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床頭擱著一個食品盒。奶奶把它視若珍寶,每天都要用手絹擦拭。小時候,我們放學(xu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屋里問安。不為別的,只是希望奶奶從食品盒里拿出糖果、點(diǎn)心分給我們吃。
奶糖、瓜子、小面包、炒栗子……食品盒里琳瑯滿目。每當(dāng)我們伸手要抓時,奶奶立馬從盒子中的一個置物格里取出一個包裝袋,那是從地里刨出來已洗好的苦菊。奶奶會把苦菊分成幾份,團(tuán)成團(tuán),示意我們張嘴。等我們極不情愿地皺著眉頭吃下苦菊后,奶奶才開始分糖果、點(diǎn)心。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食品盒里的糖果、點(diǎn)心不斷換花樣,或甜或酸,或辣或咸,唯有這一劑苦味貫穿始終:從春天的婆婆丁、苣荬菜,到夏天的萵苣、苦菊;從秋天的紫花苦菜,再到冬天早已晾干存儲好的苦瓜干。不管誰要糖果,奶奶必須先讓他吃點(diǎn)兒“苦頭”。剛開始我們異常抵觸,后來卻越吃越喜歡。
吃甜食前為何要先嘗點(diǎn)苦味?奶奶笑著解釋:“世間滋味千千萬,只有苦讓人難受、抵觸。但很多人不知道,苦的東西往往對身體有益。藥苦不苦?它能治??!每次吃糖果前總要給你們吃點(diǎn)兒苦菜,一是為了身體健康,二是為了抑制你們吃甜食的欲望。”
看來,世間最美好的滋味是苦味!所謂苦盡甘來,只有先嘗苦后嘗甜,才能知道甜的爽口,苦的真諦。
(摘自2023年2月10日《文摘報》???作者:李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