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鳳
孩子得了中耳炎會很痛苦,如果反復患中耳炎,還會影響聽力。讓我們從預防中耳炎開始,保護好孩子的靈敏的耳朵。
中耳炎是孩子的常見病,但它不像感冒發(fā)燒那樣能很快地被家長所識別,需要家長細心觀察。
中耳炎的常見表現(xiàn)有哪些?
中耳炎分為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兩大類,其中化膿性中耳炎最常見。
化膿性中耳炎是中耳內(nèi)發(fā)生了細菌感染,典型表現(xiàn)為耳痛、耳悶脹感、耳鳴不適、聽力下降、耳朵流膿等;發(fā)高燒等急性感染的表現(xiàn)相對少。
非化膿性中耳炎是各種因素(如腺樣體肥大、過敏等)導致咽鼓管堵塞,發(fā)生了中耳內(nèi)積液。
耳痛
耳朵疼痛是孩子最早和最多見的表現(xiàn)。早期孩子會說耳朵疼,后期疼痛癥狀會減輕。另外,當中耳炎發(fā)生鼓膜穿孔,膿液流出后,耳朵疼痛的表現(xiàn)也會減輕。
耳悶脹感、耳鳴不適
因中耳內(nèi)有滲液,會出現(xiàn)耳悶脹感,部分孩子會說耳朵里有響聲(耳鳴不適)。
聽力下降
由于中耳內(nèi)有滲出液,會導致聽力下降。孩子對聽力下降不能準確描述,但如果家長細心觀察,會從孩子的表現(xiàn)中判斷出孩子的聽力在下降,比如對人的召喚反應遲鈍或叫不理睬,跟家長說耳朵悶堵,看電視時候把聲音調(diào)得很高,等等。
耳朵流膿
發(fā)生鼓膜穿孔后,中耳內(nèi)的膿液流到外耳道,出現(xiàn)耳朵流膿。
中耳積液
這是非化膿性中耳炎的典型表現(xiàn)。
中耳炎的危害
孩子更容易得中耳炎
咽鼓管發(fā)育因素是孩子比成人更容易患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在耳朵與咽部之間有一條斜行的管道,醫(yī)學上稱咽鼓管,孩子的咽鼓管與成人是不同的,具有短、平、寬的特點,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呈水平位,這樣鼻咽部的液狀物更容易經(jīng)咽鼓管進入中耳,從而引起中耳炎。
中耳炎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聽力
孩子患中耳炎時,中耳內(nèi)有滲出液,會導致暫時的聽力下降。中耳炎經(jīng)過合理治療和護理可完全痊愈,不影響孩子的聽力。但如果中耳炎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是有可能使孩子的聽力受到損傷的。
另外,反復患中耳炎,容易使孩子的聽力受損。多數(shù)反復中耳炎經(jīng)及時、合理的治療,能恢復正常聽力,但反復中耳炎如果延誤診療,就會引起孩子混合性耳聾,聽力下降則難以恢復了。
中耳炎如何治療?
化膿性中耳炎要使用抗生素
化膿性中耳炎一定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核心治療方案是針對感染的細菌,選擇有效的抗生素藥物,常見的細菌是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用青霉素類、紅霉素、阿奇霉素、頭孢霉素類等抗生素,療程至少1周以上。另外還需要做耳朵局部的處理,如清洗、引流膿液、耳內(nèi)用藥等。
并非所有的中耳炎都需要抗生素治療
非化膿性中耳炎,即無細菌感染的中耳炎無須使用抗生素。比如病毒性感冒時咽鼓管充血、腫脹而發(fā)生阻塞導致的中耳炎不用抗生素,只有當醫(yī)生確定孩子伴有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抗生素。腺樣體肥大或過敏性鼻炎等導致的中耳炎,是因咽鼓管內(nèi)有積液引流不暢,沒有繼發(fā)細菌感染時也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療,此時的治療核心是控制腺樣體肥大和過敏。
中耳炎治療不能拖
中耳炎程度輕微、體質(zhì)好的孩子,有可能自愈,但絕大部分中耳炎都需要治療才能痊愈。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一定要及時帶孩子看診,早診斷、早治療。延誤治療會給孩子的聽力留下隱患。
由于孩子咽鼓管的發(fā)育因素,中耳炎治療痊愈后,孩子可能會再次患中耳炎。
如何預防中耳炎?
● 盡量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孩子的日常飲食要多樣化,保證營養(yǎng)均衡、充足。培養(yǎng)孩子勤洗手、愛運動的好習慣,保證睡眠時間及質(zhì)量,使孩子有良好的體質(zhì),能夠抵御疾病的侵襲。
● 及時治療腺樣體肥大和過敏性鼻炎。
● 擤鼻涕時要溫和而不要用力過猛,打噴嚏時捂口鼻不要過緊。
● 不要經(jīng)常給孩子掏耳朵。
引起中耳炎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簡稱感冒)
孩子的感冒開始多為病毒感染,感冒后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分泌物易從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可能引發(fā)中耳炎,但此時并沒有細菌感染。不過,感冒容易繼發(fā)細菌感染,所以,多數(shù)感冒后的中耳炎會演變成為細菌性的化膿性中耳炎。
腺樣體肥大
肥大的腺樣體阻塞咽鼓管,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礙。
過敏性鼻炎
因鼻腔和耳道相通,反復過敏性鼻炎發(fā)作導致咽鼓管功能異常,會引發(fā)中耳炎。
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會導致食道或胃里的食物反流入咽喉、口腔或鼻腔中。如果孩子處于平臥位,反流物就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內(nèi),引起中耳炎。兒童胃食管反流并不少見,尤其是嬰兒期容易溢奶的孩子要注意。
其他原因
● 不當掏耳朵。給孩子掏耳朵時如果誤傷了孩子的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導致感染,也可引起中耳腔感染。
● 嗆咳、擤鼻涕用力太猛和捂住口鼻打噴嚏,會導致鼻部壓力突然增高,使得鼻咽分泌物由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