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勇
(滎陽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影像科,河南 滎陽 450100)
膠質瘤是大腦最常見的原發(fā)腫瘤,分為低級別膠質瘤和高級別膠質瘤,與惡性程度相關。膠質瘤的分級對于治療計劃和評估預后至關重要,磁共振成像(MRI)是檢測腦腫瘤的基本影像學手段[1,2]。T1加權(T1W)圖像的對比度增強反映了血腦屏障(BBB)的破壞區(qū)域,因此可以用于腦腫瘤分級,而常規(guī)影像學方法在腦腫瘤診斷的臨床應用有限且無特異性[3,4]。單一MRI方法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差異很大,MRI模式結合可有助于實現(xiàn)更準確的膠質瘤分級。目前臨床上腦膠質瘤的檢查方法為采用MRI進行掃描診斷,多序列的MRI成像,對于診斷腦膠質瘤疾病具有很好的特異性[5]。本文將對MRI多序列掃描診斷不同腦膠質瘤的影像特征及應用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06~2019-06本院神經外科手術且病理確診為腦膠質瘤7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過手術病理確診為腦膠質瘤;(2)手術前和手術后均行MRI多序列掃描診斷;(3)磁共振影像、受訪記錄及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身體內帶有支架、心臟起搏器、人造心臟瓣膜等;(2)手術前長期接收鎮(zhèn)靜、鎮(zhèn)痛治療的患者;(3)合并慢性病疼痛史、精神類疾病的患者;(4)臨床資料及隨訪記錄不完整的患者。本研究經所有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術前行頭顱MRI多序列掃描顯示,低級別腦膠質瘤37例,高級別腦膠質瘤39例,男45例,女31例,年齡38~75歲,平均(46.5±8.2)歲,其中臨床表現(xiàn)為視物模糊12例、惡心及嘔吐19例、頭痛27例、頭暈9例、抽搐9例。
設備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1.5磁共振成像掃描,采用呼吸門控雙反快速自回轉波序列增強掃描,患者仰臥,頭部先行進入,雙耳采用專用耳罩,患者保持頭部及上半身不動,本次掃描序列為MRI平掃(2DGRE T1 WI,DWI,TSE T2 WI,SWI)、3D VIBE(動脈期、靜脈期、平衡期)。靜脈期團注對比劑扎噴酸葡胺,采用流速2mL/s注射量為0.1mL/kg,注射生理鹽水25mL;動脈期在注射對比劑后20s采用,靜脈期60s后采集,平衡期在注射對比劑2min后采集,DWI圖像參數(shù)TR 1700S,TE90ms,翻轉90°,層厚6mm,矩陣FOV 120mm×192mm,擴散敏感因子b值分別為0和800s/mm2進行掃描。
收集患者的診斷結果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比低級別與高級別腦膠質瘤的信號、強化方式、ADC值等情況; 判斷SWI序列對低級別、高級別腦膠質瘤出血灶檢查率。
76例腦膠質瘤患者中星形細胞瘤54例,少枝膠質瘤12例,室管膜瘤5例,髓母細胞瘤5例;其中星形細胞高級別25例,低級別29例;少枝膠質瘤高級別7例,低級別5例;室管膜瘤高級別3例,低級別2例;髓母細胞瘤高級別4例,低級別1例,見表1。
表1 76例患者的診斷資料比較[n(%)]
膠質瘤實質部分主要表現(xiàn)長T1與T2信號,低級別與高級別腦膠質瘤在增強掃描實質部分的強化程度低級別表現(xiàn)為邊緣強化,而高級別表現(xiàn)為節(jié)點強化,且低級別的ADC值高于高級別(P<0.05),見表2。
表2 低級別與高級別腦膠質瘤的信號、強化方式、ADC值等情況比較
低級別腦膠質瘤37例患者中8例顯示為出血灶;高級別腦膠質瘤患者39例患者中25例顯示出血灶,SWI序列的低級別中2例顯示點片狀低信號,而高級別中12例顯示點片狀低信號,高級別腦膠質瘤SWI序列出血灶檢出率明顯高于低級別腦膠質瘤SWI序列出血灶檢出率(χ2=5.899,P=0.016)。
膠質細胞為存在于人體中樞、周圍神經系統(tǒng)的一類支持細胞,根據(jù)形態(tài)不同分為星形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核無突膠質細胞,具有支持與遷移神經元的作用,對異常神經系統(tǒng)具有修復作用,腦膠質瘤是發(fā)生在神經外胚層的常見腫瘤,起病緩慢[6]。研究顯示放射因素、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和遺傳等因素等為其發(fā)病機制,腦膠質瘤的治療方案取決于患者臨床癥狀及身體狀態(tài),最常用的檢查手段為顱腦MRI,隨著影像學技術不斷提高,MRI有助于提高腦膠質瘤診斷率,高、低級別的腦膠質瘤在顱腦MRI檢查的差異性不僅體現(xiàn)在周圍水腫范圍及鈣化情況上,ADC值及SWI序列對高、低級別的腦膠質瘤的差異也具有很好的體現(xiàn)[7~9]。同行研究者顯示顱腦磁共振在顱腦膠質瘤診斷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本研究通過收集腦膠質瘤患者的影像學資料,并針對圖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76例腦膠質瘤患者中星形細胞瘤54例,少枝膠質瘤12例,室管膜瘤5例,髓母細胞瘤5例;其中星形細胞高級別25例,低級別29例;少枝膠質瘤高級別7例,低級別5例;室管膜瘤高級別3例,低級別2例;髓母細胞瘤高級別4例,低級別1例;膠質瘤實質部分主要表現(xiàn)長T1與T2信號,低級別與高級別腦膠質瘤在增強掃描實質部分的強化程度低級別表現(xiàn)為邊緣強化,而高級別表現(xiàn)為節(jié)點強化,且低級別患者ADC值高于高級別,分析其原因,由于DWI成像原理為水分子布朗運動原理,體現(xiàn)感興趣區(qū)的水分子擴散能力,而ADC值是反映不同物質水分子的擴散運動的重要指標,因此腦膠質瘤的惡性程度與ADC值具有一定的關系[10~12]。本文顯示隨著腫瘤細胞結構的增加,ADC值會相應減小。另外,SWI是一種基于T2效應和被成像組織之間敏感性差異的MRI序列。SWI對于檢測新生血管增多、出血和鈣化等具有極高靈敏度,且已成為檢測膠質瘤內部結構不可或缺的工具[13]。高級別腦膠質瘤SWI序列出血灶檢出率明顯高于低級別腦膠質瘤SWI序列出血灶檢出率,由于SWI對于出血灶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于腦膠質瘤患者由于隨著腦膠質瘤的出現(xiàn)生長會形成微血管,會對腦膠質瘤的內部結構造成一定影響。高級別的腦膠質瘤更易表現(xiàn)出血灶,劉安龍等[14]研究顯示MRI多序列掃描對于腦膠質瘤的形態(tài)特點、部位及大小診斷中可發(fā)揮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MRI多序列掃描診斷不同腦膠質瘤的強化方式和ADC值具有顯著的差異,進而評估腦膠質瘤的高、低級別,SWI對于出血灶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可以為腦膠質瘤的診斷提供精確的評估,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