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扎提·阿迪力
摘要:火災調查的結果為查明火災原因、確定事故責任、預防火災發(fā)生提供了重要依據。由于火災現場情況復雜、破壞性較強,且在撲救過程中往往會對現場造成二次破壞,增加了火災調查的難度。此外,由于建筑結構日趨復雜、建筑材料種類日益增多、高素質專業(yè)調查人才的不足等因素都增加了火災調查的難度?;诖耍瑥幕馂氖鹿收{查取證工作的難點入手,提出了針對這些火災調查難點的應對策略,希望對相關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火災事故;現場調查取證工作;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3-0109-03
火災調查對于區(qū)分責任、維護當事人的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等具有重大的意義。消防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wěn)定。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城市化進程逐步加快,火災事故隱患也在增多。由于火災發(fā)生的原因越來越復雜,火災現場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增加了火災調查工作的難度。目前火災調查過程中由于一些工作人員缺乏較高的調查取證意識導致有價值的證據被燒毀,導致取得的證據不能反映引起火災的真實原因;同時基層消防面臨著檢測設備滯后,缺少專業(yè)的高素質調查取證人才等困難,這些都增加了調查取證的難度。本文針對火災調查的難點,探討具體的應對措施,以期提高火災事故調查取證的準確率,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減少或避免此類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1 火災調查的意義
近幾年,由于火災事故引起的投訴和上訪案件有所增多,火災調查也逐漸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馂膹姶蟮钠茐男允沟煤茈y對有關證據進行有效的保護,因此搜集有效的證據是火災事故調查的重點和難題,只有充足的證據才能找出火災發(fā)生的原因,明確事故責任,最大限度減少當事人的損失。火災的發(fā)生除了一些偶然因素外,也存在著人為因素引起的火災。所以火災調查在懲戒消防違法行為、增強群眾火災防范意識、汲取火災教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火災調查查明火災原因、確定火災損失、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也可以為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和消防培訓提供真實素材,因此火災調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積極作用[1]。
1.1? 對火災責任進行有效判定
引起火災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在火災發(fā)生后,要對火災進行調查、取證,以查明其成因、性質及類型。若發(fā)現是自然因素,應根據其成因,強化防范措施,避免類似火災的發(fā)生;如果發(fā)現是人為引起的火災,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或刑事責任。對火災責任人進行處罰,通過威懾和警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火災的發(fā)生,增強民眾的安全意識,同時也能保護受害者的合法權益。當然預防火災、消除火災隱患要比追究火災事故的責任更重要。僅靠懲罰的方式來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是不現實的,必須正確認識懲罰和預防的關系,使之相輔相成。
1.2? 針對火災事故原因加強預防措施
防災優(yōu)先于救災,火災的防范成本要低得多,卻能有效地防止人員和財產的重大損失。鑒于火災的成因多種多樣,要想預防火災,必須對現有的火災進行調查、收集、分析,找出原因,總結經驗,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何安全用電,如何安全使用天然氣,這些都是預防火災發(fā)生的重要方面。這就要求有關單位在火災現場調查、收集、分析、歸納、總結、加強宣傳、提高民眾防火意識。同時通過對調查資料的詳細分析,可以為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訂提供較為完整的依據和參考。減少火災損失所取得的重大進展中,很大一部分功勞在于各種安全法規(guī)的不斷健全,而這些法律和規(guī)范的制定都是建立在每一場火災調查上,建立在所搜集到的珍貴數據之上。
1.3? 有效改進滅火措施
火災調查與防滅火工作是息息相關的,防火工作以預防為主,滅火是應對實際火災的直接手段,而火災調查又處在把“防”和“消”聯系起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根據火災調查,總結火災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為制定火災防治措施和工作要點提供依據,并有針對性地開展防火巡查。同時,對消防工作進行反省,找出成功之處和失敗的原因,為改進滅火工作提供依據,為調整滅火作戰(zhàn)計劃、增添新設備、研究新戰(zhàn)術、制定新對策等提供重要參考。
2 火災調查中的難點和問題
2.1? 消防人員缺乏較高的調查取證意識
火災發(fā)生后,滅火和調查取證工作應該同時開展。然而,當前消防工作的重點是如何消滅火災,保證人員的安全。只有在火災嚴重的情況下,即出現嚴重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害,才會重視調查火災的原因和責任。由于意識缺位,許多消防部門沒有按照正常的流程進行調查取證?;馂陌l(fā)生之后,由于時間的拖延,一些有價值的證據被損毀,增加了火災調查的難度。因此,在火災調查工作開始后,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火災現場,防止有無關人員闖入破壞現場有價值的證據[2]。但是目前,大多數的火災現場在物證的保存和取證方面,缺乏嚴格的控制措施,對火災現場的管理過于松懈。
2.2? 火災現場破壞嚴重導致證據被毀損
火災不但改變了建筑、物體的原有形態(tài),而且由于火災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無法進行有效控制,甚至會造成物體的徹底破壞或消失,這些是普通行政執(zhí)法場所不會遇到的難題。此外,火災現場的破壞并不只是燃燒、爆炸等原因,消防人員在滅火過程中無意的破壞行為,如救火過程中的破拆、噴水等,都會對現場造成很大的破壞,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火災現場呈現出嚴重破壞性的特點。火災調查是對“再現”火災進行反向推理的過程,根據現場遺留的各種痕跡和物品推測出起火的過程。由于火災強烈的破壞性,現場能夠反映出火源、起火點、起火原因的痕跡和物件均會遭到大火的二次破壞,這就導致了調查和推理過程必須從新的印痕和已有的痕跡進行推理,然后再對起火的原因進行推理。在火災初期的持續(xù)破壞下,關鍵的痕跡和物品已被損毀,從現場留下的痕跡和物品中找不到相關聯的線索,無法證明兩者之間的關系,會出現調查推理被打斷的情形。由于火災的現象與本質之間的復雜性、因果關系的不連續(xù)與隱蔽性,使得火災調查呈現出非同尋常的復雜和困難。
2.3? 火災調查設備落后且維修不到位
火災遺留的殘余物往往需要進行相應的檢驗。只有通過相應的儀器才能分析出其中的成分,進而分析出火災的起因。隨著社會和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新的電子產品不斷出現,以及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使得火災的成因日益復雜,隱蔽性更強,對檢測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常規(guī)的火災檢測設備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但由于這些新設備的造價較高,更新周期較長,一些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火災檢測設備比較落后,不能滿足當前火災調查的需要。另外,目前國內市場上的消防設備大多是通過各種渠道采購,消防設備種類繁多,設備的規(guī)格也不盡相同。由于生產廠家之間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無法保障設備零配件的通用性。在一些地方,零配件短缺,在短期內難以買到。一旦設備出現問題,會影響到維修的效率,甚至會對整個設備的性能造成很大的影響。還有一些單位從國外引進了大量的滅火設備,但由于缺少精通外語的消防人員,這些設備的應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同時,國內對此類設備的日常維修工作并未給予足夠的關注,部分消防部門缺乏科學的維修規(guī)劃,導致某些設備在緊急情況下不能正常使用。由于維護困難以及相關的維修體系不完善,致使部分設備的性能不能完全發(fā)揮,影響了設備的有效使用[3]。
2.4? 火災調查人員不足且綜合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火災調查工作環(huán)境艱苦,調查結果的準確性必須控制在標準范圍內,這就要求調查人員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消防事故調查工作的開展要求調查人員具備法律、心理和社會知識,在這種高度緊張的工作環(huán)境中,調查人員的工作壓力很大,部分基層應急管理機構的專業(yè)人員中愿意從事消防調查取證工作的人數較少。因此基層消防經常面臨著工作繁重,人力資源配置不足,缺乏專業(yè)、高素質的調查取證人才等問題。另外,目前我國消防事故調查的職業(yè)培訓體系還不夠健全,缺乏相應的專業(yè)培訓體系,很難對從業(yè)人員進行全面的職業(yè)技能培訓。一些從事火災調查的工作人員由于缺乏足夠的專業(yè)知識而不能勝任這一工作,出現火災調查人員主觀臆測,缺乏收集證據的嚴謹意識,未按規(guī)定進行取證,造成了取證的重大失誤等問題。從現階段的工作推進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工作人員并缺乏火災調查的專業(yè)知識和系統(tǒng)學習,導致調查取證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
3 火災調查難點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提升消防人員的調查取證意識
要做好消防事故調查取證工作,必須提升消防人員的調查取證意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調查取證的重要性,建立科學的調查取證理念,充分調動其調查取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消防人員要從思想上改變認識,認識到消防事故調查取證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對調查取證工作的支持度和參與度。其次,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參加培訓,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有關消防調查取證工作知識經驗,以便能夠在火災現場辨別出有價值的證據,并利用科學的方法對火災事故進行調查,以確定火災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最后,對火災現場進行實地勘察、檢查,收集、檢驗各類與火災事實相關的證據時應注意保存火災的痕跡和證據,并將有價值的資料及時收集上報。因此,要對消防隊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yè)訓練,提升消防人員的調查取證意識和能力,提高火災調查取證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4]。
3.2? 按照程序做好火災證據保護
火災現場調查與取證過程中,要從以下兩方面做好證據的保護工作:一是詢問相關人員,告知被詢問人的法律責任和義務,讓其據實陳述。在現場勘查之前,由當地派出所或相關部門配合,由兩個以上的公民作為現場勘查的見證人。見證人應當全程參與現場勘察,全程目睹,并在勘察完畢后,在勘查筆錄、提取物證清單上簽字。如有需要,見證人可以作為證人,證明調查的事實和有關的痕跡、物品的來源是否合法。二是現場勘查工作。為保證消防事故調查、取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避免破壞現場,給取證帶來負面影響,在進行取證之前,第一時間對現場進行保護,防止由于人為或自然因素造成的證據損害。同時為了保證勘查的準確性,記錄人員和勘探員必須具備專業(yè)知識和足夠的經驗,能全面、仔細地勘查現場的火點痕跡、火源物證等,并按照詢問的口供,合理安排勘查順序,配合訊問筆錄,高效率工作。
3.3? 定期維修和購置火災調查設備
維護保養(yǎng)人員嚴格按照標準要求定期檢查設備的狀況,根據使用情況進行科學養(yǎng)護。管理者進行階段性的維修驗收,主要檢查設備的安裝、可用情況、行業(yè)標準的執(zhí)行情況等。對維修不到位的員工,要適當地進行懲罰,盡量減少隱患。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設備的不斷改進,能夠有效地簡化消防事故的偵查工作,從而使調查工作更加高效準確。為此,應適當增加火災調查設備的投入,購置先進的技術裝備。比如采用計算機數值仿真技術能夠重建火災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獲得燃燒痕跡、火場煙霧、關鍵部位等關鍵數據信息,并通過仿真數據可以初步確認火災的成因。此外高精度的現場測量儀器、紅外錄像設備、信息通信設備、模擬數字設備等,能很好地適應各種惡劣的工作條件,高效地完成人力無法完成的繁瑣調查工作。為調查人員分析火災的成因、研究火勢的蔓延規(guī)律提供依據,使證據的有效性得以增強。調查人員通過對現場的實際狀況與調查設備獲得數據的比對、梳理、分析,復原火場的情況,認定火災發(fā)生的具體原因[5]。
3.4? 組建高素質調查取證隊伍
日益復雜的火災事故現場對消防調查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消防部門必須加強對人才的引進,加強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培養(yǎng),從而使調查工作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首先,將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和對火災調查工作有興趣的工作人員納入調查工作隊伍,只有具有專業(yè)的知識和豐富的調查經驗,才能確保消防救援隊伍的整體素質。其次,加強對調查人員進行多元化的教育。依托“微課堂”和現場火災事故現場教學,開展工作實踐和經驗交流。根據新設備新技術的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專題技能培訓。最后,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對消防救援工作的成效進行專門的評估,根據落編、定崗、單位實際和專業(yè)技術發(fā)展方向,建立調查取證高素質人才檔案,充分發(fā)揮骨干帶頭和引領作用,以提升消防安全事故調查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4 結語
總之,火災調查工作是消防安全防范的重要舉措,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建設和諧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從火災調查實踐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現象入手,通過整理、分析,從提高火災調查人員的取證意識,按照程序做好火災證據保護,定期維修和購置火災調查設備,組建高素質調查取證隊伍四個方面制定解決策略,旨在提高調查取證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促進我國消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構建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張金倉.消防火災調查取證的難點及相關對策[J].今日消防,2022,7(2):118-120.
[2]孟宏.消防火災調查取證的難點及相關對策研究[J].今日消防,2022,7(1):112-114.
[3]汪強.火災調查取證的難點問題及相關對策分析[J].今日消防,2021,6(12):115-117.
[4]蘇雁,張建坤.關于火災調查取證的難點及相關對策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8):60+62.
[5]方芳.火災調查取證的難點及相關對策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1,7(16):54+56.
Difficulties in fire investigation and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Silzati Adili
(Hotan Region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of Xinjiang, Xinjiang Hotan 848000)
Abstract:The results of the fire investigation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finding out the fire cause, determining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ccident, and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re. Due to the complex and destructive situation of the fire scene, and the secondary damage to the scene is often caused in the process of fire fighting, it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fire investigation. In addition, due to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s, the increasing varie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the shortage of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investigators, it has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fire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is, starting from the difficulties in fire accident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se fire investigation difficulties are proposed,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related work.
Keywords:fire accident; on-site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work; difficulty;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