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德承
上周到臨近城市出差,出發(fā)前特意查看了當?shù)氐奶鞖忸A報,都是將近20度的晴天,于是只帶了幾件單衣和薄外套。沒想到,抵達后的第二天就被“倒春寒”打了個措手不及。只覺得身上越來越冷,鼻涕也像打開閘口一樣,不停地流下來,頭也暈暈的。
同行的同事娟子姐摸摸我的額頭,說可能是風寒感冒了,讓我別擔心,她去配點“靈丹妙藥”。然后她借賓館老板的小廚房給我熬了蔥姜紅糖水?!耙恍K姜、一根蔥白、一把紅糖,喝了就不冷了!”有些辛辣,有些甘甜,一口口下肚,我的胃里、身體都暖和和的。
娟子姐又拿過來一個紗布包,囑咐我將前胸、后背、腳心、手心、胭窩涂擦一遍,然后踏踏實實睡一覺。醒后感到額頭、背部微微出汗,頭也不那么難受了。娟子姐介紹,這個紗布包很好制作,取蔥白、生姜各15克,食鹽3克,共搗成糊狀,用紗布包裹即可。
第二天起床,我感覺自己又滿血復活了。借穿娟子姐的外套,倒春寒的天氣里也暖暖的。
蔥、姜、蒜俗稱“廚房三寶”,屬于藥食同源的食材,是防治風寒感冒的良藥,可輔助人體除邪氣、祛寒濕。我國古代醫(yī)典名著《傷寒論》《千金方》《本草綱目》等收錄了許多防治疫病的食療方,其中很多處方都含蔥、姜、蒜。
蔥
性溫,味辛,具有發(fā)表、通陽、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風寒感冒、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等癥。常用驗方蔥豉葛根湯。
蔥豉葛根湯源自清代名醫(yī)俞根初的《重訂通俗傷寒論》。方由蔥白80克,淡豆豉15克,葛根150克,三味藥組成。蔥白切段,淡豆豉用紗布袋包,葛根切塊,加清水800毫升,一起放入砂鍋煲。大火煮沸,轉小火煲30分鐘,最后濃煎至1碗左右,加少許食鹽即可服用。適用于初春季節(jié)寒溫不定引起的外感不適,癥見頭痛、發(fā)燒、怕冷、怕風、口干舌燥,或者兼有咳嗽癥狀。方中蔥白性溫味辛,有發(fā)汗解表、散寒通陽的功效;淡豆豉性平,味甘、苦,有解表除煩的作用;葛根性涼味辛,解肌清熱。諸藥合用,能起到解表驅邪、清熱解肌的功效。
注意:食生蔥忌與蜂蜜、大棗同用。
姜
有發(fā)散風寒、發(fā)汗解表、活血除濕、溫肺止咳、解毒止嘔等藥效,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促使毛孔張開排汗,把體內(nèi)多余的熱量與寒氣一同帶出,并加速人體新陳代謝,預防血栓形成。
三寶湯生姜、蔥白、大蒜各等分適量,同煎湯趁熱服用,取汗,感冒癥狀往往能得汗而解。
姜棗湯生姜5片,紅棗5顆。冷水下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一刻鐘即可??筛鶕?jù)自己口味適量加入紅糖、食鹽調(diào)味。生姜發(fā)散風寒;紅棗益氣補中,滋脾生津,養(yǎng)血安神。姜棗相配,辛甘化陽,是調(diào)和營衛(wèi)的常用組合。若體質(zhì)偏寒,姜適當加量;流清鼻涕、鼻塞,加四五根蔥白,含蔥頭根須更佳;體質(zhì)偏熱易上火者,姜酌減,加幾朵杭白菊。
姜糖飲取生姜25克,切碎,加紅糖適量,開水沖泡飲用,適宜外感風寒、鼻塞流涕、頭痛發(fā)熱者服用。
注意:腐爛的生姜會產(chǎn)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zhì)一一黃樟素,食入后被胃腸吸收,使肝細胞中毒變性,對人體造成較大傷害。不可食用。
蒜
味辛甘、性溫熱,具有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解毒止痢、消炎滅菌、健腦益智、防瘤抗癌、延緩衰老等作用。研究證實,大蒜對流感病毒有抑制和殺滅作用。
大蒜泡水取生蒜數(shù)瓣,切片或拍碎,加溫開水沖泡,可加適量鹽、醋、糖調(diào)味,分早、中、晚飲用。有清肺健脾的作用,還可抗病毒。
注意:患有肝、胃、膀胱等疾者,在治療期間忌食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