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亞
音樂不同于其他學科,更加重視情感的啟發(fā)、情緒的感染和人生的啟迪。音樂教學以培養(yǎng)人、塑造人作為目的,它是一種人文社會學科。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是輕松的。音樂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想象力以及個人情感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傳統(tǒng)模式的音樂教學忽視了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新課改要求其與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使學生獲得深化的學習體驗。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科之間的融合更為緊密。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也要不斷找尋音樂與其他學科相同的屬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當前的音樂教育將美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通過音樂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綜合素養(yǎng)得以提升,這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音樂教育的重要目標。音樂教學、文學、流行音樂與素養(yǎng)、審美有關,將文學、流行音樂與音樂教學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素養(yǎng)得到更大的提升,是本文的重點研究內(nèi)容。
一、文學作品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對整節(jié)課而言是很關鍵的,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內(nèi)心充滿好奇。如果不能吸引他們的目光,那么就會使其在音樂課堂上的主動性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的導入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化的教學需求,而將文學滲透到音樂作品賞析中去,是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學生在感受文學魅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這是一種互補互融的教學形式。只有學生接受的導入形式才是最有效的,以他們喜愛的文學作品來導入音樂課程,會使其耳目一新,產(chǎn)生極大的參與興趣。比如,教師可以講述文學作品、作家故事,可以用詩歌怡情,可以用學生喜歡的兒歌來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
二、反復吟詠歌詞,尋找思想內(nèi)涵
音樂,是有關情感和靈魂的。離開了情感的音樂,是沒有價值和學習的意義的。小學音樂課程所選擇的作品都有著深刻的教育和指導意義,對于身心都在成長著的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鼓舞。關注旋律的同時,音樂教師也要尋找音樂與文學之間的融合,從學生的思想成長出發(fā),以他們的品質提升為目標,找到二者之間的融合點。而反復吟詠歌詞便是一個有效的途徑。在以往的音樂課堂中,教師往往更加看重旋律和節(jié)拍,而忽視了歌詞的重要價值。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歌詞看得更重些。這首歌旋律激昂,而歌詞卻是小學生應該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捌饋?,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對于這兩句歌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吟詠,并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歌曲傳達的一種怎樣的精神?血肉怎么能筑成長城?”“這是一種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敢于犧牲自己的精神,是一種敢于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痹诜磸鸵髟伱恳痪涓柙~的過程中,學生們懂得了這首歌的深層內(nèi)涵與表達的情感,音樂學習的廣度得以提升,美育也自此展現(xiàn)。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大都會哼唱旋律,但記憶歌詞卻很難。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將每首歌曲按照抒情詩的形式表達出來,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品質。
三、傾聽音樂作品,寫出獨特感悟
音樂是需要享受和品評的,每一位小學生都應該對自己學習的音樂作品有所感悟,而這種感悟也將指導學生的人生之路。尋找文學與音樂之間的聯(lián)系,可以使學生在傾聽后寫出自己的感悟,這是最直接,也是最真實的方式。音樂教學中,有的教師只看重學生是否會唱歌,是否學會了基本的樂理知識,但這是一種狹隘的教育理念。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提升,才應成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在音樂與文學之間的融合中,學生更容易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更容易得到個性的發(fā)展。教師在課堂上要更多地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學生感受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同,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個性化教育。傾聽感悟式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感悟中去思考,還可以讓學生在欣賞中獲得理性的辨析力。
四、鑒賞流行音樂,引入中國風音樂
近年來,流行音樂成為了與生活最為貼近的大眾音樂,也受到了高中生的喜愛。小學音樂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通過賞析流行音樂,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應該用包容、開放的原則去看待各種音樂類型,讓學生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感受真善美。隨著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中國風音樂也備受人們的推崇。中國風音樂就是結合了中國特有的音樂色彩,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調,都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底蘊。它的唱法和編曲,更是讓大眾加強了對流行音樂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所以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對流行音樂進行鑒賞,提倡學生多聽一些帶有中國風的歌曲,是音樂課堂成為聯(lián)結學生與傳統(tǒng)文化的橋梁。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應該被重視,每節(jié)課都要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要目標。音樂與文學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無一不可與音樂之美相融合,這種融合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