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瑤
古文品讀
“博者①輸錢欲盡,乃罄②所有出之,謂之孤注?!?/p>
——《宋史·寇準傳》
“劉毅③家無擔(dān)石之儲,樗蒲④一擲百萬。”
——《晉書·何無忌傳》
注釋:
①博者:賭博的人。
②罄(qìnɡ):用盡;全部拿出。
③劉毅:東晉末年北府兵將領(lǐng)。
④樗蒲(chū pú):古代的一種棋類游戲。
可以看到,“孤注”和“一擲”的原文出自不同的典籍,后人將其合二為一,創(chuàng)造了“孤注一擲”這個成語,用來形容在危機時刻用盡所有力量進行最后一次冒險。
景德元年(公元1044年)的冬天,遼國突然發(fā)兵侵犯中原,一路勢如破竹。宋真宗得到邊境的戰(zhàn)報,馬上召集全體文武大臣商議對策。宰相寇準奏道:“陛下,敵兵聲勢浩大,只有陛下親自前往前線督戰(zhàn),才能振奮將士的士氣!”宋真宗聽了寇準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便采納了他的建議,親自統(tǒng)率三軍前往澶州。
宋軍由宋真宗親自督戰(zhàn),士氣十分高昂,在寇準的指揮下把遼兵打得落花流水。遼國兵敗以后,不得不向宋朝求和,兩國立下澶淵之盟。宋真宗班師回京以后,對寇準更為信任和重用了。
奸臣王欽若對此十分嫉恨。有一次,王欽若陪宋真宗賭錢,故意連輸了好幾次,然后把所有的錢都下了注。宋真宗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便對宋真宗說:“陛下,我們在澶州和遼兵作戰(zhàn),您不是也曾孤注一擲嗎?那時寇準堅持要您御駕親征,便是拿您的性命當作賭注呀!要是當時我方軍事失利,那您不就有生命危險嗎?”宋真宗聽了這番挑撥的話,信以為真,從此對寇準失去了信任,不久便把他從宰相貶為陜州知州。
現(xiàn)在我們一般用“孤注一擲”來形容那些懷著賭徒心態(tài),在危急時賭上一切的人。而故事中的寇準當然不是這樣的人,他領(lǐng)兵有方,對戰(zhàn)局了然于胸,才有這樣做的底氣。可以說,“孤注一擲”這個行為本身并無對錯,關(guān)鍵在于執(zhí)行者是否有充分的準備。
拓展延伸
中國古代兵法講究“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不到危急時刻,統(tǒng)帥們絕不會輕易亮出底牌,更不用說把所有力量一股腦押上賭桌了。但事在人為,歷史上既有項羽破釜沉舟、韓信背水一戰(zhàn)這樣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有馬謖(sù)街亭潰敗,葬送蜀漢北伐事業(yè)這樣的反面典型——
馬謖失街亭
公元227年冬天,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帶領(lǐng)大軍駐守漢中,采用聲東擊西的辦法,成功迷惑了魏軍,從西路撲向祁山(今甘肅禮縣東)。蜀軍經(jīng)過諸葛亮幾年的嚴格訓(xùn)練,陣容整齊,號令嚴明,士氣旺盛。魏國毫無防備,節(jié)節(jié)敗退。
諸葛亮到了祁山,決定派出一支人馬去占領(lǐng)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作為據(jù)點。在守將人選上,他力排眾議,看中了參軍馬謖。馬謖飽讀兵書,平時很喜歡談?wù)撥娛?,也出過一些好主意。因此諸葛亮派馬謖當先鋒,王平為副將。
馬謖和王平帶領(lǐng)人馬到了街亭,張郃(hé)的魏軍也正從東面行進過來。馬謖看了地形,對王平說:“這一帶地勢險要,街亭旁邊有座山,我們正好在山上扎營,布置埋伏?!蓖跗教嵝阉?,駐扎在山上,萬一被魏軍切斷水源,就無計可施了。馬謖不以為然,他覺得就算被魏軍切斷水源,也能順勢激起將士們在困境中的斗志。到時候,為了博一條生路,將士們肯定會奮勇殺敵,蜀軍便可一舉得勝。因此,馬謖堅持要在山上扎營。王平苦勸無果,只好央求馬謖撥給他一千人馬,讓他在山下臨近的地方駐扎。
張郃率領(lǐng)魏軍趕到街亭,看到馬謖放棄現(xiàn)成的城池不守,卻把人馬駐扎在山上,暗暗高興,馬上吩咐手下士兵在山下筑好營壘,把馬謖扎營的那座山圍困起來。馬謖幾次命令兵士沖下山去,但是由于張郃堅守營壘,蜀軍沒法攻破,反而被魏軍亂箭射死了不少人。
魏軍切斷了山上的水源。蜀軍在山上斷了水,連飯都做不成,時間一長,自己先亂了起來。張郃看準時機,發(fā)起總攻。蜀軍兵士紛紛逃散,馬謖要抓也抓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殺出重圍,往西逃跑。
街亭失守,蜀軍失去了重要的據(jù)點,又損失了不少人馬。諸葛亮為了避免遭受更大損失,決定把人馬全部撤回漢中。蜀漢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功虧一簣。
諸葛亮回到漢中,經(jīng)過詳細查問,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馬謖違反了他的作戰(zhàn)部署。馬謖也承認了自己的過錯。諸葛亮按照軍法,忍痛處死了馬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