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志強
車媒這一行干久了,總是會被幾句甜美的“媒體老師”的商業(yè)敬語吹捧得飄飄然不知所以起來。以至于產(chǎn)品講解會上,工程師在上面講上一句,總有人在下面竊竊私“懟”上十句,仿佛再牛掰的設(shè)計、技術(shù)與工程在我們眼中也不過如此,仿佛只有自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懂車的人,仿佛質(zhì)疑與批判才是體現(xiàn)自己專業(yè)性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當然,有時候也不怪我們,畢竟,大家都被以前的新勢力PPT坑害過。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典故,似乎并不適合用在這輛嵐圖的第三款車型—追光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駕”。事實上,一開上追光,我和同車的劉老師就默默意識到:“我們,可能被打臉了。”
感受追光的最好方式,一定在腰臀之間?!鞍偃f豪車底盤結(jié)構(gòu)”的官方稱謂雖然聽多了總感覺有嘩眾夸張之嫌,但不吹不黑地講,前雙叉臂+后五連桿+CDC魔毯+空氣懸架的面面俱到,你在同級別中確實找不到幾款了。
尤其是每秒能夠?qū)崿F(xiàn)100次減震器阻尼調(diào)節(jié)的CDC電磁與空氣懸架的組合,可謂將舒適性營造得無以復加。這種舒適感,是你在掛下?lián)跷?、踩下電門后的幾秒鐘之內(nèi)便會漾滿周身的:CDC的提前掃描預判加上空氣懸架的隔絕減震,讓追光的輪跡到處一路皆坦途,那些往日經(jīng)驗里溝坎減速帶上預感會發(fā)生的“咯噔一震”,全都化作了輕緩舒柔的、若有若無的“悠悠軋過”。
即使這種舒適在一定程度上會以犧牲路感為代價,但你依然會沉醉于這種腰臀之間的溫柔以待。當然,不用擔心,你只需切換到運動模式,便會將丟失的路感瞬間找回來。我開過只帶電磁懸架的車,也開過只帶空氣懸架的車,但總感覺它們不是過硬就是過軟,而嵐圖追光上這兩者的雙劍合璧,著實給予我一種許久不遇的驚喜之感。
我見追光多舒適,料,劉老師覺此應(yīng)如是。
只是,囿于此前在臺下的竊竊私“懟”,“嵐圖可以啊”的打臉之語我們大概都是不愿意說出來的。但一直憋著不說話也不是事兒,總得有人先打破沉默。
“你還別說,這懸架還挺舒適的?!?/p>
“是呀是呀,屬實不錯!”
空氣中,仿佛彌漫著一種尷尬的味道……不過,既然承認了打臉,那不妨臉皮再厚上一層。
“劉老師,換你來開吧,這么舒適,我得到后排感受感受”。
追光的后排體驗,確實不枉劉老師屈身“小劉”一場,1150毫米的腿部空間,不僅干翻了BBA中的56E、蔚來ET7、極氪001等直接競爭對手,1940毫米的后排乘坐空間甚至越級狙殺了奔馳EQS。
空口數(shù)據(jù)大概是沒有說服力的,這是一種什么體驗呢?實證后發(fā)現(xiàn),即使后排坐著一個身高1.9米的大高個,他依然擁有著3拳的腿部空間,以及1拳的頭部空間。再加上全車座椅均標配按摩功能、可調(diào)角度的倚靠背墊以及中央扶手觸摸遙控屏,棲身如此后排,你能想到的形容詞已經(jīng)不止“自如”,而是“奢適”。
此外,追光上還搭載了能夠在剎車時對車身進行俯仰控制的智能線控制動系統(tǒng)以及自主研發(fā)的CST系統(tǒng)舒適制動,通過輪缸壓力監(jiān)測駕駛習慣,自動調(diào)節(jié)制動壓力,降低剎停末端車輛減速速度,從而告別電動車的眩暈感。
或許是連續(xù)一周差旅的疲憊,抑或飯罷午后本就宜小憩,在追光的后排,我竟不知不覺酣眠了,要不是劉老師突然開始體驗那510馬力下3.8秒的百公里加速性能將我驚醒,我那個梨花壓海棠的春宵夢,還能繼續(xù)做下去……
一言蔽之,嵐圖對駕乘質(zhì)感尤其是后排體驗的打造,可謂舒適到底,如果不是后排中央地板的微微凸起,能夠在乘坐體驗上打敗它的,可能只有MPV 了。電動物種里,當所有競品都在朝著速度激情、運動長風狂飆突進時,能夠把你坐睡著的嵐圖追光,就像是一個異類。
我想,人們是需要這樣的異類的,畢竟,如今你已找不到幾款坐著不頭暈的電動車。
這獨樹一幟的舒適性,嵐圖追光大可憑此一招鮮吃遍天。然而,嵐圖并不滿足于此,它似乎想要把追光打造為一款無所不能的全能座駕。于是,我們便看到了全系標配的雙永磁同步電機,最大馬力510,峰值扭矩730牛 · 米,百公里加速時間3.8秒,同級獨有的電動尾翼,可智能隨速升降,提供40公斤的下壓力,麋鹿測試成績突破了83公里/小時,媲美奧迪R8和保時捷911,33.8米的百公里制動距離,比保時捷Taycan還要短上3米……
有些東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至此,一個賬面參數(shù)幾乎同級無敵的車型誕生。不過,世事總是如此,有時越想追求完美越無法完美:在舒適性運動性相克相悖的定理下,和追光那令人叫絕的舒適性相比,它的運動與操控雖然有過人之處,但談不上驚艷。甚至,有時這種運動與舒適的沖突還會在一定程度上讓你無所適從,比如說,面積極為小巧但轉(zhuǎn)向比又較大的賽車方向盤般的取向,總會引發(fā)你對精密、線性操控的更多渴望……
此外,在命名上,嵐圖追光似乎也并不是那么與車名相符。
乍聞“追光”之名號,總覺一種“追風趕月莫停留,春風得意馬蹄疾”的翩翩浩然風撲面而來,再觀其美學設(shè)計靈感,從“皓月澤天”的前臉,到“星月齊輝”的腰身,再到“鯤鵬逐日”的尾燈,更是充滿了一種鮮衣怒馬的屠龍少年既視感。
然而,當追光從設(shè)計師的手稿中走下來后,你便會發(fā)現(xiàn),它的實際觀感遠沒有同級電動車那么激進,再加上109度電池最高730公里(CLTC)的續(xù)航里程以及同級罕有的舒適性,我更愿意將其歸為端莊穩(wěn)健的C級行政座駕類別。
這或許會讓追慕科技未來感的年輕人略失所望,但也或許會讓看慣了電動物種千車一面的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