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淮安市繁榮小學 (223003)楊 惠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版新課標”)中指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要突破教材的制約,合理開發(fā)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資源。在開發(fā)素材性英語課程資源時,要注意選用具有正確育人導向的,真實、完整、多樣的英語材料,如與教材單元主題情境相匹配的英語繪本、短劇、時文等學習材料?!边@就要求一線英語教師要積極開發(fā)豐富的英語教學資源。英語繪本作為英語教學的優(yōu)質資源,是英語教師普遍喜愛的教學載體,能夠有效彌補英語教材的不足。因為英語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拓展學生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將英語繪本與英語教材有機融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是當前英語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編寫是按照單元話題展開的,每個單元的話題各不相同,每個年級的話題之間前后勾連,體現(xiàn)教材難度與對學生學習要求呈螺旋上升的趨勢。在大單元教學的背景下,一線英語教師要立足教材單元話題,研讀單元各個課時的教學目標,從單元整體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提煉單元主題,在單元主題的引領下分解出課時主題。單元課時主題的確立,有助于教師在選擇課外教學資源時更有針對性。
單元教學目標是單元教學的引領,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制訂來自對單元主題的挖掘以及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思維品質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辨析、歸納與推斷、批判與創(chuàng)新等高階思維能力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因此,制訂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時,需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納入其中。同時,教師設計的課堂提問要有層次,從信息提取、分析理解到實踐運用,不斷促進學生討論、思辨、評價,實現(xiàn)基于單元整體教學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目標。
2022版新課標再次強調了學科育人。在英語繪本與教材融合的教學中,學科育人是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發(fā)展,還要致力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應始終將“育人”放在首位,教學設計的落腳點要指向“人”的身心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英語課堂中,將繪本與教材融合的教學方式通常有兩種:一是將繪本有機融入一節(jié)課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整個單元的不同課時之中,挖掘繪本中的語言知識或尋找與教材主題意義相貼近的繪本;二是將繪本作為學生課外學習的資源。因此,繪本的選擇需要與教材內容相契合。
“教材畢竟是課堂教學的根本,正確地認識教材和對待教材,是保證教學改革質量的絕對前提。”在設計教學之前,教師要仔細分析教材,正確解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文本信息和非文本信息?;趩卧w教學的英語繪本與教材融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學目標,結合教材單元主題,圍繞主題意義,在不同課型或同一課時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進行融合教學。
基于教材語篇的主題意義,教師要根據(jù)繪本的特點有效彌補教材,這樣不僅能夠使課時教學的意義得到升華,還能讓學生在真實豐富的語境中深入理解主題意義,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單元話題明確,教材語篇與各板塊的功能也較為固定。將英語繪本融入單元的不同課時進行教學,是繪本與教材融合的教學策略之一。
“Story time”板塊是譯林版英語教材中的第一課時,也是整個單元的語篇。由于教材編排需要立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情境創(chuàng)設和語篇內容的豐富性、趣味性不足。教學時,一些教師過于注重聽說讀寫等應試技能的訓練,而忽略了對語篇主題意義的挖掘。結合單元主題選擇適合的繪本進行融合教學,可以提供豐富有趣的語言材料,提高學生閱讀、寫作的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深刻理解“Story time”板塊的主題意義。
(1)以英語繪本為切入點,前置鋪墊材料
教學前,教師可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預習任務,如讓學生閱讀與即將學習內容有關的英語繪本,使學生形成初步的感知,這樣有助于學生課上深入理解所學的知識。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中的“Story time”板塊前,讓學生閱讀繪本A Day at the Museum。這本繪本講述了孩子們在博物館的一天,讓學生閱讀的目的是起預習的作用。“在博物館時,Miss Garcia說道:‘You can go and look.But please don’t touch things.Some of the things are very old.’”這里滲透了標志的概念,使學生學習前對標識有初步的了解和思考,并為后面的教學創(chuàng)設了適合的主題意義語境,使本課教學更有意義、更加完整。
(2)以英語繪本為著力點,教學過渡材料
英語課堂中,在單元的不同課時中融入繪本作為教學的過渡材料,可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前后銜接,有助于學生內化所學的語言知識。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中的“Story time”板塊時,教師引入繪本Things I Can Do to Help My World進行教學?!癝tory time”板塊呈現(xiàn)了保護地球的4種方式,即節(jié)約水資源、節(jié)約能源、保護森林、不要使用太多的塑料,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保護地球的措施有很多。因此,教師可結合繪本中提到的10件事情,如雙面紙的使用和回收等,以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繪本中提到的10件事與本單元“Save water”“Save energy”“Save trees”“Don’t use too much plastic”這四個板塊完美契合,可以作為拓展連接每一個板塊之間的過渡內容進行教學。
(3)以英語繪本為落腳點,后置延伸材料
在課的末尾融入英語繪本,可以起到鞏固知識與發(fā)展學生能力的作用,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輸出。例如,教學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8 Birthdays中的“Story time”板塊時,教師引入繪本When i s your b irthday?進行教學。這一繪本的語言點與教學內容高度契合,意在讓學生學會生日日期和生日習俗的英語表達。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教材沒有談及中國人過生日時吃面條和西方人過生日時吃蛋糕的緣由。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教師將該繪本作為閱讀補充的材料,讓學生了解生日時吃面條和吃蛋糕的意義。學生通過圖片環(huán)游的方式,了解繪本中出現(xiàn)的其他國家的生日習俗。同時,這一繪本中所有的語言點都是教學內容的延伸,既開闊了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背后的寓意與來由,使學生體會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語法是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六年級新增的內容。英語課堂中,如何突出語言知識教授的原則與語法課時的主題意義,這是一線教師教學的難點。過于強調語言知識傳授會造成英語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低,甚至使學生懼怕語法學習,這也是語法學習成為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原因之一。英語繪本是故事性較強的文本,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新穎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相對于教材中的語法句型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中學會遷移運用,更符合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中的“Grammar time&Fun time”板塊,傳統(tǒng)教學是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學會運用first、next、then、finally這4個序數(shù)詞,體會這4個序數(shù)詞的差異以及運用規(guī)則。但是,通過觀摩課堂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其關聯(lián)度不強,導致情境的真實性不足,使學生產生一種為學語法而學語法的感覺。而南京一位教師的教學,別出心裁地將繪本作為學生創(chuàng)新語言輸出的重要載體。課伊始,教師向學生呈現(xiàn)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First,song time;Next,game time;Then,story time;Finally,sharing time。同時,教師選取《跟上兔子》系列中的繪本The Best Christmas Present進行教學。
教師設計的巧妙之處在于結合圣誕節(jié)情境,將小兔子Vicky在圣誕前夕冒著嚴寒給朋友送禮物,最后自己也收到了最好的圣誕禮物的故事改編成包含上述4個順序詞的簡短繪本。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聽、排序、談論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的4個順序詞,在切合主題的真實語境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更高效、更真實、更有意義。
(1)以繪本將零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
“Checkout time”是單元知識整合與復習的板塊。在以往的教學中,“Checkout time”板塊常常作為其他板塊的輔助教學內容,處于教學的邊緣地位。現(xiàn)在,教師充分利用這一板塊,對整個單元的教學進行重構、拓展與延伸。因此,教師需要基于單元整體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學生的語言活動,并拓展延伸繪本,讓學生在遷移運用中學會創(chuàng)新,為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基礎。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中的“Checkout time”板塊,讓學生了解四季的溫度、氣候等特征,以及人們在四季中通常會做些什么。本課時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涉及的主要句型和日常用語有“In...,it is...We...”等,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這些語言知識進行表達。
課始,教師展示繪本的故事梗概,以小兔子的四季生活為主題展開教學。教師先創(chuàng)設一個有趣的情境——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再要求學生用一句話來總結歸納小兔子在四季是怎樣度過一天的。繪本故事情節(jié)的趣味性、語言知識的貼近度以及教師的巧妙融合施教,賦予了英語課堂新的活力。這樣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上,更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如在談論不同的季節(jié)時,教師設計、拓展有關四季的不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無論哪個季節(jié)都有豐富的活動,都能欣賞到美麗的風景。同時,教師通過不斷深入的追問,讓學生體會到不同季節(jié)有不同的美,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在寫作時可以靈活運用從繪本中學到的詞匯與句型,又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為后期的英語個性化寫作做好準備。
(2)以英語繪本豐富寫作的個性化
其實,“Checkout time”板塊是對單元各個板塊的重組與整合,并不是一種重復。因此,在此板塊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尤為重要。特別是中高年級,寫作也是學生個性化語言輸出的重要方式。繪本有著豐富的語言資源,能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支架與參考。
例如,譯林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中的“Checkout time”板塊,要求學生畫出自己的動物朋友并寫出簡單的介紹。雖然學生學會了“This is my...It has...It can...”等句型,但這樣的句型學習比較單一,且教材中的語言知識有限,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需求。因此,教師選擇《跟上兔子》系列中的繪本Mother!Dear Mot h?er!作為課外拓展閱讀資料,為學生的寫作提供參考,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
繪本Mother!Dear Mother!中描寫了10種不同類型的動物媽媽對孩子的愛,表達方式多樣,運用了生動形象的形容詞來描寫動物的特征。因此,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找出描述動物特征的形容詞,以拓展學生對動物的認識,使學生明白不僅可以從外觀、能力等方面描寫動物的特征,還可以從習性與個性等方面進行描寫。這樣的描寫更具個性,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有豐富的語言表達與個性化的句式作支撐。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英語繪本與教材融合實踐,教師需要依據(jù)教材內容、學生的學習需求、繪本故事靈活施教。選取英語繪本時,可以依據(jù)繪本的主題意義,可以依據(jù)繪本的語言知識點,可以依據(jù)教材板塊的內容……讓學生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這樣有利于學生個性化的語言輸出與寫作表達,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思維品質與文化品格,有效實現(xiàn)學科育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