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66歲的老于前陣子發(fā)現(xiàn)自己有一個毛病,吃完飯就想去廁所,甚至有時中途就想去。家人很擔心他這種看似“直腸子”的癥狀,帶著他去做了檢查。該做的也做了,但是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于是,他們找到了遼寧省名中醫(yī)盧秉久。盧主任表示,相關檢查都做了,基本排除器質性病變,那就是因為胃結腸反射亢進。開了些調理脾胃的中藥,也囑咐了一些生活習慣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老于的這種情況已經改善很多。
“直腸子”不是正常的
現(xiàn)在很多人都有這種“直腸子”的反應,對此,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肝病科主任醫(yī)師盧秉久說:飯后即排便,屬于胃結腸反射亢進的一種表現(xiàn),一些有腸易激綜合癥的人這個癥狀明顯,不是正常的狀態(tài)。
正常人吃飯時,食物在胃里要儲存、研磨一段時間后,再進入小腸,慢慢地吸收消化,不會馬上出現(xiàn)排便反應。無論是腸易激綜合癥還是胃結腸反射亢進,實際上都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的失調。出現(xiàn)胃腸動力紊亂以及內臟高敏感的情況,整個腸道對周圍的刺激,對部分生理的反射容易反應過度,即所謂的高敏感。
要區(qū)分功能性和器質性
那么,這種情況是啥原因造成的呢?要不要上醫(yī)院?盧秉久說:臨床最常見的是,比如抑郁,焦慮,生活不規(guī)律等等都可能引起。有些人由于工作壓力、食物過敏,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不知不覺形成了這種習慣性反射,只要大便的顏色是正常的,量不是很多,不影響工作、生活,調整飲食可以改善,不需要特殊治療。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都是功能性的,簡單地解釋,就是包括胃腸鏡檢查在內的各種檢驗檢查都沒有什么問題、主要由胃腸運動異常、胃腸感覺過敏導致的一系列胃腸道癥狀。也有個別人是有器質性病變的,比如像慢性胃炎、潰瘍、結腸炎、過敏性腸炎、免疫性腸炎,這些也可以出現(xiàn)。器質性病變往往伴有疼痛,而且大便當中可能會有膿血或者潛血陽性。
可以留心觀察病人的進食狀況,注意是否每次進食都存在此類情況。若進食相對較油膩、刺激的食物容易出現(xiàn)此類情況,而不是過度刺激的食物便不會出現(xiàn)此類情況,可能為腸易激綜合征。
需要身心同調理
胃結腸反射亢進如何調理呢?盧秉久說:應該是針對飲食結構、心理(行為)調節(jié)和藥物治療的綜合方案。如果功能性的話,第一個,可能需要用點中藥,像健脾和胃的藥可以用;要注意規(guī)律生活習慣,不要過度熬夜和過度勞累;不偏食,不節(jié)食,要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不要饑一頓飽一頓,要細嚼慢咽,盡量少吃生冷硬的刺激性食物。但是對器質性病變,一定要規(guī)范治療。另外,再提醒一下,這種狀況如果短時間不能恢復正常,一定要查原因,避免一些惡性疾病。以避免誤診誤治,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