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玲
新時代呼喚新教育,新教育具有新理念,當前文化發(fā)展推動學校發(fā)展已然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學校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理應順應新時代對教育的要求,將文化建設作為校園建設的內在驅動力,讓全體師生都能在文化素養(yǎng)的引領下齊心協(xié)力、共同進步。優(yōu)秀的教育系統(tǒng)絕不是冷冰冰的,想要讓學校的發(fā)展穩(wěn)步向前,就要營造出校園有文化、教師有熱情、學生有希望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確保校園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為學校的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并且從校園的學習生活中收獲幸福、體會成長。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一個教師的進步能促進一個班級的發(fā)展,全體教師的進步便能夠推動整個學校一直向前?;诖耍谛@建設方面,我們應當主抓校園文化,構建幸福團隊,樹立創(chuàng)新理念,運用科學策略,打造過硬的小學教師隊伍。
一、以愛之心,構建教師愛的橋梁
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光明前程;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操勞一生,培育祖國的花朵。教師這個職業(yè)平凡而偉大,教書育人的本質,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愛的接力。一個人得有多慷慨,才能心甘情愿地把無私的愛灑滿校園,播撒在每一個學生的心田?一個人的心中得有多少愛,才能一視同仁、無時無刻、兢兢業(yè)業(yè)地育人愛人?教師也是凡人,傳遞愛的同時也需要愛,基于此,學校建設就應當以愛之心,搭建教師團隊愛的橋梁,讓“愛”成為校園文化的內在核心,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在校園中感受愛、傳遞愛,讓“愛”成為集結教師幸福團隊的核心,讓“愛”成為教師隊伍探索的起點。
為了創(chuàng)建一個有“愛”的校園,用愛的文化禮遇每一位在崗位上無私奉獻的教師,學校在日常生活中開展了許多文化活動,讓教師在校園內也能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當校園迎來新教師時,學校舉辦新成員歡迎會。在歡迎會上,老教師向新教師講述教育心得,校領導為新教師送上真摯的祝福。歡迎會雖然只舉辦了一日,但是其效果卻延續(xù)許久——當新教師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老教師會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當新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遭遇瓶頸時,老教師會指點迷津,幫助新教師破解難題。在學校文化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形成了“老帶新、新敬老”的教育教學局面。新教師能夠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教師團隊中,老教師也樂于接納、幫助新教師,教師團隊擰成一股繩,朝著共同的教育目標齊頭并進。
學校不僅關注新教師的工作生活,而且對每一位教師的幸福感都十分重視。每一位教師過生日時,學校都會為其舉辦生日會,過生日的教師會受到全校師生的祝福。此外,學校每個季度都會開展家屬進校園活動,邀請教師家屬走進學校,參觀校園,共筑和諧歡樂的美好氛圍。
在教學工作中,有很多教師“舍小家為大家”,將年幼的孩子托付給家中的老人,一心撲在班級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上,執(zhí)教于講臺,在班級發(fā)展的道路上從不缺席。為了回饋教師,學校大力發(fā)展“愛”文化,讓教師也能在校園中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讓每一位教師感受到學校也可以像家庭一樣,成為心靈的避風港。
只有當教師在學校環(huán)境中收獲足夠多的愛,體會到足夠多的幸福,教師才能將心中的大愛更好地回饋給學生,讓學生在愛的教育中學習成長,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迎來美好明天。
二、搭建平臺,助力教師全面成長
教育教學活動,不只是學生一方的成長,只有當教師與學生雙方共同進步,我們的學校才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與發(fā)展,可以說師生的成長是學校建設最主要的內在驅動力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成長能夠帶動學生的成長,一個教師帶動一個班級,全體教師推動整個學校?;诖?,學校要為教師的成長搭建平臺,助力教師團隊的共同發(fā)展。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教師的成長常常只拘泥于專業(yè)成長,學校為教師所搭建的教育平臺往往具有單一性。而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需要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為保障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學校應當保障教師的全面成長,從各個方面為教師的成長提供機會與保障。
在專業(yè)發(fā)展方面,學校定期開展專家名師座談會,邀請校內外的名師專家在學校開展講座,更新教育理念、教學方略,提高教學水平。講座結束后,學校為教師提供與專家名師“一對一”的交流機會。校園內,學校鼓勵教師“以一帶多”,師徒結對,讓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帶動一群教師,推動教師團隊專業(yè)水平的共同提高。校園外,學校定期選派教師走進名校,感受名校的校園氛圍、管理模式以及文化建設,并且組織教師參與各地方的培訓活動與交流會,促進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提升,豐富教師的專業(yè)生活。
在學校管理方面,學校不斷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拓寬評價主體范圍,通過家長評價、學生打分、教師互評的方式對每一位教師的工作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特設各類獎項,表彰在各方面具有突出成果的教師。
在文化發(fā)展方面,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文化學習活動,帶領教師走進博物館、文化館,組織教師觀看紅色電影,開展德育論文征集活動,讓教師在開闊眼界、放松身心的同時,提升文化素養(yǎng)。
在身體素質發(fā)展方面,學校堅信好身體是好工作的必要保障,想要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真正體會到幸福,就應當確保教師的身體健康。學校定期開展教師運動會,將常規(guī)項目與趣味項目相結合,豐富教師的運動體驗,提高教師的參與度。此外,學校還定期組織教師外出踏青,走進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感受戶外活動的魅力。
在教育教學中,學校強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教師團隊的建設工作中,學校依然著眼于教師的“五育”培養(yǎng),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推動教師全面發(fā)展,讓教師在校園中獲得個人能力的切實提升,收獲濃情滿滿的幸福體驗。
三、真情呵護,保障教師職業(yè)幸福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教師的教學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壓力——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雙減”政策要求在“減壓減負”的同時“保分保質”,這使得教師必須在作業(yè)設計上苦下功夫,“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新時代對于教師的要求越來越多,有些時候教師也會覺得應接不暇、身心俱疲。教師這個職業(yè)雖然辛苦,但是幸福,學校作為教師心靈的港灣,理應承擔起幫助教師減輕壓力、感受幸福的社會責任。
在校園生活中,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有利于身心放松的文藝活動與體育活動。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音樂會,讓教師通過合唱、獨唱、樂器演奏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藝,在音樂中得到放松,在掌聲中感到自豪。同時,學校還會定期組織全校健身運動,通過校外馬拉松、校內球類運動比賽等方式讓教師在體育活動中緩解壓力。學校還特設心理咨詢室,聘請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定期為教師排憂解難,除此之外,學校還會定期組織教師交流會,讓教師通過彼此交流、相互傾訴,排解內心壓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為了順應新時代對教師團隊的建設要求,學校要及時轉變身份,不僅要做好教師團隊的管理者,而且要擔當起為教師團隊服務的責任。學校要用真情呵護每一位教師的職業(yè)感受,傾聽教師內心的聲音,保障教師的職業(yè)幸福。只有當教師的職業(yè)幸福得到保障,教師才能將愛與激情更好地揮灑在教學活動中,保障學生的健康學習,促進學校的健康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團隊的構建對學校整體發(fā)展具有深遠意義與重要影響。學校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注教師團隊的幸福,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促進教師團隊的構建,實現(xiàn)教師團隊的科學化發(fā)展。
(焦? 佳?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