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川劇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陜、甘各地聲腔,形成了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今天就與各位聊聊川劇并分享一下我的戲曲人生路。
川劇的角色
川劇角色分為生旦凈丑行當。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其中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紅生、娃娃生。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小生:主要扮演年輕英俊的男性角色。武生:主要扮演的是勇猛戰(zhàn)將或是綠林英雄。紅生:專指勾紅色臉譜的老生。娃娃生:是扮演劇中的兒童角色等幾大類。除去紅生和勾臉(在臉上畫有臉譜)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的,即扮相都是比較潔凈俊美。
旦行,細分是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旦行分為大青衣(全掛子)、花旦、武旦、閨門旦、刀馬旦、老旦、彩旦、鬼狐旦。花旦:天真活潑的少女或性格潑辣的少婦。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別是打出手。閨門旦:端莊賢淑未出閣的女子。刀馬旦: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不用打出手。老旦:老年婦女。彩旦:滑稽詼諧的喜劇性人物。鬼狐旦:有仙女和鬼魅的女性角色。熔全部旦行于一爐的全才演員等稱為大青衣或全掛子(京劇稱花衫)。也是俗稱的全能手。比如:《白蛇傳》《芙蓉花仙》《死水微瀾》等劇目,融入旦行全部特性于一身亮點的演員,是非常難培養(yǎng)的。
凈行,俗稱花臉,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凈行,可分為正凈(大花臉):地位較高,舉止穩(wěn)重的忠臣良將;副凈(二花臉):俗稱架子花臉,大多扮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武凈(武花臉):以武打為主的角色。
丑行,又叫小花臉、三花臉。包括文丑:伶俐風趣或陰險狡黠的角色。武丑:精明干練而風趣幽默的豪杰義士。
川劇基本功:四功五法
戲曲演員臺上演出時必不可少的是基本功,因此演員每日必練,素有“一日不練手腳慢,兩日不練減一半,三日不練門外漢”的戲諺流傳。戲曲演員需要隨時隨地,見縫插針,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時機苦練不輟,停演不停練。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家練嗓、練功、學習,只為保持好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為今后塑造更好的舞臺形象打下基礎。勤學通百藝,苦練出真功。比如唱功、腿功、腰功、耐力和力量的訓練在戲曲舞臺表演中占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入校學藝,首先接觸的最重要的課程就是這些課程,是藝校的基礎課。這門功課,自始至終,不知多少代了,一直都是按老師們一代一代的口傳心授進行教學傳授。
戲曲界有句行話:說書的憑嘴,演戲的憑腿。有很多的人把腰腿功喻為通向戲曲表演藝術寶庫的金鑰匙,也有的人把腰腿功比作樹木的根基,根深才能葉茂。縱觀戲曲舞臺,演員一出臺,從亮相,臺步,到一招一式、一戳一站、無不與腰腿功夫有關。演員在舞臺上表演,講究走如龍,跑如風,站如虎,輕如蝶,美如鳳,要做到這些,全在于腰腿功。在許多傳統(tǒng)戲中,演員就是玩腰腿功。有些還要踢腿、打飛腳、踢慧眼、大算腰、竄翻身、翻撲滾打,更見其腰腿上的功夫。就是一些文戲演員,也得走臺步跑圓場,這也得有腰腿功。演員學戲得講精、氣、神,腰腿功連其筋骨,若站的不穩(wěn),腳底下不輕,走動無力,還談什么精、氣、神呢?
“四功五法”,是戲曲界經(jīng)常說的一句術語。四功,即是指唱、念、做、打的四項基本功,是戲曲舞臺上一刻也離不開的表演手段。
唱功是戲曲表演中第一位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演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字清腔圓、節(jié)奏準確、以字生腔、以情帶腔。最高標準的唱法是達到說的意境,不是為唱而唱,甚至不要給人以唱的感覺,而是以唱來強化唱詞的語氣,抒發(fā)人物的情感。把節(jié)奏、旋律、感情、語氣自然地融為一體,來表達生活中說話一樣的情景,切忌耍腔、找味、賣嗓的效果。
念功是與唱功同樣重要的表演手段,甚至有“千斤話白四兩唱”的說法。一要注意字音的準確。二要掌握吐字發(fā)音的正確方法,即用反切的拼音方式來念出字頭、字腹、字尾,使每個字完整地送到觀眾的耳朵里。三要念出白口的抑揚頓挫,要有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和唱腔一樣,要有輕重高低,疾徐長短。四要念出人物個性,情感意境。
做功即身段動作的表演,無論一舉一動,開門關門,上下樓梯,都要有規(guī)范,有章法,都要有舞蹈的韻律,有深厚的基本功,要講究以腰為中樞,從動作規(guī)律出發(fā)來達到自然和諧。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注意把技巧動作與人物的身份、動作目的、情感意境結合起來。給人以真實的感覺。當然,這種真實是藝術的真實,舞蹈化的真實,含蓄的真實,而不是生活的真實。
打功也就是武功,包括翻跟頭、打蕩子、各種舞蹈和高難技巧,如起霸、走邊、對槍、下場等。因此必須要有相當扎實的腰、腿、把子的基本功,才能勝任武打表演的需要。武功也要在規(guī)范、自如地掌握武功技巧的同時,以武功來表現(xiàn)人物和劇情,做到技不離戲,就是槍來劍往也要打出情感,打出語言,而不是單純的賣弄武功。
五法,一般是指手、眼、身、法、步,也有叫口、手、眼、身、步。手指手勢,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臺步,法指以上幾種技術的規(guī)格和方法。對此,前輩藝術家曾說過,“手為勢,眼為靈,身為主,法為源,步為根?!逼渲小胺ā笔侵笐蚯硌菟荒鼙畴x的規(guī)矩和法度,是演員在舞臺上展現(xiàn)戲曲表演意境和神韻的技法,否則就不是戲曲了。
因為戲中的唱,不能傻唱或干唱,眼神要與唱詞所表現(xiàn)的情感統(tǒng)一,身、手、步也要有機地配合唱詞所表達的情緒。也就是說,唱念是表現(xiàn)情感的,就要有動作,要動作也就要有章法。例如口,要講四聲五呼,眼,要練出眼神,要講喜、怒、悲、哀、懼、恐、驚,動作要眼隨手走,才能身心相合,總之,要讓眼睛成為心靈的窗戶。身體四肢的動作要講未左先右,欲進先退,未高先低,未快先慢,要“梢節(jié)起,中節(jié)隨,根節(jié)追”,還要達到“六合”,即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才能使口、手、眼、身、步的表演達到自如和諧的境界。足見戲曲演員練好四功五法是多么重要。
荊棘的求藝路
1975年,我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縣,屬于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幸運兒,由于我的奶奶喜歡看戲,經(jīng)常帶著幼小的我去戲場,打那時起我就對鑼鼓喧天、絢麗多彩的戲臺充滿了好奇和憧憬。
1984年,原成都市新都縣川劇團招收川劇娃娃藝訓班,鄰居同學女孩都去參加考試,八歲的我?guī)е闷嬉惨煌巴?,還給自己報了個名?!按▌ 睂τ谀菚r的我來說,還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不過年幼的我對舞臺充滿了向往。那時候還不會唱戲的我,就唱了一首歌《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幸運的是招考老師看到了我聲音的潛質,覺得是棵“好苗子”,我就這樣非常幸運地被錄取了。當年有一千多人報考,錄取了六十人。也許是奶奶對藝術的喜愛,對我產生了影響吧。其實最初我連川劇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希望未來自己能從事藝術表演的道路,然而,這次的選擇卻帶我走上了職業(yè)的道路,播下了希望的種子。
一進校門,老師就跟我們說學川劇很苦,要做好心理準備。年幼無畏的我興奮地說:“我不怕吃苦,我喜歡表演。”開學后,每日早早起床,重復進行壓腿、練腰、練力量、吊嗓子、練把子、毯子功、大武功、小武功等一系列訓練,我的雙腿常常舊傷還沒好,新傷又來了。枯燥的日子擊碎了我先前的美好想象,難熬的時候,我哭著跑回家。我的媽媽對我說:“去學戲是你自己做出的決定,堅持走下去,把這個坎邁過就好了?!蔽抑缓糜仓^皮又回去參加訓練?;貞浧鹉嵌毋露臍q月,本應是在媽媽懷里撒嬌的年齡,卻早早開始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魔鬼訓練。記得有一次早晨跟著大家練習跑步,還沒睡醒,跑著跑著,一只腳就掉進了窨井里,幸好沒有大礙。就是經(jīng)過這樣一段時間魔鬼般的刻苦訓練,我慢慢地成長起來。而錄取的六十人中只有四十人堅持了下來。
我九歲開始和小伙伴們一邊訓練一邊參加演出,出演“小花仙”“小兔子”等配角。高強度的訓練和演出,讓我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1988年,我考入四川省川劇學院川劇表演專業(yè),主攻旦角。功夫不負苦心人,日復一日的訓練讓我的專業(yè)水平得到極大提高,逐漸走到了舞臺中央。在我花季的時候,沒有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花前月下,而是把美好的青春都投入到了川劇的學習、表演、練功事業(yè)之上。
16歲時,我第一次擔任主角,在川劇《芙蓉花仙》中飾演芙蓉花仙。演出在清脆的川戲鑼鼓聲中拉開序幕,我們身著華麗飄逸的戲服出場,恢弘的場面、美輪美奐的舞臺、演員細膩的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在之后演出的很多戲里,我印象最深、演出最多的也是《芙蓉花仙》,不少戲迷都稱我“芙蓉花仙”。
1994年畢業(yè)后,我到新都芙蓉花川劇團當演員,在《白蛇傳》《鐵籠山》《荷珠配》等川劇中擔任主演。我演出的戲路寬、行當跨度大,尤其善于用眼睛傳遞人物的內心世界,在演出實踐中,逐漸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其中我憑借在《人間好》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四川省川劇學校第三屆“桃李杯”比賽二等獎 ;憑借在《趙一曼》《六月雪》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四川省旦角比賽一等獎;憑借在《冷泉山》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青年川劇比賽一等獎;憑借在《鐵龍山》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年度百家“推優(yōu)工程”優(yōu)秀原創(chuàng)文藝作品獎。我領銜主演的川劇電視劇《芙蓉花仙》《新喬老爺奇遇》,榮獲了中國電視戲曲展播一等獎和飛天獎。
那些年,在很多老師的指導幫助之下,我的藝術青春蓬勃生長。我的感受是學習川劇要靜得下心,在舞臺上,要竭盡所能、完美地演繹;在舞臺下,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錘煉,才能真正使自己扮演的人物角色得到升華。正當我大展拳腳,踔厲奮發(fā)時,變故猝不及防。2003年,我所在的新都芙蓉花川劇團改制了。曾有一段時間,我對自己、對職業(yè)產生了疑問: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哪里,我有多少選擇的空間?
我也迷茫過,自我質疑、苦苦思考之后,決定要邁著更堅定的步伐繼續(xù)在川劇藝術的道路上探索。2008年,四川省川劇院向我遞出了橄欖枝,我回到了夢想的舞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從藝三十多年,我曾到一些國家的舞臺上表演川劇,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曾赴朝鮮參加平壤“四月之春”國際藝術節(jié),并榮獲“團體金獎”;赴新加坡出演《蘭花仙子贊獅城》,受到熱烈歡迎,新加坡等媒體以“川劇藝術轟動獅城”為題作了報道;曾應邀到法國演出川劇《劉氏四娘》,受到盛贊;曾赴美國西雅圖參加25屆兒童藝術節(jié)演出,表演的川劇《火焰山》受到熱烈歡迎……
中國戲劇梅花獎取意“梅花香自苦寒來”,是中國第一個以表彰和獎勵優(yōu)秀中青年戲劇表演人才、繁榮發(fā)展戲劇事業(yè)為宗旨的藝術大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最高獎。2014年,我決定競逐“梅花獎”,參賽作品是飾演《白蛇傳》里的白娘子,最終沒能獲獎。2018年,我再次競逐“梅花獎”,表演的是非??简炑輪T功底的“折子戲專場”。這次,我雖然做了更加精心的準備,但最終還是沒能獲獎。再次競逐失利,我非常難受,這也說明我還不夠成熟,還需要不斷地磨礪自己。這時,很多前輩、同事都安慰我,讓我的心里感到特別溫暖,并暗下決心,絕不放棄。2021年,我第三次競逐“梅花獎”,這一次,選擇的是川西平原的風情史詩《死水微瀾》。《死水微瀾》講述了清末川西平原上的農家女鄧幺姑,不甘忍受封建命運擺布,奮起追求個人幸福的曲折故事。
第一次觀看前輩們的《死水微瀾》時,我還很年輕,劇中對女性的刻畫很深刻,很了不起,我也因此愛上這部戲。二十多年之后,主演自己最喜歡的劇目,我的壓力非常大,因為于我而言,這意味著川劇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在川劇的發(fā)展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劇目和表演藝術家。傳承好川劇既要練就如老一輩川劇藝術家雄厚的功底本領,又要具備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思維。我認識到只有把四功五法的技藝和自己的情感融會貫通,才能捕捉到角色靈魂深處的東西。只有這樣,演員才能把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傳遞給觀眾。對人物深度發(fā)掘,在表演上追求精確表達,把自己沉浸在角色中,以情動人。
2021年5月,第三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競演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17名優(yōu)秀的戲劇演員傾情演繹了17臺精品好戲,名家名劇競逐“梅花”。最終,我憑借在《死水微瀾》中的出色表演,榮獲了第三十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我演繹的鄧幺姑既有川妹子的潑辣,又有天府之國女性的溫婉漂亮,更有人性中的善良。
這個獎不僅是對我個人的認可,更是黨和國家對川劇的關愛和鼓勵。獲獎不是我藝術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今后我將盡全力“唱”好每一出戲,“念”好人民文藝這篇文章,在傳承創(chuàng)新中“做”出表率,與同事們攜手為傳統(tǒng)戲曲在新時代“打”出一片新天地。
川劇振興? 重任在肩
在國際的舞臺上,川劇受到了廣泛歡迎,國外的觀眾認識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登臺演出的同時,也將川劇的傳承任務扛在肩上。川劇有幾百年歷史,世代相傳,是中國戲曲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傳統(tǒng)戲曲如何重新贏得觀眾?新的機遇就在眼前。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應當讓更多人認識和喜歡川劇,助力川劇振興邁上更高的平臺。近年來,四川優(yōu)秀文藝作品不斷涌現(xiàn),先后獲得多種國家級文藝獎項。精品佳作捷報頻傳的背后,是一支有能力、能打勝仗的文藝隊伍。這些都增加了川劇人的信心和底氣,只要主動作為,就會破解難題贏得收獲。
從《芙蓉花仙》到《死水微瀾》,我在眾多川劇劇目中擔綱主演,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從四川省旦角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到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我在川劇藝術道路上不斷求索,突破自我。
2022年,我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踏上了新征程觀錦繡,千紅萬紫滿神州?!痹邳h的二十大召開期間,我錄制了一段短視頻,改編自川劇片段《人間好》,以表達對未來的期許。
2022年10月22日,在“黨代表通道”上,我向媒體記者介紹了川劇?!耙徽f到川劇,大家都會想到變臉,但實際上川劇是包括了五種聲腔藝術的一套豐富表演體系,是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當之無愧的文化瑰寶。一段時期以來,傳統(tǒng)戲曲都面臨著如何發(fā)展振興、重新贏得觀眾的難題。對這個問題,黨和國家一直很重視,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繼承和發(fā)展?!?/p>
近年來,在資金、人才、政策扶持下,四川省創(chuàng)辦了許多名人、名家工作室,不斷推出精品劇目、創(chuàng)新傳播手段,通過送戲進校園、建立川劇傳習普及基地等舉措,讓七八歲的小孩也能穿上戲服、畫上臉譜,像模像樣地學唱川劇。
從北京回到四川,再次走到熟悉的舞臺,我只想要創(chuàng)作出更多更好的角色,腳踏實地地為大家?guī)ジ嗪脩?,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給大家,把自己參會的筆記和思考,做成“精神干貨”打印出來,里面摘錄了黨的二十大報告金句,也附上了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大家。近年來,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下,四川省川劇院開展送戲進校園、進社區(qū)等活動,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欣賞到川劇藝術。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新的一年,在不經(jīng)意間來到人們身邊。辭舊迎新之際,一臺臺別具一格的川劇精品劇目集中呈現(xiàn),成為一座城市輝煌而感動的華章。舞臺上有老一輩名家的風采,也有戲曲晚輩的初露芳華,藝術舞臺上繁花似錦、美不勝收。
四川省“第二屆‘劇美天府優(yōu)秀劇目展演季——經(jīng)典川劇《死水微瀾》”在四川省川劇院傾情上演,并在“云尚川劇”欄目線上同步直播。觀眾評論說:“成都本地戲迷能有現(xiàn)場版看,好爽”“我們這些省外的戲迷線上觀看直播,同爽。感謝四川省川劇院?!?/p>
名家新秀同臺獻藝,《龍鳳呈祥》喜迎新春。四川省“第二屆‘劇美天府優(yōu)秀劇目展演季、四川省川劇院文化惠民——傳統(tǒng)川劇《龍鳳呈祥》”在四川大劇院與觀眾見面,用“川腔川韻”和大家一起話家常、慶美好,共迎和和美美中國年。
在“2023 川渝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當川江號子首次和熱血說唱融為一體,人們感受到了“川渝人”的韌勁與不屈不撓。我和演員譚繼瓊用川劇創(chuàng)新演繹航天奇遇。“嫦娥抱玉兔,逐夢廣寒宮?!蔽覀儽硌莸摹队裢脠蟠骸分v的是中國人飛天攬月的浪漫故事,更是華夏兒女勇攀科技高峰的探月精神。穿云裂帛的高腔,讓觀眾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2023的春節(jié),我和同事們參加了多場演出,為新老戲迷奉上了一場場精彩的表演。我們用川劇的藝術語言,共同唱響了“時代的行腔”與新征程的恢弘氣象,把美滿團圓之意、喜慶祥和之情帶給了千家萬戶。
榮譽,離不開個人的付出,更離不開團隊的支持與幫助。我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塵埃里的一粒沙,是我們川劇團隊中普通的一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我們川劇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沒有干不成的事、邁不過的坎。川劇的傳承與發(fā)展在我們一代一代的川劇人的肩上,讓我們一往無前、頑強拼搏,讓中國的明天更美好。
感恩一路幫助支持我的人,使我懂得善良;感恩每一縷陽光,讓我充滿希望,人生的路上,感謝您為我遮風擋雨,生活的路上,感謝您對我的溫暖呵護。
行文至此,最后借用習近平主席新年賀詞:“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yōu)槊篮矛F(xiàn)實。”