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曌
人生征途漫漫,在生命的底色上,我們當以理性為筆,血性為墨,如無數(shù)先賢那樣徐徐展開人生傳奇的畫卷。諸葛亮一生貫徹理性的思想觀念,康德將理性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岳飛鐵骨錚錚殺敵報國,顧炎武高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犖犖大端者執(zhí)理性與血性之筆墨,揮灑出生命存于世間的真正意義。老子有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是啊,人生來弱小,但只要理性與血性兼?zhèn)?,便擁有生命的堅強。作為新時代的理想者、發(fā)光者、奮斗者,我們既要有理性,也要有血性。
人要有理性與血性,這是對生命意義的深刻領(lǐng)悟,是凝結(jié)人生價值的智慧。理性并不意味著柔弱,也不意味著畏難退縮,而是冷靜做事、認真思考的處世方法。血性不意味著無腦的沖動,也不意味著一時熱血好斗,而是寧折不彎、不服輸?shù)奶幨缿B(tài)度。若只擁有理性或只擁有血性是不夠的,中華民族賡續(xù)千年,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血性筑成了民族的脊梁,理性完善了民族的精神。
理性與血性兼?zhèn)?,源于人們那高貴的靈魂,源于對感性與理性的深度思考,源于寧靜專一與豪情壯志的完美融合,源于對這兩個看似對立而又統(tǒng)一的品性的透徹理解。趙一曼被捕后不屈服于敵人的淫威,鐵骨錚錚,又理性冷靜應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這理性與血性交織出抗日英雄生命的光輝。“當代保爾”朱彥夫在戰(zhàn)場上血性拼殺,保家衛(wèi)國,回鄉(xiāng)后理性看待功勞,鋪出村民的致富路。飛機空氣動力學家顧誦芬從小立志保衛(wèi)祖國的藍天,他血性上天試航,理性分析研究試航數(shù)據(jù),助力航天強國。他們的理性如靜水流深,內(nèi)里卻涌動著報國的熾熱血性。
以理性為筆,血性為墨,即可繪就精妙絕倫的人生畫卷。理性與血性兼?zhèn)?,意味著我們既要在前行路上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固根基,也要與困難抗爭,向艱難宣戰(zhàn),頑強奮斗。當下社會有許多青年,缺少理性,喜做“憤青”,缺少血性,甘為“佛系”,這是不負責的表現(xiàn)。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能夠理性做事,敢于血性拼搏。
人生征途漫漫,不能只顧血性奔跑,也不能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而要適當放緩腳步,理性觀察前路。遠方煙嵐如黛,如素絹著墨,我們當以理性和血性為筆墨,皴染丹青之夢。
【內(nèi)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高三(1)班】
點評
作文首先以諸葛亮、岳飛等犖犖大端者的理性與血性事例為引,結(jié)合老子對生與死的哲學思考,由此及彼,指出新時代的人們要理性與血性兼?zhèn)?,環(huán)環(huán)相扣地剖析本質(zhì)、追溯源頭、提出做法。主體部分采用層進式的結(jié)構(gòu),論據(jù)充實,論證嚴密。最后,首尾呼應,表現(xiàn)出考生對理性和血性的深刻思考,凸顯了較強的思辨能力。
【劉淑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