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三中學 李琳娜
微寫作,顧名思義微型寫作訓練。其與傳統(tǒng)的英語寫作有著很大區(qū)別,尤其體現(xiàn)在內容、時間、題材方面。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達到隨堂訓練的效果,提高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教師通常會利用這種微型寫作方式讓學生根據(jù)主題進行寫作訓練。這種寫作訓練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英語課堂中應用微寫作開展寫作活動時,應當全面了解這一寫作方式的具體特征。第一,用時較短。在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在課后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甚至會打造一節(jié)專門的寫作訓練課,加強學生的寫作練習。從時間角度來講,傳統(tǒng)寫作消耗時間較長。而微寫作訓練則截然不同,這種簡單的寫作訓練方式能節(jié)省大量的寫作時間,其篇幅通常也較短,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一般不會超過五分鐘。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在短時間內了解寫作的內容,教師能更全面地批改作文,學生也能得到隨堂寫作訓練。第二,形式多樣。微寫作訓練相較于傳統(tǒng)寫作,其寫作的形式多種多樣,在具體的單元教學活動中,既可以根據(jù)單元內容為學生設置相應的微寫作主題,又可以結合視頻、圖片、情境,甚至一些限定詞匯,讓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微寫作的形式多樣化,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了英語課堂寫作的趣味性,顯著提升了教學質量。第三,創(chuàng)作點細微?;趩卧掝}所開展的微寫作訓練在創(chuàng)作點方面表現(xiàn)得十分細微。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觀點作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完成微寫作訓練。通過細微的切入點,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在寫作時的情感態(tài)度,也能充分感知在寫作中的整體構思。
在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對學生寫作思路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具有相應的寫作思路,才能保證學生更加流暢地寫出好的作文。在傳統(tǒng)寫作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所提供的作文題目大多都是歷年考試真題或部分英語文章的主題,這種固定式的命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從而影響了學生寫作思路的延伸。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而在課堂學習中運用微寫作則截然不同。這種訓練方式,無論是內容還是命題都比較新穎,既可以是某一關鍵詞,也可以是文本素材的某一方面。在這種形式下,學生寫文章時所面對的場景和題目長期處于持續(xù)變化的狀態(tài),有利于拓展學生寫作思路,提高學生英語思維認知力。
英語寫作作為英語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知識輸出能力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tǒng)的寫作訓練不僅會消耗大量時間,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大量的長時間的寫作練習會使學生感到疲憊,當學生在寫作時便會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應付,加之傳統(tǒng)英語寫作題目統(tǒng)一,無疑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所寫出的文章千篇一律。而微寫作訓練能在課堂上花費較少時間讓學生完成寫作練習,這種新穎的模式不僅會減少寫作時間,還會因為其獨特且豐富的主題內容增強學生寫作興趣。如此一來,便能保證課堂寫作訓練的順利實施,使學生寫作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從魯教版初中英語教材編排來看,每一單元的主題十分明確,在單元內的教學板塊,不同的板塊發(fā)揮著不同的作用。比如,Section A和Section B部分對應了不同的教學內容,整個單元包含了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內容,結構清晰,內容完整。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為了全面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教師需要從單元話題的角度切入,從單元的具體內容上進行分析,找到單元主題內容與微寫作話題的對應點,在整體設計教學單元任務的同時,劃分課時并進行對應的微寫作訓練。英語教材中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話題和學習任務時,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置出與學生真實生活和教材內容編排相關的寫作練習活動。
本文以魯教版教材為例,在學習七年級上冊“Unit 2 I"d like some noodles”單元內容時,教師通過分析,了解本單元主題內容與食物有關,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食物詞匯,在具體的運用中注意可數(shù)名詞和不可數(shù)名詞,掌握一些重要的句型,如“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等,并學會如何正確點餐。通過對本單元內容的分析,教師便可以結合這一單元的內容適當開展微寫作訓練。比如在Section A的1a部分,有一幅對話插圖,教師可以讓學生整理出這一幅插圖中有關食物的詞匯,并讓學生圍繞“I like…”進行微寫作訓練。在寫作活動中,學生會根據(jù)自己所喜愛的食物展開寫作。有的學生會寫最喜歡的食物以及喜歡這一食物的原因,有的學生會寫最喜歡的食物以及最不喜歡的食物,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jù)圖片內容完成微寫作訓練,顯著提升了課堂寫作效率。又如在Section B的2b部分,這是一篇關于“世界各地的生日食物”的文章,介紹了不同國家的人在過生日時所要吃的食物以及原因。在閱讀完這篇文章后,教師便可基于這一主題開展微寫作訓練,讓學生圍繞自己過生日時吃的食物寫一篇短文。設計這樣的寫作主題,能緊扣文章內容,還能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多圍繞學生日常生活展開,所以在課堂微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要學習的單元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情境之中,表達個人想法,并完成教師所設計的微寫作訓練活動。設計這樣的微寫作訓練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確定作文主題,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進行作文構思,全方位地消除了學生在課堂上找不到寫作要點、無從下手的問題,顯著提高了學生在寫作文時的邏輯思維能力。
比如,在魯教版七年級下冊“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學習中,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一堂聽說課,主要讓學生學習如何用英語向對方發(fā)出邀請、如何接受或拒絕邀請的表達;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Can引導的句子發(fā)出邀請。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初中生而言,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接受或拒絕別人的邀請。而如何用英語委婉且禮貌地表達對他人的邀請或拒絕則是學生在本單元所要學習的重要部分。為了確保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對這一單元的理解度,能準確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教師可圍繞本單元的具體內容組織微寫作訓練活動。例如,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日常生活中接受或拒絕別人邀請的對話,讓學生看完后以口頭表述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想法。隨后,教師便可讓學生參考Section B的2b部分的電子郵件,嘗試著向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函。通過這種途徑進行微寫作訓練,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自身所想在寫作時有話可說,并有效解決語法、句型運用錯誤的問題。
學習語言的目的是讓學生運用這一門語言來表達自身的想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使學生將個人所想用正確的英語知識表達出來,且在表達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疑問或復合的句式,教師需要在微寫作的訓練中不斷創(chuàng)新寫作模式,逐步提高學生寫作熱情,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立足單元話題,設計多樣化的作文體裁,如一封邀請函、一則日記、看圖寫話、電子郵件、通知等。而在寫作形式上,教師則可以根據(jù)單元學習內容以讀后續(xù)寫、重點詞匯應用、編寫故事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寫作中。只有這樣,才能豐富課堂微寫作模式,最大化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微寫作訓練,能切實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寫作習慣,增強學生寫作能力。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基于單元話題明確單元的主題內容、結合單元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構建多樣化的課堂微寫作模式,如此,方能真正解決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問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