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超 王玉靜
英漢兩種語言在發(fā)展變化中,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尤其在句法方面,這與西方和東方的不同思維習(xí)慣有很大關(guān)系。本文將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英漢句法的差異。
一、英語多長句,漢語多短句
He tried to increase the tension, but the line had beentautup tothevery edge ofthebreaking point sincehehadhookedthefishandhefelttheharshness asheleanedbackto pull andknewhecould put nomorestrainonit.
這句話有48個詞,句中卻只有一個逗號。
由于漢語重意合,所以漢語中多為“流水句”,即圍繞中心議題用多個短句由逗號連接構(gòu)成,短句與短句之間靠整個話題維系。例如《邊城》中的句子:
過不久,那一伙人來了,兩個吹嗩吶的,四個強壯的鄉(xiāng)下漢子,一頂空花轎,一個穿新衣的團總兒子模樣的青年,另外還有兩只羊,一個牽羊的孩子,一壇酒,一盒糍粑,一個擔(dān)禮物的人。
這句話是描寫迎親時喜轎進村的情景,被分成了11個短句。并且各個短句間沒有連詞來連接,也體現(xiàn)了漢語重意合的特點。
二、英語多代替,漢語多重復(fù)
代替與重復(fù)是句子各部分之間銜接方式。但英語不喜歡重復(fù),漢語則不怕重復(fù)。英語往往喜歡使用代詞,代詞的種類有幾種。幾乎每句話都可以碰到這樣或那樣的代詞,漢語雖有代詞,但不如英語使用得多,漢語沒有關(guān)系代詞、人稱代詞,物主代詞也用得十分慎重。
例如:哈佛是最早接受中國留學(xué)生的美國大學(xué)之一,中國教育界、科學(xué)文化界一直同哈佛大學(xué)保持著學(xué)術(shù)交流。
Harvard is among the first American Universities to accept Chinese students. The Chinese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communities have all along maintained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this university.
原文“哈佛”出現(xiàn)兩次,而譯文中Harvard只出現(xiàn)一次,第二次使用了代詞this university,譯文顯得流暢且避免了重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