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元宇宙的社會潛能和變革性影響
      ——從網絡權力的維度

      2023-04-06 22:34:49宋辰婷
      理論與改革 2023年1期
      關鍵詞:網民宇宙權力

      宋辰婷

      元宇宙最早出現在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文學作品《雪崩》中,這里面的元宇宙描述的是一個持續(xù)存在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人類生存的方方面面都有聯(lián)系,與其互動并對其產生影響。在人類社會的今天,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元宇宙已由科幻逐步走向現實。元宇宙開始被看作是通過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出來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融合共生的人類社會新形態(tài)。[1]甚至有學者直接指出,元宇宙不僅僅是未來的互聯(lián)網,而且是未來社會本身。[2]

      重大的技術革命,往往都會帶來社會層面的聯(lián)動變革。作為正在實踐的網絡社會未來圖景,對于元宇宙的探討,不能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上,“元宇宙將向人類展示一種世界的數字化與數字世界的生活化的雙向同步演化過程”[3]。因此,需要我們用聯(lián)系的觀點,對元宇宙將為人類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進行社會科學領域的深入探討。

      在網絡社會創(chuàng)造網絡權力的實踐中,充滿著辯證的、矛盾的、發(fā)展的、變化的思想光芒。不同情境、不同群體的網民,建構出的網絡權力,變化萬千,形態(tài)各異。特別是在中國語境下,網絡權力的產生和發(fā)展,經歷了熱鬧非凡、毀譽參半的歷程。這也是呈現互聯(lián)網獨特邏輯和社會潛能的極具代表性的領域之一。本文將嘗試從網絡權力的維度,以“窺斑見豹”式的研究揭示元宇宙在社會層面的潛能和變革性影響。

      一、從網絡社會到元宇宙社會

      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意味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入了新的階段??ㄋ固靥岢隽恕熬W絡社會”的概念,認為互聯(lián)網是當代社會結構和權力關系的基礎,將網絡社會定義為信息、資本、資源等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的相互聯(lián)結的網絡,可以自由流動的社會,視之為人類社會又一嶄新的社會形態(tài)[4]。在網絡社會的時空層面上,社會變化的速度在加快,社會互動的空間距離在縮短,人與人、人與物的交流更加便捷順暢,甚至達到了輕而易舉的程度。線上與線下的關系,如影隨形。這就使得線上行動更加具有現實的意義,這也意味著線下社會和線上社會正在逐漸走向融合。

      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標志著網絡社會進入新的階段。在社會生活層面,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新的社會場景被不斷地創(chuàng)造出來。傳統(tǒng)的社會行動的場景,被不斷地復制到網絡空間之中,甚至全新的社會行動場景也被建構出來。例如,在前互聯(lián)網時代,組織中的會議,需要組織成員身體到場,面對面開會。而在3G時代,人們就可以通過在網頁上發(fā)送信息,建立起遠程的文字和語音會議室。進入4G時代之后,人們還可以通過聲音和圖像的實時傳遞,遠程進行視頻會議。隨著AR和VR技術的演進,人們將可以通過5G技術建立起虛擬現實會議室,模擬真實會議室的所有場景,甚至搭建新形態(tài)的會議室。像這樣的社會場景的變化,還有很多,如電商交易、在線醫(yī)療、在線教育、網絡社會組織、網絡電子政務等等。

      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增強現實技術(AR)、虛擬現實技術(VR)、人工智能技術(AI)、擴展現實技術(XR)、區(qū)塊鏈技術(BC)、 物聯(lián)網技術(IoT)、數字孿生技術(DT)等多種新技術的加持下,源自科幻文學作品的元宇宙概念,正逐漸成為社會現實?,F實社會中已經掀起元宇宙熱潮,很多學者也開始關注元宇宙,從多學科進行元宇宙的相關研究,但是,對于元宇宙,目前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行業(yè)描述或學術定義。

      大多數互聯(lián)網行業(yè)領導者,以符合自己世界觀或能彰顯自己公司能力的方式,來定義元宇宙。例如,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薩提亞·納德拉將元宇宙描繪成一種可以將“整個世界變成一個應用程序”的平臺[5];Meta首席執(zhí)行官扎克伯格在表達元宇宙的愿景時,側重于沉浸式VR,以及將相距遙遠的不同個體連接起來的社交體驗,將元宇宙形容為“一個實體化的網絡”[6]。

      在學術界,元宇宙也是一個熱門概念??贫爬飳⒃钪嬉暈椤耙粋€持續(xù)性、沉浸式、大規(guī)模可供數十億人實時訪問的巨型計算平臺”[7];馬修·鮑爾定義元宇宙是一個“大規(guī)模、可互操作的網絡,能夠實時渲染3D虛擬世界,借助大量連續(xù)性數據,如身份、歷史、權利、對象、通信和支付等,可以讓無限數量的用戶體驗實時同步和持續(xù)有效的在場感”[8]。國內較為權威的元宇宙定義,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給出的:“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lián)網應用和社會形態(tài),它基于擴展現實技術提供沉浸式體驗,基于數字孿生技術生成現實世界的鏡像,基于區(qū)塊鏈技術搭建經濟體系,將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在經濟系統(tǒng)、社交系統(tǒng)、身份系統(tǒng)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許每個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盵9]雖然定義各異,但很多學者在一個根本觀點上達成了共識:“元宇宙可能是繼萬維網和移動互聯(lián)網之后的下一個主要計算平臺?!盵10]即,元宇宙帶來的轉變類似于,甚至將大于從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向現代移動互聯(lián)網和云計算的轉變,它將徹底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思考方式,元宇宙社會將是網絡社會的下一個形態(tài)。

      鮑德里亞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類元宇宙的后現代理論預測。在《生產之鏡》《符號交換與死亡》《末日的幻覺》《仿象與擬真》等著作中,他多次論述“超現實”(hyper reality)的概念,將超現實描述為一種狀態(tài),即現實和擬態(tài)(simulation)無縫連接,讓人難以區(qū)分。雖然在其著作發(fā)表后,很多人表示了對“超現實”的恐懼,但是鮑德里亞認為,重要的是個體在哪里獲得更多的意義和價值,在他的推測中,這將是擬態(tài)社會,而非真實社會。在擬態(tài)社會中,模型和符號建構經驗結構,并消滅了模型與真實之間的差別,人們以前對真實的體驗以及真實的基礎均將消失。[11]

      在理論意義上,我們今天探討的元宇宙社會,非常類似鮑德里亞意義上的“擬態(tài)世界”。但是,從直觀的經驗層面,現在我們的確還無法確定元宇宙到來時日常生活中的一天是什么樣子的,以及那將帶給我們怎樣的體驗。但是,我們可以回溯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這最近的兩個技術極速變遷的時代,來反觀即將經歷的元宇宙時代。當時,即使是互聯(lián)網最狂熱的支持者,也難以想象這樣一個未來:數以百萬計的網絡服務器可能承載著數十億個網頁;人們每天會收發(fā)3000億封電子郵件;臉書這樣的社交網絡每天有數十億活躍用戶……當今社會,對于互聯(lián)網的潛力和需求顯而易見,但在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初期,幾乎沒有人能夠針對未來建構一個統(tǒng)一的、正確的愿景。對于元宇宙也是這樣。況且,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空間,總是越來越寬闊的,其寬闊的程度,總是超出人們的想象。

      隨著元宇宙的不斷發(fā)展,其核心要素逐漸明晰:完整再現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沉浸式的3D體驗、使虛擬世界活起來的實時渲染、互操作性和統(tǒng)一的數據傳輸標準、去中心化的信息共享、實時同步的海量信息、同時存在且能瞬間聚集的無限用戶等。恰如現在的網絡社會并非當初所設想的完全虛擬的賽博空間一樣,作為深度數字化生存空間的元宇宙,也將會是虛實深度交互的空間,是一種超越單純技術創(chuàng)新的復雜的技術社會復合體和人造世界。[12]因此,對元宇宙進行社會科學層面的學理化研究,從網絡權力的維度探討元宇宙社會潛能和變革性影響,將會是一次對互聯(lián)網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有意義的社會科學式的展望。

      二、網絡權力:權力新形態(tài)抑或“數字烏托邦”?

      相較于結構性的經典權力觀,后現代社會學家對于權力概念的動態(tài)把握和對微觀權力運作過程的研究,更有助于理解網絡權力這一網絡社會誕生的權力新形式。網絡權力是一種轉換能力,而非控制;網絡權力是一個關系的面相,而非僅僅是一種資源;同時,網絡權力呈現為一個建構性的過程,而非結構性的結果。[13]

      (一)網絡權力:權力研究的新動向

      隨著網絡社會的深度發(fā)展,權力關系正在發(fā)生變革。信息技術已經使得權力的形態(tài)開始發(fā)生改變。網絡權力這種網絡社會中權力的新形態(tài),被視為扁平的、扎根的、流動的和動態(tài)的,而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是基本固定的等級制度的權力結構模型。[14]

      在從權力維度理解網絡社會深刻變化的眾多學者中,曼紐爾·卡斯特是最廣為熟知的一位,他在網絡社會三部曲——《網絡社會的崛起》《認同的力量》和《千年的終結》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網絡權力的概念??ㄋ固卣J為,在網絡社會中,權力是多維度的,存在于全球金融、政治、軍事安全、信息生產等網絡中,網絡權力重新設計和定義了社會規(guī)則和規(guī)范。更具有顛覆性的是,對于網絡權力的本質和力量來源,卡斯特的解釋是:“網絡社會,權力存在于信息符碼形成與再現的意向之中,社會根據網絡權力進行制度組織,人們根據網絡權力進行生活營造和行動抉擇。網絡權力的基礎是人們的心靈。無論是誰,無論采用怎樣的手段,只有贏得了人們心靈的戰(zhàn)斗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權力?!盵15]這相當于宣告,網絡社會的權力主體發(fā)生了變化,由普通網民聯(lián)合起來的網民群體,成為網絡權力的主體,開始對傳統(tǒng)的權力結構構成實質性的沖擊。

      卡斯特式的網絡權力解讀,有眾多的追隨者。比如,網絡行動主義的相關研究者關注了2011年的社交媒體(推特、YouTube、臉書和博客)在“阿拉伯之春”和“占領華爾街”運動中發(fā)揮的作用[16]。他們認為,與傳統(tǒng)的政治組織形式相比,網絡社交媒體組織的社會行動,展現出了生命力和進步性。圖費克奇和弗里龍指出,信息技術對政治行動主義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于“詢問信息技術是否會產生影響是沒有意義的;相反,我們可以并應該研究的是其影響機制和關鍵機制”[17]。

      對于以卡斯特為代表的對網絡權力的樂觀觀點,很多學者予以質疑。他們認為,以卡斯特為代表的數字行動主義的言論,表現出對無政府主義和扁平化組織的偏好,以及對等級制度的厭惡,這種數字烏托邦主義(digital utopianism)和技術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的話語論調與人類奮進的其他領域里一樣明顯[18]。甚至,有學者直接批判卡斯特的理論忽視了對監(jiān)視和隱私問題的討論,并假設所有公民具有平等的網絡訪問權利,是一種盲目的樂觀主義[19]。

      將網絡權力視為數字烏托邦的觀點,采用的是??率降臋嗔σ暯牵瑥娬{的不僅僅是權力關系的壓制層面(傳統(tǒng)的主權權力模式,其中一個權威個人或團體對被規(guī)訓的公民強制行使權力),還有日常生活的、分散的、經常帶有自愿性質的權力形式。拉什認為,通過新興熟悉信息經濟及新商品數據,一種“后霸權”(post-hegemonic)形式正以微妙的方式運作。這種權力從傳統(tǒng)霸權制度中“泄露”,滲透到日常的、理所當然的事件中,這意味著我們正處于普適計算和媒體無處不在的時代,同時也是政治無處不在的時代。權力成為生命形式的內在要素,但由于其無形和理所當然的性質而沒有得到承認[20]。在網絡社會中,“很大一部分實際權力被計算機算法的作者所掌握……代碼編寫者越來越多地成為立法者,決定線上(以及線下)環(huán)境的默認設置和功能、隱私的匿名的保護模式、訪問權限的授予,等等”[21]。

      從理論層面,數字行動主義和后霸權主義向我們揭示了看待網絡權力的不同視角。一方面,普通網民擁有了成為網絡權力主體的機會;另一方面,數字霸權相比以往社會的霸權形態(tài)更隱蔽、收益更多。本文無意在兩種理論觀點上站隊,但是,在價值層面上樂于見到網絡社會在權力維度上為普通網民帶來的機會與希望。對于普通網民來說,網絡權力是一種軟權力,是一種動態(tài)的流動的權力,它不可能像實體權力那樣強硬,那樣直接而有威力。網絡權力所傳導的更多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網民的利益表達和意義訴求。

      (二)Web2.0時代網絡權力的現實困境

      網絡社會給予了普通網民成為權力主體的機會與希望,但是,網絡權力的實踐在Web2.0時代卻存在著現實困境。雖然Web2.0的理想是提倡共享和參與式民主,在這其中,普通網民既可以為數據做出貢獻,也可以在信息技術的供給中受益。但是,實際情況是,普通網民卻幾乎無法從中獲益,能夠受益的是谷歌、亞馬遜、臉書、推特等互聯(lián)網平臺巨頭。

      安德烈耶維奇認為,新興信息文化構建了新型社會、經濟和政治劣勢。那些擁有較強文化和經濟資本的企業(yè)能夠讓大數據為自己服務,而其他主體則無法從大數據中獲益。[22]相較于平臺,作為數據的創(chuàng)造者——普通網民,在互聯(lián)網中的獲益非常有限。雖然數字行動主義的樂觀估計是,互聯(lián)網有助于創(chuàng)造“新型信息的守門人和數據解釋者”[23],即互聯(lián)網賦權的普通網民。但是互聯(lián)網世界的現實秩序,仍是由占據主導地位的傳統(tǒng)權力和等級制度來構建的。

      甚至,在Web2.0時代,平臺巨頭已呈權力壟斷之勢。由于網絡效應,即不斷擴大的數據收集能力,令“使用平臺的用戶越多,平臺就對每個人越有價值”,平臺已成為“壟斷、提取、分析與使用越來越多被記錄的數據的有效方式”[24]。換句話說,越多人使用平臺,他們就會留下越多數據,平臺服務就會變得越個性化;同時,越多服務提供者使用平臺,平臺能提供的服務就越多樣,于是也就能吸引越多用戶;而越多用戶與服務提供者使用平臺,就會發(fā)生越多交互,因此也就有越多數據可以提取;以上這些又吸引更多用戶與服務提供者。當這些發(fā)生時,平臺以外的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的缺乏,又進一步提高了不加入平臺的成本,甚至向最抗拒平臺者施加入局的壓力。此外,由于當今主流平臺可以從其用戶處收集數據并重新融入其架構,從而提供更能滿足受眾需求的產品,這令其競爭者事實上無法進入相關市場。

      作為互聯(lián)網下一個進化形態(tài)——元宇宙,意味著人們的工作、生活、休閑等活動在虛擬世界中的比重將不斷增加,虛擬世界將成為數百萬人乃至數十億人的平行世界,虛擬世界位于我們目前的信息和實體經濟之上,并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如果一家中央公司控制了元宇宙,它將變得比任何政府都更強大,甚至成為地球的主宰”[25]。當前的Web2.0時代,權力已經過于集中在少數巨頭手中,這種現實困境明顯與去中心化、平等化、多元化的互聯(lián)網精神相違背。對于未來的元宇宙發(fā)展方向,我們希望它由多元群體來推動,而不是由單一主體來推動,從而促使多元群體成為元宇宙的主要受益者。這種受益不僅僅包括經濟層面,還應該包括諸如網絡權力等一系列社會層面的受益。

      三、元宇宙社會中網絡權力拓展的可能性

      網絡權力的現實困境,使我們意識到對于網絡權力的探討,不能僅限于理論層面的演繹,而是要進入具體的技術發(fā)展脈絡和現實情景中研究網絡權力拓展的可能性。這也為我們從網絡權力的維度挖掘元宇宙的社會潛能和變革性影響提供了方向。

      (一)賦權和去中心化:網絡權力實現的技術驅動力

      托尼·帕里西認為,元宇宙建立規(guī)則中基本的一條是,元宇宙是一個沒有任何人可以控制的、開放自由的,并且適合所有人的最為廣泛的社會空間。[26]在這種技術的樂觀預期之下,卡斯特式的網絡權力在元宇宙社會即將成為現實:在元宇宙的虛擬世界里,普通網民可以擺脫現實世界的桎梏,開始嶄新的社交與生活,網絡權力的主體是普通網民,網民間的社會關系是自由平等的,而網絡權力就蘊于這樣的社會關系之中。但是,正如Web2.0時代網絡權力的現實困境那樣,如果在元宇宙社會中,網民的數據信息被某些個人和組織系統(tǒng)性地操控和利用,那么造成的權力壟斷將更加可怕。并且,權力壟斷也與元宇宙內含的價值是相悖的:元宇宙內含人類對未來文明的價值理想,元宇宙“隱喻著本體再造與本性發(fā)現的人本價值、多重虛擬化身賦能的自由價值、新型拓撲互聯(lián)結構的共享價值、去中心化核心原則的平等價值”[27]。因此,要想在元宇宙中真正實現以普通網民為主體的網絡權力,需要有賦權和去中心化的技術條件保駕護航。

      在技術層面,元宇宙社會中,所有事物將完成徹底化的數字化信息表達。數字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擺脫實體媒介的束縛,可以幾乎無成本地快速傳遞信息。[28]這有著天然的賦權傾向。數字化信息利用的普遍化、標準化趨勢與數字社會結構的扁平化,將顯著提升普通網民的表達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來自現實社會的不平等差異?!疤摂M空間不再是以某個人或權力中心為原點的‘放射性’聯(lián)系的空間,而是成為一個‘處處皆中心’或‘去中心’的互聯(lián)網絡的社會空間。”[29]在去中心化的元宇宙社會中,每個網民都是一個節(jié)點,每一個節(jié)點上的網絡權力不再是單向的流動,而呈現為全域性的流動,真正實現“流動的權力勝于權力的流動”(1)在《網絡社會的崛起》英文原文中,“流動的權力勝于權力的流動”一句的表達是:“The powe of flows takes precedence over the flows of power”。([美]曼紐爾·卡斯特:《網絡社會的崛起》,夏鑄九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第383頁。)其中“流動的權力”(the power of flows),意指網絡權力中的“網格化邏輯”(the networking logic)展現出了權力的強大能量,并直接用流動性定義了網絡權力這種權力的新形式。之后,卡斯特直接給出了如下判斷:這種以流動性為特征的網絡權力,明顯地超越了經由網絡流動表現出來的其他權力形式。。

      更重要的是,以區(qū)塊鏈為代表的元宇宙技術,核心要義之一就是去中心化。以區(qū)塊鏈技術為例,區(qū)塊鏈是由一個去中心化的“驗證者”網絡所管理的數據庫。當今大多數數據庫都是集中式的,即一條記錄被保存在一個數字倉庫里,并由一家跟蹤信息的公司管理。這家公司是這些數字唯一的管理者和所有者。與集中式數據庫不同,區(qū)塊鏈記錄不存儲在單個位置,也不由單方管理,而是由一群可識別的個人或多家公司共同管理。區(qū)塊鏈經濟領域的應用“分類賬”(ledger)就是通過遍布世界各地的自治計算機網絡達成的共識來維護的,這樣去中心的“賬本”內容很難被篡改,確保了其安全性。

      優(yōu)點明顯的去中心化,缺點也很明顯。元宇宙技術的去中心化,是以犧牲效率作為代價的。因為去中心化技術需要很多不同的計算機執(zhí)行相同的工作,所以,本質上這樣做比使用標準數據庫成本更高,且會消耗更多能量?,F實中,我們已經看到,基于網絡共識的區(qū)塊鏈交易,需要幾十秒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比現有技術下的其他網絡交易要慢得多。但是,從長遠來看,要實現真正意義的自由與平等的元宇宙,去中心化技術必須迎難而上。雖然暫時從效率上來看,區(qū)塊鏈確實不如大多數其他數據庫和計算結構效率高,但是其去中心化特征,是引發(fā)圍繞用戶和開發(fā)者權利、虛擬世界的互操作性等一系列重要問題變革的基礎,也是實現元宇宙中以普通網民為主體的網絡權力的必要條件。Epic Games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斯威尼在推特上說:“區(qū)塊鏈是實現開放元宇宙的基礎。這是通向最終的長期開放框架的最合理途徑,在這個框架中,每個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存在,不需要受‘守門人’的限制?!敝挥挟敂祿幚肀仨毥涍^去中心化網絡中大多數人或大多數公司的同意,而不是由某個人或者某家公司來決定時,我們才能從技術手段上徹底預防權力壟斷。

      賦權和去中心化的技術,不僅是未來元宇宙的關鍵技術,也是顛覆當今互聯(lián)網的平臺范式的關鍵。它們提供了一種機制,通過這種機制,從財富到基礎設施還有時間等各種重要而多樣的資源,可以很容易地聚合在一起,其規(guī)??梢耘c最強大的平臺巨頭相媲美。這個目標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這將為我們提供一種實現機制,從而可以利用地球上每個人與每臺計算機的綜合力量和資源,去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健康運行的元宇宙。在這個意義上,賦權和去中心化的元宇宙技術,將會為元宇宙價值保駕護航,成為網絡權力實現的技術驅動力和技術保障。

      (二)感性共創(chuàng):普通網民成為權力主體

      由一張封面照片和一串陳舊的純文本狀態(tài)更新組成的個人博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普通網民已經有能力運用源源不斷的高分辨率照片甚至視頻來表達自己。雖然很多網民發(fā)布它們的目的,只是分享自己在某時某刻正在做什么、吃什么或想什么,但是,就是這樣的互聯(lián)網生活日?;攀蛊胀ňW民有機會成為互聯(lián)網內容創(chuàng)作的主體。已知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歷史,給我們的經驗是:首先,普通網民具有充分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會尋找最能代表他們所體驗世界的數字模型,這個模型需要包含豐富的細節(jié)、能捕捉現實狀態(tài)、達到音頻和視頻的混合,以提供一種“在現場”的感覺;其次,隨著在線體驗變得更加真實,普通網民會將更多的現實生活放到網絡上,將更多的時間放到網絡上,明顯的標志就是,新的社交應用程序不斷出現,而這些應用程序,通常首先受到年青一代的歡迎。綜合來看,這些經驗共同支持這樣一個觀點:作為互聯(lián)網的將來——元宇宙將充分吸納普通網民的參與和創(chuàng)作,并為這種參與和創(chuàng)作提供更加便利的舞臺,普通網民從實質意義上將成為元宇宙的主體。

      Z世代,即互聯(lián)網的原住民,是出生在互聯(lián)網時代,受信息技術、即時通信設備、智能手機產品等影響比較大的一代人,是普通網民中的先行者,也將大概率成為未來元宇宙社會的網民主體。尤其是更新一代的“ipad原住民”,對互聯(lián)網呈現了更強的依賴性。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期望世界是可以互動的,相信自己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希望世界受到他們的“觸摸”和“選擇”的影響。

      Z世代的行為偏好,呈現了與以往世代的顯著差異。我們可以從他們現在的互聯(lián)網活動偏好上,窺見元宇宙的可能發(fā)展方向。例如,在Z世代廣泛參與的二次元文化社群、網絡游戲社群、粉絲網絡社群中,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即普通網民用戶生成內容的模式,已經非常普遍。普通網民不僅僅是互聯(lián)網內容的瀏覽者,更是互聯(lián)網內容的生產者,他們開始主動地通過內容共創(chuàng)和分享,進行交互。甚至,UGC模式中,網民共創(chuàng)的民間內容,成為保持虛擬社群活力的重要助力,并產生了可觀的集群效應。人人參與、人人共享、人人共建的元宇宙未來趨勢在這里體現。

      需要注意的是,以普通網民為主體的內容共創(chuàng),往往是感性的。與現實世界不同的是,價值表達和情感傾向借助網絡平臺的匿名性、隱蔽性、迅速性、廣泛性和共鳴性,實現了感性思維的網絡化。也就是說,感性思維占據了互聯(lián)網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對于感性追求和放大,使得在網絡社會交往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往往是圖像文化,以及感性化的文字和語句表達[30]。感性表達甚至于一定程度上最真實地反映了普通網民的內心,也將繼續(xù)成為元宇宙社會中普通網民創(chuàng)作表達的主要方式。

      目前,UGC模式更多的是一種區(qū)別于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業(yè)生產內容)的發(fā)展模式,然而對于未來的元宇宙,它可能演化成為一種底層邏輯和社會秩序。在元宇宙社會中,“用戶生產內容”或將升級為“用戶共創(chuàng)內容”,從“生產”到“共創(chuàng)”,多了一層共同體的意涵。如果說在目前的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生產者更多的還是一個個原子化的個體,彼此的創(chuàng)作行為和創(chuàng)作內容互相獨立甚至互相競爭,那么在元宇宙時代,在開源和區(qū)塊鏈的技術支持下,則有望實現一種以共創(chuàng)性和共生性為特征的新的秩序。[31]普通網民不僅是元宇宙中的文化生產主體,更將成為元宇宙中社會意義的主體,能夠普遍、深入地參與到元宇宙社會中的標準制定、意見提出、決策通過等具有實質意義的社會活動中,推動權力秩序自下而上的內生式變革。這樣一來,普通網民在元宇宙社會中,將化身為實在意義上的社會生活中的權力主體。

      (三)交互能力和集聚能力:蘊于網絡權力中的巨大能量

      2019年,香港國際機場使用Unity虛擬引擎構建了一個數字孿生,可以連接整個機場的無數傳感器和攝像頭,以實時跟蹤和評估客流,進行機場維護。我們從這其中看到,跨越物理平面和虛擬平面的元宇宙,正在成為現實。

      在普通網民的世界中,元宇宙的搭建也逐漸成為現實?!秳游镏肥侨翁焯瞄_發(fā)的一款知名游戲,以開放性著稱,游戲中所有玩家生活在一個動物居住的村莊,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展開各種活動。該游戲使用真實時間,憑借著強大的自定義系統(tǒng)和互動屬性已經超出了單純的游戲的范疇,成為全球玩家社交的新陣地。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一對來自美國新澤西州的夫婦就選擇在《動物之森》上舉行了自己的婚禮,5名親朋好友參加了這次“云婚禮”。之后《動物之森》上的云婚禮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婚禮新趨勢,在國內,小紅書、嗶哩嗶哩等平臺上不斷出現專門的《動物之森》婚禮攻略。2022年,中國的一對90后新人,為了讓因疫情影響而無法觀禮的賓客也能感受到現場的熱烈氣氛,同樣選擇了在《動物之森》上1∶1復刻線下婚禮現場,打造了一場浩大的元宇宙虛擬婚禮。

      從香港國際機場的數字孿生構建,我們看到了技術層面元宇宙的雛形,在普通網民的世界中,沿著相同的軌跡,元宇宙的現實可能也在逐漸顯現。在元宇宙虛擬婚禮中,通過普通網民的自定義創(chuàng)作,游戲中的替身小人成為了他們的網絡化身。他們可以參與婚禮現場的環(huán)境布置,可以打造新人入場、交換戒指等全套婚禮環(huán)節(jié),可以真實觀看婚禮的全流程,甚至還可以完成送祝福、領喜糖、抽取伴手禮等一系列互動。元宇宙虛擬婚禮實現的全景沉浸式交互,在技術層面上,遠不及目前很多互聯(lián)網行業(yè)巨頭正在打造的元宇宙項目,甚至在現階段還需要普通網民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花費遠大于現實中的婚禮儀式。但是它的意義在于,普通網民能夠自主定義和建構元宇宙,這是元宇宙將來發(fā)展的希望所在,而不會使元宇宙發(fā)展成為平臺巨頭控制的下一個互聯(lián)網形態(tài)。普通網民在自主定義和建構的過程中產生的交互能力和集聚能力,將聚沙成塔,化微能量為巨力量,成為網絡權力變?yōu)楝F實的希望。

      甚至,由于虛擬空間中時間和空間區(qū)隔的打破,普通網民在這其中尋找共鳴、達成互動,形成合力,要比現實空間容易得多,順利得多。這種區(qū)隔的打破,在元宇宙社會中將更加明顯,“在元宇宙空間中更容易形成新的異質性團結”[32]。于是,“數字表象獲得了比集體表象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擴展力的社會力量。正是數字表象展開的廣闊景觀,使它具有了在地方空間中通過群體活動而形成的集體表象無與倫比的擴展力量。元宇宙中有難以計數的興趣共同體,但當其中形形色色的共同體通過共有表象鏈接成千百萬人同時在線或持續(xù)互動的社會過程時,元宇宙就成為超越地方空間的具有整體聯(lián)系的精神社會。”[33]在這個意義上,元宇宙社會中由普通網民互動和集聚產生的力量之大,可能遠非今天的我們所能想象,而這種無法想象的巨大力量,就是將來蘊于網絡權力中的巨大能量。

      隨著元宇宙發(fā)展所需要的基礎技術的逐年改進,隨著互聯(lián)網服務變得更普及、更快、更透明,隨著標準化和互操作性的逐步實現,隨著“ipad原住民”一代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普通網民將從虛擬世界的消費者或業(yè)余愛好者,轉變成為專業(yè)開發(fā)者。由此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在元宇宙社會中,來自普通網民的微行動、微資源,將產生足以撼動以往具有絕對優(yōu)勢地位的互聯(lián)網寡頭的巨力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絡權力。

      (四)分布式決策的自治組織:網絡權力的理想組織形式

      在理念設計中,元宇宙被賦予了構建平等、自由、多元、自組織、去中心化社會的遠景,其自治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將成為網絡權力的搖籃。這其中,給予網絡權力成長和發(fā)展的支持,不僅僅有技術的進步、行動主體的成長、行動能力的增強,也有新型組織模式的保障。在自由、合作與開源主義的原則下,以區(qū)塊鏈、智能合約與鏈式存儲等底層技術為依托,一些非傳統(tǒng)的組織模式逐步出現,成為虛擬世界中建構新型公共秩序的先行試驗。其中,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簡稱DAO)是當下最具潛力的方案之一。[34]

      DAO是一種分布式決策的自治組織形式,最先出現在3D虛擬現實平臺 Decentraland(2)Decentraland是一個分布式共享虛擬平臺,建立在以太坊上。在Decentraland世界,用戶的社交體驗將包括化身、其他用戶的定位、語音聊天、消息發(fā)送以及與虛擬環(huán)境的交互。這需要不同的協(xié)議來協(xié)調,而這些協(xié)議會在現有的P2P解決方案,如Federated VoIP或WebRTC13上運行。中。在DAO中,傳統(tǒng)組織內復雜的人際關系、磨人的規(guī)范和繁瑣的組織制度變?yōu)閿底只淖詣踊J?,任何用戶都可以提案、投票決定運行的政策和規(guī)定。就本質來講,DAO是在區(qū)塊鏈去中心化的核心思想之下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組織形態(tài),旨在達成同一個共識的群體自發(fā)產生的共創(chuàng)、共建、共治、共享的協(xié)同行為。很多學者對DAO這一新型組織形式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DAO有利于實現真正意義的民主,其中權威人物的缺席和對開放式空間的使用,有助于個體之間的相互交流,從而使參與者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35]并且,其基于區(qū)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和不可改變性、借助智能合約(self-executing smart contracts)實現的決策過程的自動化與透明化,以及其高效、扁平化的投票機制,為現實社會臃腫的信用擔保與巨型官僚體系提供了一種精簡化、智能化甚至無人化的替代方案。[36]

      雖然形式新穎,但是DAO這一組織形式已經廣泛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新冠疫情期間流行的社區(qū)團購,就是DAO最簡單、最經典的形式。以社區(qū)團購買菜為例,某個社區(qū)居民具有繞過中間商的買菜的渠道,但是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能夠購買成功,于是其就在社區(qū)范圍內建立微信群,在群內發(fā)起群接龍,想要購買者入群、接龍要買的品種和金額,達到需要的量后,按照群內接龍記錄送菜、收錢。這種社區(qū)團購的經濟性和便利性肉眼可見,以至于越來越流行,現在很多社區(qū)還沿用了這種疫情期間基本物品采買的社區(qū)團購的做法,組團買蛋糕、買大閘蟹等,以量大獲得價格的優(yōu)惠。

      雖然簡單,但是在社區(qū)團購活動中,已經體現了DAO中的核心特征:去中心化,組織形式的低門檻,使得人人可以成為DAO的發(fā)起人;去信任化,大幅度突破傳統(tǒng)人際信任的范圍;智能合約,自動、透明和不可變更的智能合約提供了技術保障;高效、扁平化的投票機制;直接民主和全員參與的機會;組織內部關系的瞬時性和靈活性;等等。

      放眼世界,DAO形成了一種全球群體,在社交、消費、投資、協(xié)議、服務等領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fā)展趨勢。其參與者大多是20—40歲之間的青年人,異常活躍,甚至美國還出現了以DAO的形式組團競拍奢侈品的現象。當然,作為一種新型自治組織,我們對于DAO的發(fā)展不能盲目樂觀。有些學者對以DAO為代表的新型分布式決策的自治組織抱以憂慮。這些憂慮包括安全漏洞與技術缺陷引發(fā)的信息安全問題,包括虛擬世界的選票操縱與寡頭統(tǒng)治的可能,也包括公民個體化和社會原子化加劇的可能[37]。

      但是,人類社會不能因為憂慮而裹足不前。我們已經看到了DAO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現實作用,經濟層面的效率和實惠還只是表面。在DAO中,參與者有一種在傳統(tǒng)組織中找不到的成就感、意義感和目標感。他們把以往只能在現實社會熟人關系間的信任基礎,通過智能工具和信息公開把共識傳遞給更多陌生人,使或大或小的自治組織有了共同行動的可能性,實現了更大范圍、更靈活的協(xié)同。這些正是現實中網絡權力的實現所期望組織達到的理想狀態(tài)。因此,雖然組織形式的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我們抱有信心與希望,因為這樣集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多元性、靈活性、透明性、低門檻、高效性、扁平化、智能性等諸多優(yōu)點于一身的,以DAO為代表的新型分布式決策的自治組織,是目前能預見的實現網絡權力的理想組織形式。

      四、 結論與討論

      從網絡權力的維度,本文探討了元宇宙社會可能給普通網民帶來的未來社會生活上的變化。本文的態(tài)度是樂觀的,卡斯特式的網絡權力,將有很大可能在元宇宙社會中成為現實。普通網民將成為權力的主體,其權力主體意識和行動能力都會大大增強。依靠平等、自由、多元的元宇宙理念,依托賦權和去中心化的元宇宙技術,依賴分布式決策的自治組織,普通網民將在自主自發(fā)的互動和行動中重新定義和建構權力,集聚產生今天的我們無法想象的巨大力量,創(chuàng)造元宇宙社會嶄新的權力格局。

      當然,在這樣的未來愿景中,元宇宙的實現,將會通過相互競爭的虛擬世界平臺,以及來自世界各地數以億計的普通網民的共同行動和共有資源整合而產生。相比寡頭組織的單一發(fā)力,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也可能更加曲折、艱辛。甚至,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元宇宙也將是不很完美的,需要進行無窮無盡的改進。但這種方式誕生的元宇宙,才是我們應該期待并想努力實現的未來。這個未來,既不遙遠,也不虛無。嫩芽已經從石縫中鉆出,成長壯大是大勢所趨。

      在元宇宙建構的技術層面,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處于領先地位。首先,在支付工具方面,中國的數字支付系統(tǒng),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的數字支付系統(tǒng)更普及、更強大、更集成、更實惠,也更容易使用;其次,在平臺技術方面,中國的微信、抖音、淘寶、拼多多、嗶哩嗶哩等互聯(lián)網平臺,已經初步實現了數字技術與現實世界的無縫連接;再次,在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大力建設5G基礎設施,投資額遠遠超過美國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和地區(qū),而5G技術正是直接決定元宇宙的真實程度、參與范圍和實現時間的關鍵性技術;最后,在科研準備方面,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對于向元宇宙輸入數據以及促進不同地域間的技術連接至關重要,而這兩項技術是中國目前重點發(fā)展,并且實力明顯的兩個領域。我們同樣期待,在社會層面,中國將以大國姿態(tài)引領未來元宇宙的健康發(fā)展和持續(xù)優(yōu)化。

      猜你喜歡
      網民宇宙權力
      宇宙第一群
      百家講壇(2020年4期)2020-08-03 02:01:25
      不如叫《權力的兒戲》
      電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38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遵義(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這宇宙
      權力的網絡
      博客天下(2015年12期)2015-09-23 01:47:57
      與權力走得太近,終走向不歸路
      清風(2014年10期)2014-09-08 13:11:04
      喚醒沉睡的權力
      浙江人大(2014年8期)2014-03-20 16:21:10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有感“網民節(jié)”
      網絡傳播(2009年11期)2009-11-18 04:49:54
      洪洞县| 焦作市| 崇明县| 东阳市| 克东县| 稷山县| 永春县| 息烽县| 如皋市| 克什克腾旗| 同心县| 德江县| 清涧县| 渝中区| 铜川市| 长宁县| 朔州市| 连山| 哈密市| 麻城市| 包头市| 罗平县| 通山县| 苗栗县| 宜昌市| 肃南| 民权县| 景泰县| 浮山县| 义乌市| 昔阳县| 瑞安市| 炎陵县| 沈丘县| 慈利县| 沙洋县| 石阡县| 临夏市| 西吉县| 汉寿县| 天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