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康德哲學看《哥斯拉》三部曲之意蘊

      2023-05-30 13:09:08鄭亮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8期
      關鍵詞:哥斯拉康德理性

      鄭亮

      【摘要】 由虛淵玄操刀劇本的科幻動畫電影《哥斯拉》三部曲蘊含著宏大深沉的哲學命題,可以看作是這個怪獸IP在近年來頗為另類的一次呈現(xiàn)。透過其并不典型的劇情設置,從康德哲學的視域出發(fā)對其分析后可以看到,電影構建了一個可視的科幻表象來傳達對于純粹理性的批判和對感性的呼喚,從而引發(fā)關于人類認知的思考。影片的哲學意蘊在于:理性的界限是有限的,而“本體領域”作為認識論的不可知對象,只能在感受與想象中存在。

      【關鍵詞】 《哥斯拉》;康德;理性;本體領域

      【中圖分類號】J90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08-0098-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8.031

      2017—2018年由Netflix出品、虛淵玄編劇的《哥斯拉》動畫三部曲(《行星怪獸》《機械都市》《噬星者》)(以下簡稱(《三部曲》)上映。作為這個享譽世界的怪獸IP誕生60多年以來首次“動畫化”的作品,影片沒有滿足于某種既定的標準,而以嶄新的主題和形式被視為哥斯拉系列中的另類存在。鬼才編劇虛淵操刀的《三部曲》以一種頗為糅雜的形態(tài),將科幻、動漫、戰(zhàn)爭、羅曼司、哲學、宗教等多個本文融合在一起,通過反常規(guī)的故事設定,達到了哥斯拉系列中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帶有濃厚的哲學意味。影片充斥著震撼的戰(zhàn)爭場面,超前的科技想象,加之帶有神話般的關鍵轉折和另類的悲劇結局,在緊張壓抑的氣氛之下構成了一種強有力的內在張力與厚重感。

      一、另類的哥斯拉類型片

      《三部曲》制造了一個關于末世的構想,在其中設置了諸多帶有隱喻意味的角色與情節(jié)線索,而主題隱藏在其中。影片開端就以受到人類嚴重破壞的地球為背景,而地球釋放出哥斯拉對人類展開毀滅行為。人類奮力抵抗,但即使在外星文明的幫助下仍無法獲勝。幼年的晴生作為一個悲劇式樣的主角人物,在目睹了雙親遇難后,跟隨少數(shù)的幸存者逃離地球,流浪太空,走上了一條未來復仇之路。經過20年的探尋人類仍找不到適合移居的星體,只得選擇重返地球。但哥斯拉依舊存在,晴生已經成長為人類陣營的代表,與外星文明進一步合作,針對哥斯拉展開了孤注一擲的戰(zhàn)斗。

      如果按照傳統(tǒng)路線發(fā)展下去的話,觀眾應該會看到一部被現(xiàn)代動畫技術包裝,在情懷上回溯20世紀五十年代的早期哥斯拉電影的懷舊之作。但虛淵玄不會重復老套的路線,反差乃至顛覆是他的常規(guī)操作。以往的哥斯拉影片通過人與哥斯拉之間的關系來設置隱喻內涵,給予觀眾某些嚴肅的思考啟示——或是人與哥斯拉處于完全的對立,或是人仰視其存在,在客觀上處于被“庇護”的位置關系。但《三部曲》中,人與哥斯拉之間呈現(xiàn)出“毀滅——對抗——幫助——共存”這種更加復雜的聯(lián)系,再加之外星文明的介入,更加打破了傳統(tǒng)二元對立的敘事,使影片在立場對抗、關鍵轉折,乃至本該是高潮大戲的怪獸對決,均呈現(xiàn)出了意料之外的走向,從而造成了較為難懂的寓意。盡管作品自始至終都充滿著激烈的對抗,但單純的立場沖突只是一種淺表的解讀方式,能體現(xiàn)的也只是該片的側面或局部意義,無法深入其核心意蘊將其解讀。

      從淺表的層面看,虛淵玄是以末日背景下身處外星文明之中,坐擁強大科技力量仍無家可歸的人,對科技與人性進行了批判。人類無法認識到科技對于地球的破壞才是哥斯拉出現(xiàn)的原因,外星文明更是對科技無比推崇,必魯薩魯多人可以為了勝利,讓自我被高科技納米金屬吞噬,而艾克西夫人認為:“我們擁有高超的科技,連時間都站在我們這一邊”。這種對科技的無限崇尚使得他們失去了對客觀世界的尊重,陷入到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偏執(zhí)當中。親歷戰(zhàn)斗的晴生面對唯一戰(zhàn)勝哥斯拉的機會竟然選擇了放棄,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切計劃和努力不僅都是徒勞,還由于外星文明的不同立場與詭計,導致人類不斷地步入新的危機。在基多拉被外星人用某種儀式召喚而出之時,人與哥斯拉的矛盾被瞬間化解,整個地球與人類前途面臨徹底的毀滅。人類被迫與哥斯拉站在同一陣線,而扭轉局面的竟然是主角晴生的“意識”轉變,這跳脫出了科學的概念,帶有明顯的形而上意味。無論是外星人的“立場”,還是帶有宗教色彩的“儀式”,或是作為關鍵轉折的“意識”,都將影片核心指向了人類的認知層面,而因循以往哥斯拉影片的觀念角度是不能明晰這一切的。

      虛淵玄在《三部曲》中關于人類前途的悲觀描寫,呈現(xiàn)出對人類認知能力與科技理性的深深懷疑,若從康德的哲學視域出發(fā)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在特定的背景下對全人類的命運展現(xiàn),影片的真實主題與深度聚焦于“認識論”這一命題,通過對人性與科技,主體認知與客觀世界的思考,以及對“本體領域”的窺探,無不體現(xiàn)了古典哲學認識論的認知向度?!度壳凡粌H表現(xiàn)了認知與真實之間的距離,而且在感性、理性科技與宇宙存在的本體之間設置出了難以跨域同時又極其微妙的界限,從康德認識論來解讀影片的核心內涵,便可以發(fā)現(xiàn)“理性的批判”觀念和“理性界限的有限性”結論。

      二、理性批判的哲學體現(xiàn)

      德國古典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康德批判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范圍與限度,將世界劃分為“現(xiàn)象界”與“自在之物世界”,并將人的認識分為感性、知性、理性三個環(huán)節(jié)??档抡J為,人的認識只能達到現(xiàn)象界,人可以取得準確的科學知識,但那只是關于現(xiàn)象的表象知識,而對于康德肯定其存在的自在之物世界,即“本體領域”,已經超出人的認識限度。人們不能有關于自在之物的知識,但人類可以在道德經驗或審美經驗中通過其他認識方式,去想象它,信仰它,思考它??偠灾?,宇宙的本體領域是只能在形而上層面的,人可以通過精神去感受,而不能認識與了解它。

      感性、知性、理性作為人對現(xiàn)象界認識的三個有機的組成,也是人所具有的認識現(xiàn)象界的能力集合。感性作為人類感官的知覺能力,造就了人類基本情感、情緒的產生,感性意識的發(fā)展促成了人對世界的初步認識;而知性作為人類的主觀思維能力,是通過感官刺激后在思維中形成的抽象、記憶、聯(lián)想等處理,造成了概念的形成;理性是在知性形成的概念上,進行抽象的重建,將認識提升到概念虛構與推導層面,并以精神的能動,把種種概念虛構,反饋于經驗實證的求取,生成了一種概念制導的實踐能動,即利用自然之物進行概念之物的實踐創(chuàng)造[1]。

      基于康德的哲學基礎,理性認知是在感性與知性的基礎上,對經驗之外的存在之物的最高層次的認識能力。正是理性的認知對于事物背后規(guī)律的研究與總結,引發(fā)了現(xiàn)代科學的進步,而科學不斷進步帶來的諸多好處使得人們開始依賴、崇拜理性力量,逐漸的拋棄感性,造成了認知的單向度化。而在康德看來,感性和理性在構成認知的過程中,各有各的功能,不能厚此薄彼,既不能互相混淆,也不能彼此割裂,應該把他們聯(lián)系綜合起來[2]。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人類通過理性力量擺脫了愚昧無知,啟蒙運動以來通過理性力量帶來了科技的進步與整個人類社會的飛躍式發(fā)展,理性力量占據(jù)了認知的主要位置,但如果過分地推崇理性力量,過分地追求理性力量帶來的實效與功利,那么人類將不可避免地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

      《三部曲》中充滿了以科技為線索的關于理性認知極端與偏執(zhí)化的隱喻。首先,哥斯拉作為自然產生的毀滅力量,本身是由人類科技誘發(fā)出的,是人類以理性科技力量在追求飛速發(fā)展與霸權競爭過程中產生的消極、破壞性的所有惡果形式的集合,它帶有必然性,不可抗拒性。為了戰(zhàn)勝它,外星文明之一的必魯薩魯多人憑借遠超人類的科技水準,研發(fā)了具備不斷擴張與吞噬能力的納米金屬。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強大的理性并沒有幫助人類認識到哥斯拉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說人類根本不具有這種理性自省的能力,而是僅僅想用更大的力量將哥斯拉消滅。從本質來看,納米金屬與哥斯拉展開的較量,是企圖以更為強大的理性力量戰(zhàn)勝業(yè)已存在的理性惡果,理性在這里完全成為了向外征服的工具,人類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外星文明角色在《三部曲》中的安插是有深意的,虛淵玄將其作為人類認知的極端化代表,對哲學意義上人的認知結構與發(fā)展傾向進行展開,并深入的思考。必魯薩魯多人在茫茫宇宙中與人類同行,共同對抗哥斯拉,但他們是純粹的理性主義者。他們將理性的科技力量奉為神靈,進行納米金屬的研發(fā),置地球未來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于不顧;在戰(zhàn)斗中像機器一般嚴格地執(zhí)行預定計劃,展現(xiàn)出無比的高效與堅決;在發(fā)現(xiàn)唯一的獲勝機會是將自身與納米金屬融為一體之時,他們毫不猶豫地付諸行動。人類現(xiàn)代文明的核心力量即理性科學技術力量,代表著人類認識最高程度的理性認知層面。理性科技的高效化帶來了巨大誘惑,技術機制對人的需要和本能進行了操控,人漸漸成為物化、工具化的人,喪失了辯證思維的能力與理性批判的勇氣。理性科技造成了這種困境,但它自身無法解決這種問題。通過科技造成的人的單向度化,虛淵玄站在與康德相同的立場,以理性的角度對理性帶來的困境進行了批判。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說,“我之所謂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并非指對書籍和體系的批判,而是一般地針對理性能力,針對它力圖獨立于一切經驗而追求一切知識這方面的批判。[3]”康德通過理性的角度,將理性自身進行審視,對理性的批判本質上就是對人“認識能力”的考察,而他認為這種認識能力只有在不走向極端時方能夠對客觀世界作出積極的回應。影片中,必魯薩魯多人接受了納米金屬的融合,徹底失去了所有的感覺與認知能力,完全成為了機械體的一部分。這寓意科學技術所代表的理性強力地剝奪了人的感性(感官直覺能力)與知性(主觀思維能力),使人成為一種完全喪失了人的“類本質”的“理性的奴隸”(理性至上主義),完全失去了生命的自主。但晴生在千鈞一發(fā)之際則拒絕被納米金屬同化,在哲學意義而言,是以理性面對極端理性的一種批判。晴生作為哲學意義上的完整的人,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體。見證了雙親遇難的他,作為主戰(zhàn)派對哥斯拉具有強烈的憎恨,無疑帶有鮮明的感性色彩;但當面對納米金屬時,他恰是通過理性的方式抑制了極度感性的獲勝欲望,同時以理性避免了極端理性帶來的異化,使自我重新回歸到感性與理性兼?zhèn)涞臓顟B(tài),即普遍人性的回歸。晴生的選擇充滿了辯證的意義,是理性批判的體現(xiàn)。

      三、理性界限的有限性與二律背反

      作為康德哲學乃至所有理性哲學的理論根基,人具有理性是關于認知能力中最高級的體現(xiàn)。但無論是感性,知性,還是理性,都只能針對“現(xiàn)象界”,它們無法到達“物自體”領域。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到:“我們的知識起源于感性,然后上升到知性,最后終于理性,在它之后我們便沒有能力通過直覺的能力來理解理性之后的事了”[4]。同時康德意識到,人類誕生時并不是只具有理性再無其他的一張白紙,而是還被賦予了諸如空間、時間、邏輯等概念。在這些要件的共同作用下,人們才能夠開始認識客觀世界,獲得關于事物與現(xiàn)象的經驗。這些概念被康德稱為“先天范疇”?!跋忍旆懂牎笔侨藗冋J識世界的先導,是人們一切思考和實踐活動的基礎。然而康德發(fā)現(xiàn),當人們運用理性,將這些“先天范疇”作為確定無疑的前提去思考,或是思考這些前提本身時,會得到截然相反卻又獨立存在的結果,矛盾雙方本不應該共存在于邏輯中,但它們卻得到了理性同樣有力地證明。簡言之,假如人企圖以“先天范疇”通過理性的方式去對先驗和超驗的事物進行認知,因為無法自證而只能通過反證的方式,那么會發(fā)現(xiàn)兩種結論只能以矛盾的方式并存,誰也無法消滅另一方。

      在康德的認識論中,認知能力止步于現(xiàn)象界的邊緣,對于本體領域的認識留下的只有空白,本體領域只能依靠人的 “靈性”(感覺、心靈)而存在,在道德和審美層面去感知和想象,其結果涉及道德、價值判斷的形成??档抡J為必須限制人類理性超越自身界限的濫用,一方面要求理性只能在現(xiàn)象領域行使職能,不可以跨進本體界去管理自由的意識本體;另一方面在理性的實踐運用中,真正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純粹實踐能力是自律理性的實踐,而不是極端的個體性的任意自由[5]。

      基于康德的觀點可以看到,虛淵玄不愧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的劇作家,他通過外星文明之一的艾克西夫人,設置了一個典型的“麥格芬”式的謎題,并通過謎底的揭曉,表達了對人類認知與宇宙本體二者之間關系的思考,印證了科技理性對于本體領域的無能為力,以及理性僭越帶來的二律背反困境。在他看來,人類在未來極有可能會跟艾克西夫人一樣,窮盡一切認知方式都無法洞悉現(xiàn)象背后的“本體”,即使是作為最高認知方式的理性與科技也無能為力,而且越是走向極端的理性,帶來的將會是否定一切存在的結局。《三部曲》作為動畫科幻電影,在這樣一種悲觀、末世、陰謀、顛覆的內容設置中,將深刻的哲學思考隱匿于其中,針對理性的僭越,艾克西夫人是其例證。首先艾克西夫人本身在認知上并不是完全錯誤的,他們在多個文明的覆滅中見證過類似哥斯拉的怪物,認為所有怪獸的產生是由于文明自身的傲慢,這種知性階段的認識是有正確性的。然而在上升至理性層面后,他們發(fā)現(xiàn)無法對此進行合理的解釋:為何所有的文明都會誕生怪物,并面臨被毀滅的結局?這種必然性僅僅是因為傲慢嗎?艾克西夫人認為需要對眼前的現(xiàn)象繼續(xù)進行“超越”,只有將毀滅的論斷上升到超驗的范疇,越過“現(xiàn)象界”將其投向整個宇宙的本體領域,才能獲得關于“所有存在都要毀滅”的終極認識,從而證明一切文明都是沒有意義的。

      于是艾克西夫人作為宇宙的高等文明,由科技至上終于走向了神學,因為它們發(fā)現(xiàn)了基多拉這個神秘、強大到可以毀滅一切怪獸與文明的存在,他們認為自己與基多拉之間建立起了某種宗教意義上的聯(lián)系,自己成為了基多拉在這個現(xiàn)實世界的代言人,他們終于為“一切都將毀滅”找到了超驗的證明。這種極端化帶有“彼岸”色彩的觀念,恰是由理性的有限性造成的。從艾克西夫人的觀念角度和行為來看,他們到達了宇宙科技的頂峰后仍無法探究宇宙存在的真相,于是轉向了某種信仰,在科技的基礎上向神學靠近,看似實現(xiàn)了關于超驗的認知,在神學意義上到達了某種“彼岸”。理性無法對“本體領域”形成正確的認識,于是促成了極端理性主義走向非理性主義,進入到宗教神學的超驗范疇,最終步入虛無主義的深淵。

      艾克西夫對基多拉的召喚不是無條件的,需要即將被怪獸毀滅的文明,在整體上形成強烈的、終極的絕望,同時又深深的渴望被“神”拯救,即徹底的放棄理性,將不可能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彼岸”。當所有的人類都完全放棄,進入到這種狀態(tài),基多拉終于顯現(xiàn)在地球上,它強大到將哥斯拉直接碾壓,艾克西夫人的陰謀終于要得逞了——哥斯拉、人類、地球都將被吞噬。在這種令人窒息的時刻,影片在此出現(xiàn)了看似荒誕的一幕,也是最令人不解的一幕。晴生幡然醒悟,終于明白哥斯拉與地球同為一體,他通過帶有原始色彩(感性)的“生命”意識的覺醒,否定了艾克西夫關于“一切的終點都是毀滅”的超驗結論,他破壞了艾??朔蛟诰裆吓c基多拉的連接,竟然將基多拉進行了“降維化”,納入了現(xiàn)象界,為哥斯拉的反攻提供了重要條件?!度壳分腥伺c哥斯拉二元對立的消解并不是由于某一方的失敗,而是在于關鍵角色的“頓悟”,而這種“頓悟” 竟然是感性的回歸。反傳統(tǒng)、反常規(guī)的設定帶來的失落,刺激著本以為在看一部爆米花電影的觀眾,當然,這也正是虛淵玄的個人魅力所在。

      理解這看似荒誕的一幕,僅僅停留在表象與傳統(tǒng)經驗是不夠的。還是回到認識論的范疇,在這里應該提出一種深深的疑問:艾克西夫人的論斷究竟是不是關于本體的認識,基多拉究竟是不是本體的“顯現(xiàn)” ?按照康德的理性界限觀點,理性只能針對現(xiàn)象界,而不能到達本體領域??梢酝普?,如果有一種認知手段能夠到達本體領域,那么一定是超驗的,而艾克西夫人正是這樣做的。艾克西夫人超越了理性,實現(xiàn)了以神性靈性的方式與本體領域的貫通,那么基多拉就是來自于本體,艾克西夫人通過虔誠的信仰能將其邀入現(xiàn)象界,說明艾克西夫確實能夠觸及“彼岸”的存在,那么他們關于“一切的終點都是毀滅”的判斷就是正確的。但如果基多拉來自本體領域,它應該是完全獨立于現(xiàn)象界之外的,應該是絕對的,他的存在不會因為我們的認識、行為以及道德與觀念的改變而改變。那么晴生通過個人的意識覺醒,就將來自超驗的強大力量降格為“現(xiàn)象界”的一分子,而隨后哥斯拉將其徹底擊敗,這又恰恰說明基多拉不是來自于“本體”。這種矛盾明顯無法解釋。而假如基多拉不是來自“本體領域”,那說明艾克西夫人所認為的“彼岸”并不是真的“彼岸”,而是現(xiàn)象界的另一維度而已。所以在這里無疑會陷入康德的二律背反(正反論旨)——對于超出經驗的問題,不論站在肯定還是完全相反的否定的立場,都可以得到理性的證明,都不能否定雙方的存在,所以“本體領域”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度壳分锌此苹恼Q的一幕,卻是全片最耐人尋味的地方。

      由此看來,《三部曲》的哲學意蘊在于:人永遠無法探詢現(xiàn)象背后的“本體”是什么,即使借助科技、邏輯、理性乃至是神性等手段均不可能到達“本體領域”本身,人的認知追求是徒勞的,窮盡一切手段的結果都只能是“荒誕”和“矛盾”。

      在全片末尾,晴生摧毀掉了僅剩的納米金屬,以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掐斷了最后一絲想要對抗哥斯拉的執(zhí)念,而幸存的人類重新進入到原始社會的生存模式,從哲學意義來講這再次象征著感性對于人和世界的回歸。然而幸存的人類對著神像發(fā)出了祈求——“希望不再受凍,希望不被蟲咬,希望吃得飽飽的”。這種生存信仰勢必會在未來導致人類認知的再次循環(huán)升級,“感性-知性-理性”是否是一種冥冥中注定的輪回?而這種輪回是否才是本體領域在現(xiàn)象界的真實呈現(xiàn)?影片將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哲思留給了觀眾。

      在一定成程度上講,虛淵玄解構了“理性至上”的認知傳統(tǒng),借用康德的認識論學說,針對當下的世界,否定了純粹理性探尋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在人類后現(xiàn)代文明的時空背景下,對感性認知的回歸給予了認同?!度壳穼嶋H上是將哲學命題濃縮在科幻動畫的表象之下,不畏懼復雜與晦澀可能帶來的表達意識與觀眾理解之間的隔閡,而任性地將其糅雜拋出,沒有期待任何認同,甚至是詰問?!度壳分欣硇员毁|疑、否定,本源與答案被懸置。感性到理性的過程與其說是一種進步,毋寧說是一種自然地更迭,而所謂最終的真相也好,意義也罷,都不過是人在這個宇宙中曇花一現(xiàn)的自嘲罷了。

      四、總結

      《三部曲》的觀念宏大深刻,結局開放自由。作為敘事反傳統(tǒng)化的類型片,虛淵玄所設定的這一切給人以神秘與抽象感。他用動畫的形式,不僅在表象上表達了對人類未來命運的擔憂,更以一己之力在較深層面對“本體領域”實現(xiàn)了一次悲觀、浪漫的想象。透過康德的哲學思想,可以發(fā)現(xiàn)影片在根本上傳達出虛淵玄獨特的個人觀念。影片包含了從理性科技對客觀世界的顯性破壞,到對人性的隱性破壞,最終到對整個宇宙中的文明存在的否定;從受制理性的諷刺到毀滅陰謀的揭露;從認知判斷的反邏輯提示到表象—本質的線索解構??傮w而言,《三部曲》一方面是對人類認知的理性審視,通過科技對感性、知性的剝奪,對理性主義的意義進行懷疑與批判;另一面通過極端理性走入虛無主義的悲劇,展現(xiàn)了理性僭越帶來的二律背反,對感性關照下的世界表示了敬意與順從。認知懷疑與深度探究,理性界限與感性回歸,這就是虛淵玄執(zhí)掌下的《三部曲》之哲學意蘊。

      參考文獻:

      [1]葉曉锜.再談感性、知性和理性[D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11/09/814588_935076303.shtml,2020-9-11/2022-3-09.

      [2]黃見德.康德論感性、知性和理性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J].江西社會科學,1984,(2):85-90.

      [3](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M].藍文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03.

      [4](德)Immanuel Kant.Immanuel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56:300.

      [5]劉英.自由的理性——論康德的理性主義[J].思想戰(zhàn)線,2005,(3):20-22.

      猜你喜歡
      哥斯拉康德理性
      哥斯拉大戰(zhàn)金剛
      哥斯拉無家可歸
      章子怡:出演《哥斯拉2》,是為了“開眼”!
      電影(2019年6期)2019-09-02 01:42:22
      它是一只哥斯拉
      北方文學(2019年5期)2019-03-15 06:30:48
      純接受性的被給予?——康德論自我刺激、內感覺和注意
      哲學評論(2018年2期)2019-01-08 02:11:48
      藝術百家
      電影文學(2017年15期)2017-12-26 12:24:06
      康德是相容論者嗎?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25
      對康德空間觀的誤解及詰難的澄清與辯護
      哲學評論(2016年2期)2016-03-01 03:42:22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理性的回歸
      汽車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5:28
      泰和县| 定州市| 邵东县| 教育| 丹阳市| 谷城县| 天门市| 简阳市| 尚义县| 塔河县| 象山县| 上杭县| 平原县| 吉水县| 曲沃县| 滦平县| 秦皇岛市| 栾城县| 岫岩| 天等县| 淮阳县| 临安市| 崇信县| 公主岭市| 买车| 东城区| 郓城县| 繁峙县| 永胜县| 牡丹江市| 凤庆县| 延边| 大英县| 五大连池市| 蛟河市| 扎鲁特旗| 富阳市| 通城县| 洞口县| 老河口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