| 尚志市| 乌兰浩特市| 锦州市| 临沧市| 崇仁县| 大庆市| 新民市| 宝鸡市|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