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菲菲
[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葉嘉瑩,畢生致力于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傳播與創(chuàng)作。有學生問葉嘉瑩:“您講的詩詞很好聽,我也很愛聽,可這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多少幫助呢?”她這樣回答:“你聽了我的課,當然不能用來評職稱,也不會加工資。可是,你明白‘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的道理嗎?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誦讀它們,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痹撋犕耆粲兴颉?/p>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受和思考?請以“詩意人生”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材料中,學生的困惑是“可這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多少幫助呢”,葉嘉瑩的回答是“你聽了我的課,當然不能用來評職稱,也不會加工資”,這一對話指向學習古典詩詞不能讓我們獲得多少物質上的報酬。葉嘉瑩接著說:“古典詩詞中蓄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yǎng)。誦讀它們,可以讓你的心靈不死”,這句話肯定了詩詞對心靈的莫大作用。所以,可以立意為:詩意可以浸潤人生,充盈心靈。有了詩意的浸潤與充盈的心靈,我們才能漫步人生,從容淡定。
致作者
根據《著作權法》的相關規(guī)定,作者向我報投稿的作品一經采用,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報擁有其在報紙、網絡的刊載權、出版權,以及稿件的編輯、復制、發(fā)行等權利;同時,本報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費用。本報刊發(fā)的作品與圖片,因未能聯絡到原作者,未能及時發(fā)放的,敬請作者與本報聯系。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